跳至正文

书讯|《〈申报〉招商局史料选辑•晚清卷》全三册

本书简介
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其发展历程在同期著名媒体《申报》中有较多记录。本书精选晚清时期《申报》关于轮船招商局经营管理、业务拓展,以及内外关系的评论、消息与广告等,分类编排,校勘注解,旨在检视主流媒介视阈中的大企业形象,从而为招商局史和中国企业史研究发掘新的史料资源。全书分为“综合评论”、“产业与经营”以及“社会关系”三册。

主编:李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定价:458元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申报》中的轮船招商局呈现
李玉
《申报》是近代中国第一大报,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航运公司,两者均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上海诞生。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两者联系密切,这从招商局在《申报》上的显现频度可以看出。
测度招商局在《申报》上的显现状况,需要借助于方兴未艾的具有一定“大数据”功能的“爱如生”全文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以“招商局”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剔除其中包含“招商局”三字,但不是“轮船招商局”的结果项,包括“织布招商局”6项(1880年)、“矿务招商局”40项(1880年30项、1885年8项、1887年2项)、“招商局桥”20项(1938年2项、1939年18项)。
招商局还一度使用“招商轮船公司”与“招商局轮船公司”名称,以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得到71条和66条结果。
虽然还可以招商局船名、人名进行检索,但其结果大致可以被上述各种检索,尤其是以“招商局”为关键词进行的全文检索结果所覆盖。将上述各表进行整合之后,共得170509项,较以“招商局”为题名在“爱如生”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的135393项,多出35116项。
在创办之后的最初十年,招商局在《申报》的显现频度快速上升,从1883年到1916年的30多年时间之内,这一频度基本维持在高位,除个别年度之外,多在3000次以上。此后的10年时间内,大致呈低谷状态。1928年前后又一次攀升,此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仅在抗战胜利之后小有抬升。
招商局在《申报》中的显现频度虽然与该局的经营状况有直接关系,两者之间也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显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就有《申报》方面的原因。例如抗战爆发之后,《申报》于1937年12月14日停刊,1938年1月15日至7月31日出版汉口版,同年10月10日在上海复刊,1949年5月27日终刊。其中,1938年3月1日至1939年7月10日又出版香港版。战时的媒体,本不能正常发行,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上海租界沦陷,招商局业务早已转移至内地,不可能在《申报》上频繁出现。所以,抗战时期的《申报》招商局显现频度,属于特殊状况,不具有其他阶段的统计意义。本书之所以列出,也仅是出于时限完整性考虑。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无论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教育与慈善事业,该局都有相当程度的参与,该局的历史被打上了近百年中国曲折发展历程的深刻烙印,与时代脉搏紧密呼应。招商局的历史并不仅属于一家企业,而是近代中国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申报》是近百年轮船招商局的全方面记录者,从《申报》观察招商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
该局史料编纂工作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已经出版者除了盛宣怀档案之外,则为《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等旧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企业“内部资料”。这些史料固然重然,但毕竟只能呈现某一个方面。
现代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营单位,其社会性决定了从社会的角度观察企业,可拓展和加深相关认识。有鉴于此,我们设计编纂了这套《〈申报〉招商局史料选辑》,意在扩大轮船招商局的历史认知视阈,广泛了解轮船招商局在近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增加研析轮船招商局史的参照系,尽可能展现轮船招商局在近代中国社会视野中的企业形象。
由于《申报》体量宏大,内容丰富,加之版面漫漶,字迹不清,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度远远超出预想,所以只得调整方案,分步进行。兹先将晚清时期的相关内容加以整理编校,供学界参考。
信息来源:鸣沙(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微信号)
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