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外学者联合解读尘封千年的黑水城文献

黑水城文献(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训练营研究发现:印藏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日,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举办的“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训练营: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在云南昆明宝华寺须弥讲堂正式开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伦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的青年学者们齐聚课堂,在学术导师藏学家、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沈卫荣教授和国际著名西夏学家Kirill Solonin教授的带领下,展开了学习,并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相互交流,共同解读、厘定存封了千年的黑水城文献。

此次研习营集中训练阅读的文本材料是学术界著名的黑水城文献。黑水城文献由1908年俄国探险队在今天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这些宝贵的文物在欧洲展出后震惊世界,其重要性可与敦煌藏经洞文献相提并论。黑水城文献虽然只有五种语言的文本,但它们接续了更早年代的敦煌遗书,续写了11世纪以后的历史。众所周知,没有敦煌文献与艺术藏品就没有丝绸之路的文化研究。而黑水城文献是我们了解神秘的西夏王国的钥匙。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夏学的研究一直被掌握在以俄罗斯为首的西方学界手中,直到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团队以一美元一张照片赴俄拍摄了俄藏黑水城文献,使得这批材料首次亮相国内学界,西夏学研究逐渐才发展起来。

据藏学家、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沈卫荣教授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集中研习黑水城文献中汉文佛教文献,并赋予语文学的方法实践。语文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现代学术界研究佛教文本最重要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慢慢读”,通过一字一句的反复推敲理解,多语言文本(藏文、梵文、西夏文)的寻找、对读,不仅更好地理解这些古汉文文献,而且还可以发现其背后丰富鲜活的译经历史。沈卫荣说,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学术发现就是证明了印藏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夏的佛教就是最典型的汉藏佛教。

此次活动得到昆明宝华寺与云南省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昆明宝华寺住持崇化大和尚的的大力支持,崇化大和尚发心筹资恢复重建云南省内多所寺院,包括官渡区六甲宝华寺,并担任住持。他在建寺院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未来佛教寺院发展的方向,他说,宝华寺应该继承传统的佛教教义,构建文化的佛教内涵,践行慈善的佛教悲愿。这次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的专题训练营活动,正是我们探索文化佛教内函的最好契机,通过类似活动,加强佛教界与学界的专家学者的联系、合作,共同搭建研究平台,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挖掘佛教历史文化以及丰富佛教文化内涵。崇化大和尚认为佛教虽分三大部派,但在历史上是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共同发展的,特别汉藏佛教的交流和融合更是历史悠久,通过这个活动,证明了汉藏佛教交流互鉴在历史上从未间断过,甚至可以说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