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古代史

《元史论丛》(第1-14辑)目录

按:《元史论丛》第1-10辑目录网上已有,第11-14辑目录,重新补入。 原整理者按:由中国元史研究会主办的《元史论丛》,是大陆元史研究的权威刊物。从1982年创刊至今,一直采取以书带刊的方式出版发行。90年代后出版补贴之风盛行之后,《元史论丛》被短视的中华书局所抛弃,最终流落到地方出版社,艰难维持。前后虽只有8辑,出版社却更换了3家,很难收集完整。 日前我曾请张帆先生帮忙为象牙塔整理《元史论丛》… 阅读更多 »《元史论丛》(第1-14辑)目录

杨联陞: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作者按: 关于此题我曾在日本西京及德国汉堡作过讲演,随时补充用例,内容不尽相同。可增之例如周法高先生对《论语》三世、五世、十世,十当作七之说,我认为妥善。近见毛子水先生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以为五年、十年,我觉得如果改为五年七年则与数年更近,但三五之例多而五七之例少,仍须待证,又《隋书》“食货志”:“淮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应依“通典”作“淮北有大市,自余小市十余所”方妥,我已在白乐… 阅读更多 »杨联陞: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许檀: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 内容提要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二,刘河的淤塞使北洋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 阅读更多 »许檀: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编者按:在《大明会典》中,有“钱法”“钞法”,惟不见“银法”。原本并非法定货币的白银,为何在后来迅速成为主币,而成明代“朝野率皆用银”?学者万明通过十几年大量的实证研究,考察学界研究的缺环,试图接近这一现象的历史真实。白银的货币化起于大量民间交易,从赋役折银开始方才自上而下开展。白银货币的扩展与膨胀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并最终使得张居正的财政体系改革水到渠成。这是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 阅读更多 »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年8月21—24日,由中国明史学会和湖南宁远九嶷山舜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牛津大学以及香港、台湾、日本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30余人与会,交流讨论学术论文125篇,涉及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社会、思想与文化等领域;另有关于… 阅读更多 »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15)

2015年7月8-9日,由中国明史学会、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省安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安龙县举行,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4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67篇,学者们围绕南明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展开讨论。此次会议,是海内外学术界第一次就南明史举办的高规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对南明时代… 阅读更多 »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15)

金元皇权及对明朝的影响

2016-03-14 张帆 附上张帆教授的三篇论文PDF全文版:《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百度云:http://pan.baidu.com/s/1dEkR5Wd,密码:6wj1   元明历史关系专号之二 【编辑说明:张帆教授《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原载《学人》第十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微信版对原文进… 阅读更多 »金元皇权及对明朝的影响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

摘要: 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 阅读更多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

还原历史与学术进步 ——谈《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部分 • 中文)》出版的影响

在慶祝澳門回國十周年前夕,吳志良等主編的《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部分 • 中文)》,由澳門基金會、葡萄牙外交部檔案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澳門大學圖書館編輯,交廣東教育出版社於二○○九年底出版。 全書共十六冊,每冊約五百個頁碼,總計約八千個頁碼。全為形成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的檔案,共320個卷宗。葡文、中文和英文件為主,間或有日文和法文件。 這套檔案內容豐富,從未系… 阅读更多 »还原历史与学术进步 ——谈《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部分 • 中文)》出版的影响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

本文原刊登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1 期(2016.02),頁1-13。 “新清史”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 徐泓摘 要:“新清史”論爭起於1990年代中期,羅友枝對何炳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評及何炳棣的反駁,隨後,西方學者分別就研究立場、運用史料及論爭議題核心—“漢化” 問題,開展論爭。2000年以後,隨著論爭相關論著的陸續的譯介,兩岸史… 阅读更多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

帝国的终结——制度化皇权与唐代政治文化

  帝国的终结——制度化皇权与唐代政治文化 陆扬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这部相当不成熟的小书主要收入了我在过去四五年内撰写的有关唐五代政治文化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从构思到最终完成,常常经过相当漫长的岁月,其间又不断受到新的史学观念和研究成果的影响,但它们之间仍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都是围绕两个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也互为依托的历史课题,一是唐后期皇帝权威的特殊性对唐代政治秩序的影响,二是唐五代新政治文化精… 阅读更多 »帝国的终结——制度化皇权与唐代政治文化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

张雪慧,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63~70頁 摘要:本文利用中外历史学、语言文学、考古学等数据、特别是以往不太为人注意的原始材料,考查论述元代中国同高丽经过海、陆交通进行的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贸易往来,种类丰富的进出口商品,及商业活动对双方社会风习和民众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元丽民间商人的交往更生动的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关键词:元 高丽 贸易… 阅读更多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

陈春声 刘志伟: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16-18世纪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及同一时期中国国内商品货币交换空前发达的现象,一直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课题。梁方仲教授是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193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利用中外历史文献,对明代输入白银的数量、外贸规模等问题作了具有奠基意义的研究。他在以一条鞭法为中心的明代赋役与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深入考察了在白银流入与商品流通发… 阅读更多 »陈春声 刘志伟: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

明代漕船考(封越健)

漕运制度是明代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由水路转运南方粮赋供应京师百官俸禄、军饱和宫廷消费。舟船是它的基本条件之一。运送漕粮的舟船,明代史籍中称为漕船、粮船或运船,也有与民船相对而称为军船,又把运粮北上的称为重船,归返的称为回空船只,或简称回空;或因其船式称为浅船、遮洋船。漕船由漕运衙门统一管理,有一些专门规章制度。本文仅就有关问题作一些考证。 一、漕船的种类和式样 明初曾从太仓海道运粮至辽东、天津,永… 阅读更多 »明代漕船考(封越健)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王子今 中国传统史学中长期以来并没有交通史的地位。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司马迁那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史记》,以及班固的《汉书》,都有记载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专篇——‘书’和‘志’,交通非但不能单独成篇,各志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也不多。刘向、刘歆父子所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其中也没有交通这一类目,因为那时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著述。两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创设了《舆服志》,有了记载车辆的… 阅读更多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抑商与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在诸多教材、论著中皆有零星涉及。但迄今,尚乏全面、系统的论述。且大都认为,朱元璋“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然而,阅读这一时期的史籍,觉得此论点大有值得商榷之处。“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无法准确地概括出朱元璋商业政策的真实内涵。我们认为,既抑商,又通商,这才是对朱元璋商业政策的合理解释。 一 朱元璋“抑商”说,是一种传统的观点,它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考验,为人们广泛接受。… 阅读更多 »抑商与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

明代登辽海道的兴废与辽东边疆经略

陈晓珊 辽东是明代北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区,其治乱形势直接关系到明王朝的兴衰。由于位置偏在东北一隅,明代辽东与内地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两条道路进行。一条是 经山海关与辽西走廊的陆路,另一条则是经渤海海峡,从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莱州到达辽东半岛的海路。洪武初年,明军从登莱地区渡海北上,击败残元势力,将 辽东地方纳入明朝治下,而当时辽东驻军所需的粮食、布匹等后勤物资,也都要通过登辽之间的海路转运获得。… 阅读更多 »明代登辽海道的兴废与辽东边疆经略

宋元交替時期東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

一、會議宗旨 宋元朝代更迭之際,正是風雲變幻之時。宋廷與元廷在東南沿海區域角力,對該區域的海上交通產生了特殊的影響。在此歷史背景下,南宋朝廷在東南海域殊死搏鬥,留給後世一些耐人尋味的文化遺存和歷史傳說。與此同時,東南沿海的海外貿易政策變動,港口格局變遷,新航線開闢,湧現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航海人物。本屆學術研討會將以宋元交替時期東南沿海的海上交通為主題,對海外貿易與航海人物、港口變遷、航海造船技術… 阅读更多 »宋元交替時期東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

輿地志| GIS和數據可視化在經濟史中的使用

小編感言 今天我們推出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第三談,聊聊歷史地理信息系統(GIS)在經濟史研究中的應用。感謝南開大學王哲老師惠賜大作,在本平台首發!感謝欄目顧問潘威老師誠摯約稿! 歷史學研究中進行所謂「大數據」研究的條件尚未完全具備,但歷史數據卻擁有進行可視化(Visualization)研究的巨大潛力。1在 任何一個歷史研究分支中,一項研究如果占有、挖掘或產生了大量歷史數據,但卻未能以最適宜、最直觀和… 阅读更多 »輿地志| GIS和數據可視化在經濟史中的使用

葛兆光:去蒙古化、礼俗改革与全球史中的东亚——读张佳新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

对于东亚和中国历史来说,十四世纪下半叶的元明易代相当重要。横跨欧亚、拥有众多民族、 笼罩不同宗教的蒙元帝国,再一次收缩成为与两宋相仿,基本以汉族为主、主要疆域为十五省的明帝国。我始终觉得,如果要从民族、疆域和文化上来讨论东亚史或 者中国史,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折。 发生在中国的这个历史性转折,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我称之为 “去蒙古化”的运动,而这个“去蒙古化”运动在那个时候… 阅读更多 »葛兆光:去蒙古化、礼俗改革与全球史中的东亚——读张佳新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

葛兆光:从图像看传统中国之“外”与“内”

作者: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5年11月13日第23-25版 点击数: 91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13日 其实,我本人对图像和艺术这方面没有研究,所以,这里我就选择一个我自己比较有兴趣的问题,用一些图像,来讨论中国的“外”和“内”。我选的材料取之于各种“职贡图”和各种“蛮夷图”。我想用“职贡图”来看中国之“外”,用“蛮夷图”看中国之“内”。当然我要先说明,在传统帝国时代,这个疆域、族群的… 阅读更多 »葛兆光:从图像看传统中国之“外”与“内”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

【内容提要】元明鼎革的性质主要是由阶级矛盾引起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 命,而并非像人们过去惯常理解的那样是一场民族革命。明中叶以后,在长期面临“北虏”之患的时代背景下,元明鼎革的历史记忆被重新唤起,并且自然而然地被 解读为一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明人对于蒙元王朝正统地位的认识与评价,也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过程。清末反满排满的时代氛围,使 元明嬗代呈现出愈益浓厚的民族革命色彩,而明… 阅读更多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

鲁西奇:中国历代王朝的命脉在哪里?

“区域多样性”与中国历史发展          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强烈地感受到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环境、居住人口及其生产方式、居住方式、文化形态(特别是方言和习俗)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且不说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较大距离的区域差异(如大区之间与省际的差异),即便是在乡村旅行,我们也会发现,每隔二三十公里,生活方式、自然条件、聚落类 型乃至田野形象和色彩全都会发生变化。每个村庄、每个乡镇、… 阅读更多 »鲁西奇:中国历代王朝的命脉在哪里?

沈岩:清代前期胶东地区海防建设刍论

原文出处:《枣庄学院学报》2014 年第 1期,第130—133页 作者简介:沈岩( 1978 - ) ,女,吉林长春人,烟台市博物馆馆员,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烟台市博物馆,山东 烟台 264008 摘要: 清代前期,清廷在胶东地区进行海防建设,最终形成海防陆地绿营兵与绿营水师共同负责海防事宜,以军港、海湾、岛屿等要塞为依托的水陆相维的海防体系,这一海防体系在… 阅读更多 »沈岩:清代前期胶东地区海防建设刍论

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

卫 所制度是有明一代重要的军政制度。明代全国普设卫所,卫所作为明帝国基本的军事单位,管辖一定数量的军户,承担军役。然而,卫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军事 性质的地理单位,涉及到明帝国的版图、管理体制、土地、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卫所制度是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至清代后,统治者大力裁撤 卫所,或将卫所并入原有的府、州、县,或改卫所为新设的府、州、县,这一调整改制的过程影响清初全国大部分地区… 阅读更多 »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

容易写错的繁体字

按:此文仅供参考,内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蘇醒”、“勝任”、“只有”等,还请多加留意。 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别:對應兩個繁體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對應兩個繁體字: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厂:對應兩個繁體字:(厂)[注:同“庵”,多用于人名。如:王福厂], 虫:對應兩個繁體字:昆(蟲),毛(蟲),長… 阅读更多 »容易写错的繁体字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饱受凌辱的时代,形势迫使中国吸收先进文明。直到本世纪,中国人才开始用比较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研究自己的古史,但最初尚无断代史的概念。中国古史绵长,史料丰富,非任何个人所能贯通,因而很快形成了各断代史的分支。大约直到二三十年代,方才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宋史研究。本世纪的上半期,大致可作为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期。张荫麟是中国近代宋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学问渊博,… 阅读更多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元代海运与河运研究综述

孟繁清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16)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9期         元代的海运与河运,尤其是海运,是元朝政府应对南北经济差异,保证大都(今北京)用粮的一项重要举措。据《元史》记载,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l283年)至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的47年中,从江南起运的粮食总数约为8290余万石,起运量最多的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l329年),多达… 阅读更多 »元代海运与河运研究综述

清代地方史:权力、动乱与网络——1990年以来以英语发表的相关著述综述

清代地方社会变迁是清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史在欧美学术界渐成风气,海外清史学者亦尝试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晚清地方社会的发展,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从总体上讲,晚清地方社会史研究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国家的层面。学者关注的是政府权力如何向地方社会渗透、扩张,以及官民之间的交往和冲突。由此学者偏向于研究国家政权如何从上至下管理乡村,忽… 阅读更多 »清代地方史:权力、动乱与网络——1990年以来以英语发表的相关著述综述

许倬云:宋时代的东亚格局

唐代中国文化圈的“大成”,经过唐宋转变,借用佛家“成、住、坏、空”的说法,中国正在进入“住”的阶段。 一些传统的中国历史研究,只以宋代作为中国的朝代,而将辽、金和西夏,放在中国的历史圈外。如果只是以宋作为中国史的全体,其实不够的,宋的疆域也并没有涵盖汉唐的全部疆域;汉唐砥定的中国,除了北面和东北有辽、金,西北有西夏,实际上还有唐代曾经非常强盛的吐蕃和藏化的南诏。如果只以宋代表中国,宋所处的情况,是… 阅读更多 »许倬云:宋时代的东亚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1—8集目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一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0月。 陳麗萍整理 目錄:  鄭州二里崗字骨的研究……李學勤  1 論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構……宋鎮豪  6 從失字的釋讀談到商代的佚侯……趙平安  28 西周三公新論……宮長為  35 孟子“四端”說的形成及其理論意義……梁濤  63 論所謂“垓下之戰”應正名為“陳下之戰”……辛德勇  79 兩漢之際建制考……卜憲群  88 《… 阅读更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1—8集目錄

赵鼎新:若小脚没禁,西方文化相对主义者定会盛赞其优美

【编者按】 三卷本《统治史》年内出版了。这本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西方政治学著作的书是如此重要,以致我们难得地看到了数位甚至政治立场迥异的当代重要学者为其背书:汪晖、甘阳、刘军宁,等等。那么,《统治史》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它关注什么,它对当今中国政治的意义在哪里,它对这个”颓废时代学术“的启迪在哪里?年末盘点社科好书之际,我们认为,赵鼎新教授用万余字的篇幅写就的晓畅导言,仍是对该书最有代表性的叙述。澎… 阅读更多 »赵鼎新:若小脚没禁,西方文化相对主义者定会盛赞其优美

《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2015)

肖清和:《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01-01 作者:肖清和 开本: 16开 定价: 59.00 页数:323 印次: 1 ISBN号:9787101105643 版次: 1 内容提要 《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论丛·“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从“天主教徒群体”的新视角,结合宏观的分析与细致的个案研究,力图对明末清初天主教进行整体… 阅读更多 »《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2015)

汪荣祖:梦忆里的梦呓——评《前朝梦忆》

史景迁为当今著名汉学家,其著作不仅在英语世界脍炙人口,在两岸三地读者亦多,且多有膜拜者。书商也趋之若鹜,每有景迁新著,迅即译为中文;盛名之下,岂能不责备于贤者。   汪荣祖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Jonathan D. Spence著   The Penguin Books   2007年第一版   《… 阅读更多 »汪荣祖:梦忆里的梦呓——评《前朝梦忆》

想象异域悲情: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撰文:葛兆光,来源《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各位读者新春快乐!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号:ohistory)编辑部邀请多位学者、作家共同为您推荐2014年度图书。春节假期,我们将陆续推送年度榜单上部分书目的精彩选摘。如需查看年度书单,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今天推送的是史学家葛兆光所著的《想象异域》选摘。学者唐小兵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通过对保留在朝鲜的这批文献… 阅读更多 »想象异域悲情: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方行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方行先生,于2014年10月4日8时20分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精彩的89年的人生。 方行先生,原名方友文,湖南省沅江县人,1926年4月出生,毕业于湖南私立明德中学,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1949年2月,在北京市第四区人民政府参加革命工作,7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2月至1969年8月在中央工… 阅读更多 »方行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美洲作物造就了康乾盛世? ——兼评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清朝为什么会有空前多的人口? 清朝人口从一个巨大的基数(超过1亿)开始了持续一百多年和平时期的稳定增长,在乾隆中期超过了2亿,末期超过了3亿,在这三十多年里,人口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5‰,是中国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并在下一个30年超4亿,20世纪上半期中国最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四万万同胞”,即源于此。 传统社会的人口出生率比较稳定,决定人口增长速度以及总数的决定性因素是死亡率,即只有保持较低的死亡率才… 阅读更多 »美洲作物造就了康乾盛世? ——兼评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史上最完整的皇帝及朝代评价表(珍品收藏)

秦朝<咸阳>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灭亡。 皇帝称谓 生卒年份(公元) 谥庙称谓 评价 嬴政 前259—前210 秦始皇 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 阅读更多 »史上最完整的皇帝及朝代评价表(珍品收藏)

明朝在军事上创造四项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 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 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 阅读更多 »明朝在军事上创造四项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