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5 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仅以言必称内藤及会通论等为例 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具有划阶段意义的社会变革,至迟在上世纪50、60年代之交,已基本成为我国学界的共识。多年来围绕这一论题争议颇多,涉及变革的属性、程度以及起始、路标等诸多问题,因而形成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多种唐宋变革论。但从总体上否定唐宋变革论的研究者极少。近期唐宋变革论似乎遇到颠覆性质疑。有鉴于.... Read More >
201708-20 王学典教授: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痛悼张金光先生 “张金光老师今早病故了!”当我2013年9月2日下午得知这一消息时,正伏案赶写一个东西,但放下电话后,却再也一个字写不下去了,张老师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第二天,我和老同事陈尚胜教授偕赵凯球先生往张府吊唁。在那张效果很不好、几乎失容的遗像前,我们鞠躬和张老师永别。贫寒的家境,悲.... Read More >
201708-08 从明航海侯张赫与靖海侯吴祯的琉球大洋之战看明清与琉球王国的海上分界 ——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东界的历史依据 元末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将领中,有两位后来成为著名水师统帅,即张赫与吴祯,逝后分别葬于南京南郊的雨花区西善桥街道小刘村与东郊的板仓街3号新世界花园小区内,其中吴祯墓2006年还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史料数次提到,张赫与吴祯率水师抗击倭寇之事。杨国桢先生与刘璐璐新近有专文讨论这次追击倭寇.... Read More >
201707-27 杜泽逊:怀念季羡林先生 ——兼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编纂 编者按 关于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争论,季羡林先生作为丛书总编纂,却不曾公开参与论战。该文系杜泽逊先生回忆其与季先生交往始末,主要围绕《存目丛书》编纂一事,文中提及季先生对邓广铭先生等反对文章的意见,亦引述周一良、黄永年两位先生的看法。此外,该文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文。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溘.... Read More >
201707-27 韦庆远 | 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再版) 作者: 韦庆远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出版年: 2017-5 页数: 850 定价: 1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40052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不同于前人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实录.... Read More >
201707-14 文溯阁《四库全书》四种校释研究 书 名 文溯阁《四库全书》四种校释研究 作 者 汪受宽 安学勇 校释 策划编辑 王永强 责任编辑 锁晓梅 封面设计 郇 海 开 本 710mm*1020mm 1/16 版 次 2017年3月第1版 印 次 2017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11.... Read More >
201707-10 杨联陞:中国官方修史的组织:唐朝至明朝正史编修的原则和方法 一、引言 在清代所说的二十四史中,最后九部正史记述了从唐朝到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唐朝有两部正史,即《旧唐书》和《新唐书》。接下来的五代,也有两部正史,即《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其余的宋、辽、金、元、明五个朝代,各有一部正史。这九部正史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历史系列,它们代表了公元618年——1644年之间各王朝历史的官方记录。这些王朝在618至1644年之间的某个时期,曾统治着整个中国,或.... Read More >
201705-24 论文推介|社会史研究 岸本美绪:场、常识与秩序 2017-02-16 岸本美绪 NJU学衡研究院 场、常识与秩序 文/岸本美绪 译/罗冬阳 小引:在《场、常识与秩序》中强调历史研究者用自己的感觉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重要性,“由此而获得的知识,对我来说只要是有效的就足矣”。作者以温文尔雅的方式批评了各种.... Read More >
201705-11 卜弥格与《中国地图册》 2017-05-02 王永杰 地图杂志 ▲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藏《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总图”。 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绘制的中国地图越来越多,其中最早出版的单幅中国地图是葡萄牙制图师巴尔布达的《中国新图》(Chinae nova descriptio),该图刊于奥特.... Read More >
201704-28 话语、视角与方法:近年来明清朝贡体制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云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2期 针对近年来中外学界有关朝贡体制或东亚秩序的研究,本文从话语体系、视角与方法等层面探讨朝贡体制之虚实,进而指出明清两朝朝贡体制之异同。认为不仅朝贡体制所本的话语体系有虚实之分,而且其自身就是一个虚实一体的历史存在,并因时移势异而发生虚实转化。若一味用“朝贡即服从,条约即平等”的近代西方话语逻辑解读曾经自成一系的东亚世界,极易导致历.... Read More >
201704-17 第一届壬辰战争研究工作坊在山东大学举办 4月15日,第一届壬辰战争研究工作坊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本届工作坊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主题为“壬辰战争的历史记忆——以史料为中心”。来自韩国顺天乡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中共山东省委.... Read More >
201704-07 西汉藩属制度(奉职贡)的形成与实践 西汉藩属制度(奉职贡)的形成与实践 李大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提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的服事制对汉代构建统治体系影响至深。作者在概述西汉统治者对服事制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代“奉职贡”的样态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其背后所隐含的“来朝”、“朝见”规定作了深入分析。进而认为汉武帝在构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奉贡职”制度中“来朝”、“朝见”的规定,测试出了南越王和朝鲜王对西汉的忠诚.... Read More >
201704-07 李伯重: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朝灭亡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朝灭亡 李伯重 本文原载《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 一、“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 在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发生了世界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总兵力不到二十万人的清朝八旗兵,从半蛮荒的东北地区挥戈南下,在短短二十年中横扫东亚大陆,征服了拥有1.2亿人口、经济和文化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明朝中国。这就是明清易代。 从许多方面来看,明清易代都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 Read More >
201703-13 李伯重:为什么是江南?——古代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2017年3月10日,“华大古史论坛·学术沙龙(第一期)”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序幕。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合作创办,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将陆续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就古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重大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 Read More >
201703-13 李伯重: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1650年前后十几年年间,社会动荡出现在世界许多地方,遍及欧、亚、美几大洲。在1635—1666年间,世界各地共发生大规模叛乱与革命49次,其中欧洲27次,美洲7次,亚洲和非洲共15次,其中包括了中国的李自成起义。若说明朝灭亡是因为.... Read More >
201702-19 The origins of the Selden map of Chin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painting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using a holistic approach 学者们使用远程“多光谱”成像技术对绘于1619-1624年间的雪尔登地图(Selden Map)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该图可能是由旅居苏门答腊西北端亚齐(Aceh)的福建人或伊斯兰人绘制而成。该研究由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牵头,由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科学部共同合作完成。@Mexitle Sotiri.... Read More >
201702-18 宋元变革:追寻中国走入近代的轨迹 【编者按】 20世纪初日本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至今仍有着巨大影响。不过这是向前看,跟中唐以前的历史形态相比较得出的认识,并不涉及宋代以后的社会转型。王瑞来先生的宋元变革论,则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经南宋历元,由明入清,追寻中国走入今天的轨迹,宋元变革论会给出回答。 宋元变革论的形成经纬 20.... Read More >
201702-13 东北师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应邀访问日本 应东京大学、京都日文研和岛根县立大学的邀请,我校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九人于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历访日本,并先后与三方共同举办了三场内容不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深入,别开生面。 &nbs.... Read More >
201702-05 记新发现的明代邸报 方 汉 奇 最近,从集报界朋友范光永处看到了一份他刚刚搜集到的明代邸报。这是不久前他以 2800元的高价,从北京潘家园的旧书商手中购得的,而后者则是从山西方面的藏家中寻觅出来的。这份邸报出版于明熹宗天启年间,是迄今为止,第一次被发现的明代邸报的原件,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出版时间最早的古代邸报原.... Read More >
201702-03 陈怀宇:国际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以1956年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讨论为中心 2017-02-03 陈怀宇 文史哲杂志 作者 | 陈怀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学院与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载 | 《文史哲》2017年第1期,41-70页 (本文为节选 | 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摘 要.... Read More >
201701-30 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之误区 【内容摘要】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近代经济史上的“GDP”研究似有升温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有碍于更加真实地认识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和进行跨国家、跨社会的比较。主要的问题在于,认识和估算的思路进入了误区,偏离了“GDP”的规范定义。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中的具体方法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 Read More >
201701-30 仲伟民: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 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 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主编 仲伟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曾经担任《中国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编审、总编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 仲伟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史中GDP的估算.... Read More >
201701-26 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 来源:《国家航海》2012年3期 作者:黄纯艳 古代亚洲存在着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贸易体系这是学界的共识。滨下武志认为这个贸易体系是以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圈,是15、16世纪以来,随着对中国朝贡贸易及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及民间贸易的发展,形成的亚洲多边贸.... Read More >
201701-25 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黎志刚 林曦 2016年8月27-28日,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东亚秩序之理念与实践”、“朝贡(.... Read More >
201701-25 孙靖国 | 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孙靖国: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本文原刊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6期 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一批具有阶段成果意义的论著出版,在若干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上形成热点。兹就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与研究新进展作一述评。 一、历史地理文献的整理与研.... Read More >
201701-23 孤本奇缘:追忆《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坎坷经历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详细描述:(注意:由于历史原因,卷12脱失)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是湮没已久、不为世人所知的明代彩绘本草,是我国国内现存古代彩绘本草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传世典籍。集中呈现了明宫廷画师的艺术创作,本草炮制工笔写实,人物风俗表现细腻,历四百余年彩绘艳丽如新,堪称我国彩色本草图谱的珍宝。.... Read More >
201701-22 宋元变革:追寻中国走入近代的轨迹 王瑞来 【编者按】20世纪初日本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至今仍有着巨大影响。不过这是向前看,跟中唐以前的历史形态相比较得出的认识,并不涉及宋代以后的社会转型。王瑞来先生的宋元变革论,则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经南宋历元,由明入清,追寻中国走入今天的轨迹,宋元变革论会给出回答。 宋元变革论的形成经纬 2005年.... Read More >
201701-22 曹树基:陈世松先生擅长讲故事写历史 曹树基:陈世松先生擅长讲故事写历史 ——读陈世松《明初胶东半岛川滇移民由来考》 文章来源:酒城新报 更新日期:2016-12-08 15:22:15 陈世松先生是讲故事的高手,正好与我的不擅故事形成鲜明对比。20年前,我在写作《中国移民史》时,主要以数量分析的方法,揭示明清两代中国移民的主.... Read More >
201701-17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 (本文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著《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人民出版社,2016年,注释从略。)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pdf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9.... Read More >
201701-12 “北方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民族”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9月底至10月初在东北中俄边境城市黑河召开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主办、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承办“北方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民族”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9月底至10月初在東北中俄边境城市黑河召开 各位老师:大家好!学会将于2017年9月底10月初在黑河召开“北方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民族”学术研讨会,欢迎大家积极参加,发上会议第一号通知,请查收!祝冬安!学会秘书处 “北方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民族”学术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通知).... Read More >
201611-09 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武汉大学图书馆卷(全七十二册) 书名: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武汉大学图书馆卷(全七十二册) 编著者:武汉大学图书馆 编 定价:48000.00元 ISBN:9787501359370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规格:精装 16开 本书收录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二十种,均为首次揭示。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Read More >
201611-03 赵世瑜 |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赵世瑜: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有《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 近年来,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全球史”.... Read More >
201609-27 葛兆光:西洋学者如何书写“帝制中国”?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主编的“哈佛帝制中国史书系”(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2013)共六卷,是由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负责秦汉、南北朝、隋唐三卷)、库恩(Dieter .... Read More >
201609-04 黄纯艳:舟楫之利与南宋国运兴亡——军事史视角的考察 摘要:南宋守住了川陕和荆襄,保障了长江上游的安全,从而形成了与金人在江淮争锋的局面,能以舟楫之利遏制其骑战优势。南宋立国江南,赖以抗拒金朝的正是舟楫之利和水上优势,并藉此在几次事关国运存亡的关键水战中击败了金朝。而金朝从江淮正面突破,难以实现骑兵对舟楫的优势转换。元朝围困襄樊期间,在.... Read More >
201608-25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人的海洋意识(图)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航海传统的民族,有确凿的材料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就有了非常发达的近海航行技术。宋代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于是国际贸易线从陆路转向海路,一方面是东南沿海的商人自发努力向南洋发展,另一方面是阿拉伯商人运用航海技术的东来。 《大明混一图》与明初的海洋知识 人类历史横向发展.... Read More >
201608-25 海洋文化的痕迹:《龙江船厂志》的“壳先”造船过程的证据 尊敬的諸位專家學者,早上好!非常高興能夠有幸參加此次極具文化意義和學術價值的研討會,結識這麼多與我一樣對古船有著濃厚興趣的朋友。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談談《龍江船廠志》中的“殼先”造船過程的證據。 不過首先要強調的是我來這裡並不是爲了向大家講授什麽東西。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中國古船的專家,作為這一領域的一.... Read More >
201608-20 孟宪实:大唐“朝贡”外交真相 大唐“朝贡”外交真相 孟宪实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人民论坛》2014年第5期。作者孟宪实先生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英国和美国是近代以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两个西方国家。分析英美历史,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外在环境相似性,即光荣孤立:英国与欧洲大陆.... Read More >
201608-19 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清代经济史纪要) ◎作者:张萌,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陈博翼,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 ◎来源:《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9期),2015年第5卷第2期。 ◆"食货志"栏目编辑:李晓龙,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2015年8月3日到7日,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在180余场专题讨论中,大约有二十五个专题涉及清....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