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古代史

古罗马军团东归中国了吗?——读《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

古罗马军团东归中国了吗?——读《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 尚季芳 《骊靬梦断——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汪受宽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96.00元     近年来,有关古罗马军团东归中国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各种观点纷至沓来,莫衷一是。汪受宽先生的新著《骊靬梦断——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基于作者长期的研究,运用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严谨科学的考证评判,缜密系统的论证方法,郑重指… 阅读更多 »古罗马军团东归中国了吗?——读《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

陈彩云 | 元代私盐整治与帝国漕粮海运体制的终结

陈彩云 历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蒙古-元朝史,特别是从事元代至当代中国海疆与东亚海洋文明研究。 摘要:元代继承南宋以来的沿海盐场,藉由食盐专卖制度,使盐课收入成为帝国财政的重要来源。其盐业政策与东南滨海民众生计存在尖锐矛盾,造成严重的民生灾难。在盐课收入与民生困境之间,官方加强对犯法者的缉捕,鼓励民间互相告赏,司法腐败导致冤狱四起,终… 阅读更多 »陈彩云 | 元代私盐整治与帝国漕粮海运体制的终结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攻略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档案开放力度逐渐加大,来馆查档人数逐年攀升,但初次前来查阅的利用者往往需要一些指导帮助。本文作者刘贝嘉,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2016级硕士生,在查档之余,热心将其个人经验整理成文,供广大利用者参考。 位于故宫西华门内的一史馆热忱欢迎各位利用者的到来,查档详情还可以参照文末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指南》。 本文首刊于南京大学古典文… 阅读更多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攻略

献礼国际档案日|33万余件清代档案向社会开放

2007年11月,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2018年6月9日,将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将在馆内档案开放利用平台开放33.5万件馆藏清代档案,在官方网站(www.lsdag.com)公开16.2万条数字化档案目录,提供社会公众查阅利用。 这是一史馆自去年完成开放57万余件档案和公开35… 阅读更多 »献礼国际档案日|33万余件清代档案向社会开放

刘俊:元代两种“华夷观” 的对峙、成因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元代是“华夷之辨”观念最为凸显的朝代之一。多元的文化政策、不同的南北学术、差异的种族制度等,使得有元一代恪守“华夷大防”与突破“华夷大防”成为两种并行不悖的华夷观。 两种华夷观在根本上都不以地域、血缘为标准,而是以守护和捍卫华夏文化为旨归,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夷狄具有获取正统地位的身份和资格。 在“华夷之辨”上,元代统治者在思想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在行动上时断时续、并不彻底地贯彻“用夏变夷”… 阅读更多 »刘俊:元代两种“华夷观” 的对峙、成因及其影响

金国平︰我与「汉文文书」的渊源不浅

「我與這批文件的淵源不淺啊!」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如今談論起來,金國平教授依然難掩興奮之情。 2017年10月,由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檔案館和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聯合申報的「漢文文書」(「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正式成功列入國際級別的《世界記憶名錄》。 「漢文文書」由1,500多件中文文書原件、5冊澳葡議事會葡文譯本和4小包零散文件合共3,600份檔案文書組成,是葡萄牙東波… 阅读更多 »金国平︰我与「汉文文书」的渊源不浅

遣唐使传奇获“力证”:唐宋掘港国清寺重现天日

 新华社南京7月20日电(记者屈婷 张展鹏)仅剩一口古井的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在历时一年的地下考古发掘后重现天日。考古专家在此找到三处始建于1200年前唐宋时期的垫土台基遗迹,印证其是最后一批遣唐使、“日本天台宗三祖”之一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起点。   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现场。新华社记者屈婷 摄 “证明掘港国清寺正身就像破案,需要多方证据形成逻辑严密的链条,”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南京大学文… 阅读更多 »遣唐使传奇获“力证”:唐宋掘港国清寺重现天日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亚洲/东亚史的研究方法”(复旦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 【说明】本学期的这一博士生课程,主要围绕的是“亚洲”(东亚)、“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的问题,通过十单元,结合若干具体历史案例,讨论亚洲史(东亚史)研究的立场、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计划和要求: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各占一半,每位选修者需要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所有选修者均需要参加讨论。 请注意课程大纲所开列之参考论著及文献,要求选修者尽可能… 阅读更多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沈津:有多少中国古籍存藏在美国东亚图书馆

一 报载由北京中华书局主持,国外图书馆机构共同参与的《海外中文古籍总目》项目已经启动,越来越多的国外图书馆书库里的中文古籍家底会被揭示。 除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外,就美国大学中的东亚图书馆而言,收藏中国古籍丰富且有特色的是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 各东亚图书… 阅读更多 »沈津:有多少中国古籍存藏在美国东亚图书馆

二十世纪唐代交通运输业研究述评

冻国栋 载《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 一  通论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历史地理学亦密切关联。自20世纪初期以来,诸多学人围绕唐代交通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探讨,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作为概观或通论性的著述较早的有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商务1936;河南人民1987再版)、陶希圣、鞠清远主编《唐代之交通》(《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四》,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组1937;台北食… 阅读更多 »二十世纪唐代交通运输业研究述评

林文勋、黄纯艳主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出版(含目录、后记)

书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主编:林文勋、黄纯艳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17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20321532 页数:433页 定价:118.00元 目录 “资本主义萌芽”范式与明清经济史研究……徐泓(1) 财政、经济与社会:中国财政史的研究路径……陈锋(33) 宋代财政史研究的取径与方法……杨宇勋(58) 中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宋代造船业为中心…… 阅读更多 »林文勋、黄纯艳主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出版(含目录、后记)

中外学者联合解读尘封千年的黑水城文献

黑水城文献(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训练营研究发现:印藏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日,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举办的“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训练营: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在云南昆明宝华寺须弥讲堂正式开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伦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师… 阅读更多 »中外学者联合解读尘封千年的黑水城文献

从田野与日常探寻中国社会变迁 ——专访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

4月,一个周五的下午,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来到了宋怡明教授位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海纳百川”的字画,简单大气,颇为醒目。初识宋教授是在两年半前他刚刚接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之时,此后便常常见他风风火火穿梭于不同活动的场合。他说话声音洪亮,反应迅速、风趣幽默,作为一位中国历史学教授,总觉得他似乎太活泼了些,但也因此,他主持的活动气氛总是相当热烈。一直以来记者… 阅读更多 »从田野与日常探寻中国社会变迁 ——专访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

通知 | 海洋文明与近世以来的“长三角”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多元、开放、包容、进取的海洋文明,对长三角地域的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贸易繁荣,思想文化繁盛,城市景致繁华,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文明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近代以后,门户开放,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由海路纷至沓来,汇聚于此,江南领风气之先,得发展之利。当下,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地域迎来一体化发展的最好时机,长三角合作机制集天时地利人和,前景非凡。 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 阅读更多 »通知 | 海洋文明与近世以来的“长三角”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李治安:“崖山之后无中华”说,可以休矣!

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治安教授 元和清,分别是13世纪蒙古族和17世纪满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堪称五千年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主动性,也披露近千年来胡、汉轮流为天下主的历史趋势。 由于蒙古贵族和满洲贵族先后入主中原,进而统一南北,在蒙古人和满人较多汉化的同时,也发生了汉人不同程度地受蒙古或满洲文化影响的情况。就是说,元、清… 阅读更多 »李治安:“崖山之后无中华”说,可以休矣!

魏斐德:明清更替:十七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直到最近,满族人在1615到1684年之间对中国的征服,才被置于更广泛的十七世纪危机——一场与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国内人口变动和明(1368-1644年)王朝行政体系衰败相关的危机——的背景下。尽管满清王朝(1644-1911年)引导中国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更快,但传统史家仍认为,帝国的重建是以对明后期发展的破坏为代价的,而这种发展原本可能会帮助中国人在两个世纪后抵御西方和日… 阅读更多 »魏斐德:明清更替:十七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航海技术的获得与传递 ——以元明时期海运路线的开辟为例

单丽 撰 摘   要: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航海史的考察多以朝代为断,且相关研究多建立在正史及方志等传统史料的基础之上,并由此得出明海禁前的航海技术是随着历史不断累积发展的历史传承之说。通过对元明时期海运漕粮路线开辟过程的管窥可知,以朝代为断的航海史研究虽有利于呈现航海史大貌,但亦失于笼统而难显其中的细节变化;正史志书所载的航海路线仅是某一时期的模糊航行状况,此类航海知识并无指导航海之功用;而航海技… 阅读更多 »航海技术的获得与传递 ——以元明时期海运路线的开辟为例

美国“汉学王者”魏斐德:一位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中国人——郭廷以教授

“ 在一九六〇年就读研究所时,我连一个中国字也不认得,简直就是目不识丁。以我当时的中文程度,我怀疑在今时今日会有任何美国研究型大学著名的中国研究博士班,仍愿意录取我这个学生。” “ 我与日俱增的自信,个中关键,实缘自郭廷以的开创性伟业的启迪。郭教授毕生修治中国通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进路,却又更令我确信:像我这个羽毛未丰的学术新丁,其实也可以专攻中国的近代史,只要我有一辈子奉献的决心,再加上一些勇气… 阅读更多 »美国“汉学王者”魏斐德:一位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中国人——郭廷以教授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象——一个乌托邦想象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一种思想状况如果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译本,196页) 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乌托邦想象,近十几年来,趁着当代中国膨胀的势头,借着西方新理论的潮流,穿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外衣,在中国大陆被反复叙说,这个乌托邦叫作“天下”[1]。 虽然我用“想象”这个词形容“天下”,多少有点儿无视它在论说者那里已然影响到实际的政治领域和制度层面,但我仍然觉得… 阅读更多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象——一个乌托邦想象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剑桥中国史”来到中国三十年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 年6 月6日版 记者 舒晋瑜 迄今成立四十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一套“镇社之宝”,就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文版)。 “剑桥中国史”系列(中文版)推出三十余年来,赢得了包括专业研究者及普通读者在内的各类人群的广泛好评。如今,这一书系每年发货大约2万套左右,对于大部头学术图书来说,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这套堪称反映当时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的丛书,是怎样走到中… 阅读更多 »“剑桥中国史”来到中国三十年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李伯重 编者按 原创与积累: 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之灵魂,是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之必需,更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之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葛兆光:想象天下帝国 ——以(传)李公麟《万方职贡图》为中心

[摘要] 本文并非讨论艺术史,而是在讨论思想史。“职贡图”是古代中国描绘四方异邦前来朝贡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据信从6世纪上半叶梁元帝萧绎开始的绘制《职贡图》的传统,不仅在艺术史上影响久远,也呈现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史传统。即通过描绘异国朝贡使者,以表达天朝的骄傲和自信,在异国殊俗的对照之下,想象自己仿佛众星拱月的天下帝国。这种传统到了诸国并峙、疆域缩小、族群同一的宋朝仍然延续。本文以(传)宋代李公… 阅读更多 »葛兆光:想象天下帝国 ——以(传)李公麟《万方职贡图》为中心

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

 内容提要:从1592年到1945年,日本在东亚地区先后发动了“壬辰倭乱”、“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等大规模兵燹。这一系列剑指东亚的侵略行动,定调于丰臣秀吉,承绍于明治天皇,膨胀于昭和时代,已形成隐秘于事实背后的一以贯之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惯性。“二战”后主张切断战争间关联的意见,并不符合历史上日本人的自身说法和做法,却符合现代日本学界的个别表述。因此,钩沉每场战争之间的事实和逻辑隐情,还区域战事以本来… 阅读更多 »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摘要:在明清变革的过程中,出现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一是从银两统计制度的确立到银元规范货币的发行,其中的关键是形成了“统计银两化”的模式,并不是所谓的“白银货币化”。二是从传统的钱粮奏销到新式预算的实行,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变为“量出制入”,传统奏销制度终结。三是从起运、存留的划分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地方经费”变为“地方财政”,地方财政的基本形态大致具备。 … 阅读更多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孙卫国:《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摘 要:明代纂修的历朝实录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朝鲜的《李朝实录》与《明实录》属同一性质的官修史书。二者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将之予以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官方史学活动的认识。关键词:明实录;李朝实录;史馆制度;中朝史学比较 中国古代从唐朝开始,朝廷主持修纂皇帝实录,遂为定制。不过,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明、清实录。在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即开始实录纂修,但《高丽实录》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朝鲜王朝时期(13… 阅读更多 »孙卫国:《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黄朴民:答辩追忆

作者|  黄朴民,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2014年第2期,28-37页 本人不才,但正规的高等教育还是完整接受过的,自1978年混进大学,一口气在宁静的校园里泡了整整十年,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一个也不曾落下,是名副其实的“老运动员”。 读书,尤其是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成败的衡量标志,就是几年寒窗用功下来,最后… 阅读更多 »黄朴民:答辩追忆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魏文享 主编 定价:¥18,000.00 ISBN:978-7-5013-6318-6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所属分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读者对象:专致于经济史,尤其是财政史的相关学者 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本书亮点 一、税收史料的全面系统整理。目前已知出版的税收史料,或作为财政史料辑刊中的补充,略显分散;或文献类型单一,品类不…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日程

专场:传世之作项目专题学术报告 科技新进展与移民史研究 葛剑雄 教授 主持:张晓虹 时间:5月8日(周二)下午2:00~3: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历史自然·经济环境研究 主持:安介生 时间:5月15日(周二)下午1:3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清代登陆海南岛台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满志敏 传统社会时期的江南圩田 与苏北圩-垛田体系的差异  王建革 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诗… 阅读更多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日程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目录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16 重庆市三十三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宋志英、赵[女原]责任编辑 北京 2014 FB.13:01.1-2 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北京 2015 FB.13:01.3 陕西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陕西省图书馆编 北京 2014 FB.13:01.4-6 湖南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湖南图书馆编 北京 2014 FB.13… 阅读更多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目录

书讯|毛亦可《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

2018-05-07 鸣沙 本书简介 本书研究了清代卫所及其下辖屯户、屯田改归州县地方管理的过程。清朝建立以后,面对明代建立的庞大的卫所系统,一方面迅速解除其军事功能,另一方面缓慢推进卫所内部改造,在管理机构、土地所有制、人户编制方式、地丁税粮编派等多方面逐渐消解卫所系统的特殊性,将其纳入州县地方民政管理制度之中。清代卫所归并州县不仅是清前期历史中的重要政务,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军、民两系统整… 阅读更多 »书讯|毛亦可《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作为14世纪至17世纪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国,明朝能够担负起维护丝绸之路运行的历史责任,扮演着丝绸之路的主导者、规则制订者和稳定者的角色,与西域诸政治体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通过与西域的和平交往,明朝既确保了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又加强了与西域的深度交流,使这一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具有全新的历史特点。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作者:田澍,原文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年第3期。转载时有删节… 阅读更多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管彦波: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

内容提要:明代的地图绘制,虽然依旧坚持着以“中国”为中心的绘图取向,一直在不断强化大一统的政治地理空间,但承继蒙元帝国东西扩张的世界经验,有了郑和下西洋和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新鲜域外地理知识的持续发酵,似乎明代中国人具备了更为开阔的地理视野和“世界性意识”。同时,在传统的“天下观”向“世界观”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前朝太多未曾考虑的海外诸国,渐被纳入“华夷”序列中,使明朝的“华夷秩序”具备了更加丰富和多… 阅读更多 »管彦波: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

杜洪涛 | 元明之际辽东的豪强集团与社会变迁

【摘要】在元末崛起的辽东豪强主要是在元代迁入辽东半岛的内地移民后裔。最初他们并不拥有国家赋予的特权身份,只是凭借经济实力和个人威望在地方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在平定“红巾之乱”的过程中,辽东豪强集团发展成雄踞一方的割据势力。元廷虽然授予他们官职,但却没能将他们纳入到国家的权力体系之中。元明鼎革后,辽东的豪强集团或是主动归顺,或是战败投诚,先后成为隶属于国家的卫所官军。在明军与纳哈出集团对峙期间,辽东… 阅读更多 »杜洪涛 | 元明之际辽东的豪强集团与社会变迁

刘晓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元史研究

一、序曲:近代以来的中国元史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的元史研究, 始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 以传统修史方法进行的元史研究已接近尾声。真正意义上近代实证史学路径元史研究的开拓者, 主要为王国维、陈垣和陈寅恪三位。继他们而起的翁独健、韩儒林、邵循正, 则是以元史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学者, 除在国内新式大学受到系统的史学训练外, 还曾到海外不少国家留学, 先后师从当时世界公认的汉学大师伯希和 (Paul Pel… 阅读更多 »刘晓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元史研究

包伟民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辽宋夏金史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社会生活从此逐渐走向正常, 学术研究也获得了正常发展的机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学术研究, 由此得以迅速发展。辽宋夏金史领域也是如此。 不过, 相比于中国古代的各个断代而言, 40年来辽宋夏金史领域的学术推进尤其明显, 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 国人对公元10至13世纪———尤其是赵宋王朝———历史的看法, 产生了近乎逆转性的变化。 一、时代背景 … 阅读更多 »包伟民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辽宋夏金史研究

刘后滨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学术总结是一个时代学术反思的重要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术指归, 其总结的学术脉络也绝不与他人相同。对于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学术成就和发展脉络, 众多学者在世纪之交的时候进行过总结。其后, 又有学者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学术进展进行总结。这些总结, 有的是全面总揽各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著述, 不乏全局眼光;有的是就一些热点问题和核心话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体现出一定的洞察力 (本文参考的总结性和展望性… 阅读更多 »刘后滨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陈长琦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1978年, 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国社会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开始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时, 中国史学也与中国学术界一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40年来,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与中国史学发展同步, 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彷徨、探索之后, 走上了正常的、稳定的发展道路。 一 中国史学40年来的发展, 可以以1989年为界, … 阅读更多 »陈长琦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晁福林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先秦史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 先秦史研究不论在史料的发现与运用, 还是在研究范式的超越与重构上, 皆取得了长足进展, 重要成果层出不穷。《逸周书·尝麦》言“夫循乃德, 式监不远”, 即谓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为当下研究提供鉴戒。本文对相关成果的概述难免有遗珠之憾, 是愚闻见不广的结果, 这是先要深致歉意的。 一、概述与理论研究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言:“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 阅读更多 »晁福林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先秦史研究

赵世瑜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明清史研究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历史学界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变化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而这三个时间节点是政治上的巨变带来的。首先是20世纪初帝制的终结, 宣告了“王朝体系”史学的破产;其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内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是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学由此真正成为国际历史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的明清史研究,… 阅读更多 »赵世瑜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明清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