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11月 2018

蒋孟引和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作者:宋逸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学海》2017年第4期。 【摘要】蒋孟引出版于1965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推崇,同时也不免争议。该书系由根据作者1939年英文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原著英文版一直未受到学界关注。对蒋著中文版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在学术观点上有所差异。英文版的原创性更加明显,基于丰富的史料和论证,剖析了战争起因在于中英利益冲突和中西文明… 阅读更多 »蒋孟引和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论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其具体分布

【内容提要】太平天国在14年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然而,在国内,这些档案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幸而,在国外还有大量的太平天国档案得以保存。文章在前贤的基础上对流失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进行整合汇总,将收藏在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调查清楚,为将来追索这些太平天国档案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分布/编纂 太平天国(1851~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 阅读更多 »论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其具体分布

林满红 | 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6年)

来源:《国家航海》(沪)2016年第2016第16辑期 作者:林满红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利用清末海关出版品、英国领事商务报告、清朝的官方文献及文集和地方志等资料重构1858年至1906年的鸦片税制。本文研究了鸦片税课征沿革、种类、性质及与各级政府间的关系,也研究了鸦片税在晚清全国与各地财政中的地位,及其在平衡区间财政盈亏中所发挥的作用。文中还利用进口鸦片价格需求弹性指出,鸦片上税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对… 阅读更多 »林满红 | 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6年)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烟毒泛滥异常深重,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十年来,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关于禁毒政策与禁毒运动、禁毒运动经验教训、鸦片贸易与走私、日本毒化中国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中国近代鸦片烟毒泛滥成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因而研究近代鸦片烟毒问题,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近代中国真… 阅读更多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

仲伟民 | 19世纪中国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摘要:罂粟早在唐代就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种植,19世纪以前是作为花卉和药物使用。中国种植罂粟且作为加工毒品的原料,大约在19世纪初期,19世纪30年代后种植渐广,种植范围也逐渐由西南边疆扩大到内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表面上仍然执行禁烟措施,但因为内外交困的形势,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力不从心。实际上,清政府在默许鸦片走私合法化的同时,也采取了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不少官员主张以自… 阅读更多 »仲伟民 | 19世纪中国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法国所藏有关清史档案介绍

作者:葛夫平 文章来源:《清史译丛》第五辑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 中法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3世纪中叶两国即开始接触,此后法国政府曾多次遣使来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大陆掀起一股“东方热”,法国耶稣会士纷至沓来,尤以白晋等人最为著称,他们在宣教之余,亦留心搜集有关中国的各种资料,并带回法国。法国由此收藏了大量有关17、18世纪中国的文献。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 阅读更多 »法国所藏有关清史档案介绍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李宏为 一、 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流落异国他乡。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该园文源… 阅读更多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Gale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GALENew!

  检索入口:http://infotrac.galegroup.com/itweb/wuhan?db=DDRS    数据库简介: Gale公司出版的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在线提供100,000份档案资料,超过600,000页美国政府以前的解密档案。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历史、外交、新闻业、对外和本… 阅读更多 »Gale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GALENew!

熊秋良、李玉 | 美国驻华领事馆关于中国共产党 及红军的观察

提要:美国驻华领事馆报告作为美国对华观察的全方位纪录,蕴藏着大量关于中共和红军的信息。因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领事馆有关中共和红军的报告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但也不乏许多纪实的报道和客观的认识。对美国驻华领事馆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无疑有助于拓宽中共党史和苏区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熊秋良,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玉,男,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文章原刊:《苏区研究》20… 阅读更多 »熊秋良、李玉 | 美国驻华领事馆关于中国共产党 及红军的观察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郝雨凡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活动的扩张时期。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反映出美国在东亚政治扩张、商业拓殖以及中美关系的轨迹和趋向。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立,缘于美国东亚商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内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以及澳门特殊的地理优势;驻澳门领事的撤销,也是缘于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澳门经济的衰落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驻澳门领事“设”与“… 阅读更多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在中国公开出版 部分涉及中美关系

目前已整理出版的中美关系相关档案(部分): 中美往来照会集(1846-1931)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 美国驻中国广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790-1906) 中国驻美国公使馆致美国国务院备忘录(1868-1906) 美国驻中国安东领事馆领事报告(1904-1906) 美国驻中国重庆领事馆领事报告(1896-1906) 美国驻中国南京领事馆领事报告(1902-1906) 美国驻中… 阅读更多 »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在中国公开出版 部分涉及中美关系

李大龙、朱尖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作者简介: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摘要:鸿胪井刻石是唐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学界一般认为,刻石铭文所记“鸿胪卿崔忻”和史书所记“郎将崔訢”为一人,“宣劳”与“册封”是同一次出使的行为。文章指出了鸿胪井刻石解读存在的诸多疑点,结合使者出使时间、出使对象、身份和使命等方面的探讨,提出:“鸿胪卿崔忻”和“郎将崔訢”是两次不同… 阅读更多 »李大龙、朱尖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李伯重:从历史中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

李伯重,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系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为李伯重教授为《剑桥中国经济史》中文版所做的序言。  史学家们常说“每一代人都要重写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斯塔夫里阿诺斯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的解… 阅读更多 »李伯重:从历史中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

英国访书便览

英国访书便览 A Guide to the Catalogues of pre-1900 Chinese and Japanese Books in the United Kingdom (郑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00190) 英国收藏的汉文古籍主要集中在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包括英国圣书公会藏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地。早期汉籍书目… 阅读更多 »英国访书便览

纪要 |【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文研讲座99 2018年10月16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九十九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1报告厅内举行,主题为“‘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清华大学历史系侯旭东教授主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正军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评议。 侯旭东教授 讲座伊始,侯旭东教授首先指出制度研究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历史学逐渐形成了制度史这一学术分支。但是,“制度”… 阅读更多 »纪要 |【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冯建勇 厉声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简介:冯建勇 厉声,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文章原刊《人文杂志》2018年第10期。注释删除,如需查看请阅原刊。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无论是在学科构筑、学术前沿方面,还是在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和重大理论问题上,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对中国边疆学学科构筑、马克思主义国家与边疆理论、“从边疆观中国”研究范式、中… 阅读更多 »冯建勇 厉声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闫波桥)2018年11月6日晚,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教二101室,作了一场以“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北师大“古今世界,天下大观——主要发达国家国情系列讲座”的第十二讲,标志着历史学院2018年“国际文化月”正式拉开帷幕。讲座由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形势与政策”小组共同主办。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担任讲…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著

因为管理员终于克服了长达数月日以继夜的懒惰,本公众号现已恢复运营。近期内容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for Ming Studies)主办之《明史研究》杂志(Ming Studies)刊文一览;2,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着一览;3,新出版明史著作/论文评介。 ——老胡 ——————… 阅读更多 »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著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

撰文:朱瑪瓏 袁經緯麒麟评论公众号:kirinreview 濱下武志教授,日本知名漢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曾在一橋大學經濟學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龍谷大學、靜岡縣立大學等校任教,先後前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康乃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訪問、客座。2006 年福岡亞洲文化獎得主,2017 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歷史院士。代表著作有《中国近代経…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

胡箫白 | 海盗与东亚世界: 以近年来港澳地区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心

16世纪以降的东亚海域因欧洲势力的进入、明清帝国的海疆管制以及诸多势力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层次的多元、频密互动,受到中外学者一致关注。近年来,该领域产生了大量中外文研究成果,综述性论文亦不乏于世。本文则在专题著述、研究论文以外,关注两次较为论者忽略的学术会议,聚焦中外学者就“海盗”问题产生的争鸣和对话,管窥经由此一人群所折射出的学界对于东亚海域历史与社会的整体性思考,并尝试厘清“一带一… 阅读更多 »胡箫白 | 海盗与东亚世界: 以近年来港澳地区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心

中国明清海盗研究回顾——以英文论著为中心

摘要:1522年至1810年间,中国南方海盗的规模及范围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人们称之为“中国海盗的黄金时代”。在这段超越了三个世纪之久的时期内,海盗活动共出现过三次高峰:第一次发生在1522年至1574年间,明朝实施严厉海禁,商人海盗和倭寇活动频繁;第二次发生在1620年到1684年之间,明清鼎革之际的无秩序状态,使得海盗集团得以控制中国沿海区域;第三次则出现在1780年至1810年间,乾嘉时… 阅读更多 »中国明清海盗研究回顾——以英文论著为中心

戚文闯:明清朝贡体系述评

原文出处:《重庆社会科学 》2016年第1期,第114—120页。 作者简介:戚文闯,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两朝都曾推行海禁政策,只保留官方性质的朝贡贸易,中外关系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建立了完备的朝贡体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也由此得以空前加强。国内外学界十分重视对古代中国朝贡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明清朝贡体系的研究… 阅读更多 »戚文闯:明清朝贡体系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