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大分流

大转型:中世纪晚期的气候、疾病、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编辑推荐 1. 什么是大转型?    自然和社会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关键转型,以实现动态平衡。它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体系更迭,它使社会-生态系统不可能再恢复原状。 2. 深入思考大分流,指出大转型是大分流的根源所在。    在经历了14世纪和15世纪的各类逆转之后,西欧在商业和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大大提高,足以推动它的各个经济体进入上升轨道。东西方… 阅读更多 »大转型:中世纪晚期的气候、疾病、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NHPE评介|中国与欧洲的大分流:980-1850年

引 言 中国处于欧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大分流争论的核心:许多欧洲学者认为,在第二个千年之初,中国比欧洲更富有,但欧洲随后赶上中国,并在现代早期就将中国甩在后面。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彭慕兰(Pomeranz) 2000年出版的《大分流》一书则发出了最强音。彭慕兰认为,如果考虑到两个大陆内部的区域差异,欧亚之间经济表现的历史差异比人们曾经认为的要小得多。然而,… 阅读更多 »NHPE评介|中国与欧洲的大分流:980-1850年

“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研讨会”综述

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源与扩散造就了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大分流”;随后的历次工业革命又创造了走向现代化的赶超型经济体。为了深入推进跨国界、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分会、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2021年3月6日举办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研讨会。本次会议依托腾讯会议平台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除会议邀请的来自日本一桥大学、… 阅读更多 »“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研讨会”综述

全球史研究基本参考文献目录

书单来自百度文库,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刘新成教授、夏继果教授、刘文明教授整理。图为Pamela Kyle Crossley. 著作 刘新成主编,《全球史评论》(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9  以后各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于沛主编,《全球化与全球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夏继果等主编,《全球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柯娇燕著,刘文明译,《什么是全球史》,北京… 阅读更多 »全球史研究基本参考文献目录

什么是江南——生态史视域下的江南空间与话语

作者:夏明方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部分的江南与作为整体的中国,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不同阶段显现出不同的关系。在20 世纪50 年代以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讨论中,江南被普遍地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历史研究的区域转向,江南之异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江南非中国”论也逐步取代了早期的“江南即中国”论。因此,如何批判… 阅读更多 »什么是江南——生态史视域下的江南空间与话语

经济史NO.6|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 彭凯翔 内容提要:本文分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第一,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GDP的估计;第二,对发展模式的争论和相关检验;第三,关于市场制度及其效率的讨论与量化研究;第四,对国家能力、社会控制与外生冲击等问题的反思及其因果性检验。——这些研究深化了对“马尔萨斯陷阱”、“斯密增长”等经典命… 阅读更多 »经济史NO.6|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

李华瑞 | “唐宋变革论”对国内宋史研究的影响

编者按:唐宋变革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这组笔谈主要从宋史研究的角度展开,首先是基于日本史学界唐宋变革论的核心观点是“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其落脚点在宋朝;其次是近十几年国內唐史学者对此关注较多,而从宋史研究的角度考虑的还比较少。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能引起更多的唐宋吏研究者对唐宋变革论范式意义的思考。 作者简介:李华瑞,1958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改革开放前“唐宋变革论”对国内… 阅读更多 »李华瑞 | “唐宋变革论”对国内宋史研究的影响

汪晶石:近四十年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 中国与朝鲜是古代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长久以来中外学者对于两国关系的研究笔耕不辍,同时也成果斐然。朝鲜与清的贸易关系是双方关系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史料欠缺、各国对此问题关注程度不够等原因,就此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近四十年来,学界对于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的研究大多为着眼于两国关系、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宏观研究,而对于诸如很多在两国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两国贸易中出现的多种贸… 阅读更多 »汪晶石:近四十年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

《清史译丛》第1-11辑总目录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 《清史译丛》第1辑 《清史译丛》序言 【专栏】 中西文化的抉择——在“清史编纂暨编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戴逸 【专题研究】 用世界眼光看清史——兼谈中国文化于17—18世纪在法国的传播  耿昇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以历史学研究为主线的考察  朱政惠 麦迪森对中国传统经济的评价及有关评论  叶茂 国际互联网有关清史的英、俄文资源基本状况分析及其他  王旭东、… 阅读更多 »《清史译丛》第1-11辑总目录

王敬雅评《大分流之外》︱分流再合流:重思欧洲与中国的分野

《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美] 王国斌 / 罗森塔尔著,周琳译,王国斌、张萌审校,2018年10月出版,283页,58.00元。 加州学派与“大分流” 对中西方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研究长期充斥着“宿命论”的观点——无论是文化上,还是制度上。似乎中国有着先天性的不足:中国文化先天上不热爱私有,中国社会先天上抵制契约精神。当然这种基于“西方中心论”的解释在上个世纪就受到了普遍的… 阅读更多 »王敬雅评《大分流之外》︱分流再合流:重思欧洲与中国的分野

20181025_004

李伯重 | “加州学派”学者的新创获——《大分流之外》序

《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美]王国斌、罗森塔尔著,周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58.00元 二十年前,一批在美国加州不同大学中讲授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中年学者先后出版了几本专著,对当时国际经济史坛的主流理论和观点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并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些学者后来被称为“加州学派”,他们的新见解集中体现在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中,因此“大…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加州学派”学者的新创获——《大分流之外》序

陈春声 刘志伟: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16-18世纪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及同一时期中国国内商品货币交换空前发达的现象,一直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课题。梁方仲教授是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193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利用中外历史文献,对明代输入白银的数量、外贸规模等问题作了具有奠基意义的研究。他在以一条鞭法为中心的明代赋役与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深入考察了在白银流入与商品流通发… 阅读更多 »陈春声 刘志伟: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