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研究70年的回顾与思考

2019年10月14日 11:14:45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周积明  学界一般将中国社会史的发端追溯到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的新史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基础上,中国社会史研究取得了第一批开创性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史研究在继承传统中逐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史的异军突起在为历史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方法的同时,也给史学界带来了种种思考,成为史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回… 阅读更多 »中国社会史研究70年的回顾与思考

原始文献|British History Online再次开放资源

2020年3月30日至7月31日,British History Online(BHO)开放过一次Preminum资源(开放前需要购买或学校订阅)。随着2021年1月英国进入封锁状态,BHO决定再次开放Preminum内容,阅览期限至2021年4月30日。 新开放的两大原始文献 The extra 200 volumes now available are predominantly made u… 阅读更多 »原始文献|British History Online再次开放资源

杨奎松、余英时、田余庆、葛兆光、阎步克、邓小南、罗志田、葛剑雄等著名史学家微信精品文章集!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共党史、中外关系史,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著有《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国… 阅读更多 »杨奎松、余英时、田余庆、葛兆光、阎步克、邓小南、罗志田、葛剑雄等著名史学家微信精品文章集!

孙正军 | 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第4期 作者简介:孙正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9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先后出现多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理路,邓小南倡导的“活”的制度史、阎步克主张的制度史观以及侯旭东提倡的日常统治研究,即为其中代表。“活”的制度史聚焦政治社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制度,提出应从过程、关系、行为视角关注制度运作的路径和流程;制度史观立足法定… 阅读更多 »孙正军 | 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

张仲民 | 理论、边界与碎片化检讨 ——新文化史研究的再思考

【摘要】近些年,中国大陆也兴起新文化史译介热,但仍存在一些容易引起误会和争议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反思,指出新文化史本身汲取了很多理论成果,这可以让史家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谨慎地展示自己的发现,更加谨慎地对待各种分析框架和研究典范。而在当下的西方,新文化史已经有统摄整个历史研究领域之势,它也同更多的相邻学科发生了密切关系,一个新文化史研究的国际化潮流已经出现,但由此也产生了“文化”的… 阅读更多 »张仲民 | 理论、边界与碎片化检讨 ——新文化史研究的再思考

热文速递 ‖ 全球史视野下日本学界的明清东亚海域史研究 ——中岛乐章先生访谈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全球史视野下日本学界的明清东亚海域史研究 ——中岛乐章先生访谈录系 赵庆华 [摘  要]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研究成为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东洋史领域的中岛乐章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明清东亚海域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认为日本学者在研究东亚海域史时,不应局限于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史,而应该将日本视作亚洲整体的一部分,突破原来日本学… 阅读更多 »热文速递 ‖ 全球史视野下日本学界的明清东亚海域史研究 ——中岛乐章先生访谈录

彭勇:明代卫所的辖区属性及其管理权

深圳大鹏所城平面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嘉靖《清苑县志》(影印天一阁藏本)关于大宁都司与府县的关系记载。图片由作者提供 湖南新田骆氏锦衣卫家族宗谱。图片由作者提供 山东蓬莱解宋营古城遗址(明百户所)。图片由作者提供 【争鸣与商榷】 近年来,明代卫所制度的研究不断深入,成为明清史研究的新热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对卫所属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卫所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单纯的军事组织,还兼具行政管理的职责。具… 阅读更多 »彭勇:明代卫所的辖区属性及其管理权

观点 ‖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宋代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更多地被描述成一个军事上积弱不振、外交上蒙羞连连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不断创新的制度体系、充满活力的 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 本文旨在揭示宋代中国在10至13世纪东亚世界中的地位。历史学家们已经普遍注意到海外贸易对于宋朝具有特殊意义。笔者则在此试图强调此重要性的背景,认为在此时期内,东亚的国际环境集中体现为各国彼此竞争以… 阅读更多 »观点 ‖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守护最后的堡垒”——新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读后

作者:戴海斌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昔人治学,主张循阶而进不可躐等,非辨门径,无由窥堂奥。邓广铭先生有古史入门“四把钥匙”的著名说法,即包括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年代学和目录学。吕思勉先生总结生平治学,亦谓“指示研究学问之方法,愈具体愈善,最能具体地指出研究之门径者,殆莫目录之书若”,并忆及“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本有一教子弟读书之法,系于其初能读书时,使其阅《四库全书书目提要》一… 阅读更多 »“守护最后的堡垒”——新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读后

山重水复:2018年的近代社会史研究和反思

摘要: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内发表了多篇回顾中国社会史或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文章,研究者在近代区域社会史、民间文献、宗族、社会文化史及社会救济等方面多有收获。但目前近代社会史研究尚未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切合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创新大体阙如,从社会史视角研究精英思想也明显不足。个人认为,加强对学术社会史的探索,或许可为社会史研究另辟蹊径,提升学术境界。 关键词:近代社会史;理论创新;精英思想… 阅读更多 »山重水复:2018年的近代社会史研究和反思

徐泓 | 明清史研究的学与思

徐泓   徐泓教授在读大学时,就受老师夏德仪的影响,走上了明清史研究的道路。此后他在明清盐业、明清社会风气、明代婚姻与家庭及移民、明代城市、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及明清史学研究等方面卓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与论文90余种、学术会议论文集120种,学术评论30余篇及历史普及读物30余篇。《中国史研究动态》对徐泓教授进行了采访,徐泓教授谈了自己的治学经历与心得,还对明清史后学提出了宝贵的治学建议。   一、由明… 阅读更多 »徐泓 | 明清史研究的学与思

马晓林 | 2017—2018年元史研究述评

2017—2018年元史研究述评 ◇ 马晓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章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5期。 2017—2018年,元史研究欣欣向荣,新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中国元史研究会这两年分别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发表元史论文较为集中的期刊和论文集有《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下文简称《集刊》)第32—34辑,《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7、8辑,《清华元史》第4辑(商务印书… 阅读更多 »马晓林 | 2017—2018年元史研究述评

新书:《南开经济研究所民国社会经济期刊汇编(全二十册)》

编著者:元青 定价:¥12000.00 ISBN:978-7-5013-6784-9 出版时间:2019-07-31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在20世纪20-50年代所编的3种期刊,包括中文刊《经济统计季刊》1932-1933年两卷8期,后改名为《政治经济学报》1934-37年3卷11期。《南开指数年刊》1934-1936年;《南开指数专刊》1949-195… 阅读更多 »新书:《南开经济研究所民国社会经济期刊汇编(全二十册)》

科大卫、刘志伟 |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文章来源:公众号“社会学会社”,链接为“明清史研究辑刊” 科大卫、刘志伟 |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科大卫(1947 –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讲座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多尼学院院士。(上图)[图源:Wikipedia] 刘志伟(1955 – ),广东韶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其代表作有《在国家… 阅读更多 »科大卫、刘志伟 |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澳科大社文所/《南国学术》编辑部 ‖ 2018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信息速递· [编者按]为客观记录和梳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势,提高历史学的社会关注度,传播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澳门大学《南国学术》编辑部自2017年起,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年度性“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次是第二届,观察范围包括2018年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领域的热点话… 阅读更多 »澳科大社文所/《南国学术》编辑部 ‖ 2018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

什么样的历史事实能够进入历史解释(节选)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公众号,2017年11月8日 什么样的历史事实能够进入历史解释? 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于历史学家的,是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讲述人们在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可是,人们不会满足于,历史学家只是确认和描述,过去发生了如此这般的事实;而是期望他所呈现的,是一幅有着内在关联的历史图景,能够让人们了解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甚而进一步对历史过程中的当事人的选择和作为做出评… 阅读更多 »什么样的历史事实能够进入历史解释(节选)

滨岛敦俊 | 农村社会——研究笔记

沈中琦译,载《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5-179页;(原文发表于《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汲古书院1997年10月出版) 一、绪 言 日本的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从西嵨定生的江南棉业研究、藤井宏的徽州商人研究开始,始终关注的是农民以及农村社会。人口的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宏观上看,财富主要来自于农民的家庭劳动,包括历史上存在的农民家庭经营中不可缺少的手工业部分,而国家… 阅读更多 »滨岛敦俊 | 农村社会——研究笔记

李剑鸣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内容摘要: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史学在趋新求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政治史则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寻求复兴的过程。虽然政治史作为一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明显衰落,但政治作为一个观察和理解过去的维度,却渗透到了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同时,美国政治史家始终没有放弃捍卫和振兴其领域的努力。他们重新界定政治和政治史,扩大政治史的边界,更新研究范式,重建学科自主性,力求在新的学术语境中形成某种“新”政治史。 政治… 阅读更多 »李剑鸣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本文作者科大卫,译者程美宝,文载2015年10月11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位同事跟我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类学所做何事。他的问题问得特有意思:人类学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所谓的“历史”为何物,历史学家也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田野”是啥意思。 我想我们现在干的,说白了,是更像历史学家的活多于人类学家的活。我不是说历史研究一定要这样做,但这的确是我们向来的做法。… 阅读更多 »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包弼德、伊佩霞、包伟民、邓小南 | 宋史研究的心得与门径

唐宋变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根本性的变迁,对历史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宋史研究同先秦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领域的研究相比,无论从研究体系、深度还是材料的挖掘和再利用程度来说,都有很大的空间。今天的微信分享了包弼德、伊佩霞、包伟民、邓小南四位宋史专家在北大文研论坛的座谈实录,从读书、选题、写论文等方面为大家答疑解惑。 我为什么研究宋史 赵冬梅:各位老师最初为何选择宋史作为研究领域,又为何留… 阅读更多 »包弼德、伊佩霞、包伟民、邓小南 | 宋史研究的心得与门径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中山大学历史系 中国·厦门 2019年3月29日至4月1日 会议日程 3月30日(星期六)上午会议地点:科艺中心二楼音乐厅  第一节 开幕式(8:30—9:10) 主持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 一、厦门大学领导致词 二、嘉宾讲话 陈春声(中山大学教授、校党委书记)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王… 阅读更多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清史译丛》第1-11辑总目录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 《清史译丛》第1辑 《清史译丛》序言 【专栏】 中西文化的抉择——在“清史编纂暨编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戴逸 【专题研究】 用世界眼光看清史——兼谈中国文化于17—18世纪在法国的传播  耿昇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以历史学研究为主线的考察  朱政惠 麦迪森对中国传统经济的评价及有关评论  叶茂 国际互联网有关清史的英、俄文资源基本状况分析及其他  王旭东、… 阅读更多 »《清史译丛》第1-11辑总目录

赵鼎新 | 时间、时间性与智慧:历史社会学的真谛

配图来源于澎湃新闻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了西方社会科学背后的五种时间观,并分析了这些时间观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另外五种时间观——由经济和军事权力性质造就的积累性发展时间,由意识形态权力性质造就的多样性时间,具有一定主宰性的政治时间,能促使事物往反方向发展的道家时间,以及现实历史过程中所呈现的复合时间 (积累发展、多样性时间、主宰性政治时间和道家时间的复合)。本文讨论了这些时间观对于社会科学… 阅读更多 »赵鼎新 | 时间、时间性与智慧:历史社会学的真谛

古史研究各断代学者首次大聚会

原创: 蒋海升 中华读书报 本文要点 1. 四十年中国古代史断代研究成就不仅超过了民国时期,而且整体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 摆脱断代史的束缚,跨越断代的壁垒,把中国古代史作为一个整体,对历史进行更长时段的考察是近年来境内外古代史研究的一个突出取向。 3. 现在古代史研究有一种有学问没思想、有文章没问题、有问题没逻辑的“三有三无”现象值得反思。 4. 要防止把对“碎片化”的批评等同于对“微观… 阅读更多 »古史研究各断代学者首次大聚会

宾长初、鲁朝阳 | 谈民间档案文书的影印整理与深度整理

内容提要:民间档案文书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深入发掘中国传统历史文献,促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民间档案文书出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推出了多种有影响力、成系列的出版品种。从已有的出版物来看,民间档案文书的常见整理形式主要有影印整理(含目录汇编类整理)、录文校注式整理、研究性整理、数据库建设等。依出版内容呈现的主要形态,我们可将其分… 阅读更多 »宾长初、鲁朝阳 | 谈民间档案文书的影印整理与深度整理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回顾

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都在对以往四十年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2018 年的近代史学界欣欣向荣,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学界关注的研究论著,本文将从政治史研究、社会经济史研究和思想文化史研究三方面对2018 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进行回顾。 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研究关注的基础性内容,2018 年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晚清政治史、中共革命史、民… 阅读更多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回顾

陈得芝 | 二十世纪各国蒙元史研究汇总

本世纪(20世纪)初期,涌现了一批卓越的蒙元史研究的带头人,本世纪中叶许多有成就的蒙元史专家多出于他们门下。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东方学各学科析分愈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更加专门化。但由于蒙元史涉及的民族甚多,地域甚广,因而又具有多学科的特点。一方面,汉学、蒙古学、藏学、伊朗学以及欧洲中世纪史的专家都有不少与蒙古史有关的著述;另一方面,优秀的蒙元史专家也多兼通数门语言和若干学科的知识。 法 国 东… 阅读更多 »陈得芝 | 二十世纪各国蒙元史研究汇总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原文出处】《学术月刊》(沪)2010年7期第130~140页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传统史学多将其置于王朝更迭的解释框架中加以叙述,也有一些学者纠缠于明清两朝孰优孰劣、并进而对易代的得失进行判断。近三十年来,海外学者多超越易代历史本身,将跨越此时期的晚明盛清视为“帝制晚期”或“早期现代”,但易于忽略易代本身对这一历史转型期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易代史的历史叙述,或始自清… 阅读更多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政治史的中衰和复兴是其中的重要线索之一。世纪之初的西方史学仍是兰克学派的一统天下,政治史的中心位置几乎无可动摇。20年代末,年鉴学派在法国兴起,社会史逐渐成为史家关注的焦点,政治史研究开始失去昔日的光环。“二战”结束之后,政治史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同时积极借鉴社会史乃至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至70、80年代,遂出现了新政治史… 阅读更多 »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6-2010年度)目录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6年度 作者: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刊行会编 出版信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内容简介 本书由日本著名中国古史研究学者谷川道雄等发起编纂,旨在及时反映日本史学界的中国史研究最新成果,促进中日史学界的交流互动。计划以每年出版一辑的形式,每辑30万字的篇幅,系统介绍前一年的日本中国史研究动态。本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选刊,共编发十篇论文,有从整体理解中国史的综论… 阅读更多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6-2010年度)目录

2018明清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河南尹整理 史地刊讯 2018先秦秦汉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2018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本篇分类整理2018年中《历史研究》(第6期暂缺)、《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第6期暂缺)、《史学月刊》、《文史》、《史林》、《史学集刊》、《中国农史》(第6期暂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期暂缺)、《古代文明》、《古今农… 阅读更多 »2018明清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李伯重 编者按 原创与积累: 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之灵魂,是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之必需,更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之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摘要:在明清变革的过程中,出现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一是从银两统计制度的确立到银元规范货币的发行,其中的关键是形成了“统计银两化”的模式,并不是所谓的“白银货币化”。二是从传统的钱粮奏销到新式预算的实行,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变为“量出制入”,传统奏销制度终结。三是从起运、存留的划分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地方经费”变为“地方财政”,地方财政的基本形态大致具备。 … 阅读更多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

摘要: 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 阅读更多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