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国并非孤立存在,它是一个全球性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已如此存在了数百年。”在他的获奖感言中,2023中国学贡献奖得主、著名汉学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以此阐释了他对明代中国的研究旨趣。在他的新作 The Price of Collapse: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Fall of Ming China 中(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今年11月出版),卜正民尝试以局外人的视角,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直视政治记载、文化实践和档案记录中浮现出来的中国。”他认为,明代中国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而是在与全球的复杂联系中形成的。同时,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复杂联系一直是双向的。
The Price of Collapse 较之以往更深入地运用了全球视角,将晚明的历史从人类史上升到气候史,展示中国和欧洲在何种程度上共同受制于小冰河期气候灾难的影响。作者探讨了持续将白银运入中国的全球贸易网络可能对价格产生的影响,并描述了在粮食短缺和饥荒中为生存而进行的日常斗争。通过阐释价格在国家衰亡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调节作用,卜正民为中国史与全球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My Brief Life as a Price Historian——本文节选翻译自 The Price of Collapse 序言章节我们生活的世界仿佛被快速而反复无常的变化所掌控。为了摆脱变化带来的苦恼和沮丧,我们告诉自己,变化是当代生活的标志,使我们有别于前人生活的简单世界。在过去十年里,气候变化、物价上涨和政治贪婪的速度与规模造成了如我这般的年长者前所未见的动荡。然而,我们不应自以为今日的变化就比过去更为剧烈,因为我们的前辈曾经被剥夺了生存的条件,失去了好好生活的尊严。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在17世纪40年代初的中国,大规模的气候变冷、大流行病和军事入侵导致数百万人死亡。17世纪40年代初发生的事情,是被称为“小冰河时期”的全球长期低温时期的一个阶段。气候历史学家根据欧洲的数据,首次将小冰河时期的开始时间确定为16世纪80年代,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突然陷入了寒冷的天气。17世纪30年代末,小冰河时期开始进入一个更加寒冷的阶段,这就是所谓的“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以纪念天文学家安妮-蒙德(Annie Maunder)和沃尔特-蒙德(Walter Maunder)。他们提出,1645-1715年间地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减少有关。这样的气温降低导致了明朝(1368-1644 年)的灭亡。明朝在小冰河时期的近三个世纪里一直保持着合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明朝并不是被气候一手摧毁的,但如果不解释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此的反应,就无法解释明朝的崩溃。明朝做出了反应,但随着气温在17世纪30-40年代急剧下降,它的努力已然无力回天。我在这里讲述的并不是明朝末代皇帝自杀和 1644 年满清入侵所导致的政治混乱和军事冲突的故事,这对研究明朝的学生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在以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时,我将在很大程度上撇开通常主导明朝历史叙事的政治事件、派系争斗和边疆异族入侵,转而关注普通到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价格数据。The Price of Collapse: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Fall of Ming China
我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价格史学家,也不是气候史学家。如果说我是在分析 13 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后期阶段被这些领域所吸引,那是因为我开始尝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中国,而这在我开始研究时并不常见。中国价格史研究的开创应归功于我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导师杨联陞,尽管价格从来都不是我们谈话或研究的主题。杨教授于1952年出版了《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一书(Money and Credit in China: A Short History),为我们提供了第一部关于货币与信用的英文著作。该书并非像以前的学者那样从钱币学的角度来探讨货币,而是侧重于货币在经济和公共财政中的作用。他的结论是“货币和信贷的有限发展反映了传统中国的性质”。他对中国文化的主张如今看来过于笼统,对中国金融能力也抱持着不必要的悲观,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开端。由于杨教授是根据欧洲的经验来发展他对中国金融制度的研究成果的,他认为欧洲的货币和信贷记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尽管如此,他仍坚信存在一种能够将中国和欧洲置于同一理论框架内的、普适的方法论。这样的信念对于长期以来中西学术界将中国视为世界历史之例外的传统观点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反击。如果说杨教授在书中对价格问题论述甚少,那是因为他更感兴趣的是作为记账媒介的货币,而非货币所促成的实际交换。他关注的是研究货币在制度意义上是什么,而不是它能买到什么。当杨教授为英语读者撰写他的历史时,比他年长九岁的上海银行家彭信威正在撰写他的巨著《中国货币史》(A Monetary History of China)。彭氏的详尽研究报告于两年后出版,至今仍是所有学生学习中国货币史的入门教材,并继续被引用,主要是其 1958 年修订版以及爱德华-卡普兰(Edward Kaplan)1994 年的英译本。与杨联陞对公共财政的关注不同,彭信威通过钱币研究来探讨价格问题。他将价格视为重建和检验货币价值变化的数据,而非人们如何体验所谓经济的指标。相比之下,我所关注的是,价格对于必须付账的人来说意味着何种算计和策略。货币史和价格史是不同但互补的工作,旨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对价格史的了解始于1979年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时,尽管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那两年的乐趣之一,是与一位年轻的研究学者岸本美绪(Nakayama Mio)建立了友谊。在我们相识的那一年,她发表了两篇关于十七世纪价格史的优秀论文,一篇是用日语撰写的关于长江下游地区商品价格的研究,另一篇是用英语撰写的关于同一时期该地区谷物价格的研究。由于被自己的研究课题所困扰,我当时没有读到这些重要著作,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会跟随她的脚步。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丹尼斯-特切特(Denis Twitchett)邀请我为《剑桥中国史》撰写一篇关于明代商业的文章,价格才真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本打算在文章中加入价格信息,但我发现可利用的材料太少。即便如此,20 世纪 90 年代仍是一个开始思考价格问题的好时机,因为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中国史学家开始以全球史的视角开展研究,开始关注中国与世界的比较与联系。1998年,欠发达理论的拥趸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开启了 “重返东方”(ReOrient)的激烈论战。他向历史学家们发起了挑战,呼吁他们摒弃现有模式的欧洲中心主义,转而从亚洲的视角进行思考。贡德以旁听者的身份参加了我在多伦多大学举办的研究生研讨会,这让他的挑战变得更加切身和直接。他所强调的是,白银在联结区域贸易体系与全球商品交换网络中发挥的作用,而价格是后者的主要调节因素。西班牙人负责监督美国白银的开采,中国人生产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和瓷器,而世界各地的商人则参与到促进交换的工作中。这一模式既雄心勃勃又简单易懂,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后来有人批评这一模式简化了更为复杂的关系网络,但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将中国置于更加全球化、联系更加紧密的历史中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有力的号召。在此背景下,千禧年末出现了四本书来开展这种研究转向: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的《财富之泉》(Fountain of Fortune)、黄荣斌(R. Bin Wong)的《转型中国》(China Transformed)、我的《纵乐的困惑》(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和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这四本书出版于 1996 年至 2000 年间,它们帮助中国摆脱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旧窠,进入了全球史学视野。我们没有仔细研究价格,但我们提出了与价格相关的问题。对价格的了解是否有助于我们比较中国和欧洲的经济?中国的价格数据是否有助于确定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体系中价格的影响程度?在日本人和欧洲人进入贸易网络的过程中,这些价格起到了何种作用?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明朝的价格是否意味着明朝商人通过以制成品交换贵金属的方式鲸吞了西班牙征服者和日本军阀的战利品?我们没有答案,但至少我们已提出了问题。 我对明代中国消费文化和社会投资的关注让我关注到了价格。当我开始寻找它们时,我从阅读的文本中抬起头来,意识到消费史不仅指向价格史,还指向气候史,因为正是在气候动荡时期,价格才会上涨,编年史家才会想到把它们写下来。本书综合了我的发现。与其说它是一部明朝物价史,不如说它描述了物价在调解明朝人民与不利于他们的气候之间的关系时所发挥的作用。虽然大部分文献都是由明朝精英撰写和出版的,但我的目标是了解普通百姓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在买卖商品和服务时所做出的决定,尤其是在中国从繁荣滑向灾难的时期。The Price of Collapse: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Fall of Ming China
1644 年,在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和繁荣之后,明朝灭亡了。许多历史学家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满清对中国的入侵,但事实远比这要深刻得多。The Price of Collapse 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全球气候危机如何宣告了明朝统治的终结。
17 世纪中叶是小冰河时期最致命的阶段,气温和降雨量骤降,世界经济崩溃。Timothy Brook 利用谷物价格的历史,描绘了一个曾经伟大的王朝最后动荡岁月的动人画卷。他探讨了持续将白银运入中国的全球贸易网络可能对价格产生的影响,并描述了在粮食短缺和饥荒中为生存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到 16 世纪 40 年代初,明朝的臣民发现自己陷入了寒冷和干旱的双重夹击之中,所有抵御灾难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明朝的价格体系随之崩溃,明朝的政治体制也随之瓦解。
作为一部杰出的学术著作,The Price of Collapse 还原了普通百姓在难以承受的巨大物价压力下,国家从繁荣滑向灾难的经历,并展示了市场是如何调和一个帝国同与之背道而驰的气候之间的关系的。
原价:288元,现价:228元(11月28日-1月6日期间,我们为本书提供新书首发优惠)“本书将价格史和气候史融为一体,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笔生动,论证有力,值得所有明史学家,甚至所有对社会如何应对威胁其稳定和生存的危机感兴趣的人阅读。Timothy Brook 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想象力,以及以明朝为中心的内容,使本书成为一部令人信服的、具有紧迫的当代共鸣的全球史。”
——Craig Clunas,牛津大学三一学院艺术史荣休教授,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作者“中国的粮食价格被证明是一个强大的代理变量,以将明末危机置于小冰河时期的全球气候史中。Timothy Brook 的 The Price of Collapse 以饥荒中的粮食价格为中心,并以之为解释明亡原因的最佳指标。如今,所有关于明亡的叙述都必须包括气候变化,且所有全球气候史学家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Marta E. Hanson,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独立学者“在这本书中,Timothy Brook 深入研究了影响明代中国普通人生活的普通物品的价格历史。其成果是迄今为止最清晰、最谨慎的论证,即小冰河时期的寒冷和干旱压倒了明朝预防饥荒和防止自身政治灭亡的能力。”“The Price of Collapse 是最好的历史著作:详尽、深刻、多维度,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Timothy Brook 雄辩地展示了如何紧密结合资料,从全球关切的角度分析地方历史。”——Dagmar Schäfer,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执行主任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普林斯顿读书汇”
方能不错过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普林斯顿读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