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萌,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陈博翼,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
◎来源:《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9期),2015年第5卷第2期。
◆”食货志”栏目编辑:李晓龙,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2015年8月3日到7日,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在180余场专题讨论中,大约有二十五个专题涉及清代中国经济史的内容,可见其在近代经济史中的位置日益突出,这也进一步促使学者思考明清经济史在全球经济史的位置。限于篇幅,笔者兹择要介绍概括比较经济史的圆桌讨论,并挑选经济趋势、财政、贸易、法制四个有代表性的专场略为综述,同时附列其他专场于后。
XVII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
大会有三个集体全部参加的讨论(plenary)。第一场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Fukuda Yasuo)和会议筹办者、比较经济史名家斎藤修教授(Saito Osamu)所做的主题演讲;第二场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发展经济学教授巴丹(Pranab Bardhan)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国斌(R. Bin Wong)之间关于中国和印度两个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展开的讨论。巴丹主要是从近几十年影响两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对两国的发展路径进行比较,包括劳动力集中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基础设施、产权保护等方面,王教授则从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探究两国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根源,探讨社会组织及其与政府互动的方式是如何影响了生产和交易进行的模式;第三场全员讨论是关于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圆桌讨论,主报告者是三个很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名家、麻省理工教授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英国工业革命研究专家克拉夫茨(Nicholas Crafts)、新制度经济史名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格雷夫(Avner Greif)。格雷夫率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经济史。继其对中世纪地中海马格里布(Maghribi)【犹太】商人的阐述之后,其试图将“社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论点扩展到对欧洲和中国的比较制度研究中,认为可以在欧洲城市的行会和中国的宗族中寻找社会组织的经济功能并进行比较。大概可以判断其欧洲行会资料来自城市,中国宗族资料主要来自珠三角农村;欧洲城市居民与政府的互动资料来自市级政府记录,中国对应材料主要是之前学者对抗争/抗税等人民反抗史的研究和资料汇编。这样的比较研究在主题讨论出现较能引起国际经济史界对中国社会组织(尤其是非正式经济组织)新一轮的兴趣。大会专题众多,因此笔者主要重点介绍几组讨论,其他专题仅作概述。
著名清代经济史专家罗斯基(Thomas Rawski)主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Long-term trends in China’s economy)专题讨论。罗斯基强调历史对于理解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明清以来的“遗产”对现在社会的影响。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侧重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具体介绍了他对晚明的土地交易和所有制度方面的新研究。龚启圣(James Kung)介绍了一个对晚清鸦片贸易、货币供应、和工资水平之间相关分析的量化研究。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的报告《中华帝国财政国家的形态》(modalities of the fiscal state in Imperial China)是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他将要出版的新书《中国经济史》的一个梳理。该研究基于各时代众多原始资料,以税收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互动模式为出发点,提出可以将秦汉以来的政府财政大致分为四个模型:军国重农主义国家(militarist physiocratic state,秦汉、北魏、明代早期)、重商主义国家(mercantilist state,汉武帝、王安石变法时期)、协作财政国家(synergistic fiscal state,唐宋)、物资供应国家(provisioning state,明清)。万志英认为现在为国际学界比较熟悉的明清模式并不是“那个”中国(“the” Chinesestate),而只是其中“一个”中国(“a” Chinese state)。就唐宋“协作财政国家”的讨论而言,部分与刘光临在其他几个专题讨论小组中对宋代财政的研究基本结论类似,但也有一些细节和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具体可参见刘的新书。
王国斌先生主持了“中国的公共财政”(Chinese public finance: frommilitary-fiscal state through the issues of common pool resources and foreign trade taxation to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debt)的讨论。该组从一系列从不同角度讨论公共财政,时间跨度从宋代到二十世纪初期:刘光临讨论比较了宋代和明清的军事财政体系;白莎(Elisabeth Kaske)介绍了(她正在写的新书)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四川的财政税收体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和文凯讨论盛清时期对国内贸易征收过路税的制度和监督体系;刁莉讨论晚清时期中俄茶叶贸易的税收问题。刘诗古和吴曼的两篇文章都关注的是公共品,刘的研究是针对明初以降鄱阳湖这一共有资源的利用和征税,吴探讨了水渠和水库的类似问题。马金华和严冬的研究重点转向清末以来政府公债这一新型的公共财政工具的引进和使用。另一个与之有些类似的专题讨论是谷本雅之(Masayuki Tanimoto)先生主持的“前近代经济中的公共产品供应”(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the Early Modern Economy: Role of the Regional Society in Japan, China and Europe),这个小组主要是几个日本学者讨论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财政和公共品提供;有意思的是几个关于近代早期普鲁士、日本、和中国森林产权(皇家所有或公有或私有)的比较讨论(Takashi Iida,Takeshi Aoki,Yoshiyuki Aihara)。
张萌和王路漫组织的“奔闹时期的变迁与延续”(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a Bustling Time: Chinese Long-distance Merchants and Their Business World, 1700-1900)集中讨论了清代到民国中国各地的远距离贸易。张萌(加州大学)介绍了清代南中国的木材贸易市场的结构、木牙在提供经济和金融中介服务方面的作用、以及根据个体商人年度交易量所做的木材市场集中程度的分析,并讨论苗疆地区木材市场向长江系统的整合及交易习惯和制度的异同。张萌对中国商人组织(侧重于木商组织的强制机制)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基于亚洲历史的不同于欧洲经济史行会研究的视角:“准入障碍”和“强迫参与”似乎是欧亚大陆两端面临的完全不一样的情境,而这种对比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政府与城市内社会组织的互动模式和谈判侧重的不同。燕红忠(上海财经大学)和乔志健(斯坦福大学)合写的论文探讨清代前中期呼和浩特的行会组织的成立和作用,以及边疆市场建立过程中政府的角色。Guillermo Ruiz Stovel(加州大学)着眼于17-18世纪闽南商人在西属马尼拉的商业活动,以两个商业纠纷的审理为切入点探讨华商在马尼拉的组织形态、管理机构、与当局的交涉、以及司法代理人的作用。李佩蓁(台湾大学)研究晚清以来台湾对日本的砂糖出口贸易,指出华商相对于日本会社在此贸易中的强势地位即便在进入日据时代后很久也没有动摇,并从中国商人的经营模式和网络中探究其原因。Miriam Kamanishi(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20世纪早期东北的大豆贸易,利用满铁调查资料等复原了从事大豆贸易的“粮栈”和“联号”的组织形态、投资结构、以及依托于这些商业组织实现的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市场整合。John D. Wong(香港大学)以与伍秉鉴相关的史料为基础,探讨十九世纪初期广东行商的商业活动,强调白银作为商品和货币的双重属性,并揭示出金融借贷活动在行商的商业活动中所占的极大比重。王路漫(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指出应从史料出发重新审视“西式银行取代了传统金融组织”的传统观点,提出山西票号在十九世纪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开埠以后与通商口岸的西方银行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共同构建了从内地到通商口岸的金融体系。
苏基朗(Billy K. L. So)教授主持的“现代中国全球海事商贸世界的法律和习惯”(Lawand custom for the globalizing maritime business world in modern China)专题小组着重于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内(全球化的)现代法律框架对于地方习惯的弹性和适应性。Michael Ng研究了十九世纪英国将破产法移植入香港的过程;苏基朗先生观察了清末民初上海出版商之间的商业纠纷如何在法庭和替代性纠纷调解(ADR)之间演绎,不仅参照了旧式小说中对簿公堂的情形,还比较了日本明治时期出版业替代性纠纷调解的案例;王飞仙研究了上海书商组织如何在正式法律框架下用非正式的习惯商业主义保护私人利益;郝小雯分析了上海公共租界混合法庭与中华总商会对抗与共生的关系,揭示了特殊时期秩序与失序的地方法律实践。
其他相关专题讨论也基本由著名学者领衔,对前近代到现代中国经济史的讨论也细致而广泛,诸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明孔教授《晋商的兴衰与烟、酒、茶贸易的变迁》的报告强调了晋商与陕商、陇商等联合而大兴,“烟、茶、酒”也成为区域内公关物品而不仅仅只是消费品;袁为鹏研究员和马德斌教授以统泰升账簿对原有货币及物价等估算进行了佐证或修正,并分析了清代民间商号经营状况及同时期物价水平、银钱比价、借贷利率等等,都很值得关注。兹附列与清代经济史相关的专场,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陈爽、倪志宏(Matthew Z. Noellert):
Wealth Inequality in East Asia from the Eigh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艾德荣(Ronald A. Edwards)、邓钢(Kent Deng):
Intensive Economic Growth in Premodern East Asia, 1000 – 1800
付海晏、马敏、熊远报:Contact, Conflict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Business and Businessmen in the Pacific Rim since the 18th Century
古田和子(Kazuko Furuta)、顾琳(Linda Grove):Small Things and Copy Culture in Global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19-20th Centuries East Asia
顾琳、张玮、吉澤誠一郎(Seiichiro Yoshizawa):
The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China, ca. 1368-1949
滨下武志(Takeshi Hamashita):Historical Diversities of Intra-Asian Trade Networks 16-19 C.
和文凯、邱澎生、梅慈乐(Mark Metzler):The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rly Modern Japan and China: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20th Century
邉英治(Eiji Hotori)、Mikael Wendschlag、Catherine Schenk:
Banking Supervis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urope, America and East Asia
加島潤(Jun Kajima)等:
Chinese Enterprises under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久保亨(Toru Kubo):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The Rol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Glob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李再文(Joyman Lee)等:
Economic Information in Motion Case Studies o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ast Asia
Beverly Lemire and Kenneth Moure,
Piracy, Smuggling and Black Markets: Rethinking Market and Consumer Practice, c. 1600-1900s
马驰骋: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Modern Transition, 1840-1930
Bas van Leeuwen, Government Finance and State Spending in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 1500-1900
Bas van Leeuwen, The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China, ca. 1368-1949
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Alejandra Irigoin:
Long-Distance Trade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Beyond Europe
王玉茹、邓钢:Changes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Mechanisms, Structure and Integration, 17th-20th Centuries
吴松弟、毕可思(Robert Bickers)、城山智子(Tomoko Shiroyama):Opening of Treaty Ports: Reconsidered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and Modern Chinese Economy
颜色、Noam Yuchtman、赵学军: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