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嘉宾暨第五届量化历史讲习班老师及学员合照留影
年会分两部分进行:16日与17日上午,各有五位国内外知名教授做主题演讲;16日及17日下午,36位青年学者在不同分会场报告研究,另有知名学者做评议。
中山大学滨下武志教授系统地梳理并分析了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状况,倡导用更为准确丰富的数据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香港科技大学龚启圣教授用量化的方法探讨了共产主义的兴起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机制。马德斌教授从银行债券价格、利率等多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的金融革命问题。
下半场主题为“战争、税收与发展”,由香港岭南大学刘光临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席天扬选取1869-1910年为时间轴,从财政基础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官僚分权现象。上海财经大学刘丛讨论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政治稳定与工业投资的关系,提出政治稳定促进工业投资增长的观点。弗莱堡大学金淦则以长时段的视角分析了西方税收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下半场的主题为“社会的流动性和空间分析”,由河南大学张琳教授主持。俄亥俄州大学程若然讨论了北宋社会精英网络的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邵弋则对父母的代际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西北大学李钢利用具体的史料和数据分析了气候、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对明朝灭亡的影响。
下半场主题为“官员晋升与社会流动”,由河南大学祁琛云老师主持。复旦大学贺嵬嵬以北洋政府中央陆军的黜陟为例,研究了官员的派系与升迁问题,认为相对于非掌权派系,掌权派系的军人能够得到更快的升迁且军阀个人对于派系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地域倾向。南京大学钱超峰则研究了同光中兴时期的巡抚人事调整的动态演化过程,认为清廷在地方人事上的日趋失控是清帝国灭亡的关键所在。南京大学杨莉基于地理维度,量化分析了1928-1937年金陵大学学生来源和毕业走向,得出地域差异会严重影响社会个体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并从中获益的整个过程,也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的下一轮循环。
其次,用友基金会代表李振先生发布了“中国商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资助项目,同时介绍了用友基金会的由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台湾清华大学赖建诚教授介绍了谁是格雷欣,解释了“劣币驱逐良币”和“良币驱逐劣币”两种历史现象,提出格雷欣法则对于理解比特币同样颇具意义的观点。耶鲁大学和香港大学陈志武教授首先针对如何强化史料辨析的问题,指出大数据和规范的统计方法可以最大化发挥史料的应有价值。随后,陈教授基于政治竞争、战争驱动和气候冲击三种假设,研究得出历代皇帝惩治官员行为的泛滥与否的首因是政治,但也会受到战争和灾荒的影响。芝加哥大学和浙江大学赵鼎新教授剖析了当前社会科学对历史和时间的四种态度,认为西方缺乏强大的史学传统与时间智慧,这不仅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并且在近代以来也开始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思维之中。
下半场的主题为“社会网络与移民”,由大阪产业大学加藤道也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张川川讨论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认为氏族在没有完整金融体系的中国对于私营部门发展的重要意义,即文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浙江大学尤怡文探讨了中国公司与商业团体和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关系,回答了商业团体为何出现以及他们在欠发达国家的影响力等问题。罗格斯大学谢斌使用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移民配额对工资的影响,认为黑人移民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
下半场主题为“战争和经济波动”,由香港大学马驰骋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薛畅讨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一战期间中国经济的井喷式发展。河南大学郭益蓓使用1937-194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美国对于中国的援助与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清华大学龙登高使用天航档案中的数据,对天津与上海地区的工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两地的工资都受到教育水平、工龄与政治因素的影响。
下半场主题为“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由河南大学孙建国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林友宏对各个时期疟疾暴发的长期健康影响进行了识别,认为文革时期疟疾暴发给民众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消散的阴影。中央财经大学申广军则分析了1970-197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提出人口增长及其推动的学校建设才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小学净入学率提高的原因。南开大学王鑫通过比较研究定县和高阳两地的包买制,认为即使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更多的资源禀赋也可能通过强化外部选择权的方式阻碍更有效率的商业组织的建立,进而影响到整体的经济绩效。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