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目前我国的重大倡议。“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真相知之甚少,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倡议产生了误读。因此, 对于“一带一路”历史研究的回顾就显得更为迫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学”的主张以来, 由于该领域涵盖时间极长, 地域极广, 为此而撰述者遍及世界各国, 论文、著作何止万千。故在此只能择其要者, 稍作回顾。
1 “丝绸之路”的概念、起源、影响、作用研究
“丝绸之路” (德文Seidenstrassen, 英文Silk Road) 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在其《中国———个人旅行的结果和在这个基础上的研究》 (1) 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其横亘于欧亚内陆腹心地带, 宛如一条丝带连接着东西方文明。丝绸之路作为文明对话、民族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 在世界古代史上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王冀青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托勒密《地理志》和玉尔《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中对“赛里斯之路”的研究, 认为这是李希霍芬创造“丝绸之路”一词的学术基础。 (2) 刘迎胜以历史比较的眼光讨论了当代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发展前景。 (3) 鲍志成从宏观的跨文化视域, 就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华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进行分析探讨。 (4) 杨共乐用中国文献和西方或印度文献相互印证的双重证明法来思考和研究早期的“丝绸之路”。 (5) 杨建新等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 以及古代中国与亚、欧地区, 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通过丝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6) 万翔回顾了西方学者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历史, 认为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 而且是古代中国文明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和独立性的必要条件。 (7)
鲍志成从宏观的跨文化视域就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交流互鉴的继承和发展。 (8) 徐黎丽等对丝绸之路在西汉贯通对中国经略西北边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9) 孙满利等认为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其发展兴盛和丝绸之路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丝绸之路的衰落才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10) 李绍明、邹一清及罗群等人总结了学界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成果。 (11)
2 “丝绸之路”的文献学与考古学研究
“丝绸之路”是古代和中世纪联结欧亚地区的主要通道。自从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词以来, 有关研究文献不胜枚举。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发掘和收集, 尤其是敦煌吐鲁番文书、黑水城文书以及各种墓葬和碑刻的考古大发现更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契机。
沙畹《西突厥史料》以汉文史料为根据, 参考和征引西方记载, 是较为完整的西突厥史料汇编。 (12) 岑仲勉对沙畹《西突厥史料》一书作了补充, (13) 并针对《西域传》中的地名和里距进行校勘和考释。 (14) 周连宽按玄奘西行的路线, 考证了具有重要性的政权和地区。 (15) 季羡林等对唐代佛僧玄奘之中亚、南亚游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校勘和注释。 (16) 王邦维对唐代高僧义净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了校勘与注释。 (17) 林斡编《匈奴史料汇编》辑录正史、别史、文集、汉简及金石中有关匈奴的资料。 (18) 芮传民按《大唐西域记》诸卷的顺序标点、注释, 并白话翻译。 (19) 余太山研究了两汉、魏晋南北朝中原政权与西域的关系, (20) 解读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的“西域传”的认知和阐述系统, (21) 将《穆天子传》《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所收宋云“行纪”、伊希德洛斯《帕提亚驿程志》和托勒密《地理志》等东西方文献相结合进行考察, 解决了丝绸走向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这些文献本身存在的问题。 (22) 杨富学重点利用已经刊布的回鹘语文献对回鹘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23) 张铁山根据残存的古代文献, 研究古代回鹘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和语法结构等高难度问题, 恢复了回鹘人中古语言的面貌, 也复现了回鹘人当年的生活和文化面貌; (24) 论述了突厥语族古文字的起源和类型、文献的载体形态、分期与分类、撰写翻译和注释、主要文献及其研究、文献的开发利用等问题。 (25) 章巽对于东晋时期佛僧法显前赴南亚的游记作了校点和注释, 梳理了沿途各地历史、地理状况, 纠正了前人的诸多谬误。 (26) 许序雅围绕“唐朝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考察。 (27)
20世纪初, 因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献流散而兴起的“敦煌学”, 成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等都是其先驱者。1983年秋,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北京创建, 季羡林任会长。1984年初, 甘肃省成立敦煌研究院, 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一系列高质量敦煌文献图录本逐一出版。例如, 1990至1995年间,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的《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自1992年以降, 陆续出版了俄藏、法藏及上海、旅顺、天津、北大等处收藏的敦煌文献及艺术品图录。而北京国家图书馆、甘肃、浙江所藏的敦煌文献也随后相继刊布。与此同时, 敦煌写卷各类目录的编制也有了很大进展, 如荣新江的《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残卷目录》 (1994年) 、王尧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 (1999年) 、方广錩的《英国图书馆敦煌遗书目录 (斯6981号-斯8400号) 》 (2000年) 等。至于高质量的工具书, 则有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 (1998年) 和台北出版的郑阿林、朱凤玉的《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 (1908-1997) 》 (2000年) 。 (28) 另外, 浙江省与浙江大学近年陆续出版《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 以一人一书的形式, 收录了浙江学者敦煌学与丝路文化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全面总结了他们在丝路敦煌学方面的成绩。 (29) 除此之外, 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 (30) 孔祥星根据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出土的大量丝织物、麻织物以及一些棉织物对唐代西州纺织品贸易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31) 姜伯勤通过对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进行新的构架和研究, 复原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人文景观; (32) 荣新江利用敦煌文献重点探讨了归义军的政治史和对外关系史, (33) 其《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收录了作者亲自访问英、法、俄、德、日五大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收藏地之所得, 其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藏量、最主要的整理工作、研究成果的概要介绍, 以及作者本人对某些文献的调查札记; (34) 柳洪亮主编《吐鲁番新出摩尼教文献研究》, 重点研究了1981年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65号窟出土的摩尼教书信文献; (35) 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 (多卷本) 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和研究自藏经洞发现以来莫高窟出土的以历代丝绸为主的纺织艺术品, 其中包括上千件丝织品; (36) 法国学者让-马克·博奈-比多、弗朗索瓦丝·普热得瑞、魏泓《敦煌中国星空:综合研究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星图》运用比较和考据方法, 详细探讨了考古学家奥雷尔·斯坦因1907年在中国敦煌所得的中世纪中国星图手卷; (37) 王启涛《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主要是对吐鲁番出土文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38) 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主要刊载了1997年以来, 特别是2004-2006年度吐鲁番新出土的文献碎片和释文, 包括部分征集文书。 (39) 于颖借助考古发掘实物与资料和民族手工纺织技术调研报告, 细致分析织物, 复原织机和纺织技术并追溯此类特殊工艺; (40) 陈国灿对近年洋海墓地所出《北凉高昌郡高宁县差役文书》25个残片, 以第 (一) 、 (二) 片为基础, 经排比考察, 复原出一件内容完整的文书, 经考释解读, 将其订名为《北凉高昌郡高宁县条次烽候差役更代薄》; (41) 王永兴等主要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 研究了唐代的土地 (包括官田与私田两类) 制度。 (42) 卢秀文等利用敦煌壁画图像数据对敦煌和域外不同时期的妇女装束尤其是敦煌妇女披帛的发展及溯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43) 张俊明勾勒出以悬泉汉简为代表的汉代“置”的运作方式、交通驿站的设置状况、敦煌地区的社会生活面貌乃至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 (44) 顾淑彦对敦煌石窟中的彩塑和壁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45) 郑炳林等就莫高窟的洞窟形制与彩塑类型、敦煌石窟彩塑的艺术形象及其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等诸多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46) 裴成国认为麹氏高昌国时期的经济与丝绸之路贸易密切相关, 并且长期使用银钱作为日常通货; (47) 荣新江以古代高昌地区为例, 利用出土文书, 来收集古代高昌地区的地理信息, 为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地理信息学方法运用的重要基础; (48) 土耳其学者麦莱克·约兹特勤利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回鹘文契约文书探讨文书中的土地产权和使用情况; (49) 徐秀玲通过对契约的研究, 从雇佣的视角进一步论述了隋唐至宋初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产以及民众的生存状态等。 (50)
都树声根据悬泉汉简里程简, 对两汉苍松、莺鸟、张掖、姑减和显美等县及张掖郡所属之觻得、氐池、昭武、祁连置以及酒泉郡之表是等城址的具体位置进行了考述。 (51) 荣新江对粟特人在怛逻斯、碎叶、弓月、勃律、渴槃陀、于阗、楼兰、龟兹、焉耆、高昌等地留下的遗迹做了仔细的勾稽和讨论。 (52) 李重申等根据汉简中有关体育运动的内容, 运用考古学、文献学和体育学等方法, 进行考证分析和整理。 (53) 赵丰主编《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分别从纺织品、金银器、木雕、彩陶、陶俑、墓室壁画等方面, 对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54) 霍巍通过对吐蕃与入华粟特人墓葬装饰图像的比较研究, 探讨了两者所保存的某些西域共同文化传统和北朝隋唐时期通过西北“丝绸之路”中原汉文化对其所产生的染化影响。 (55) 李凯根据考古资料认为“海贝之路”是后代“丝绸之路”的先导。 (56) 《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 (4-8世纪) 》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锦上胡风”专题展览的丝织文物精品的图录介绍。 (57) 王新春认为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充分利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结合其三次西北腹地考察, 对西北边疆史地研究有不少创新。 (58) 《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详细介绍了于阗历史、考古与艺术。 (59) 《丝绸之路》收录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各类文物约350件, 为研究中国古代中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60) 张德芳认为西北汉简对研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丝绸之路、民族关系、邮驿交通、科学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61) 李蕾认为中西物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诸多器物材料和文化观念的因素, 造就了唐三彩独特的艺术风格。 (62) 《丝绸之路文物考古研究》对丝绸之路文物考古及文献研究等情况做了论述。 (63) 杨蕤认为辽代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时期。 (64) 郝树声认为悬泉汉简中关于汉王朝与大宛、康居往来交往的记录为研究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新资料。 (65) 王子今认为结合出土汉简资料与遗址发掘收获, 了解河西地区民间市场的中原织品, 可增进对当时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66) 林梅村叙述了自青铜时代至郑和下西洋时代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海内外研究成果。 (67) 荣新江认为出土文献记录了丝绸之路的实态和丝绸之路东西传播的商品种类和商贸情形, 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化。 (68) 秦桦林认为宋元时期由江南通往塞外的西北线“书籍之路”的形成过程是中原文明向西域地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69) 赵丛苍等考察了丝绸之路兴衰演变的内在机制。 (70) 陈晓露详细论述了扜弥国都的变迁与衰亡。 (71) 冯培红通过对陇右地区粟特人相关信息的解读, 探讨了他们在天水、陇西、兰州、河州、成州、西平、廓州等地的聚落分布与生活状况。 (72) 葛承雍论证汉代丝绸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与物品交流都是真实存在的。 (73) 仝涛对西藏阿里地区出土的一批汉晋时期丝绸进行了详细介绍。 (74) 王子今详细考察了由蜀地往河西的纺织品运输路线。 (75)
3 “丝绸之路”的专题研究
“丝绸之路”是由整个中亚地区及其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共同构成的历史场景, 其涉及的历史内容格外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通等诸多方面。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组成了“丝绸之路”这样一幅立体画卷。
周伟洲对西北古族吐谷浑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作了论述, 尤其注重于论述吐谷浑与邻近各民族及其所建政权的关系。 (76) 王小甫系统阐述了七、八世纪唐、吐蕃、大食三大政治势力在中亚的角逐, 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 (77) 吴玉贵对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上聚讼不已或未及引起重视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 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6-7世纪突厥汗国与内地政权交往的历史线索。 (78) 王欣重点研究了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缘和中亚及吐火罗斯坦的吐火罗人的历史活动。 (79) 许正认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战略的形成, 既能够保障汉帝国国家安全和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也能够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发展中实现和平稳定与繁荣富强的愿望, 从而能够在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 与“丝路”沿线各国共同建构一个长期稳定的“东北亚大陆”秩序。 (80) 保罗就古代丝绸之路与西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析, 认为古代西藏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莫大受益者, 也是丝绸之路的积极拓展者。 (81) 金楠探讨了汉在丝路地区的布局、丝路安全防御、后勤保障等军事措施。 (82)
杨富学认为明代西北地区的丝路贸易并不比海路逊色, 明政府与西域各地方政权间的“贡赐”关系稳固发展。 (83) 田澍认为设置在河西走廊的甘肃镇具有维护丝绸之路贸易线畅通和贡使人身安全的职责以及管理进出嘉峪关贡使的海关功能。 (84) 罗新对吐谷浑之路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路段的贸易功能作了具体的研究。 (85) 杨蕤就北宋时期诸蕃与中原的朝贡贸易、中继贸易等问题进行探讨。 (86) 温翠芳认为女奴是贸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 唐长安西市是女奴交易的地点。 (87) 殷晴回顾了十二世纪以前新疆开发建设的历程, 认为它与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息息相关。 (88) 郭云艳考察萨珊波斯帝国在罗马帝国 (及拜占廷帝国) 与东方之间的联系作用。 (89) 张安福、卞亚男认为安西都护府府治移设龟兹, 为龟兹商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施行屯垦戍边策略为龟兹商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畅通的东西丝绸之路, 进一步提升了龟兹在丝绸之路中的商贸地位。 (90) 郭勤华认为研究隋炀帝开发丝绸之路经济的经验教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91) 俄国学者叶莲娜·伊菲莫夫纳·库兹米娜结合气候、地理、环境变化、历史、考古等多个学科知识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游牧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动力。 (92) 法国学者布尔努瓦对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 重点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况和丝绸贸易史。 (93) 罗帅认为贵霜的商业帝国是公元最初几个世纪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94) 张安福认为安西都护府在促进西域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5) 方李莉概述在当年海陆丝绸之路两条道上所发生的有关中国瓷器贸易而带来的世界文明互动的历史。 (96)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及中西丝绸文化交流。 (97) 芮传明梳理了数千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状况。 (98) 杨巨平从丝绸之路的另一端, 逆向考察了希腊—马其顿人的东进是如何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延伸与延续, 希腊化文明的信息是如何通过张骞传入中原的。 (99)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收录数十篇“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论文, 其中青铜文化篇和中外文化交流篇充分展现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色; (100) 宋晓云认为马祖常的丝路诗歌为蒙元丝路文学由前期歌吟西域转向后期表现北方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01) 宋晓云还认为廼贤的丝路诗歌体现出蒙元丝绸之路汉语文学后期的特质。 (102) 刘永连考察了丝绸文化回流中国的情况, 讨论其对中国社会的广泛影响。 (103) 刘雁翔、王小风发现杜诗有助于领略唐代丝绸之路的风情。 (104) 赵江民、符冬梅论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历史。 (105) 潘天波、胡玉康阐释了“丝绸之路”上被遮蔽的“漆艺之路”。 (106) 杜倩萍考察了屯垦对汉文化在西域地区传播的影响。 (107) 王树森认为西北边塞诗中流露出的各种情绪、表达出的各种看法, 需要从现实、历史与个体功名诉求等多个方面加以审视。 (108) 荣新江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 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 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并存现象。 (109) 陈凌等主要对丝绸之路上的古代东西方世界的物质文化交流做了阐述。 (110) 李刚、崔峰论述了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与异域文明的认识、交往和对话历程。 (111) 刘向阳等展现唐代帝陵中通过丝绸之路而带来的域外文化色彩, 重新构建丝绸之路与唐代帝陵之间的文化关联。 (112) 杨建华、邵会秋揭示了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 (113) 周菁葆认为丝绸之路石窟壁画随着历史的发展, 本土的民俗文化逐步对佛教艺术产生改造的作用。 (114) 郭春阳解析了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历程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演进所产生的影响。 (115) 屈小玲着重探讨历史上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交通古道沿线的古国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互动关系。 (116) 郑阿财聚焦唐代丝路中国段各民族汉字文化传布的差异性, 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联系。 (117) 杨巨平认为远东希腊化文明所在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 该地区的文明遗产借助于丝绸之路的辐射作用迅速传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化文明与中国文明的接触与交融。 (118) 杨建华等重点研究了欧亚草原不同地区与文化之间的文化交往, 即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关系。 (119) 蒲实等审视了唐宋丝绸之路上的体育理念、制度规范、物质形态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发展与嬗变。 (120) 韩颖等从联珠纹的联珠圈、主辅纹样和织造工艺的变化来分析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特点发展, 总结了联珠纹由“西域”到“中土”发展变化的形式特征。 (121)
日本学者羽溪了谛分述了大月氏、安息及康居、于阗、龟兹、疏勒及高昌、迦湿弥罗的佛教发展史。 (122) 江文汉论述了景教、元朝的也里可温、中国的犹太人的关系。 (123) 姜伯勤从艺术遗存来研究古代域外传入中国的袄教。 (124) 李进新论述了新疆自远古至20世纪上半叶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及其基本特征与演变路径。 (125) 卓新平探究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交往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对这种宗教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及意义加以分析、评价。 (126) 陈明考察了印度佛教故事在巴利文佛教《本生经》、史诗《摩诃婆罗多》、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故事海》、粟特语故事文本、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波斯语《玛斯纳维》和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等多元与多语种文字文本中的流变, 以及该故事的图像传播时空。 (127) 马丽蓉评估了“符号郑和”对丝路伊斯兰信仰板块的现实影响。 (128) 蔡天新认为妈祖文化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文化融合。 (129) 陈明详细探讨了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文文献 (尤其是密教文献) 中的外来药物的书写问题。 (130) 夏凡以丝绸之路宗教艺术为视野, 研究了新疆有品乐器的渊源、发展及其与宗教艺术的关联。 (131)
石云涛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西交通状况, 对该时期陆、海丝路的盛衰变迁、沿途各地各族之政治背景、城市兴废、自然环境和商贸往来等问题作综合性论述和全方位考察。 (132) 李并成、马燕云通过炳灵寺石窟中留存的大量游人题记等有关史料, 对其在丝路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作了新的揭示和剖析。 (133) 张德芳描述了丝绸之路各段的停靠站点和馆舍驿站, 介绍了西汉时期朝廷为保持丝绸之路畅通所采取的政治军事措施。 (134) 王子今认为“毛皮之路”上的草原民族成就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135) 马瑞琼分析了呼罗珊大道对于唐朝和阿拔斯王朝以及大道沿线各地区之间物产流通及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136)
4 “丝绸之路”的区域研究
“丝绸之路”的历史源远流长, 其所纳“版图”更是广阔: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印度洋沿岸以及波斯湾、地中海沿岸都在其中。如此广阔的区域, 悠久的历史, 承载着人类无数光辉的文明。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概述了英国人奥雷尔·斯坦因在新疆等亚洲腹地所作的考古、地理考察情况。 (137) 《西域考古图记》收录了斯坦因1906-1908年在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 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 (138) 《西域通史》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在西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作了详细阐述。 (139) 《西域文化史》是系统叙述“西域”文化的第一部汉文专著。 (140) 余太山对裴矩《西域图记》的成书时间、撰写目的及所述敦煌至西海间所经诸地进行了考证。 (141) 林梅村从考古、民族、语言、宗教等角度探讨中亚古代文明及其与东、西文明关系。 (142) 林英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 (143) 赵丰对人们所认为的新疆地产绵线织锦包括平纹纬锦和绵线锦绦两个大类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144) 葛云健等以沿丝绸之路主线佛教东传的路线为基础, 分别阐述丝绸之路天山北线、河西走廊、陇东、河湟谷地以及陕西彬县丹霞地貌区的佛教石窟以及敦煌石窟的特点。 (145) 王炳华披露了西域大量重要的古文化遗存和珍贵遗物。 (146) 《于阗史丛考》 (增订本) 涉及于阗的史料年代、王统世系、人种、佛教、美术等方面, 书末附于阗史研究论著目录。 (147) 肖小勇着重就两汉前后丝绸之路对古代西域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148) 韩香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胡商定居下来, 成为中央及地方各政权管理和倚重的对象。 (149) 魏志江认为西辽对中亚、西域等丝路区域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宗教格局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为蒙元帝国时代欧亚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50) 王子今认为在张骞“凿空”之前, 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的东西通道已经发挥着促进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融汇的作用。 (151) 邓慧君就明太祖成祖经略丝绸之路采取的一系列策略, 明前期西域中亚丝绸之路局势以及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 (152) 张燕等认为清代哈萨克草原丝绸之路运行模式具有三大特点:政府主导型;草原依托型;民族融合型。 (153) 林梅村探讨了怛逻斯城遗址及其文化遗物。 (154) 张云指出西藏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55) 杨铭描述了吐蕃进出敦煌、统治敦煌的历史, 着重突出吐蕃制度文明、物质文明在敦煌宝库中留下的精华部分以及历史影响。 (156) 陈世松认为在蒙元时期, 成都作为沟通东西两大战场的桥梁, 连接内陆海表的户枢, 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57)
5 “丝绸之路”的个案研究
漫长延绵的丝绸之路, 由一座座繁荣而伟大的中心城市相互联结, 并由此书写着各种别样的文明。
肖爱玲等力图突破传统都城研究中城墙之视阈, 从较为宏观的研究视野, 对西汉长安城做全景式论述。 (158) 杜文玉等研究了隋唐长安主要建筑物的功能, 并对外来的经济、文化以及人口与长安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59) 赵振华等论述了汉魏时代丝绸之路起点洛阳城的城市环境、历史沿革、古城遗迹、礼制建筑、太学、街市与作坊、佛教建筑、两京故道, 以及汉魏时期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 (160) 朱德军等探讨了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北的经略以及由此引起的丝绸之路走向的变迁。 (161) 毛阳光等论述了隋唐时代丝绸之路起点洛阳城的历史沿革、经济与对外交通、城市结构与布局、隋唐洛阳的外来人口、隋唐洛阳的外来风情与外来宗教等。 (162) 《马可·波罗———扬州丝绸之路》代表了当今马可波罗研究的水平, 兼及有关扬州和丝绸之路的探讨。 (163) 何一民认为成都不仅与北方丝绸之路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而且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164)
王一丹认为和田是麝香从中国向西输出的重要集散地, 中国的麝香很可能在萨珊王朝时就已传入波斯。 (165) 干福熹重点讨论了中、外交通和部落往来对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的影响, 以及汉通西域后西方古代玻璃物品和技术的传入、中国古代玻璃物品和技术的对外传播。 (166) 路志峻等考辨了古代丝绸之路由长安 (西安) 经新疆、直至中亚诸国的马毬运动。 (167) 张倩红等梳理了犹太人来华的可能性路线, 以及不同文化元素在开封犹太社团的体现。 (168) 张燕详细介绍了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民族、城市聚落、历史遗存、道路走向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 (169) 赵丰以精准的文字和大量实物图片讲述了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的历史。 (170)
6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1913年法国汉学家沙畹首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各国的海上交通, 路线从南中国海、印度洋、红海经埃及古运河, 由尼罗河入地中海, 是贯通欧亚非三洲的海上大通道。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学界逐渐掀起一股“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热潮。
陈炎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历史。 (171) 龚缨晏等回顾了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历程, 揭示其演进轨迹, 梳理其学术成就, 把握其发展趋势, 探讨其深远影响, 总结其经验教训。 (172) 赖进义认为《郑和航海图》的高明与先进, 是长久以来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经验累积的成果, 并有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具体交流的意义;这些传承与交流, 造就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并在《郑和航海图》上具体而完整地呈现。 (173) 王爱虎对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战略内涵、实现路径和政策等进行了探讨。 (174) 梁二平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 (175) 杨国桢、王鹏举认为客观与准确界定海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需要中国海洋文明史的支撑。 (176) 李庆新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 (177) 苏文菁分析了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海洋族群的先祖、土楼、南音、郑和宝船、海盗王直、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及中国物产茶、瓷等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78) 徐晓望认为唐宋以来, 随着东南区域经济的开发, 东南民众积极从事海外贸易, 是创立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力量。 (179)
《海上丝绸之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对从越南的头顿、建江、占岛、金瓯、平顺等地打捞的数万瓷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 (180) 陈洪波对南海沿岸汉墓历年所出金花球等饰品进行了比较研究。 (181) 姜波剖析了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族群、语言与宗教背景。 (182) 《海上丝绸之路》荟萃重要海丝遗存。 (183) 熊昭明研究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及航线开通的作用和历史意义、汉代合浦港的考古发掘、海上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外来文化因素的植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与辐射。 (184) 刘淼、胡舒扬图文并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变迁的历史及不同阶段中国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85) 《广东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收录广东254处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史迹。 (186) 杨征对平和窑的考古调查、发现、发掘、研究及海上贸易情况作了全面概述, 对海外各国发现的平和窑瓷器作了阐述, 对窑址的分布、产品特征、烧制工艺和年代作了初步的探讨。 (187) 《丝路帆远》试图从不同方面阐述不同地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盛情况。 (188) 贾兴和从考古学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文化交流。 (189)
刘凤鸣对山东半岛在不同历史时期中韩日三国贸易活动和友好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作了论证说明。 (190) 骆昭东将明清对外贸易政策放在中西贸易大背景中进行了研究。 (191) 王涛把明清时期中国海商、海盗放到全球海洋贸易发展的历史画面中进行定位, 并围绕着全球海洋贸易扩张和竞争时期中国以及中国政府和民间对海外贸易扩张的反应和表现这一宏观历史背景展开对明清时期中国海商、海盗兴衰的讨论。 (192) 张晓东研究了当今上海地地域内在明清时期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关系。 (193) 严锴探讨了18世纪中法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所进行的一系列贸易。 (194) 汪汉利以阿拉伯人苏莱曼和哈桑的《苏莱曼东游记》为中心, 考察游记所述阿拉伯至唐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双边贸易情况, 认为阿拉伯与唐朝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之所以非常频繁, 与唐政府对阿拉伯商人的重视与优待、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司法体系等密不可分。 (195) 郑学檬认为唐五代广州呈现外需型 (对外贸易) 港口的某些特征, 进出口货物带动了产业链延伸, 促进了岭南、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岭南、江南港口数量增加, 供需系统的各条产业链纷纷启动, 岭南、江南以及西南的外向型经济某些产业表现强劲。唐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航海技术的进步则会影响贸易方式的改变。 (196)
张难生等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与广州历史的关系, 从航道的开辟、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丝路商品结构的变化、历代王朝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97) 曾昭璇等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为广州是我国海上丝调之路的最早始发港和海岸城市。 (198) 韩湖初、杨士弘认为番禺 (广州) 虽是岭南有名的大都会, 但并非最早始发港;中国西汉对外海上贸易和交通中心在北部湾, 故其沿海地区的合浦、徐闻和日南 (今越南境内) 成为海丝路的最早始发港, 至吴晋以后海上贸易中心始转移到番禺;合浦与徐闻同为始发港, 但合浦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 其地位比徐闻更为重要, 汉时也比徐闻繁荣。 (199) 《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从港口与贸易、多元文化等多种角度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宁波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兴衰过程。 (200) 龚绍方认为宋代朝廷通过加强对外贸的集权管理, 使大宋内陆不仅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流通商品的产销基地, 更使北宋都城汴京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名符其实的源头。 (201) 耿昇等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及中韩、中日关系史等。 (202) 朱江立足于文化遗产的角度, 辅以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建筑学等视角, 对海上丝绸之路扬州遗迹进行解读。 (203) 冬冰等对东晋以降扬州的海外交通史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204) 刘士林等梳理和阐释了丝路城市的发生演化历程、文化资源结构及当代发展路径。 (205) 章深认为汉代番禺港已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 (206) 袁钟仁叙述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简要发展历程。 (207) 伍鹏对浙江省的宁波、舟山、台州、杭州、温州等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 对浙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中国大运河、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208) 刘士林通过历史与人文、古代与现代、海内与海外、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梳理和研究, 努力还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的真实发展历程。 (209)
杨允中等详细介绍了郑和对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航海业的影响。 (210) 周运中采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结合的新方法, 通考了上古至宋元时期中国南洋交通史。 (211) 赖正维以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为主线, 深入探究了明清福建移民对琉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对中国与琉球绵延五百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友好交往的特殊贡献。 (212) 朱丽霞主要研究明代中期直浙总督胡宗宪 (1512-1565) 幕府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其后文学史的巨大影响。 (213) 古小松对秦汉时期出发自北部湾地区的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及其与内地的沟通方式、路线的延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14)
小结
“一带一路”史的研究既由来已久, 又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说它由来已久是因为史学界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 但没有提到一种学科发展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研究的开展, 并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学科生长点确立下来。就目前的“一带一路”史学术研究而言, “丝绸之路”的文献学与考古学研究成就较为突出, 尤其是对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成果丰硕;“丝绸之路”的专题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其中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通的关注较为明显;“丝绸之路”的区域研究集中于西域, 对其它关联地区研究不足;“丝绸之路”的个案研究集中于沿线城市, 对其它个案关注不足;“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主要偏重考古、贸易与港口, 对于“一带一路”的起源、内涵、价值、作用、影响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有限, 利用非广泛使用的语言书写的原始文献的解读成果也很有限,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政治、宗教、文化研究成果太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方法的深入反思和创新研究, 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史、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宗教史、交通史、历史地理研究为基础, 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 并面向世界, 充分吸收国外学术界的理论与方法, 将“一带一路”史的研究推向深入, 以更好地为我国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策略及其具体实施提供历史借鉴。
注释
1 Chin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 Berlin:DietrichReimer, 1877
2 王冀青:《关于“丝绸之路”一词的词源》, 《敦煌学辑刊》2015年第2期。
3 刘迎胜:《丝绸之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 《江海学刊》2016年第2期。
4 鲍志成:《跨文化视域下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贡献》, 《丝绸》2016年第1期。
5 杨共乐:《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 杨建新、卢苇:《历史上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 万翔:《丝绸之路与西方观念中的中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
8 鲍志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概论》, 《文化艺术研究》2015年第3期。
9 徐黎丽、古力努尔:《丝绸之路在西汉“贯通”对中国西北边疆经略的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
10 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张明泉:《交河故城衰落的原因分析》, 《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
11 李绍明:《近30年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中华文化论丛》2009年第1期;邹一清:《近年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新进展》,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4期;罗群、朱强:《20世纪以来“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述评》,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
12 (法) 沙畹著, 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 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3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 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4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 (上下册) , 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 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 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 (唐) 义净撰, 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8 林斡编:《匈奴史料汇编》 (上、下编) ,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9 芮传民译注:《大唐西域记全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1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2 余太山:《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23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4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 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7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以唐代文献为研究中心》,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28 芮传明:《丝绸之路研究入门》,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61-62页。
29 目前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柴剑虹:《丝绸之路与敦煌学》,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施萍婷:《敦煌石窟与文献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齐陈骏:《敦煌学与古代西部文化》,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吴丽娱:《礼俗之间—敦煌书仪散论》,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张涌泉:《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黄征:《敦煌语言文献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王惠民:《敦煌佛教图像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刘进宝:《敦煌文书与中古社会经济》,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许建平:《敦煌经学文献论稿》,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0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 (共十册) , 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81年出版前三册, 1983年出版第四、五册, 1985年出版第六册, 1986年出版第七册, 1987年出版第八册, 1990年出版第九册, 1991年出版第十册。
31 孔祥星:《唐代“丝绸之路”上的纺织品贸易中心西州—吐鲁番文书研究》, 《文物》1982年第4期。
32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33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4 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5 柳洪亮主编:《吐鲁番新出摩尼教文献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36 赵丰主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 (英藏卷2007年版、法藏卷2010年版、俄藏卷2014年版) ,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37 (法) 让-马克·博奈-比多、弗朗索瓦丝·普热得瑞、魏泓著, 黄丽平译:《敦煌中国星空:综合研究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星图 (上) 》, 《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敦煌中国星空:综合研究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星图 (下) 》, 《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
38 王启涛:《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 四川:巴蜀书社2005年版。
39 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0 于颖:《新疆出土斜纹晕繃缂毛》, 《吐鲁番学研究》2013年第1期。
41 陈国灿:《〈北凉高昌郡高宁县条次烽候差役更代簿〉考释》, 《吐鲁番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2 王永兴、余太山:《敦煌吐鲁番出土唐代军事文书考释》,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3 卢秀文、徐会贞:《披帛与丝路文化交流》, 《敦煌研究》2015年第3期。
44 张俊明:《敦煌悬泉置出土文书研究》,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5 顾淑彦:《敦煌十六国至隋石窟艺术》,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46 郑炳林、张景峰:《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47 裴成国:《麹氏高昌国流通银钱辨正》,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48 荣新江:《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古代高昌的地理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49 (土耳其) 麦莱克·约兹特勤著, 李刚、芦韬译:《契约文书对丝绸之路法律史的贡献—回鹘文契约文书中的土地产权和使用情况》, 《吐鲁番学研究》2016年第2期。
50 徐秀玲:《隋唐五代宋初雇佣契约研究 (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51 都树声:《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 《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 (续) 》, 《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
52 荣新江:《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 《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53 李重申、李小惠:《丝绸之路汉代体育简牍研究》, 《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54 赵丰主编:《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55 霍巍:《西域风格与唐风染化—中古时期吐蕃与粟特人的棺板装饰传统试析》, 《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56 李凯:《先秦时代的“海贝之路”》,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7 赵丰:《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 (4-8世纪)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8 王新春:《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3期。
59 上海博物馆编:《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0 国家文物局:《丝绸之路》,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61 张德芳:《西北汉简中的丝绸之路》,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
62 李蕾:《丝路回响—唐三彩艺术风格形成的外来因素考辨》,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1期。
63 俄军、杨富学主编:《丝绸之路文物考古研究》,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64 杨蕤:《文物考古学视野下的辽代丝绸之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65 郝树声:《汉简中的大宛和康居—丝绸之路与中西交往研究的新资料》, 《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
66 王子今:《汉代河西市场的织品—出土汉简资料与遗址发掘收获相结合的丝绸之路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67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8 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69 秦桦林:《黑水城出土宋刻《初学记》残页版本考—兼论宋元时期江南至塞外的“书籍之路”》,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70 赵丛苍、张朝:《考古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军事遗存》, 《文物》2016年第2期。
71 陈晓露:《扜弥国都考》, 《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3期。
72 冯培红:《丝绸之路陇右段粟特人踪迹钩沉》,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
73 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 《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
74 仝涛:《西藏西部的丝绸与丝绸之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2期。
75 王子今:《汉代河西的蜀地织品—以“广汉八稯布”为标本的丝绸之路史考察》, 《四川文物》2017年第3期。
76 周伟洲:《吐谷浑史》,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7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8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9 王欣:《吐火罗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 许正:《汉代“丝绸之路”战略与“东北亚大陆”秩序的塑造》, 《学术界》2015年第11期。
81 保罗:《从史籍及〈格萨尔〉看丝绸之路与西藏的关系》, 《西藏研究》2016年第2期。
82 金楠:《汉代“丝绸之路”上的边疆安全—以军事保障制度为视角》,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83 杨富学:《明代陆路丝绸之路及其贸易》,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84 田澍:《明代甘肃镇与西域朝贡贸易》,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l期。
85 罗新:《吐谷浑与昆仑玉》, 《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86 杨蕤:《北宋时期陆上丝路贸易初探》, 《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87 温翠芳:《唐代长安西市中的胡姬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 《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88 殷晴:《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十二世纪前新疆开发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89 郭云艳:《萨珊波斯帝国在拜占廷金币传入过程中的影响》, 《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
90 张安福、卞亚男:《安西都护府与唐代龟兹商贸的发展》, 《中国农史》2014年第4期。
91 郭勤华:《隋炀帝的开放政策与丝绸之路经济的开发》, 《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92 (俄) 叶莲娜·伊菲莫夫纳·库兹米娜 (Elena, Efimovna, Kuzmina) 著, 李春长译:《丝绸之路史前史》,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93 (法) 布尔努瓦著, 耿昇译:《丝绸之路》,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版。
94 罗帅:《贵霜帝国的贸易扩张及其三系国际贸易网络》,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95 张安福:《唐代丝绸之路中段西州与龟兹的商贸研究》, 《中国农史》2016年第3期。
96 方李莉:《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贸易与世界文明再生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
97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8 芮传明:《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9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00 段渝主编:《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 四川:巴蜀书社2008年版。
101 宋晓云:《马祖常丝绸之路诗歌创作谫论》, 《西域研究》2008年第1期。
102 宋晓云:《论葛逻禄诗人迺贤的丝绸之路诗歌》,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103 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 《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104 刘雁翔、王小风:《杜甫秦州诗题咏的丝绸之路说解》, 《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4期。
105 赵江民、符冬梅:《语言视域下的丝路文化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106 潘天波、胡玉康:《丝路漆艺与中国美学思想的传播》,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
107 杜倩萍:《屯田与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西域研究》2014年第3期。
108 王树森:《唐蕃角力与盛唐西北边塞诗》,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
109 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10 陈凌、莫阳、刘庆柱、杜文玉:《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方世界的物质文化交流》,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11 李刚、崔峰:《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112 刘向阳、王效锋、李阿能、刘庆柱、杜文玉:《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唐代帝陵》,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13 杨建华、邵会秋:《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14 周菁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中的民俗文化》,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115 郭春阳:《丝路文化背景下的古代中西武艺交流与分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116 屈小玲:《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古国文明与文明传播》,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17 郑阿财:《唐代汉字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
118 杨巨平:《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 《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
119 杨建华、邵会秋、潘玲:《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丝绸之路与匈奴联盟的孕育过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120 蒲实、徐传明:《唐宋时期丝绸之路体育文化的发展嬗变》,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121 韩颖、张毅:《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 《丝绸》2017年第5期。
122 (日) 羽溪了谛著, 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123 江文汉:《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 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124 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5 李进新:《丝绸之路宗教研究》,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6 卓新平:《丝绸之路的宗教之魂》, 《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1期。
127 陈明:《三条鱼的故事—印度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例证》, 《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
128 马丽蓉:《“郑和符号”对丝路伊斯兰信仰板块现实影响评估》,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5期。
129 蔡天新:《古丝绸之路的妈祖文化传播及其现实意义》, 《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6期。
130 陈明:《译释与传抄:丝路汉文密教文献中的外来药物书写》,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
131 夏凡:《丝绸之路宗教艺术视野下的新疆有品乐器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3期。
132 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133 李并成、马燕云:《炳灵寺石窟与丝绸之路东段五条干道》, 《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
134 张德芳:《汉帝国在政治军事上对丝绸之路交通体系的支撑》,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135 王子今:《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 《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136 马瑞琼:《8-10世纪丝绸之路中段呼罗珊大道考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3期。
137 (英) 奥雷尔·斯坦因著, 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8 (英) 奥雷尔·斯坦因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西域考古图记》,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9 余太山:《西域通史》,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0 余太山主编:《西域文化史》,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版。
141 余太山:《裴矩《西域图记》所见敦煌至西海的“三道”》, 《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
142 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 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43 林英:《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144 赵丰:《新疆地产绵线织锦研究》, 《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145 葛云健、张忍顺、杨桂山:《丝绸之路中国段佛教石窟差异性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地理研究》2007年第6期。
146 王炳华:《西域考古历史论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 (增订本)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8 肖小勇:《丝绸之路对两汉之际西域的影响—以考古学为视角》, 《西域研究》2010年第4期。
149 韩香:《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贾胡在丝路沿线的活动》, 《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
150 魏志江:《试论西辽帝国对中亚、西域的经略及其对丝绸之路的影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151 王子今:《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152 邓慧君:《明初太祖成祖对西域和中亚丝绸之路的经营方略》,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53 张燕、王友文:《清代伊犁将军与哈萨克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政治考量》,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154 林梅村:《怛逻斯城与唐代丝绸之路》,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
155 张云:《吐蕃丝绸之路》,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56 杨铭:《丝织之路与吐蕃文明》,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157 陈世松:《蒙元四川与丝绸之路》,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158 肖爱玲、刘庆柱、杜文玉:《西汉长安—丝绸之路起点》,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59 杜文玉、王丽梅、刘庆柱:《隋唐长安—隋唐时代丝绸之路起点》,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60 赵振华、孙红飞、刘庆柱、杜文玉:《汉魏洛阳城—汉魏时代丝绸之路起点》,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61 朱德军、王凤翔、刘庆柱、杜文玉:《长安与西域之间丝绸之路走向研究》,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62 毛阳光、刘庆柱、杜文玉:《隋唐洛阳—隋唐时代丝绸之路起点》,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163 徐忠文、荣新江:《马可·波罗—扬州丝绸之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64 何一民:《古代成都与丝绸之路》,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165 王一丹:《波斯、和田与中国的麝香》,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
166 干福熹:《古代丝绸之路和中国古代玻璃》, 《自然杂志》2006年第5期。
167 路志峻、林春、李金梅:《汉唐间丝绸之路上的马毬运动考辨》, 《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
168 张倩红、贾森:《丝绸之路视域下的犹太商人—开封犹太社团来历问题研究述评》, 《国际汉学》2015年第3期。
169 张燕:《汉唐丝绸之路》, 西安:西安出版社2016年版。
170 赵丰:《锦程—中古丝绸与丝绸之路》, 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版。
171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2 龚缨晏主编:《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集萃》,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3 赖进义:《论<郑和航海图>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关系》, 《回族研究》2014年第3期。
174 王爱虎:《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和文献研究看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
175 梁二平:《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76 杨国桢、王鹏举:《中国传统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
177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版。
178 苏文菁:《海上看中国》,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79 徐晓望:《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东南的起源》, 《历史教学》2016年第6期。
180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中国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编著:《海上丝绸之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1 陈洪波:《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出土金珠饰品的考古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182 姜波:《从泉州到锡兰山:明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 《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
183 国家文物局:《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184 熊昭明:《汉代合浦港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185 刘淼、胡舒扬:《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86 广东省文物局:《广东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87 杨征:《从花山溪走向海上丝绸之路》,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88 福建博物院:《丝路帆远》,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189 贾兴和:《斯里兰卡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以出土中国陶瓷器为中心的研究》, 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90 刘凤鸣:《山东半岛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1 骆昭东:《朝贡贸易与仗剑经商:全球经济视角下的明清外贸政策》,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92 王涛:《明清海盗 (海商) 的兴衰:基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93 张晓东:《明清时期的上海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兼论丝路贸易和殖民贸易的兴替》, 《史林》2016年第2期。
194 严锴:《18世纪中法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运及贸易》, 《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195 汪汉利:《从<苏莱曼东游记>看唐朝与阿拉伯的海上丝路》, 《回族研究》2016年第3期。
196 郑学檬:《唐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和岭南、江南社会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
197 张难生、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98 曾昭璇、曾新、曾宪珊:《论中国古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
199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 《地理科学》2004年第6期。
200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1 龚绍方:《宋代海上丝路源头新探》, 《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
202 耿昇、刘凤鸣、张守禄主编:《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3 朱江:《远逝的风帆—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4 冬冰主编:《铜镜照射的盛世之光—海上丝绸之路扬州段遗迹及隋唐扬州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5 刘士林等:《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版。
206 章深:《广州: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 《学术月刊》2015年第10期。
207 袁钟仁:《广州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08 伍鹏:《浙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09 刘士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版。
210 杨允中主编:《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1 周运中:《中国南洋古代交通史》,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12 赖正维:《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的传播:以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为中心》,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213 朱丽霞:《海上丝绸之路与16至17世纪中国文坛》,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214 古小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建立》,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