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考古是指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古代食盐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主要地域的考古文化序列基本建立起来,以及西方考古思想不断传入和多学科手段的大量运用,我国考古学界经历了一场深刻变革,促使人们去思考那些推动古代社会演进的深层次问题,考古学的重心转向了古代社会的综合研究。而食盐作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的战略资源,围绕其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发生的一系列社会行为,正是推动社会演进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学术背景下,90年代后期有关单位发掘了重庆中坝制盐遗址,在成都平原开展了盐业考古专项调查,我国盐业考古正式兴起。
我国沿海地区的广阔地带历史上盛产海盐,盐业遗址分布广泛,但长期未能开展盐业考古专项工作,与沿海各地丰富的古代盐业文献资料极不相称。直到21世纪之初2001年寿光沿海大荒北央西周制盐遗址的发掘,拉开了山东盐业考古的序幕,这也是我国海盐考古之始。二十年来,尤其最近十年来,盐业考古工作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普遍开展起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海盐生产提供了大批珍贵实物资料。
一是煮盐工艺流程的研究
二是煮盐器具和盐灶的研究
这两类遗存是考古发现最多的,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东部沿海以渤海南岸地带为代表,目前可知商周时期是用陶器煮盐,其中战国时期大型陶瓮的容积约为35升,是此前盔形器的近10倍,说明食盐的单位产量大幅提高。汉代的煮盐器具暂不明,文献记载是牢盆,推测可能是铜盘或铁盘。唐代以来已明确出现了用大型盘铁煮盐,苏北出土的盘铁块复原直径约合唐宋以来的一丈(3.2米),面积有近10平方米,食盐单位产量显然比此前又大幅提高了。这与元代《熬波图》等文献记载的情形一致。东南沿海地带,宁波大榭岛发现的史前制盐遗存是用粗糙的陶盆置于排灶上煮盐,均为前所未见,发掘者已做了实验和复原研究。根据文献记载,东南沿海古代普遍采用的是竹盘煮盐工艺,浙江发掘的两处宋元制盐遗址就是竹盘煮盐的遗存,发现了大量掺有贝壳碎屑的草拌泥残块,应是在竹盘内外壁涂抹“蜃泥”制成盐盘的遗存,盐灶出土的烧土柱则应该是支撑盐盘的遗存。香港清理的盐灶在边缘有很多小凹槽,这应该是文献记载的竹盘“置百耳”以进一步支撑盐盘的痕迹。这些煮盐器具的变化及其置于盐灶如何煮盐的场景,近年多有研究和复原(图五)。
三是盐业生产关系的研究
四是自然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
五是田野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不断探索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
4月22日第5版
《中国文物报·考古专刊》投稿邮箱
wwbkaogu@163.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文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