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广州、南京等九城市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已经顺利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根据工作日程,2015年我国将完成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准备工作,2016年开始申报。在古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青岛也曾是其起源地之一和重要一环,写下过辉煌的篇章。记者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获悉,本市目前也在加快调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争取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行列。
海上丝路 成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军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岛也抓住机遇努力成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古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相结合的海上通道,起点在中国,连接了东亚、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是世界的共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贸易发展的伟大历史见证。学术界一般认为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衰落于明末,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宁波、泉州、广州、扬州、北海、漳州、福州、南京、蓬莱九城市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顺利入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根据工作日程,2015年我国将完成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准备工作,2016年开始申报。
琅琊古港 是海上丝路起源地之一
青岛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认为 ,青岛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贸易口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青岛也曾写下光辉的篇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和节点。目前,本市也在加快调查挖掘海上丝路遗存,争取加入海上丝路申遗城市的队伍。
林玉海告诉记者,考古发现证明,青岛至少拥有7000年的海洋文明史,域内分布的许多贝丘遗址,都充分地体现出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春秋时期的齐国因“即墨琅琊之饶”成为当时的强国、大国之一,而其桑蚕业的兴盛使得丝绸业十分发达。
“春秋战国时期的琅琊港是南北交流的重要节点”,林玉海说:“徐福从琅琊东渡可算是有史记载以来,从山东半岛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列岛的第一次远航,也为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海上枢纽 阿拉伯商人也远道而来
两宋时代的胶州板桥镇成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板桥镇港口将河运和海运连接起来,使得山东半岛丰富的物产通过陆路、水路集散,再由海道输出。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设立板桥市舶司,板桥镇的海运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据林玉海介绍,当时的板桥镇港区,除了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这里中转和销售外,甚至大食国(阿拉伯地区)的商人也乘船北上到板桥镇做生意。
金皇统二年(1142年)设立胶西榷场,虽然由于战争而时断时续,但仍是金宋通过海道实现南北交流的唯一互市市场(官市)。直至南宋末年,仍保持着南北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优势。
在古板桥镇遗址范围内,近年已经有过多次考古发现证实了当时的繁华景象。1996年,在进行胶州市政府宿舍建设时,发现了锈结成块的铁钱30余吨,均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铸币。2009年9月,建设施工时又发现大量北宋铁钱及不同时期的瓷片等文物。经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林玉海说:“在宋代文化层,共揭露单体遗迹132个,其中建筑遗迹35个,整个遗迹群布局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尤其是揭露的两组大型建筑基址,布局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其中有通商口岸设置的客栈和转运仓储设施,另一组建筑群则应是当时的某个管理商贸活动的官署机构。”
除发掘出的建筑群遗迹外,还出土了 10余吨宋代铁钱和大量门类较多的遗物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标本,出土各类文物600余件,另外,还出土了许多建筑构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文物。林玉海说,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胶州板桥镇发展繁荣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古板桥镇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贸港口。
明清海防 内河航运与海港齐头并进
据林玉海介绍,元明清时期,青岛交通上成为南北海运的枢纽和中转站,军事上成为防倭抗敌的前线,商业上成为商贾云集、百货辐辏的贸易口岸。这一时期通过开凿胶莱运河、马濠运河,修建海防卫所,开辟新的港口(金口港 、沙子口、青岛口、沧口)等,使得内河航运与海港发展齐头并进,逐渐显示出青岛作为港口城市的特色。
1840年后,西方列强借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由于青岛附近优良的港湾,引起近代帝国主义的垂涎,加之清政府的腐败 ,终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签下不平等条约。
林玉海说:“从历史进程上看,青岛文明史的发展始终与海洋相伴,具有丰厚的海洋文明积淀。今天,我们需要用国际眼光审视海上丝绸之路暨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极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及申遗工作。”
筹备申遗
将开展琅琊港口考古
展现宋代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文物图集》将于今年10月出版 ,除了整理以往的考古成果,为了争取列入海上丝路的申遗城市,相关部门还要陆续开展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林玉海告诉记者,接下来还将开展琅琊港口及其琅琊文化遗产考古工作,丰富青岛市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之一的证据;开展板桥镇遗址及其周边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这是青岛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的证据;同时开展明清海防遗址及四口(金口、沙子口、青岛口、沧口)港口遗址调查工作。此外,还要深入挖掘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具体内涵,以水道切入,开展古代河运码头遗址调查,比如考古人员曾在莱西店上遗址出土了宋金时期的瓷器和碎片等,显示当时的内河河道与海上丝绸之路也都是有关联的。
此外,林玉海还建议设立申遗专门工作机构,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申遗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文物局。同时,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专项资金,加快推进申遗进程,确定申遗主体范围,并争取获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此外还要根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全面搜集青岛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点的历史沿革、维修和修缮记录、现存状况、遗产管理水平、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等,编制各申遗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全面展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海上丝绸之路——青岛文化遗产》一书也在筹划出版中。
本版文/记者 王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