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双节快乐!|李连江:知道保护自己的青椒,才是个好学者

学术生涯是追求本真的自我,前提是真把自己当回事。世界很大,人很多。但是,除了自己、家人、亲人、师友,极少有人真把我们当回事。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当回事,那我们就真的不算回事。由此推出本章的论点:为了把学术生涯最优化,必须全面保护自己。

本文节选自《学者的术与道》(第十七讲:保护自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YALIPUB


知道保护自己的青椒,才是个好学者

文|李连江

李连江,1963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幼年体弱,少年时常为生存担忧。高中毕业时,适逢改革开放的春天,全年级延毕半年,参加高考,得以跻身78级之列。此后44年间,辗转五所大学,五次变换身份,16年前落户香港中文大学,今年8月起到香港岭南大学任教。英文专著半本,论文30篇;译文300万字,“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近几年,渐感承传事大,悉心总结治学经验。尚能治学,然而分心谈治学。不避误解非议,全凭奉行启功先生的良心话哲学,不弄玄虚,知有不言,言必有据。

保护身体健康


谈到人生智慧,无可争议的第一名是“健康第一”。叔本华说:“人生头号愚蠢,就是牺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财富、谋腾达、图博学、逐名声。健康第一,我们应该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没有健康,人生无从谈起,学术生涯更无从谈起。健康第一是本能智慧,人人固有。奇怪的是,几乎人人都会在某个时期自愿不自愿、自觉不自觉地背弃它。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奴隶主,自己笃信奉行这个智慧,然而引诱胁迫奴隶背弃它。以下重复四点健康常识,提醒我自己,也提醒读者朋友。



一、培养对身体的敏感

不辛苦工作,不可能有成就;但辛苦本身并不是创造过程,要科学管理时间,艺术地、智慧地辛苦工作,才是在学术界谋生存求发展的正路。学术生涯漫长,是跑马拉松,需要保持平衡。首先要努力,找到自己体力脑力的边界,不达到这个边界,不优化发挥它,就没有发现最好的自己,没有发展最好的自己。同时,千万不要莽撞地突破自己的极限,优化发挥是漫长的稳步工作。为了能长期积极稳妥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务必保持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敏感,我们的身体会及时发出警告,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心听,是否注意听,是否真听。

18世纪法国哲学家朱利安·奥夫鲁瓦·德·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说:人是机器。机器会疲劳,制造机器的材料会疲劳。人也会疲劳。人与机器的疲劳都是隐蔽的。不爆发,似乎一切如常。一旦突破临界点,灾难猝然发生。机器的疲劳需要精密仪器监控,特别是关键部件,比如飞机发动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设计了众多传感器片刻不停地严密监控。人需要自己监控疲劳,但并非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地监控身体状况,于是,众多悲剧有一个共同的剧名:“太晚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适当监控身体状况的客观条件。但是,客观条件的不完备,突出了主观意识的重要。虽然谋生从来不是容易事,但“上顿不接下顿”毕竟罕见了。除了少数例外,人人都有经济条件与基本常识正确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关键是区分身体的“需要”(need)与欲望的“贪婪”(greed)。



二、保障充足睡眠

叔本华总结了保健经验:“要保持健康,就要避免一切奢靡放纵,避免一切强烈不悦的情绪波动,也要避免过强过长的精神操劳,每天至少在户外快速运动两小时,多洗冷水浴,饮食适量有度。”“我们应当让肌肉适度紧张,从而锻炼它,但是要谨防神经紧张。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尤其是反射的强光;避免黄昏时分勉强使用目力,也不要长时间凝视细小物品。同样,不要听强烈的噪音。不过,特别重要的是,不要迫使大脑长期紧张,也不要让大脑在不适当的时候紧张。”“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大脑充分的睡眠,这是它恢复活力所必需的。睡眠之于全身,正如上弦之于钟表。”



三、保障营养

健康饮食,要听从身体的信号,也要相信营养科学。吃什么,就是什么。人是动物,各种营养都不能缺,营养不良就会短命。孔夫子赞扬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夫子这样说,很不明智。这样褒扬,是纵容颜回不注意健康。在陋巷,居住环境不好,容易得病,这可能没办法。但颜回家不至于贫穷到让他只能“一箪食,一瓢饮”的地步。这种赞许还会鼓励颜回过劳。颜回乐于学夫子之道,营养不良还过劳,难怪会早逝。



四、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适当健身,顺乎自然,不勉强,不懈怠。

保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更脆弱,更需要自我呵护。心理疾病不仅杀伤力更大,而且无影无踪,不着痕迹,更难自愈,也更难自治。外科医生可以给自己做小手术,内科医生可以给自己开药,心理医生却只能靠艺术、运动和旅游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靠同行医治。

保护心理健康,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抑郁症是学术界的常见病。面对莫名的压力,精神长期紧张;面对高度不确定的风险,心理高度恐慌或焦虑。这两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抑郁症。轻度的抑郁症表现为疲惫、嗜睡或失眠、精神不振、生趣索然,重度抑郁的最危险症状是有自杀念头。抑郁症是疾病,必须客观面对,主动预防,主动自救,主动求医。



一、培养心理健康意识

面对巨大的压力,心理健康意识和自觉的防护是有效的第一道防线。与倾听生理健康的信号不同,倾听心理健康的信号不那么容易,听懂更不容易。弗洛姆说白日梦是信号,无疑是对的。从事脑力劳动,判断是否到了极限,更可靠的信号是累人的梦。做了这类梦,就进入危险区了,务必尽快退出,放松,少工作,做轻松的事,或者干脆不工作。不要硬挺,硬挺会让神经麻木,丧失敏感,把危险淡化为风险,后果就是过劳,过劳会制造灾难。



二、接受自己

学术界无非两种人,天才与中人之材。一般来说,等意识到自己在学术界的相对位置,就已经无法退出。选择留下,就必须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强项,接受自己的弱点。这就是自知之明,包括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世界强,个人弱。世界是学术界,学术界是市场,也是江湖,甚至是官场。世界很强大,个人很弱小。天才可以扭转乾坤,不是天才,要承认自己弱小。

第二,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先天强,后天弱。体力智力的差距都是先天的,后天努力可以缩小差距,但不能消灭差距。有人比自己聪明,有人比自己用功,有人比自己既聪明又用功。

第三,明白也接受一个事实:强中更有强中手。强与弱是相对的,强弱之别是绝对的。打篮球,绝大多数人跟姚明比是弱者;研究物理,绝大多数人在爱因斯坦面前是弱者。在世间,在各个行业,在学术界,超强万分之一,强豪千分之一,强者百分之一,多数人是常人。



三、自我修炼

自知之明,是自我修炼的认知基础。修身很难,是在相对和变化中找平衡。在学术界谋生存求发展,有两种合适的人格。天才学者可以我行我素,独往独来;中材学者需要培养健康的双重人格。不由自主的双重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的双重人格,一有自觉,二有自控。自觉,是主动把自己一分为二,培养两个人格,两个人格都真;自控,是有选择地表现两个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场合,表现适合生存与发展的真我。双重人格表现在学术生涯的各个方面。就学术发表而言,中材学者的双重人格表现为一系列自觉的角色切换。

是常人,甚至是弱者,都正常,不可怕。每个人都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弱者。数学好的强者,不需要找窍门,硬碰硬就能赶上时尚,比如做大数据深度学习,甚至出类拔萃。数学不好,是弱项,但哲学逻辑好,是强项,直觉判断好,也是强项。有强项,就可以绕开数学关口,找到属于自己的窍门,迂回绕道,但终能达到目标。

可怕的是缺乏自知之明,明明是弱者,偏以强者自居;明明是弱项,偏认为是强项,甚至是专长。这样就容易出问题,轻则自曝其短,被人背后讽刺,甚至当面嘲笑;重则屡遭挫折,蹉跎一生。即使在某个方面甚至很多方面是弱者,即使在竞争的开始处于总体弱势,只要有自知之明,只要恒常努力,不断巩固发扬自己的强项,不断巩固自己的弱项,就可能在竞争中把总体弱势变成总体均势,直至化为总体优势。

明白自己是弱者,没必要对他人承认自己是弱者,尤其不要对不堪信任的人承认自己是弱者,但要坦然面对自己承认自己是弱者。承认自己总体上是弱者,承认自己在世人看重的某个甚至多个方面处于弱势,对世人就没有过高的期望。世人轻视,正常;遇到伯乐,感恩;欣逢知己,庆幸。这样就比较容易保持心态平和,至少不会感到太失落。

既然有弱项,甚至总体处于弱势,生活中必然充满挫折感。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弱项,就会遇到这个或这些方面的强者,强者并非个个是君子,甚至可以说,强者往往不是君子。强者以强者自居,有意无意地藐视弱者,不友好,然而正常。恃强凌弱,邪恶,但不足以为奇,更不足以动摇自信。承认这个外在现实,并不能完全避免挫折感,但有助于管理挫折感,不让挫折感瓦解自信,不让挫折感动摇自己的努力。

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弱者,承认自己是弱者,不以强者自居,不装腔作势扮演强者,就可以避免遭遇可以避免的挫折,避免自取其辱。本来做得不够好,然而自以为很好,他人不认同自己做得好,就产生挫折感,这是以强者自居的人遭遇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具有破坏性。本来做得不错,还是觉得做得不好,也是一种挫折感,感受到这种挫折感的人,未必真弱,然而自认为弱。这种错位的挫折感有点破坏性,但同时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释放更大的创造力。

以强者自居的人,遭遇到挫折,往往难以找到化解方法。自认为弱者的人,即使深感挫折,也不难找到解脱之道。解脱,就是承认自己本是弱者,原本可能做得很差,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不容易,值得自豪。既然做得并不那么差,那就有理由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既然还可以做得还好,那就持之以恒做下去,即使不能最终做得更好,总能增多延长已经取得的成绩。人世间,聪明不少,恒心罕见。持之以恒者,几乎都能最后胜出。

有自知之明,还能在另一种意义上把弱势变成均势,甚至化为优势。承认自己有弱项,就会主动扬长避短。发扬了长处,避开了短处,就把全局弱势变成了全局均势。如果偏弱的方面已经成为本行的时尚,躲避不开,那就利用强项,找窍门补短。万法归一,有强项,意味着在这个方面悟到了法,那个法与弱项的法是通的,只要多动脑筋,就能把已经悟到的法与尚未明白的法打通,不仅补齐弱项,有时还能把原来的弱项补成强项。



四、躲避戾气

为了躲避戾气,不妨少看电视新闻,少看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冒出戾气重的人,一律拉黑。不轻信朋友圈传的种种消息。越是让人一看标题就热血沸腾的,越要存疑。对付标题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点开。看到“重磅”之类的标题,坚决不上当。手机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近乎不可能了。但是,可以自制,抗干扰。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大大小小的热点不断,关注热点要自制。有些热点似乎关乎国家民族大义,饶是如此,也要记住胡适先生的话:“救国千万事,何一不当为;而吾性所适,仅有一二宜。”认清自己“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方向,努力求发展,才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才是成就大事业的预备功夫。

朋友圈的热点问题,往往与自己的职业有关,很难完全置身事外,但也要尽量不热心,小心保护大脑的冷静,保持心境的平和。遇到令人义愤填膺的消息,不要轻信,不要匆忙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即使是可靠真实的消息,也总是局部,不是全体。因此,即使是看口碑良好的媒体的消息,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脑补,不要想象。

在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密集轰炸下,自保更得防微杜渐。如不小心自保,自我将所剩无几。微信朋友圈是特殊的舞台,同时是特殊的镜子。这舞台对演员有强大的诱惑力,对演员也有强大的透视功能。人人难免在舞台和镜子中暴露本相,君子的高贵、小人的卑鄙,都一览无余,能看到善良、文明、反思与奋进精神;同时也能看到狭隘、嫉妒、愚昧与妄自尊大。入戏太深,关注就成了炼炉。多数微信群与朋友圈差不多,是闲人的舞台,犯不上当热心观众。



五、不要以超人自居

人世间的痛苦无穷无尽,灾难无止无休。必须有同情心,但不能以超人自居,以释迦牟尼自居,更不能以耶稣基督自居。无力改变的事,尽量少想;不能不想,就尽量不要幻想自己有超人的能力甚至有巨大的权力。过分关注热点问题,是因为下意识中极度夸大了自己的力量,仿佛自己的关注能发挥什么魔力,有助于战胜不正义的力量和不正义的力量的同盟军。过分关注热点问题,是把“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误解为可以身体力行的人生哲学,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担当误解为擎天一柱力挽狂澜的实力。不要幻想自己可以凭心愿改变世界,试图通过体会感同身受舒缓心理压力是抱薪救火。不要让关注热点问题制造以天下为己任的虚幻使命感,制造虚幻的成就感,仿佛关注天下大事就是处理天下大事,甚至就是解决天下大事,成为不下真功夫提高自己的理由。不干正事,仿佛关注热点问题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不过是掩饰自己偷懒。

高度自制地关注热点问题,不让关注热点问题成为不下真功夫提高自己的借口,需要智慧。智慧的拥有量与年龄未必成正比,但智慧的需求量与年龄肯定成反比。非常时期,关心热点问题是自然的,因为关注而分心是必然的。不过,关注与分心之余,最好问自己一句:我关注有什么用?我能实际做点什么?我怎样把焦虑的关注转化成对自己有积极作用的情绪?不以超人自居,需要抑制自己的虚荣心,最困难,所以也最重要。



六、自己造绿洲

熊景明老师说:“天下无乐土,自己造绿洲。”她用诗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最好的可能世界”。“最好的可能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论点。他提出这个概念,目的是回应一个对基督教信仰的质疑。常有人问:既然上帝全善全知全能,为什么世界上有种种邪恶与不幸?

最好的可能世界是个巧妙的概念,有助于既坚持信仰又不否认现实。最好的可能世界集信仰、希望、智慧于一体。第一,已经发生的,是最好的可能世界。可能发生的世界无穷多,其中只有一个最好,现实世界就是那个最好的可能世界。具体到每个人,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最好的可能世界。这是信仰。第二,尚未发生的,要努力让它成为最好的可能世界。尽自己努力的同时,承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尽到最大的努力,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最好的可能世界。这是希望。第三,不论希望是否落空,一旦事情发生,就认定它是最好的可能世界,认真琢磨它好在哪里,认真思考如何让未来继续是最好的可能世界。不管处境如何,总要时不时提醒自己:这是最好的可能世界。承认这一点,不是放弃,是安顿心情,继续探索下一刻最好的可能世界。坚守信仰,保持希望,这是智慧。

这三个说法都是常理。遇到令我们高兴的事,我们也许无法想象事情还能更好。但是,无论遇到的事让我们多么忧愁,我们都能想象出会让我们加倍忧愁的事。也就是说,我们总能想象“事情原本可能更差”。既然原本可能更差,那么现实就不是最差。不最差,当然不等于最好。但是,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覆水不可收,无论是犯了小错,还是铸成了大错,都无法逆转。念念不忘失误,痛心疾首,悔之莫及,精神恍惚,会引发更多失误。明智的做法,就是相信现实是最好的可能世界。犯了小错,庆幸没犯大错;犯了大错,庆幸没犯致命的错。相信现实世界是最好的可能世界,不等于相信未来的世界自然而然就是最好的可能世界。相反,能否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最好,取决于现在是否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要做到最好,就要反思自己的失误。最好的可能世界是鼓励积极创造的人生观。生命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总是伴随着痛苦。创造过程有多么痛苦,创造的成果就有多么美好。

学点心理学,学点哲学,学点宗教学。天下无乐土,自己造绿洲。

保护黄金时间


贯穿学术生涯的是自保。有价值的都是稀缺的,需要保护。时间稀缺,优质时间是生命的精华,更稀缺。必须保护自己的优质时间。需要保护的,就是并非确定属于自己的。比如,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很多年头,时间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甚至多数时间完全不属于自己。连鲁迅先生也不例外:

“在钟楼上的第二月,即戴了‘教务主任’的纸冠的时候,是忙碌的时期。学校大事,盖无过于补考与开课也,与别的一切学校同。于是点头开会,排时间表,发通知书,秘藏题目,分配卷子,……于是又开会,讨论,计分,发榜。工友规矩,下午五点以后是不做工的,于是一个事务员请门房帮忙,连夜贴一丈多长的榜。但到第二天的早晨,就被撕掉了,于是又写榜。于是辩论:分数多寡的辩论;及格与否的辩论;教员有无私心的辩论;优待革命青年,优待的程度,我说已优,他说未优的辩论;补救落第,我说权不在我,他说在我,我说无法,他说有法的辩论;试题的难易,我说不难,他说太难的辩论;还有因为有族人在台湾,自己也可以算作台湾人,取得优待‘被压迫民族’的特权与否的辩论;还有人本无名,所以无所谓冒名顶替的玄学底辩论……。这样地一天一天的过去,而每夜是十多匹——或二十匹——老鼠的驰骋,早上是三位工友的响亮的歌声。

现在想起那时的辩论来,人是多么和有限的生命开着玩笑呵……”(《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即使自己不拿自己的时间开玩笑,也难免自己的时间被人开玩笑,更难免花时间陪他人拿他们的时间开玩笑。尽量躲,实在躲不开,就心不在焉。应该心不在焉的场合,莫过于必须参加的两类会议。一类,有发言权,但议题本来就是鸡毛蒜皮,适合交给算法处理。二类,事关重大,但无发言权,因而实质上属于鸡毛蒜皮。心不能没着落,不在会场,不妨默听脑子里的录音:汉赋唐诗宋词,英语德语法语。季羡林先生的修为更深:“只要在会场一坐,一闻会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联翩飞来;‘天才火花’,闪烁不停,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还耽误不了鼓掌。”

保护自信


对付压力,防卫手段是承认自己并非样样精通,进取方法是在某一点上真正做到最好,从而建立自信。自信,归根结底靠实力,最能表现实力的是有一技之长,有拿手好戏。可以说,自信的真正根源是有一技之长。要在社会上求安全,最牢靠的就是有点本事,有一技之长,就是做一件事比别人都强,至少比周围的人强。不可能做到比所有人都强,但要比大多数人强。

一旦树立了这样一个观念,就会专心学一个东西,想把它学好,无论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都不会觉得投入太多,也不会觉得学得太慢。全力以赴做一件事,同时防卫与进取。自信的另一面是真心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精力不足,只能老老实实做一件事,不奢望样样精通,更不奢望做出大学问。这种心态也是进取,就是竭尽全力把一件小事做到自认为最好的程度。

做到自认为最好的程度,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自创的独一无二,是一时在某个问题上有独一无二的见解。这灵感,对学者自己是独一无二,虽是一闪即灭的细微火花,但弥足珍贵。困难是,这火花,在学术界十之九九是重复,万分之一可能真是独一无二。

在学术界谋生存,最常见的焦虑是缺乏真正的自信,也就是不能信心十足地声明自己在某个问题、某个研究分支、某个研究领域有专属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一条或几条又粗又深的根。要走出这个困境,也不那么艰难,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缩小自己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扎深分析的根,这样就有较大的可能产生一个信念:此时此刻,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我所在的这个学术界知道最多的、想得最深的、分析最全面的。只要这一闪念最终得到学术界承认,生存的根就扎深了一米。每个得到学术界承认的这种闪念,都是在学术界生存的一条根。实施这个策略的难点,是选择一个小到自己可以应付但意义又足够大的课题。



一、不断增强实力

保护自信,靠不断增强实力。学者的自信是一时拥有独门绝技。这一时,很短。独门绝技必须公诸天下才可能得到承认,从而实现价值。技能一旦公开,就不复为独门,发明者的绝对优势就变成相对优势。没有新发明,很快就变成均势,然后被超越,优势变成劣势。

一篇论文,从无到有,平均需要两三年;从有归无,一般只需要一年。要提高研究能力。学术生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顿就是落后。这是社会科学界的常态。自强不息,就能把皮磨硬。第一,天天写作,手要磨硬。治学就像干农活,手要磨出老茧。多写少读,七三开甚至八二开甚至九一开。写难读易。避重就轻,人之常情,但学术界的生存规则是必须逆势而行。

第二,年年投稿,心要磨硬。自尊不能丢,不能少,要小心保护。保护自尊,不能靠躲避挫折,因为躲不开,只能靠磨出硬皮。手磨出老茧,比较容易。把自尊心的皮磨硬,很难。虚荣心是人的天性,不膨胀就是君子,能抑制就是圣贤。把自尊心的皮磨硬,第一步是不纵容虚荣心膨胀,第二步是约束虚荣心。手磨出了老茧,自尊心有实力基础,皮自然会厚实些。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写作是自己对自己,投稿是自己对他人。这他人,共同的特点是有绝对权力。刊物的主编有桌面拒稿的权力,匿名评审有建议拒稿的权力。



二、不断有新成果

保护自信,也靠不断有新成果充实底气。论文很像救生圈。学者在学术界大海浮沉,全靠救生圈保命,但这救生圈会迅速老化。发表当年,列入成果报表。一年后,变成短期发表记录,下次考核有效。考核通过,论文变成中长期发表记录。最后一次考核过后,论文变成作者记忆中的几行陈迹。不仅如此,论文折合救生圈的“汇率”是浮动的。救生圈的大小、韧度和老化速度,往往并非完全由论文质量决定,也并非由同行学者决定。在多数大学,论文的质量由行政管理者评估。知识爆炸的时代,通才不专,专家不博。不论谁掌权,可行的评估方法都是依靠或精或粗的计算,除非论文中彩得个大奖。精力旺盛,趁一个救生圈还新,要赶紧制作下一个,保证前一个老化前得到替补。积累几个救生圈,才有望组装成一只橡皮筏。橡皮筏也难免老化,但浮游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上了筏就不必再泡在海水中。谋生存第一,求发展第二,完成使命第三,次序不可颠倒。品牌作是红花,厚积薄发;签名作是绿叶,细水长流。饭碗尚未端牢,追求厚积薄发是冒险。确信自己是中人之材,即使工作有保障,也要不断有产品,至少间或有发表。不自我约束,很容易自我松懈;不急于事功,就难免一事无成。



三、正确对待差评

为了保护自信,要正确对待差评,认真对待,但不要过于认真,就事论事,不个人化,不情绪化。学术生涯往往差钱,但从来不差差评。我在美国读书时的一位老师说:在大学任教,是充满羞辱的职业生涯。差评来自三方面。

首先,不发表就出局,投稿被拒是常态,被拒意味着差评。差评,有公正的,也有不公正的。公正的,未必有实质帮助,但至少不伤害自尊;不公正的,既无实质帮助,还伤害自尊。不拿钱也出局。申请研究经费,失败是常态。失败,意味着差评,差评有公正的,也有不公正的,二者比例如何,看运气。开拓新领域,可能得差评,以前的成果被一笔抹杀,评论者只看到申请人在这个领域尚无建树。深耕旧领域,更可能得差评。发表的文章多,成了弱点。自己清楚每篇文章各有什么独特观点,但同行往往更多看到相似点而不是独特处。树大招风,优秀就难免受同行嫉妒。

被拒稿是常态,但毕竟是痛,至少是烦,不可能坦然欣然。既然是痛与烦,就要有应对之策。可选的对策有两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小心选择。心够大,功力够深,不怕被妖风吹倒,乐意看看不公正的同行在匿名保护下能做出何等丑恶的表演,就看看。遇到绝妙好词,还可以立此存照,作为反面教材。这一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霍夫曼(Roald Hoffmann)教授是楷模。收到了拒稿信,看看老先生笑谈对手的恶评,是一剂良药。功成名就后的笑之灿烂,映射努力奋斗时的痛之切甚至憎之深,天才尚且要经历如此的折磨,非天才受差评,能算几何?有什么过不去的?

学术生涯注定孤独,因而学者要掌握足以自诊自疗的心理学常识,进而通过实践把心理学常识转化为人生智慧。心理学常识像房子,有的人,买了房甚至建了房,但不住,常识就落了空。有房,也住房,常识就变成了智慧。下面这段话,引自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然而首先是心理学常识:“嫉妒是人的天性;尽管如此,它既是丑行,又是不幸。因此,我们应当把嫉妒视为幸福之敌,要像对付恶魔一样努力掐死它。对此,塞涅卡给我们的教导很妙:‘只要不跟别人比,我们的日子就不错;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自己永远不会幸福’;还有:‘若是看到那么多人比你过得好,那就想想生活不如你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多想想生活不如我们的人,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当真厄运临头,想想比我们苦难更深的人,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慰藉,尽管这慰藉与嫉妒出自同一个源头;其次,与处境相同的难兄难弟在一起,也会让我们得到安慰。”

话说回来,心不够大,修为不够深,不妨向鸵鸟学一招。收到主编的拒稿邮件,先不看匿名评语,只看自己的论文,尝试自力更生改进。改不动,就看看评语,如果评语有建设性,也不伤筋动骨,就遵照建议修改;如果评语有建设性,但要求过高,就缓一缓。收到破坏性的评语,不要计较,只当以受羞辱付了学费。一般情况下,总是有修改的余地,所以不要一字不改就另投他刊。改完了,另投并不必然就下,改得好,就往高处投。总而言之,天下很大,刊物分一二三四级,每个等级的刊物数以十计,不要认死理,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必一心一意向往顶刊。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教授说: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在顶刊发表。自然科学尚且如此,其他学科自不待言。

不少自然科学家鄙视经济学,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名不副实;不少经济学家鄙视社会科学,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科学。社会科学不仅没有诺贝尔奖,不少经典著作还是由商业出版社出版,未经过大学出版社匿名评审血与火的考验。不摆脱这无谓的鄙视链,学术生涯就变成了无聊的营生。力所能及,不能不争高起点;暂时力不能及,先求发表,后谋影响。

主编决定给修改再投(revise and resubmit, 简称R&R)的机会,匿名评审的意见自然值得细细琢磨,认真对待。

其次,学者一般在大学任教,也要面对学生的差评。在大学任教,必须面对学生的评价。学期的九五成时间,学生对教师没有实质的评论权。等到期末,才终于得到一次发言权,可以打分,可以写评论。对这个制度,年轻教师理当积极接受,尊重学生评价老师的权利,但要适可而止,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呼吸空间。老师不是圣贤,听听学生的匿名评论,能知道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做不到闻过则喜,至少可以闻过则惕。但是,一定要区别对待,具体分析给差评的可能是哪些学生。从评语的遣词造句,可以判断学生的水平和认真程度。如果不加分析,假定给差评的是好学生,就是自寻烦恼。按理说,教评结果是教师的镜子。实际上,教评也是照学生的镜子。有些学生觉得是在评价老师,其实是在评价自己。教师生涯有阴暗沉重的一面,是学生看不见的。教师不能指望学生体谅,正如父母不能指望子女体谅。高等教育,教师是一方,学生是一方,是平等的参与者,也是不平等的互动者。平等,是人格平等,是绝对的,然而是抽象的;不平等,是阅历见识学问不平等,是相对的,然而是具体的。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要自尊,尊重学生,努力赢得学生尊重,而不是要求学生尊重。师生学识不平等,学生要自强,也要敲钟。不仅如此,敲钟还要得法,先自己努力,实在想不通再敲钟,不要只为图省事省力,每事问。

最后,差评也可能来自暗处的竞争对手。投稿被匿名评审讽刺挖苦,虽然也难以接受,但因为是双盲评审,尚可假定对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更难应对的是申请经费和申请晋升转正时遇到不公正的外审,这种差评最让学者感到受伤。因为这是单向匿名评审,被评审者在明处,评审者在暗中。遇到这样的差评,很难释怀,如果能猜出评审者的身份,更难释怀。唯一的防范措施是充分行使制度赋予的权利,把可能做这类差评的人列入反对名单。不过,保护有代价,反对名单不能长,否则会招致主编或主管怀疑。



四、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是自信的表现,也可以保护自信。留意两点。一是不树敌,力行疑人不如疑己。参加学术会议,质疑与批评是听众的权利,也是义务。但是,发言者与听众都只是临时角色,恒久的关系是学术同行、竞争对手。因此,作为听众发言,务必言之有据,务必与人为善,务必让发言者感到并确信自己的善意。千万不要抖机灵,为炫耀自己,图一时口舌之快。公开场合不树敌,匿名审稿也不树敌。

把研究做好,也是结善缘。文献综述时积极评价他人的研究,宁可褒扬,绝不或明或暗地贬低,是结小善缘。公平审读同行的论文,与人为善,提既有建设性也有可行性的修改意见,也是结善缘。并非人人都有作恶的冲动,但人人难免有以恶报恶的冲动。不过,学术界本来就是小圈子,网络年代,双盲审稿已经近乎不可能。有匿名审稿制度,但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真有匿名保护。今天对别人有失公正,明天就可能遭遇别人的不公正对待。

匿名审稿制度的设计目标是四赢。审稿人从作者那里学到新事实、新观点、新方法;作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盲点,提高研究水平;主编依赖审稿人为刊物把关,淘劣取优;学者也是赢家,文献综述时可以根据刊物排名分配时间和精力。制度的运行最终取决于人,特别是取决于在制度框架内活动的人是否遵守尚未或无法硬性制度化的软约束。依据软约束,可以把有资格做匿名审稿的学者大致分为三类(详见本讲第五部分第五点)。学术环境的优劣,取决于审稿人的分布。学术期刊多元,多数学者以学术为志业,则审稿人呈正态分布,中间多,两头少。健康的学术环境不照顾天才,但为天才的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天才不需要特殊照顾。对中人之材来说,学术环境是否健康,影响生涯走向,也影响生存质量。为保护心理健康,写文章时尽最大努力,也深信,就文章关注的问题而言,当世无人写得更好。这样,收到建议拒稿的审稿意见,就可以断定审稿者要么不懂装懂,要么自大苛求,要么兼而有之,可以心平气和地置之不理。



五、谨防自负

不让自信变成自负,也是保护自信。自信很宝贵,但容易变成自负。自信的基础是有一技之长,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有有一技之长的自己,自信就变成了自负。自负有害,外在表现是不能公正对待他人,伤害他人。自负也伤害自己,自负令人嫉妒他人,嫉妒让自己不快,甚至让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负,容易觉得他人对自己的成就不够尊重。年轻学者,往往抱怨世界不相信潜力,根源是自负。狂妄自大,自视过高,必然以顺为逆,以常态为苦难。焦虑,往往是因为过分自负,以天才自居。

学术界的人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就是自大,十之九九不是天才,但十之九九以天才自居。奋斗多年,只种出几颗豆子,却遗憾没有培养出珍珠,这是一种自负。顽固地相信自己有培育珍珠的能力,其实没什么根据。能力的唯一证据是成果。有成果,就是有能力;没有成果,就是没有能力。“后生可畏”,是老年人回顾青春年华时的欣慰感慨;“后生不足畏”,才是老年人针对眼前年轻人说给自己的心里话。

天才学者的自信,在非天才看来是自负。因此,学者究竟是自信,还是自负,往往不易坐实。不过,有常态就有例外,有些老迈天才学者的自负是可以坐实的,比如一再宣称解决了悬疑多年的数学猜想但提交的论文得不到同行认可,又比如声称创造了可以解释宇宙万物的科学理论。从神人到神棍,本来就只有半步之遥,更何况有两个车轮助人走完这半步。一个车轮是基因钟表。年龄越大,越容易自以为是。人过四十,大脑就开始退化,理智自控力开始变弱,除非留意自省,往往觉察不到。另一个车轮是权力魔圈。青壮年时取得的成绩越好,越容易自以为是。取得了成绩,就赢得了学术话语权,成为名学者;名学者能赢得名校的教席,名校产生光环效应,可以助名学者把学术话语权兑换成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几乎必然令掌权的人傲慢,因为行政权力令绝大多数无权的人畏惧。无权无势无勇无武,只有学问,即使在法制健全的地方,也在行政权力影响下,甚至制约下。不趋炎附势,不意味着可以傲视权力,更不意味着可以傲视津津享受权力的自负狂人。明白这个道理,一可自警,二可自保。

《学者的术与道》

李连江-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特装典藏本

通过书口印刷十二星座、太极鱼、飞鸟、烫金、烫银、精装等意象与工艺的结合,以匹配书中那无处不在的真诚。

作者的《不发表 就出局》偏重谈如何在学术界谋生存,本书侧重讲怎样在学术界求发展。求发展,就是把学问做好做深,实现学术创新的最优化,把自己变成学术界的一个名牌。

学者的天职是追求真理,本书是学者长征路上的踏脚石。作者说:“术与道,说来玄妙,其实都是常识。”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常识,因此常识是不怕重复的真理。本书共20讲,每一讲都是一个“过来人”在40年学术生涯中参悟的智慧,也是他在明师指导下孜孜不倦地“下真功夫”积累的经验。


END


读史阅世论雅理~

微信 | @雅理士多德

豆瓣 | @雅理读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雅理读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