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刘志伟 | 《读书不肯为人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中国古代史论文选集》序言

这本文集收录的是近年来我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一些习作,书名出自陈寅恪先生1929年写给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的七绝赠言,诗云: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
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所谓“为人”,典出《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以“为己”,何以“为人”,今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我相信,最贴近陈先生赠言本意的诠释,应该是陈先生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所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已有“今之学者为人”之叹,则今日欲求“为己”而学,自是迂儒无疑!所谓“迂儒”,不通世情不合时宜之人也,今日之大学,因着教育普及渐成谋生之孔道,大学中人,恐怕要做学者的,已不在多数;少数以为要做学者之读书人,“为人”者亦在多数,“为己”者遂属稀罕之物。
当下中国的大学,高歌“创新创业”,上上下下,内内外外,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改革的主题和目标。但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我们这个工具理性传统深厚,功利主义弥漫的国家,教育早已走到极端急功近利的境地。于是,在主政教育之人的观念中,“创新创业”,实际上以创业为主调,为目的,为收获,其实质就是所谓的“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庶几成为今日公认的大学教育目标。各种“创新创业”的鼓噪声中,也不乏声言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主张,不过观其内容和实现方式,仍不脱训练工匠的取径。大学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常常具体化为“做项目”和“写论文”,文章成了一种罩着“创新”光环的产品,各种评价学生的场合,也都以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刊物的所谓“等级”为主要指标。在这种时势下,我们把近年来一些本科生的论文编成文集出版,毋庸讳言,也不能尽脱“为人”的功利目的,免不了也是一种俗谛。
本来,读书与写作均是治学之正途。所谓学问,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学生求学,必于书中求前人留下之学,故入史学门径之人,唯以读书为本分;读书有心得,笔记下来,有发明,阐发出来,也是读书之一种本事;治学渐有积累,对所读诸书中承载的知识义理生出点点疑惑,自立一题,从更多书中探源索解,创一新见,立一新说,撰成新作,寓读书之味于写作之中,亦不失为读书之蹊径。然而,这种读书写作,须与今日以“创新创业”标榜的教学划清界线。今日流行的功利教学,写作成了目的,论文篇数、字数成为效益之指标。或曰,制作论文,也会翻查书本,也是读书,但这种“为人忙”的读书,颠倒了读与写的关系,误导学生离开读书的本分,所谓读书,非但不能助人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反成俗谛生成之渊薮。此种风气下,“为己”之学,更不复可求。在这个读书之人日稀,“创新”之作日繁的时代,学术之传承,惟赖罕存之“迂儒”坚守。毋须讳言,中山大学历史系这个象牙塔,也逃不过被滚滚俗流冲刷,但守护住这个“迂儒”得以存活,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始终是我们不离不弃的办学宗旨。为此,我们用陈寅恪先生这一遗训作学生习作集的书名,表达心中仍存的学术信念,也提醒自己不忘求学之初心,存一点读书之本事。
有一大家熟知的朱子诗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学人中传承旧学发明新知,为读书治学之本义,故学者读书“为己”之境界,亦需于商量与培养中求。学生在求学中,设一专题做研究,撰写论文,在今时今日的学术范式下,为商量与培养之基本法。因此,我们编集这本习作集的用意,更多是留下学生读书治学的行迹。编中诸文,不乏新发明与新见解,也不藏幼稚浅学之痕迹,但都无掩我捧读时之喜悦。望后来之学子,读此论集,或可得见前人读书之乐,治学之趣,若还能从中悟得一点脱俗之精神,留得一点读书“不为别人忙”之心意,则编辑者之辛劳,功莫大焉!
读书不肯为人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中国古代史论文选集
刘志伟   主编曹家齐   黄国信   副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12
//作者简介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2004届至2013届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生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18篇,内容主要涉及两晋至明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两晋的清议与选士制度,南北朝通聘,晚唐两宋龙虎山天师道,宋代流刑考、湖广总领所财政体系、广西买马与西南边疆关系,明代漕运改革、嘉万财政与《万历会计录》编撰、刘元卿出处考量与《大学新编》编撰、高攀龙理学形象塑造,清代杭州城市管理、大庾岭路与南雄州虚粮、珠江三角洲盐场裁撤、清水江下游地区田赋征收,以及堡的演变与乡村组织等。
//目录
*四川画像石棺双阙与天门关系述论——以简阳鬼头山3号石棺与张家沟2号崖墓石棺为例(刘芝华)*两晋的清议与选士制度(吴南泽 )
*试析谢灵运与庐陵王义真之交往及其在宋世的政治沉浮
(洪绵绵)
*南北朝通骋中的政治形势与文化心理浅析
(周文俊 )
*晚唐两宋龙虎山天师道研究——以龙虎山天师世系为中心
(刘凯)
*宋代流刑考——以流沙门岛的情况为主要事例
(杨芹)
*北宋元祐间经义、诗赋进士二科分合问题考论
(宋哲文)
*南宋湖广总领所财政体系初探
(周曲洋)
*广西买马与南宋初期西南边疆政治关系
(徐莹)
*明中期漕运改革中的卫所、运军和仓储体系——以徐州地区为例
(张程娟)
*明嘉万财政与《万历会计录》之修撰——以边饷定额化为中心的考察
(黄壮钊)
*明万历年间刘元卿的出处考量与《大学新编》的编撰
(林展)
*明末清初高攀龙理学形象的塑造及其转变——以高氏著作的编刻为中心
(黄友灏)
*清代杭州城市管理与社会变迁——以火政为中心的研究
(谢湜)
*大庚岭路与清代南雄州的虚粮
(张素容)
*明清珠江口沿海灶户社区社会变迁与乾隆朝裁场之研究
(李晓龙)
*蠲免钱粮与均田摊粮:以文斗寨为例试析清水江下游地区清代田赋征收的形成与演变
(卢树鑫)
*堡的演变与乡村组织——以广东南海、顺德、番禺诸县为例
(陈海立)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出版社」,搜索「ZSDXCBS1983」即可关注。
“本公众号在编辑推送时将通过事先联系的方式获得授权,但由于联系渠道的限制,难免出现遗漏。如本公众号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或出版物及时与后台联系。”

排版丨颜艳萍
编辑丨许靖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