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东南亚史学术动态与学术史

2017-11-04 东盟研究 明清史研究所
一、东南亚史研究简介
(一)中国
历代正史中的外国传、地理志多有涉及东南亚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类书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各朝实录、会要、通典、地方志等,也有不少材料。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有关东南亚的专著,如魏晋南北朝的 《扶南异物志》、《扶南记》、《佛国记》, 唐代的《大唐西域记》、《大唐求法高僧传》,宋代的《岭外代答》、《诸蕃志》,元代的《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明代的《西洋朝贡典录》、《东西洋考》,清代的《海国闻见录》、《海国图志》等。这些专著中有不少第一手材料,十分珍贵。霍尔强调,要获得任何东南亚的原始资料和知识,中国的史料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解放前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发展缓慢,主要从事的是史地考证。1927年上海暨南大学设立南洋文化事业部,出版《南洋研究》、《南洋情报》等。1940年张礼千、许云樵、姚楠等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学会,出版《南洋学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南洋研究所。解放后,1956年厦门大学设立南洋研究所,1959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设立东南亚研究所。1978年以后,又有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印支研究所等的设立。此外各相关的民间学会也纷纷成立。有关东南亚历史和现实研究的学术刊物和各种学术著作也都纷纷出版。
(二)外国
1.东南亚国家。战后东南亚各国开始重视本国的历史,有不少著作出版, 其中一些已译成中文, 如《菲律宾社会与革命》 (阿马多.格雷罗),《印度尼西亚史》(萨努西.巴尼),《缅甸史》(貌丁昂),《越南史略》(明铮峥),《越南古代史》(陶维英),《柬埔寨历史简编》(梁合安),《泰国与柬埔寨史》(琼赛)等。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除了各大学中的研究机构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其中,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是近年来颇受国际学术界重视的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下设的东南亚文化研究部,实际上是以历史研究为主的,它负责整理口述历史,承担传记写作等。
2.英国。传统上英国是西方国家研究东南亚史的中心,著名的研究机构有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等。但战后其研究已比不上美国。19世纪以降,一些曾经担任过殖民地官员的英国人纷纷著书论述东南亚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虽多为综合性研究,但基本上是历史著作,如莱佛士的《爪哇史》等。战后的代表作是霍尔于1955年出版的《东南亚史》,他摒弃欧洲中心论和印度中心论,提出“从整体出发来解释东南亚历史”, 是第一部东南亚地区通史。 霍尔还主编《东南亚历史学家》一书,总结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主张改变偏重研究缅甸、马来亚的倾向,并提倡以文物证史。
3.美国。美国占领菲律宾,并介入东南亚事务后,开始重视东南亚史的研究。1903–1908年间,美国出版了多卷本的《菲律宾群岛》一书,作者E.Blair与Robertson利用大量珍贵的文献档案,包括西班牙档案,因而论述翔实,是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二战后美国出于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需要,对东南亚史研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形成几个研究中心,如康奈尔大学、密执安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其研究重点大多放在近现代。战后美国相继出版了《法帝国主义的根基》、《缅甸近代史》、《东南亚历史发展》、《战后东南亚史》、《早期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及室利佛逝的起源》等著作。
4.日本。日本在战前出于其“南进政策”的需要,已相当重视东南亚史研究。战后于1955年成立亚洲经济研究所,1963年京都大学设立东南亚研究中心,1964年东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亚洲语言文化研究所,1966年全国性的日本东南历史学会成立。亚经所出版有月刊《亚细亚经济》,京都大学东南亚中心则有期刊《东南亚研究》。日本的研究机构各有侧重,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侧重印尼史,鹿儿岛大学、大坂外国语学院侧重缅甸史,庆应大学、九洲大学侧重侧越南史。日本研究东南亚史的一个特点是大量利用中国史籍。
5.法国与荷兰。 法国东南亚史研究较有影响的著作有伯希和的 《扶南考》,Maspero的《占婆史》,Coedes的《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等。著名的研究机构有法国远东学院,殖民时期院址先后设在河内和西贡,1956年迁至巴黎。荷兰早在17世纪就出版许多航海记,18–19世纪出版了一些东南亚历史著作,主要是东印度史。荷兰保存了大量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史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二、东南亚史史料
(一)中文
1.索引、提要、报告、词典。《东南亚研究论文索引,1980年—1989年》(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资料室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东南亚研究论文索引,1990年—1995年》(同上,1999年);《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论文索引,1996—2000年》(徐斌、张长虹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论文索引,2001—2005》(徐斌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东南亚古代史中文文献提要》(顾海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东南亚报告,2003—2004》(王士录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东南亚报告,2004—2005》(王士录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东南亚历史词典》(姚楠主编,周南京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2.资料汇编、名词汇释、古籍校释与点校。《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0年);《中国古籍中有关柬埔寨资料汇编》(陈显泗等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古籍中有关老挝资料汇编》(景振国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余定邦、黄重言编,中华书局,2002年)。《古代南海地名汇释》(陈佳荣等编著,中华书局,1986年)。《诸蕃志校释》([宋]赵汝适原著,杨博文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东西洋考》([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3.志书、实录。《大南一统志》(阮朝国史馆编撰,1882年初修,1906年重修)。《蓝山实录》(后黎朝永治年间[1676-1680]订正本);《大南实录》(阮朝国史馆张登桂等编纂,1841-1847)。
(二)外文
1.百科全书、史料汇编。《印度尼西亚百科全书》(①Ensiklopedia Indonesia, 1957;②Ensiklopedi Indonesia, 1980-1984);《泰国大百科全书》(Saranukrom Thai Chabap Racha Banthittayasathan, 1955-1986)。《菲律宾群岛》(The Philippine Islands, 1903-1909)。
2.地图集、碑铭集。《东南亚地图集》(Atlas of South-East Asia, 1964)。《柬埔寨碑铭集》(Inscription du Cambodge, 1937-1966)。
3.档案、实录。《荷属东印度布告汇编》(Nederlandsch-Indische Vrijzinnigo Bond,1602-1811);《大南实录》(越文版,越南史学院译注,1962)。
4.年度手册。《2004年东南亚手册》(Southeast Asian Affairs,2004);《2005年东南亚手册》(Southeast Asian Affairs,2005)。
 
三、东南亚史学术著作
1.《剑桥东南亚史》上、下卷([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上卷第一章首先回顾了西方20世纪东南亚研究的历程,对不同时期的东南亚研究著作进行了极有学术价值的全面考察。第二至第五章(从原始社会到1500年)主要论述了东南亚史前史和早期国家。第六到第十章(1500—1800年)着重分析了外部世界对东南亚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和东南亚传统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南亚政治发展、经济变化、社会变迁和宗教问题,进而阐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南亚内外压力下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下卷分两个部分,重点是围绕19、20世纪东南亚从传统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展开阐述。第一部分(1800—1940年代)论述了殖民政权的建立和西方列强的政策,探讨了东南亚政治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分析了东南亚在殖民统治和国际商业影响下经济与社会的变迁和复杂化,并对东南亚宗教和大众文化与反殖运动的关系作了阐述。第二部分(1940年代—1990年代初)在论述殖民帝国的终结和东南亚独立国家形成后,深入分析了在当地历史传统、战后全球格局和意识形态影响下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结构、经济和社会变迁,理清了当代东南亚的宗教变化,探讨了战后东南亚地区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发展。与以前的东南亚通史著作相比,本书在规模上是空前的,在结构和内容上令人耳目一新,并代表了当代西方东南亚历史研究的最新水平和成就。
2.《东南亚史》上、下册([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本书英文版于1955年出版后,受到各国历史学者的重视,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中文版根据英国麦克米伦公司1968年第三版译出。上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6世纪初叶以前的时代,包括第一章至第十二章,从东南亚的居民、东南亚的原始历史讲到欧洲人的到来。第二部分为欧洲人扩张初期的东南亚,包括第十三章至第二十六章,内容既有西方殖民者的征服活动,也有东南亚封建国家晚期的历史进程。下册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三部分为欧洲列强扩张领土时期,包括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九章,讲述除暹罗之外的东南亚各地殖民化的完成,以及暹罗的内部改革与对外关系。第四部分为民族主义对欧洲统治的挑战,包括第四十章至第五十章,内容为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东南亚各国最终走向独立。本书的重要贡献在于批判了以往东南亚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和“印度中心论”,并将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论述,是一本高水平的东南亚地区通史著作。
3.《东南亚历史发展》上、下册([美]约翰·F·卡迪著,姚楠、马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上册包括第一编《环境》;第二编《古代帝国》;第三编《向近代过渡》;第四编《欧洲人在商业上的控制》。下册包括第五编《加强经济发展》;第六编《政治改革与民族主义复活》。总共二十六章。本书的特色主要有:一、对古代史只作简略介绍,随即详细论述西方势力东侵后东南亚各国的历史发展;二、它虽按年代记叙,但不是王朝史而着重研究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注意本地区各国之间以及本地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也不是国别史的凑合,而是把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对本地区各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比较和分析;三、本书按专题分编,之下又分章,作者在每章的开头先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事态发展作简略介绍,然后分成若干小节,加以论述,使阅读和参考较为方便;四、对老殖民主义者残酷压迫当地人民的暴行揭露较多,对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叙述较详,对有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比较客观。
4.《战后东南亚史》([美]约翰·F·卡迪著,姚楠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本书共十七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讲到1969年以来印度支那局势的发展,主要内容为战后东南亚各国争取独立以及独立后发生的各种政治和经济问题。全书先就战后初期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情况作了综合性阐述,然后按国别记叙,最后又以观察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发展作为结束,有分有合,全面介绍东南亚各国战后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各种矛盾,研究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的前因后果,并且用比较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指出各国事态发展的异同。
5.《近现代东南亚(1511—1992)》(梁英明、梁志明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本书除绪论外,分为十九章。绪论的内容包括:东南亚名称的由来与地理概况;东南亚地区的相对统一性与多样性;东南亚近现代史的发展阶段与进程。第一章至第四章讲述了16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第五章至第七章讲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东南亚殖民化的加深以及反殖斗争的不断兴起;第八、九、十章分别论述了列强在东南亚殖民统治的最后确立、近代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东南亚;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内容是战后东南亚新生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第十四章与第十五章的内容则是巩固新生独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斗争;第十六章专门讨论了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救国战争;第十七章的内容是东盟的建立和发展;第十八章讲述印支三国的战后恢复与经济改革;第十九章专门论述东南亚华人问题。可以看出,本书侧重于政治史,特别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的历史,经济、社会问题的讨论居其次,文化问题的论述则较少。
6.《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1945—1994)》(贺圣达等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本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三篇:第一篇《战后初期到60年代初的东南亚》;第二篇《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的东南亚》;第三篇《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东南亚》。除导言外,分为二十九章。导言以“民主与发展”为核心,论述了“多党议会民主制尝试及其失败的原因”、“集权型统治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调整变革和东南亚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三个问题,实际上是点明了本书着重探讨的主题——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除了具体的国别研究之外,本书通过每篇的绪论与结语的形式对每个阶段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的概括,颇有独到之处。
7.《东南亚简史》(刘迪辉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本书是通史性质的著作,概括地论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各国的历史进程。全书分四篇三十二章,每章都论述一个国家在一个发展阶段中的历史,但没有区域性的综述。
8.《东南亚近代史》(第二版,余定邦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本书第一版于1996年出版,第二版被教育部指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全书分三篇十章,论述了17世纪至20世纪初东南亚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是殖民扩张与殖民制度史、民族解放运动史,也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史。
9.《当代东南亚政治》(第二版,张锡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全书共六章。第一章“历史变迁”为当代东南亚政治的大背景。以后各章均从各种不同视角剖析东南亚政治。第二章是从各国独立以后政治发展的角度描述各国政治发展的脉络。第三章是对静态的国家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是对动态的政治权力的结构进行剖析,考察其政治权力的核心成份及活动方式。第五章分析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其目的是挖掘各国政治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一章为国际关系,着重展现各国政治运作的国际环境。这种完整的成书体系试图为读者展示东南亚政治的全貌。
10.《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贺圣达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本书的内容反映了从上古到近代东南亚各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宗教、学术、文学和艺术等的发展轨迹,阐述了东南亚各国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分析了东南亚各国文化早期有较高统一性及11世纪后期迅速多样化的原因。结合东南亚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化时期、古代文化孕育期、古代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东南亚文化变化与转型期),正文部分分为三篇:第一篇《东南亚的原始文化和古代早期文化》;第二篇《丰富多彩的东南亚古代文化(11世纪——19世纪初)》;第三篇《近代东南亚文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11.《东南亚》([英]道比著,赵松乔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本书是一本地理学著作,作者的目的在于描绘东南亚的地理环境条件及人类生活状况,实际上是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于一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描述东南亚自然情况,第二篇按区域来叙述每个政治单位的人文情况,第三篇结合东南亚的社会地理商讨它的几个现存问题。本书资料丰富,提供了许多有很大参考价值的事实及数字。第一篇关于东南亚自然情况的总论以及第二篇关于马来亚、缅甸及印度尼西亚的分国叙述尤其充实。作者也讨论了东南亚地区由于殖民统治所造成的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二战后殖民制度危机加深的许多现象。本书附有120幅地图,很有参考价值。
12.《20世纪的东南亚:文选》(Cliver J. Christie, Southeast Asi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Reader, I.B.Tauris Publishers, London & New York, 1998.)本书是作者在大学从事当代东南亚历史教学多年后编写成的,目的不仅是为大学生提供有关东南亚当代历史的核心文本,而且也是为一般读者提供该段历史的概括性介绍。除导言之外,本书按专题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作者的概括性介绍和评论,并附有相关的阅读材料。它们依次为:《教育、改革与民族意识,1900—41》;《革命与体制变迁,1900—41》;《日本入侵东南亚的影响,1940—45》;《战争的后
果:革命》;《如何实现独立:1.战后初期的殖民地》;《如何实现独立:2.族群间的谈判、冲突及冷战》;《动荡的二十年,1954—65》;《东南亚的稳定年代,1965—75》:《1975年:十字路口及其以后》。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说是阅读材料,它们都是作者精选出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献。如第三部分所选的胡志明的《引导我走向列宁主义的道路》;第五部分所选的苏加诺的《潘查希拉的诞生》;等等。
13.《东南亚:过去与现在》(D. R. SarDesai, Southeast Asia Past & Present, Westview Press, Boulder & San Francisco, 1994, Third Edition.)本书是作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东南亚历史教学二十年的结果。作者着重关注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活动以及当地人对此的反应。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的遗产》,讲述了东南亚的早期历史以及西方殖民者入侵初期的历史,共分为六个小部分。第二部分《殖民地插曲》,讲述了东南亚各个殖民地国家形成的历史,以及仍然维持独立的暹罗的历史,共分为五个小部分。第三部分《民族主义的回应》,叙述了东南亚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以及暹罗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来龙去脉,共分为七个小部分。第四部分《自由的结果》,叙述了东南亚新生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14.《东南亚:从殖民主义到独立》(Jan Pluvier, South-East Asia from Colonialism to Indepen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ala Lumpur, 1977, Second Edition.)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为政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构成了本书的主线。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殖民时代》,分为六个小部分,论述了西方殖民政权及其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第二部分《日本的征服》,分为六个小部分,论述了西方的战败及其对本地区民族主义的刺激。第三部分《“大东亚”之一部》,分为五个小部分,论述了日本的统治及其欺骗性。第四部分《民族革命》,分为四个小部分,论述了反抗日本的斗争、日本战败,以及西方殖民者卷土重来。第五部分《恢复殖民统治的企图》,分为三个小部分,论述了东南亚人民与重返本地区的西方势力的斗争。第六部分《西方统治的完结》,分为四个小部分,论述了东南亚各国最终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西方的殖民统治。
 
四、期刊
(一)英文期刊
[1] Asian Studies Review,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
asiareview@anu.edu.au  http://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asre
[2]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021 East Huron Street, Ann Arbor, MI 48104, USA
abeard@aasianst.org  www.jstor.org
[3]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 30 Heng Mui Keng Terrace, Pasir Panjang, Singapore 119614
pubsunit@iseas.edu.sg  http://bookshop.iseas.edu.sg
[4]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isjseas@nus.edu.sg  http://www.cambridge.org
[5] 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Jalan Tanah Abang III /23-27, Jakarta, Indonesia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 Professors World Peace Academy, 1925 Oakcrest Avenue, St. Paul, MN 55113, Minnesota, USA
ijwp@pwpa.org  http://www.pwpa.org
[7]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P.O. Box 592, Manila Philippines 1099
[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USA
danl@hawaii.edu  http://www.elsevier.com/locate/ijintrel
[9]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ib@soas.ac.uk
[10] The Pacific Review, Taylor &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 UK
info@tandf.co.uk  http://www.tandf.co.uk/journals
[11]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oad, Oxford OX4 2DQ, UK
http://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journals/gor-opp
[12] 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 3086, Victoria, Australia
M.O’keefe@latrobe.edu.au
[13]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The Pacific Coast Branch,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ttp://www.ucpress.edu/journals/phr
[14]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JMH
[15]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lifornia, USA
aaeditor@aaanet.org  http://www.aaanet.org/aa/reviewinfo.htm
[16] Pacific Affair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64-1855 West Mall, Vancouver, B. C. V6T 1Z2, Canada
enquiry@pacificaffairs.ubc.ca  www.pacificaffairs.ubc.ca
[17] Asian Surv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 94720, USA
journals@ucpress.edu  http://www.ucpress.edu/journals/rights.htm
[18] Contemporary Review, Contemporary Review Co. Ltd., P. O. Box 1242, Oxford OX1 4FJ, England
[19]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The 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use@muse.jhu.edu  http://muse.jhu.edu
[20]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 Institute of Muslim Affairs,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 UK
http://www.tandf.co.uk/journals
(二)中文期刊
[1] 《东南亚研究》,双月刊,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文学院四楼,510630。
odnybj@jnu.edu.cn  http://www.jnuir.org
[2] 《东南亚》,季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主办,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650034。
[3] 《东南亚纵横》,月刊,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南宁市新竹路5号,530022。dnyyjs@163.com
[4] 《南洋问题研究》,季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主办,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361005。
Xianan@jingxian.xmu.edu.cn  http://nanyang.xmu.edu.cn
[5] 《南洋资料译丛》,季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主办,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361005。
[6] 《世界民族》,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100081。
sjmz@263.net  http://www.sjmz.net
[7] 《当代亚太》,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bjb-yts@cass.org.cn
[8] 《世界历史》,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sjls03@yahoo.com.cn
[9] 《亚洲文化》(中英文双语),年刊,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主办。Asian Cultur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Kent Ridge, P. O. Box 1076, Singapore 911103.
[10] 《南洋学报》,年刊,新加坡南洋学会主办。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South Seas Society, P. O. Box 709, Singapore 119075.
 
五、书评
真正的书评是一种科学成果,是一项要求严谨的科学研究,它要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思辨、判断,去扩充人类智慧的光明。书评的写作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富于感受和表现力地传达作者的领悟。书评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它综合起深刻的理性思辨和美妙的直观鉴赏,使作者和读者都得到美的享受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书评是一项影响广泛的社会活动方式,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现实性,它是一种面对读者、面对作者、面对社会的广泛的交流。书评离不开对书的研讨,离不开社会的交流,离不开它的现实责任。书评对所评之书,不仅要从表面上、从各个局部把握它的“形”,更需要从整体、从深处把握住它的“神”。作为评论,应该能更深入地把握住它们的内容、风格、神韵、精髓及各方面广泛的联系。能不能客观、准确、深入地衡量出书的优劣高下、价值所在,也决定了书评的价值。
学术性书评应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其目的在于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性书评的作者必须对所评论的书作过深入的研究,从头至尾反复阅读;作者对所评书的研究对象也要作过一定的研究,或至少有所涉猎;作者应该熟悉同一领域的其它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才能对所评书的成就和不足加以客观的评论,并与其它成果进行比较。学术性书评应该有多种形式,而不应该程式化。对一部书,可以作全面的评介,也可以局部地进行专题性的评论,即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也可以用读后的形式借此引伸出书评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当然还可以有不同意见的讨论乃至争论。学术性书评应特别强调科学性与公正性,应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对所评之书作出评价。学术性书评还能起到学术信息交流的作用,扩大学术界各领域相互沟通的渠道。
学术性书评举例:
郭志超《田野调查和文本写作例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本文以四本(篇)著作为例,阐释和评析了民族学研究中假设的方法、生活史与社区的叠构法和调查单位的别致运用,以及求真准则的遵循或迷失与有关调查研究方法的关系。文章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堪称学术美文。
刘宏《知识体系与社会政治变迁——以陈初明、黄基明主编的〈华人对马来世界的认识:比较的视野〉为中心》(《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5期)。本文将所评论的论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探讨了它们主要的关注,并用一个主题将它们串连起来,那就是:本土和异域知识同社会与政治变迁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六、研究方法
信息时代如何学习
互联网创造了“即时通讯”,改变了时间模式,产生了知识、智慧的海洋。信息文化使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变化的短周期和快节奏是教育和学习的最大挑战,人类知识的半衰期短于五年。
当代教育的变化:(1)服务:从塑造型变为服务型;(2)以前是“教—学—半”,即学占整个教育过程的一半,现在是学比教更重要,教为学服务;(3)个性化:不是“批量生产”,不是模式化;(4)积极思维:科学加入了人的情感和人文关怀,是探索的、开放的过程,“皮克马林翁效应”(雕塑家想象其作品活了起来),在信息时代,只要“我”相信,“它”就会出现,工业时代则太实在。
信息社会最好的老师是谁?信息社会没有“长辈”,至多只有“长子”。老师的概念发生了大变化,“所有的老师都不得不再当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会当自己的老师”。如何学习?(1)学会享受学习;(2)精益求精的学习当然还有必要,但同时要学会快速的学习、粗糙的、蜻蜓点水式的学习;(3)既有循序渐进的学习,也有跳跃式的、超前的学习;(4)学会“减法”学习,亦即将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清除掉;(5)利用互联网;(6)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撰写论文的三个“更重要”
第一,动笔以前的思考比动笔以后的写作更重要。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再动笔,比边想边写显然更好,因为思考以后搭起来的框架,无论对文章的总体结构还是对其总体思路,都是十分必要的,这比写作中拼接起来的结构和思路更能体现文章的联贯性和完整性,也更能使读者透过文章的细节体会到作者的宏观构思。
第二,大视野比材料更重要。材料好比砖瓦,可以随匠心所运而建成任何形式的楼宇,材料本身并不能体现作者写作的特点。而大视野好比一个胸襟博大的建筑师心中的构图,因为他见过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建筑,并将其融会贯通于心中,所以能超越一般建筑师的构思,以超凡脱俗的气魄营造出旷世之作。所以,任何一个不太大的题目,都必须以一个宽阔的场景作为其展开的舞台。
第三,独到的见解比引经据典更重要。就历史论文而言,重要的在于重新解释历史。如果每一代人老是重复前人对历史的解释,那么历史还成什么科学呢?新的时代肯定会使人们站在新的高度上回顾历史,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问题,探索前人未曾探索的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科学像其它门类的科学一样,其本质在于探索和发现。
 
论文的理论框架
科学的最高成果是概念,科学创新需要正确的概念建构。范畴是科学的最基本概念。“范畴”取自“洪范九畴”(<尚书·洪范>)一语,洪意大,畴即品类。
作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若干范畴。如在一篇以海外华人网络为主题的论文中,提出嵌入式网络、延展式网络,等等。前者指某个次级地缘群体的网络是镶嵌于更大的华人网络之中的;后者指该地缘群体网络是以祖籍地为圆心跨越省界和国境分布于各国各地的,或者是以某一个海外聚居地为圆心扩散开来的。
理论框架是指作者要以哪一个或哪几个学者的理论为主要的分析框架,当然最好不要完全照搬,而是自己有所补充与扩展,乃至在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理论。理论框架的建构不是空穴来风、无的放矢,而是要围绕着作者所提出的、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问题的提出或设计就很重要。一篇论文往往有一个中心问题,又有几个围绕着它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与问题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或递进关系,最后才触及到中心问题。还是以海外华人网络为例,如果中心问题是:某个次级地缘群体网络的特点是什么?那么相关的问题就是:这一网络与他们的地方性认同之关联具有什么特点?其祖籍地的人文传统中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若有,它们在形成海外人士的性格方面会起到哪些作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回乡投资中会因此而形成某些情感性的平衡因素吗?或者甚至形成某种情感型的投资模式?在围绕这一切的外部环境中,祖籍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祖籍国的相关政策等,发挥着何等作用?再者,在海外人士的网络建构过程中,是否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在网络运作上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中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问题设计的工作完成了,理论框架的建构就会相对容易。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作者依据上述问题,可以建构“双重网络的叠加与互补结构”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所谓双重网络,就是华人网络包括经济网络和文化网络。经济网络是有形的,文化网络是无形的,然而没有后者的支撑,前者无法形成并运作。经济网络是“形”,文化网络是“神”;若欲发挥经济网络之“用”,则必以文化网络为“体”。这样就形成了“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叠加结构。然而,侨乡与海外的关系,从文化上来说,侨乡是源头;从经济上来说,海外是回馈者。这样,侨乡与海外之间的文化网络和经济网络又都是不对称的。由是,两类网络在叠加之同时,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又是显而易见的,其互补结构遂浮出水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