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马光(搬运工)

弘毅

汤开建 | 四百年(1557-1941)澳门工业发展的特点、地位及影响

作者简介:汤开建,澳门大学历史系 原文出处:国学学刊 内容提要:在以往有关澳门历史的研究著作中,很少有人提到澳门的工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澳门只是东方的“蒙特卡罗”——一座赌城而已。然而,搜尽历史资料,我们发现从1557年到1941年近四百年的历史中,澳门确确实实存在着她自己的工业以及她独特的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发展的特点,不论是古代澳门工业还是近代澳门工业,均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重大的影… 阅读更多 »汤开建 | 四百年(1557-1941)澳门工业发展的特点、地位及影响

【征稿启事】 “元代国家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元代国家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2023年中国元史研究会年会 第一号通知 尊敬的________先生/女士: 近年以来,海内外元史研究蓬勃发展。元代国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多元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一直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有鉴于此,中国元史研究会与南开大学宋元史研究中心拟联合举办主题为“元代国家与多元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元史研究会年会。 素仰您学养深厚,在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阅读更多 »【征稿启事】 “元代国家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代西方税收与殖民管治:澳葡政府确立对澳门华人的税收制度

作者简介:曾金莲,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广州 510520 原文出处: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对澳门控制的减弱,葡萄牙开始积极寻求殖民管治澳门。1846至1849年亚马留政府对居澳华人税收制度的确立是澳葡殖民管治政策的重中之重。首先,葡澳政府制定税收方案,明确征税对象为地产、房产和个人所得等,采取“什一税”固定税率,纳税人包括澳门葡人、外国人和华人。其次,设置… 阅读更多 »近代西方税收与殖民管治:澳葡政府确立对澳门华人的税收制度

郭卫东 | 19世纪初叶欧美国家对华贸易反差现象研究

作者简介:郭卫东(1955-),男,山东定陶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安徽史学》 内容提要:18-19世纪之际,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先前和中国进行贸易的绝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淡出中国市场,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英国与美国仍能保持其对华贸易不坠,甚或快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在于,当西方对华贸易最重要的交换物品——美洲白银发生危机时,英美两国较好地解决了替代产… 阅读更多 »郭卫东 | 19世纪初叶欧美国家对华贸易反差现象研究

茅海建 |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之初步考证

作者简介:茅海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史林》 内容提要:本文为考察康有为巴西移民计划,而涉及至巴西招募华工之事,由此对晚清中巴关系史的重大环节——中巴《和好通商条约》、1893年巴西派使来华、澳门非法招工等项逐一考察分析。本文推测:康有为新结识的澳门巨商何廷光,很可能与巴西招工有关,何请康有为北上,向总理衙门疏通。 关 键 词:康有为  招募华工  中巴关系… 阅读更多 »茅海建 |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之初步考证

20世纪以来十三行研究评析

冷东   十三行是清代中期外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停止其他海关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职能,通过粤海关建立“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广州制度,十三行成为清代中期与西方国家贸易的贸易体系,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逐步展开对十三行的学术研究,现将百余年的曲折发展简要评析如下。 一、1900-1949年:奠基阶段 早在清代中期就保留了十三行的中外文… 阅读更多 »20世纪以来十三行研究评析

张程娟:长运之后:明代中后期漕运派兑改革与卫所分帮机制

 提示:点击上方“学术研究“↑可快速关注 摘要 明代漕法凡三变,成化年间长运法推行后漕运制度逐渐定制,实则运作过程颇多曲折。从兑运到长运,均为解决江南地区的漕运问题,亦是军民州县水次交兑的进一步推广。长运之后,江南地区漕粮解运环节虽改为运军直达,征收和交兑环节却依然维持兑运法时期的“民收民兑”,因“军民交兑”地点逐渐普及至各州县水次仓,州县与漕运卫所之间逐渐形成“… 阅读更多 »张程娟:长运之后:明代中后期漕运派兑改革与卫所分帮机制

书讯 | 明代的王朝国家之路

社科文献出版社·九色鹿 赵现海 著 定价:158.8元 ISBN:978-7-5228-0804-8 作者简介 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2020—2021年挂任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入选201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兼任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新汉学计划学术顾问、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 阅读更多 »书讯 | 明代的王朝国家之路

讲座 | 萧婷:China and Spanish America: Some Forgotten Aspects of China’s Early Modern Maritime Silk Road

ZOOM网络研讨会注册 China and Spanish America: Some Forgotten Aspects of China’s Early Modern Maritime Silk Road 演讲提要:Speaking about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many things come to mind, from silks to p… 阅读更多 »讲座 | 萧婷:China and Spanish America: Some Forgotten Aspects of China’s Early Modern Maritime Silk Road

学人论史 | 栾成显|明清地方文书档案遗存述略

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文书档案相继面世,一批利用地方文书档案的史学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地方文书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地方文书档案已成为中国古代史史料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总体来看,利用地方文书档案研究历史的时间并不算长,其研究成果也不为多;特别是有关地方文书档案的史料仍在发掘之中,其确切的遗存情况尚不十分清楚。这里,仅就个人所知,对明清地方… 阅读更多 »学人论史 | 栾成显|明清地方文书档案遗存述略

澳门文化局出版《旅澳法国人、旅行与回忆(1609-1900)

【澳门日报消息】文化局出版Memórias,Viagens e Viajantes Franceses por Macau(1609-1900)(中文译名:《旅澳法国人、旅行与回忆(1609-1900)》),该书由历史学家苏一扬(Ivo Carneiro de Sousa)所著,收录了1609年至1900年间近三百份旅澳法国人的文字回忆录,是记载澳门历史生活图景的精彩之作。 Memórias,Vi… 阅读更多 »澳门文化局出版《旅澳法国人、旅行与回忆(1609-1900)

新书 | 岸本美绪《历史的转换期6:1571年.白银大流通与国家整合》出版

作者: 岸本美緒 (編)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 译者: 李雨青 出版年: 2022-1 页数: 304 定价: NTD43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0533828 内容简介 西元1571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西歐:重商主義衝擊新舊國家,對外建立貿易據點競逐海上霸權,對內集中君主專制 西亞:鄂圖曼、薩法維、蒙兀兒三大帝國由強勢君主整合,維繫多民族統治 東南亞:阿育… 阅读更多 »新书 | 岸本美绪《历史的转换期6:1571年.白银大流通与国家整合》出版

新書丨孫喆, 張永江 著:《百年清史研究史·邊疆民族卷》出版

来源:边疆社会科学  图书信息 作者:孙喆、张永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9 ISBN:9787300310602 内容简介 《百年清史研究史·边疆民族卷》通过边疆史+民族史的独特视角,探讨了民国至今百余年中国学术界边疆民族研究,特别是清代边疆民族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相伴生的史学观念意识嬗变、重要学派、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人风貌、学术观点、著述成果及价值评估诸… 阅读更多 »新書丨孫喆, 張永江 著:《百年清史研究史·邊疆民族卷》出版

书讯|李昕升: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

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10 字数: 260千字 页数: 214页 ISBN: 9787522700915 1 内容简介 《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于202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为第十… 阅读更多 »书讯|李昕升: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

张凌霄:军机处的满伴与清代中枢机构之变迁

军机处的满伴与清代中枢机构之变迁 张凌霄 摘 要:清代中期以降,军机处作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在帝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满伴”是军机处档册中经常出现的重要术语,但学者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明显不足。学界既对满伴的人员构成和职能不甚清楚,亦不知满伴的由来。通过梳理大量军机处档案和其他满汉文文献,可以确定满伴即指满章京。在“满伴”术语出现和流行之前,军机处的官员使用了满老先生、满班等数个术语来指称满… 阅读更多 »张凌霄:军机处的满伴与清代中枢机构之变迁

【述评】赵思渊、刘志伟、申斌:增长与脱嵌:近2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进路

增長與脫嵌:近20年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問題意識與進路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之後,經濟史研究在整個中國史學研究中相對趨於沉寂,學術熱點隨時代而變是自然之理,其伏線則是隨著意識形態空氣的變化,新的問題意識仍在醞釀期,研究方法也正在尋找新路徑。20世紀50-80年代,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主線是在社會發展五階段理論框架下的“中國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這些主導中國經濟史研究的論題… 阅读更多 »【述评】赵思渊、刘志伟、申斌:增长与脱嵌:近2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进路

欧美游客眼中近代中国澳门的社会景象

摘要:19世纪至20世纪初,来自欧美的商人、官员、宗教人士等纷纷访问中国澳门。他们或陶醉于澳门优美的风景,或关注澳门的商业和工业发展,或惊讶于中国独特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或赞叹中西文化的和谐相处,或激烈谴责臭名昭著的苦力贸易。其中一些游客还留下了游记、日记、书信等记录,成为当时外界观察澳门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弥足珍贵。通过对这些珍稀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可以看到近代中国澳门社会生活的万千姿态和更为真实… 阅读更多 »欧美游客眼中近代中国澳门的社会景象

李怀印: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

作者简介:李怀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任教授。南京 210046 内容提要:不同于以往围绕所谓“新清史”展开的争论中各方均把注意力聚集在清朝的规章制度、治理方式以及满人精英的观念、习俗方面,这里另从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两个侧面,重新审视清朝国家的形成路径及其性质。清朝疆域的整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后金政权在东北兴起,到入关后取代明朝,至17世纪50年代基本控制关内各省,是为开国的第一阶段;其第… 阅读更多 »李怀印: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

新书 | 郑诚:明清火器史丛考

作者: 郑诚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2-3 页数: 530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2674081 内容简介 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的火器技术发生了一系列或显或隐的重要变革,影响深远。传统时代的火器知识如何传播,技术如何应用、如何演变;域外知识如何输入,舶来器物如何本土化;军事技术领域的中外交流得失几何,都是本书试图探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 郑诚,… 阅读更多 »新书 | 郑诚:明清火器史丛考

陈锋 | 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来源:《史学集刊》2022年第5期,注释从略,引用请遵照原文 【摘要】:“非常时期”是相对于“正常时期”而言。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更能体现国家的财政治理能力。清代前期的非常时期具有“间歇性”特征,主要是清朝入关后的“开国”时期以及清代前中期的三藩之乱和白莲教之役时期,财政政策的变动以赋税的加征、举办捐输,调整起运、存留比例为手段。清代咸丰年间以降,大多处于非常时期,由… 阅读更多 »陈锋 | 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

新书简讯 | 董欣洁译著:《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

《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 《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 译者:董欣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对跨国和全球性的历史研究方法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围绕这种新的跨界运动的讨论范围仍然有限,关于全球史的任务、责任和潜力的理论交流基本上局限于国家或地方的学术界。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提出了一系列… 阅读更多 »新书简讯 | 董欣洁译著:《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

The Trans-Asian Pathways of ‘Oriental Products’: Naviga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arcotics between Turkey, China, and Japan, 1918–1938

Published online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April 2021 DANIEL-JOSEPH MACARTHUR-SEAL Abstract Patterns of opium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hifted immensel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twentieth cen… 阅读更多 »The Trans-Asian Pathways of ‘Oriental Products’: Naviga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arcotics between Turkey, China, and Japan, 1918–1938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一部中国外销瓷与中古世界的贸易、技术和文化史图典著作!

“  本书作者曾30余年广泛搜罗各国的中国外销瓷,本书选择了一个中国人少有关注的切口——外销瓷,书中用简明清晰的文字和作者多年收藏精选的高清呈现的200多件中外不同时期陶瓷珍品,勾勒出一千多年来中国外销瓷的全球之旅,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模仿、创新与追赶。 ” 01 — 本书概况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 原作名:The Ceramics of… 阅读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一部中国外销瓷与中古世界的贸易、技术和文化史图典著作!

吴敏超 | 区域抗战史研究的关怀与路向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进入21世纪,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和资料整理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11月,《中国抗日战争史》八卷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综合反映了国内抗战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当然,这亦是一个新的起点,研究者仍然需要继续在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出版、研究方法与视角创新上不懈努力,寻找新的学术兴奋点和增长点。面对极大丰富的档案资料的开放和种类繁… 阅读更多 »吴敏超 | 区域抗战史研究的关怀与路向

图书 | 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

中文版名:《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已出版) 作者: Hans van de Ven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4-2-11 页数: 432 定价: USD 6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231137386 内容简介 Between its founding in 1854 and its colla… 阅读更多 »图书 | 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

《汇丰银行与近代》书评——全面呈现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面相,看懂金融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汇丰银行,1865年成立于香港,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汇丰银行已经是英国最大的银行控股集团,并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佼佼者,堪称跨国“金融帝国”,目前,其网络遍布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超过9500家分支机构。 这样一家“巨无霸”型的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从1865年成立至今,从未间断过在中国大陆的运营(1955—1980年,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尤其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阅读更多 »《汇丰银行与近代》书评——全面呈现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面相,看懂金融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走出瓶颈:澳门历史研究现状与前瞻

作者:汤开建 作者简介:汤开建,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本文就澳门历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的矛盾、史学理论的取舍与应用、路径选择与空间拓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而且提出未来澳门历史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即葡文文献的整理与翻译。文章认为,目前的葡文文献整理与翻译,滞后于澳门历史研究的发展,并已成为了澳门历史研究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作为国… 阅读更多 »走出瓶颈:澳门历史研究现状与前瞻

包伟民|“唐宋变革论”:如何“走出”?

作者:包伟民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源:故宫博物院) 关于“唐宋变革论”,大家将该说的话似乎全都说完了,甚至已经有点令人心生厌倦。 但是,坊间议论依然不绝。这或许表明此题尚存余义,可以再稍作讨论。 一、学术史视角 1922年,时任日本京都大学讲师的内藤湖南(1866—1934)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 阅读更多 »包伟民|“唐宋变革论”:如何“走出”?

编译所 | 梅尔清:在明清史中寻找江南——近三十年英文世界的研究进展

编|译|所 2022年05期 在明清史中寻找江南 近三十年英文世界的研究进展 在有关明清中国的英语学术研究中,江南地区虽然没有被学者们当作一个专门学术领域,它却一直占据中国史的中心地位。结果是,学者们或是把江南视作赖以观察中国的缩影,或者是他们研究其他问题或选题时的一个个案,但没有视之为一个单独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于社会经济史学者来说,江南是中国历史诸多发展,如萌芽状态的近代性或资本主义的缩影,它的… 阅读更多 »编译所 | 梅尔清:在明清史中寻找江南——近三十年英文世界的研究进展

重磅!最新发布6700余部(件)古籍数字资源介绍

1月4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本次活动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本次6家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不仅有明清版刻、稿抄本古籍,还有碑帖拓本等特色资源,为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开展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截至目前,全国累计… 阅读更多 »重磅!最新发布6700余部(件)古籍数字资源介绍

傅斯年图书馆新增开放善本古籍452种提供线上阅览全文影像,欢迎至善本古籍资料库登入使用

本次新增開放館藏善本古籍452種,包括:史部政書類善本75種、史部地理類善本278種、方志類古籍32種、敦煌卷子49種及其他18種,全文影像已對外公開放置於「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善本古籍資料庫」,免費提供線上閱覽與書目查詢檢索,歡迎至資料庫登入會員使用。 新增開放書目如下: 史部政書類善本75種: 1.《天工開物 三卷》,日本明和八年(1771)菅生堂刊本。 2.《說帖輯要 不分卷, 首… 阅读更多 »傅斯年图书馆新增开放善本古籍452种提供线上阅览全文影像,欢迎至善本古籍资料库登入使用

孙来臣:中国东南亚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孙来臣,美,男,加州州立大学富乐屯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屯大学副教授。 原文出处:南洋问题研究 一、中国东南亚研究与国际学术界脱节 安东尼·瑞德的《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终于出版了!① 本人在2003年建议翻译瑞德《东南亚的贸易时代》,从国内同仁处得到的消息是:本书北大图书馆没有,国家图书馆也没有!我当时大吃一惊: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名著,上册1988年出版,下册… 阅读更多 »孙来臣:中国东南亚研究述评

王锦萍《​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出版【附相关讲座预告】

未名学者讲座94 1265年双碑 一个全真宗派的文本、视觉和性别化呈现 时 间: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19:00 主讲人:王锦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评议人:党宝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主持人:苗润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助理教授 内容提要 13世纪蒙元统治下的华北社会,不同组织、群体立“宗派之图”碑蔚然成风。学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人世侯和… 阅读更多 »王锦萍《​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出版【附相关讲座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