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名家鸿论

陈尚胜:全球化与民族性:郑鹤声史学精神探析

      本文主旨原刊于《文史哲》2011年第5期,以庆祝山东大学110年校庆,并纪念先师110周年诞辰。先师哲嗣一钧师兄和历史院博士生周国瑞在本文写作中,都曾在资料上提供帮助,附述申谢。本次修改,受王兄学典教授嘱咐,结合以前在《文史哲》1996年第3期刊载的个人所写《郑鹤声教授对于中国历史学研究的贡献》一文,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并做适当修改而成。(作者附记)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阅读更多 »陈尚胜:全球化与民族性:郑鹤声史学精神探析

名家史论 | 王明珂:学习历史不要自我局限

  来源:无逸说     撰稿人:黄子晏、王威 访谈人:黄子晏、王威、张存一、高于鈜 访谈时间:2018.12.7 ◆ ◆ ◆  ◆ ◆ 王明珂老师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以游牧民族人类学、民族史和历史人类学之相关研究见长,对于族群认同、社会记忆等相关研究多有贡献。 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老师的学术研究和现实关怀是「华夏」与「华夏边缘」… 阅读更多 »名家史论 | 王明珂:学习历史不要自我局限

徐秀丽丨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欢迎点击上方“经济社会史评论”关注我们- >>>>  专稿 编辑部推荐语       在史学领域,中国近代史是比较敏感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领域,鸦片战争的研究就曾引起最高层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及其所办杂志是这个领域的核心。本文作者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中文版和英文版主编,她利用自己所处的学术优势,疏理了1949年以来7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脉络… 阅读更多 »徐秀丽丨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名家史论 | 邓小南:力度·厚度·深度——学术研究如何兼顾原创性与时代性

来源:明清史研究辑刊 本文转自青年史学家公众号   我从1986年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当时就曾和学生一起拜读吕思勉先生的著述。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作品能和思勉先生的奖项联系在一起。“原创”这两个字,是一个时代不断前行的动力,是真正学者的标准,也是对个人永远的激励。 从个人角度观察学界时,我通常把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型的,一类是工匠型的——理想状态下当然是二者兼备。我… 阅读更多 »名家史论 | 邓小南:力度·厚度·深度——学术研究如何兼顾原创性与时代性

张晓校 | 微信与历史学

微信与历史学 基本信息 摘 要:微信及其平台传播信息、研究动态、各种史料, 为传统历史学传播方式、手段望尘莫及, 对历史学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彰显出时代特征。微信所承载的历史学信息借助自身特有的传播功能, 为传输史料、思想观点、各类研究成果创造了便利, 也传播了历史学, 突显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微信特有的互动功能, 不仅体现了即时、及时、实时, 而且为学术研讨、交流提供了多样性的立体空间。面对微信时代… 阅读更多 »张晓校 | 微信与历史学

澳科大社文所/《南国学术》编辑部 ‖ 2018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信息速递· [编者按]为客观记录和梳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势,提高历史学的社会关注度,传播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澳门大学《南国学术》编辑部自2017年起,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年度性“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次是第二届,观察范围包括2018年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领域的热点话… 阅读更多 »澳科大社文所/《南国学术》编辑部 ‖ 2018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

什么样的历史事实能够进入历史解释(节选)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公众号,2017年11月8日 【编者按:彭刚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17年第3期发表《事实与解释:历史知识的限度》,本微信号获作者授权编发其部分章节。】 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于历史学家的,是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讲述人们在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可是,人们不会满足于,历史学家只是确认和描述,过去发生了如此这般的事实;而是期望他所呈现的,是一幅有着内在关联的历史图景… 阅读更多 »什么样的历史事实能够进入历史解释(节选)

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本文作者科大卫,译者程美宝,文载2015年10月11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位同事跟我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类学所做何事。他的问题问得特有意思:人类学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所谓的“历史”为何物,历史学家也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田野”是啥意思。 我想我们现在干的,说白了,是更像历史学家的活多于人类学家的活。我不是说历史研究一定要这样做,但这的确是我们向来的做法。… 阅读更多 »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内容提要:“概念史”是伴随“语言学转向”而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史学类型和跨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概念史手法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方法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东亚近代知识考古、数据库研究方法、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近代新名词研究、近代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研究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总体而言,概念史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身份未明、时代未定、平台未建的起步阶段,有志者当从系统译介德国… 阅读更多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古史研究各断代学者首次大聚会

原创: 蒋海升 中华读书报 本文要点 1. 四十年中国古代史断代研究成就不仅超过了民国时期,而且整体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 摆脱断代史的束缚,跨越断代的壁垒,把中国古代史作为一个整体,对历史进行更长时段的考察是近年来境内外古代史研究的一个突出取向。 3. 现在古代史研究有一种有学问没思想、有文章没问题、有问题没逻辑的“三有三无”现象值得反思。 4. 要防止把对“碎片化”的批评等同于对“微观… 阅读更多 »古史研究各断代学者首次大聚会

李伯重 | 学术创新:根治“学术垃圾”痼疾之方——以历史研究为中心

[提要]中国学术论文近年来出现“井喷现象”。与之相伴的是“学术垃圾”的飞速增加。所谓“学术垃圾”,就是没有价值和有不良作用的作品。无论何种“学术垃圾”,都是公害。“学术垃圾”问题由来已久。客观来说,比起改革开放之前,今天情况已有重大改善。“学术垃圾”的产生,一个关键是学者缺乏创新精神。必须大力宣导学术创新。史学中的创新,包括史料、方法的创新。学者要努力创新而不再制造“垃圾”,就应牢记:“勿以恶小而…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学术创新:根治“学术垃圾”痼疾之方——以历史研究为中心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2014)。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Book Award(韓國… 阅读更多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李红岩:中国史学四十年:样态、潜流、走向

作者 李红岩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12-11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这40年,不但是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40年,也不但是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40年,而且是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40年。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报选择学术文化领域变动较巨、成绩较多的若干板块,约请相关专家从个人亲历和见闻切入,回顾这些板块40年来的发展轨迹,总结其成绩,反思其得失,展望其未来。 王学典、陈思和、叶延滨、梁涛、… 阅读更多 »李红岩:中国史学四十年:样态、潜流、走向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China and Europe in Historical Change–Talking with Professor Wang Guobin 原编者按:王国斌系尔湾加州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他关于中国与欧洲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系列见解突破了长期盛行的各种欧洲中心主义研究框架,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他本人因… 阅读更多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学人介绍】马大正:默默治史一甲子 唱响学术三部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马大正,1938年9月生于上海,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4年任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7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历任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始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唐代、清代边疆史研究。当前主要从事中国边疆治理、中国边疆研究史以及中国边… 阅读更多 »【学人介绍】马大正:默默治史一甲子 唱响学术三部曲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闫波桥)2018年11月6日晚,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教二101室,作了一场以“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北师大“古今世界,天下大观——主要发达国家国情系列讲座”的第十二讲,标志着历史学院2018年“国际文化月”正式拉开帷幕。讲座由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形势与政策”小组共同主办。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担任讲…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

撰文:朱瑪瓏 袁經緯麒麟评论公众号:kirinreview 濱下武志教授,日本知名漢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曾在一橋大學經濟學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龍谷大學、靜岡縣立大學等校任教,先後前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康乃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訪問、客座。2006 年福岡亞洲文化獎得主,2017 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歷史院士。代表著作有《中国近代経…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

黄朴民:答辩追忆

作者|  黄朴民,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2014年第2期,28-37页 本人不才,但正规的高等教育还是完整接受过的,自1978年混进大学,一口气在宁静的校园里泡了整整十年,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一个也不曾落下,是名副其实的“老运动员”。 读书,尤其是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成败的衡量标志,就是几年寒窗用功下来,最后… 阅读更多 »黄朴民:答辩追忆

陈志武 | 为什么我们需要量化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领域的与时俱进 2013年,笔者与清华大学龙登高、伦敦经济学院马德斌、香港科技大学龚启圣等教授一起举办了第一届量化历史讲习班。之后,我们每年办一届。与四年前相比,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国内学界对量化历史研究的认知和兴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按照经济史学者诺斯的追溯,用量化方法研究经济史问题大致起源于1957年,当时几位学者尝试研究美国黑奴历史的经济逻辑。随后,量化方法也用到了其它历史研究领域,包… 阅读更多 »陈志武 | 为什么我们需要量化历史研究

访谈︱李华瑞:日、美、中对“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反应

【编者按】近些年来,唐宋变革论格外受到国内历史学界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华瑞教授,曾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对此问题颇有研究,遂请李教授发表高见。 李华瑞 澎湃新闻:史学研究要打破时代界限,打通断代史研究的壁垒,“唐宋变革”论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您很早就开始关注唐宋变革论问题,2003年的时候发表了《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又于2010年主编了《“唐… 阅读更多 »访谈︱李华瑞:日、美、中对“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反应

张邦炜、李华瑞、包伟民、楼劲等:“唐宋变革论”的再思考

张邦炜、李华瑞、包伟民、楼劲等:“唐宋变革论”的再思考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6-11-01 10:27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10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了“程应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当天下午,中国社科院教授楼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包伟民、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邦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华瑞、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戴建国,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方健共同进行了一场学术对话。这几… 阅读更多 »张邦炜、李华瑞、包伟民、楼劲等:“唐宋变革论”的再思考

访谈︱陆扬:唐宋变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古史研究中心的陆扬教授把自己定义为刺猬型的学者,自谦“只能在一个缩得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聚焦式的工作”,但这只刺猬脚下的大地“却仍可以有天宇一般的浩瀚”。最近他的第一部论文集《清流文化与唐帝国》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付梓发行,在学界影响广泛的唐宋变革论是该书“点到为止”的一个议题。藉此机会,记者在燕京学堂明净的会客室采访了陆先生。这个访谈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体现他那刺猬式的渊博和敏锐,他对唐… 阅读更多 »访谈︱陆扬:唐宋变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体系意识:以唐宋变革与南宋认知为例

张邦炜 2017-05-09 17:58 一、从问题与体系宜并重说起 常言道:“牵牛要牵牛鼻子。”做学问如何牵住“牛鼻子”?而今学界往往问题意识强调较多,体系意识讲得较少。更有甚者,机械地把学者划分为“做问题”的和“做体系”的两种类型,一味赞扬前者、贬低后者。凡事都应该问个为什么,乃至打破砂锅问到底。做学问无非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发现问题,如能较准确地提出真问题,问题已经解决… 阅读更多 »体系意识:以唐宋变革与南宋认知为例

学人访谈 | 专访滨下武志教授

訪談人: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撰寫人:袁經緯(台湾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濱下武志教授,日本知名漢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曾在一橋大學經濟學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龍谷大學、靜岡縣立大學等校任教,先後前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康乃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訪問、客座。2006 年福岡亞洲文化獎得主,2017 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 阅读更多 »学人访谈 | 专访滨下武志教授

上海书评︱卜正民谈《哈佛中国史》

早在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之前,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著作中译本,如《纵乐的困惑》《维梅尔的帽子》《杀千刀》《秩序的沦陷》等,就已得到国内读书界的关注和好评。这位英俊的汉学家被誉为北美最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之一,在采访时,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例如,他会采撷一般不为人所关注的怪力乱神的内容,纳入自己撰写的《哈佛中国史·元明卷》,以便勾起西方读者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明朝… 阅读更多 »上海书评︱卜正民谈《哈佛中国史》

Co-China周刊 | 葛兆光:也说“中国境域”

“现在谈论历史上的某某‘国家’往往等于是在说某某‘王朝’,因此‘国境’就是当时的‘疆域’,因此完全可以坦然承认,历史上的‘国境’是移动的,古代‘中国’是中心清晰边缘移动的王朝,由于各个王朝分分合合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历代中央政府所控制的疆域即空间边界是常常变化的。” 最近,我受邀参加一个小型论坛,讨论什么是“中国境域”,主办方给我发的电子邮件中,用“国境在那里,中国在这里”这样两句很有意思的话,来暗…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葛兆光:也说“中国境域”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包弼德(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学术》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 众所周知,历史自己不会讲述。我们阐释过去,说它意味着什么,这样做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目的。所幸过去就是过去,我们对它做什么,它都不会反对,就像将来的人如何阐释我们,我们也无法反对。我们也知道自己的阐释时微时巨地变化着,而阐释中的变化与阐释者所处的思想(intellectual)世界是相关的。如果说… 阅读更多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一个“研究视域”的问题,即在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领域里,是否可以将历来习惯于唐宋对比的方法,转向注重宋明连续的思路?在思想史和文化史领域中,通常比较注重“创造性思想”的价值,因而比较重视中唐以后的新变化与宋代出现的新思想新文化,但是,如果注意“妥协性思想”的意义,那么就应当关注这些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世俗化、制度化和常识化过程。这一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是,首先,能把关注领域从仅仅围绕和瞩… 阅读更多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

何炳棣:我的治学之路

编者按:何炳棣先生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1975年—19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其著作严谨扎实,影响深远。今年是何炳棣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华书局即将推出《何炳棣著作集》五种五册。本文选自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之《卷后语》,题目为编者所加。 何炳棣先生   从童年听父亲讲《左传》起至今已将近八十年了。这样漫长的读史经验兹择其要略陈如… 阅读更多 »何炳棣:我的治学之路

陈其泰: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道路的对话

摘要:20世纪中国史学名家辈出,成就巨大,今天对其发展道路认真地反思、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应当树立动态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做出“新史学流派”的新概括,研究它如何由“思潮”发展到“流派”,研究这一群体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群体学者的共性和各自的学术个性;并进而形成20世纪史学“三大干流”(新史学流派、新历史考证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平行发展和相互影响的总体研究思路,取代以往… 阅读更多 »陈其泰: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道路的对话

严耕望:一位传统史家的自我修养

向来讨厌腰封,因为多为浮夸之词。不过,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腰封上写的“毕生经验倾囊传授”,确实不虚,尤其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一书, 绝对称得上“治史入门最佳引导”。在《从师问学六十年》一文里,严先生讲到一段,特别适合用来总结《治史经验谈》的价值: 在此稍前,我接受台湾大学研究所的邀约,讲授一门“中古史专题研究”。今日将此事告诉先生(钱穆先生)。先生极感高兴,说:“应该讲讲,给青年们一些影响… 阅读更多 »严耕望:一位传统史家的自我修养

葛兆光:第一等的题目和第一等的书

本文据葛兆光先生在韩国坡州编辑学校的演讲整理而成,澎湃新闻经“未曾读”(微信订阅号:weicengdu)授权刊发。 受各位朋友的邀请,让我来讲一个与编辑有关,关于出版的事情,我感觉到很荣幸,因为我是一个在大学里教书的老师,不见得多么了解出版的现实情况。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图书出版社,尤其是人文学术图书的出版社,无论是在中国,在韩国,还是在日本,都遇到很大的困难。怎么样走出这个困境,我也想不清楚… 阅读更多 »葛兆光:第一等的题目和第一等的书

王学典:我所认识的黎澍先生【山下出泉·怀人集系列】

王学典  黎澍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怀念、研究他的文章不断刊布于世, 《黎澍十年祭》在他十年忌辰之际出版,此前还有《黎澍之路》在香港印出,说明他仍活在人们心中。黎澍生前以勇于提携奖掖青年、大胆扶植“新生力量”著称于世,笔者曾有幸蒙受过他的点化和指导,还与他有过文字上的往还。因此,当我1997 年夏初接到《黎澍学记》(《十年祭》一书最初预定名为《学记》) 组稿人的约稿信后,确曾动心… 阅读更多 »王学典:我所认识的黎澍先生【山下出泉·怀人集系列】

施爱东:学术圈为何不再是“圣洁的土地”?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 阅读更多 »施爱东:学术圈为何不再是“圣洁的土地”?

顾诚:一位大师的坚持与遗憾

论斤吃安眠药 最讨厌看历史剧 顾诚 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1957年9月,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留系任教,此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其学风极其严谨,富有朴学精神。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 不知不觉间,顾诚先生辞世已整整8年了。在学术圈外,鲜有人再提起这位史学大… 阅读更多 »顾诚:一位大师的坚持与遗憾

王学典教授: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痛悼张金光先生

“张金光老师今早病故了!”当我2013年9月2日下午得知这一消息时,正伏案赶写一个东西,但放下电话后,却再也一个字写不下去了,张老师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第二天,我和老同事陈尚胜教授偕赵凯球先生往张府吊唁。在那张效果很不好、几乎失容的遗像前,我们鞠躬和张老师永别。贫寒的家境,悲伤的亲属,使我站在遗像前的那一刻感到极度的压抑和悲怆。那一刻,多么想放声一哭,为上苍和命运对作为史学天… 阅读更多 »王学典教授: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痛悼张金光先生

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充分发挥史学经世功能 ——汪受宽教授访谈录

人物简介 他是江苏人,但是从学生时代起,他就来到了大西北,在大西北扎根工作了一辈子。他从事历史文献学、史学史、民族史、边疆史地教学与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他就是兰州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汪受宽先生。 来到大西北,服务大西北 问:汪先生:这次我到兰州来参加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历史的理论、观念与叙事”学术研讨会,一报到就看到了您赠给参会者的三部专著。当然这只是您的学术成果的一小部分。您在兰州大学工… 阅读更多 »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充分发挥史学经世功能 ——汪受宽教授访谈录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陈志武/文   许多朋友对金融有兴趣,是因为这行当赚钱多,是一门具体的手艺、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饭碗,而且如果你做的好,还真的能够改变社会、改进许多人的生活。当然,话是这么说,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觉得不踏实甚至感到内疚,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一碰到金融危机、看到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和个人,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金… 阅读更多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沈艾娣 | 关于如何阅读当代史档案的一些想法

2017-02-15 天健文史社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牛津大学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主要致力于清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地方史、华北乡村、宗教和革命经验,并且有兴趣从一个地方视角去探讨中国、法国、意大利之间的跨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制造共和国民:中国的政治仪式与象征,1911—1929》等。 历史… 阅读更多 »沈艾娣 | 关于如何阅读当代史档案的一些想法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卫思韩教授逝世

国际知名历史学者John E. Wills, Jr. (1936-2017,卫思韩)于2017年1月13日不幸过世。卫教授曾任教于南加州大学,师承“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先生。他通中、日、荷、德、法、葡、西等多种语言,研究领域含括海洋史、海洋史、交流史、全球史等,尤以明清史、荷兰、葡萄牙殖民史著称。 John E. Wills, Jr., a longtime le… 阅读更多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卫思韩教授逝世

新中国史学界五位德州籍大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新中国建立后,在历史学的舞台上长期活跃着德州籍的五位大师。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考证、记录、评价中外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取得了历史学研究的辉… 阅读更多 »新中国史学界五位德州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