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名家鸿论

史学泰斗白寿彝的故事

文 | 王柯       1932年秋天,以数篇研究朱熹哲学思想的论文修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白寿彝(1909~2000)回到了故乡开封城里,初衷大约是在离家不远的“国立河南大学”谋一教职。到35年回到北京之前,一直生活于开封的白寿彝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彻底放弃“写出一本超过前人的(中国)哲学史”的梦想,开始集中精力研究“中国… 阅读更多 »史学泰斗白寿彝的故事

访谈 | 罗志田: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2017-01-14 罗志田、张洪彬 学术月刊 ● 罗志田,男,1952年生,四川乐山人,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思想史和外交史。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 阅读更多 »访谈 | 罗志田: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走出华南:人类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与宗族自治

作者=尹敏志 来源=2016年10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关于华南学派的诞生,学界一直流传着以下故事。1939年抗战正酣时,还在永安福建银行经济研究所任职的傅衣凌,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逃到城外十多里的一间老屋里。这间民房很早就被废弃,居民逃亡时带走了全部家当,唯独留下了一口大箱子。出于好奇,28岁的傅衣凌翻检它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从明末到民国的契约文书,总计有上百张,包括田契、租佃契约和账簿等等。… 阅读更多 »走出华南:人类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与宗族自治

中国新史学的摇篮——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创建90周年而作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科的认知几乎一边倒地突出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国学院传统,这一取向主要源于当下的主流学术偏好,“国学”复兴是1990 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一大事因缘,以“国学”为正统来书写现代学术史则是这一大事因缘的结果,以蒋廷黻、雷海宗为代表的清华历史系的“新史学”传统遂被消融和遮蔽了。清华历史学派最主要的遗产是“新史学”而不是“新汉学”,历史与社会科学并重、历史之中西方史与中国… 阅读更多 »中国新史学的摇篮——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创建90周年而作

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016-07-24 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 ▼点击上面蓝色字【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置顶我们,记得先关注哦▼ ↓ ↓ 量化历史是什么?    量化历史是一系列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技艺的总称。有时候,经济史学家也把量化历史称作cliometrics。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研究社会史、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者呼唤“社科历史学”的新发展,这个名称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谓“社科历史学”,即是在研究… 阅读更多 »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跨学科|量化史学可与传统史学优势互补

导读 随着计算机科技在学术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和统计方法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推广,用自然科学的数量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量化史学(也称计量史学)成为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之一。 ▒ 展示更立体的影像   在受访学者看来,量化史学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   其实,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史学传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举例说… 阅读更多 »跨学科|量化史学可与传统史学优势互补

郑克晟:治史五十年

  1947年4月在卢沟桥小学前合影,由向达先生所摄。从左至右:郑克晟、郑晏、郑天挺、郑克扬 求学   “人弃我取”成为一生座右铭 1931年9月,我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长乐。祖父郑叔忱为清末科举时代的士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出身,任职于翰林院,后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做过短时间的教务提调(教务长),1905年42岁时病逝。当时父亲郑天挺才6岁,次年祖母陆嘉坤又病逝,父亲成… 阅读更多 »郑克晟:治史五十年

魏斐德:我们这一代汉学家

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 问:我想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众所周知战后一代美国学者对中国研究影响至巨,而您又怎么样看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答:的确,就中国研究而言,紧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出现的一代,其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其中许多人曾经在美国服役,并因此学习中文和日文,我自己的老师列文森就是如此。他在海军做过负责日文翻译方面的军官,而这代人中的精华退役后大都去哈佛读书,师从当时年富力强的费正… 阅读更多 »魏斐德:我们这一代汉学家

王仙明:回忆山大历史系诸先生(全文)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老人家的“南巡讲话”,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一年秋,我从乡下来到山东大学历史系读书。   山大向以“文史见长”。历史系历史上“八马同槽”的盛景、八大教授治学的逸事,我所亲炙的诸先生时有提及。不过,我入学时,商品经济大潮涌动,拜金主义大行其道,人文学科风雨飘摇;“文学的没落”、“… 阅读更多 »王仙明:回忆山大历史系诸先生(全文)

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2016-04-13 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 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手开展了“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连续第二年举行这一评选。最终评出的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是: 1、世界学术文化重心东… 阅读更多 »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当今中国医疗史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余新忠 如果年轻的学者能掌握更多有利的分析工具、史料,坚持地走下去,未来的医疗史研究就可建立在更深厚的描写与分析上,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天找到医疗史的真正活力所在,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古近代的中国文明。那时,研究其他文明医疗史的学者,也不得不参考中国医疗史的著作。相信有一天,中国医疗史会真正从“过去的另类”成为“未来的主流”。[1] 这是梁其姿教授在其《面对疾病:… 阅读更多 »当今中国医疗史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王曾瑜:谈谈中国古代史料的标点与校勘及其他问题

编者案:中国古代文献史料浩如烟海,又有众多鱼鲁亥豕手民之误和版本目录学问题,做研究极为不便。因此古籍整理,标点,校勘重新出版,实在是功莫大焉。尽管仍然有不少讹误,但二十四史的校勘整理出版可以看作是个中典范。但有时候学者所要使用的重要史料尚未经过点校重新出版,那么也就只有自己进行这项工作了,比如一些名人日记笔记之类,小编曾因研究工作需要引用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但目前仅有影印版没有校点版,只能自己… 阅读更多 »王曾瑜:谈谈中国古代史料的标点与校勘及其他问题

专访艾尔曼教授

撰寫人:黃聖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艾爾曼教授 (Benjamin A. Elman),美國賓州大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史教授,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與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教育史、中國科學史,以及東亞文化交流史。著有《從理學到樸學:晚期中華帝國知識與社會變革》、《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後期常州今文經學派研究》、《晚期中華帝國科舉文… 阅读更多 »专访艾尔曼教授

中国向何处去: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

摘要 整个当下中国正在朝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发展,近 30 年来社会科学高速发展繁荣的局面正在告一段落,而人文学术、特别是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研究正在从边缘重返主流。 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和自由主义这个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流派展开深度对话,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原则去创造出一种高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 当前儒学复兴的挑战性一是指向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指向西方中心论,三是指向现行的学科分… 阅读更多 »中国向何处去: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历 史地理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建设的探讨,大致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 法、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与对历史时期各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及其规律研究相比,近1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要薄弱 得多,虽然很多学者在自己的著作和论文中对有关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但是就此进行专门总结的理论… 阅读更多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黄宗智: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五十年的回顾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作者自己五十多年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动力,包括其中的关键感情因素,为的是向新一代的青年学者说明自己的经历,希冀会对他们的探索起到一点作用。 【关键词】中西矛盾 多种理论 经验证据 感情因素 学术动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author’s own sense of problem and source of schol… 阅读更多 »黄宗智: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五十年的回顾

港中大「明清社会变迁与早期全球化」课程信息

1 課程簡介 本 課程主旨在由明清中國歷史變遷反思「早期全球化」歷程。全球化是個兼具學術討論與政策辯論的複雜議題,它既是已發生的過去歷史,也是進行中的未來前景。追 索廣義「全球化」或是「早期全球化」自十六世紀以來的長期演變歷程,不宜直接將其簡化等同於「西方化」或是「現代化」,我們若能試著跳脫以「西方」為中心 的既定視野,同時審慎凝視不同地區、文明與國家的民眾,考察當時不同地區民眾如何因應十六世紀以… 阅读更多 »港中大「明清社会变迁与早期全球化」课程信息

黄进兴、李孝悌、葛兆光谈思想史研究的趋向

2015年9月,黄进兴、李孝悌、葛兆光三位教授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探讨思想史、文化史在西方和中文学术脉络中的嬗变和消长,对思想史在多种语境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澎湃新闻整理了这次讲座的内容与读者分享。   黄进兴,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史学理论。著有《皇帝、儒生与孔庙》《优入圣域》《圣贤与圣徒》《后现代主义与… 阅读更多 »黄进兴、李孝悌、葛兆光谈思想史研究的趋向

张伟然:历史地理学80年,研究技术引领学科发展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张伟然   澎湃新闻:禹贡学会成立于1934年,到今年正好80年。这中间,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   张伟然:我 觉得大体可以分为四段。从1934年到1950年代初,差不多20年时间,是第一个阶段。尽管“禹贡”学会提出要将传统的沿革地理改造成现代的历史地理, 但事实上,那段时间并没有改过来。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历史系选修课目中,仍列有“中国沿革地理”… 阅读更多 »张伟然:历史地理学80年,研究技术引领学科发展

徐国琦:中国人和美国人“共享的历史”

徐国琦,安徽枞 阳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国际史”三部曲:《中国与大战》(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中文版);《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2008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战中的华工》(哈佛大学出版社2011年 出版其英文版,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目前正致力于其“共享历史”三部曲的写作及研究:《中… 阅读更多 »徐国琦:中国人和美国人“共享的历史”

罗志田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很多年前,王汎森兄曾给过我一份长约百页的打印稿,讨论清代文献中的“自我压抑”现象。他那时在考虑是否将其完善出版,想了解我(作为读者)的看法。后来他 渐多参与各类学术机构的“管理”,此书总未见出。故当我听说《权力的毛细管作用》一书时,第一印象是这书终于出来了。拿到一看,已是一本六七百页的煌煌巨 著,从清初到清末,广泛论述了“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是相当特别的。除相对短暂的元代… 阅读更多 »罗志田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葛兆光: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图)

编者按:知名历史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近期在上海图书馆作了精彩演讲,原题为《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葛教授在演讲中对中国文化的五个典型特点作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值得一读。 葛兆光,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首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想象异域》等。 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是一个很普… 阅读更多 »葛兆光: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图)

徐泓《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结语〉

剛剛完成《 “新清史”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約二萬七千字,經過約十位好友看過,改了又改,至今始是稿。感謝好友們從結構、内容、論据和文字都不吝惜地提建議,使這篇文章與初稿完善太多。謹錄〈結語〉,請大家指正:   中美學者,各有自己的國情,存在著文化背景、歷史傳統、學術環境、研究角度、理論方法的諸多差異。“新清史”無 論怎麼強勁,畢竟是在異文化的視野中觀察中國,而運用西方理論和話語… 阅读更多 »徐泓《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结语〉

夏伯嘉:写得有意思,是对所有历史学家的挑战

夏伯嘉,1955年生于香港。高中后留学英、美、德,1982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2000年获选台北 “中央研究院”院士。专门研究欧洲中近古史、中西交通史,专著十余本。新作《在紫禁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传》(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中文版将由上海 古籍出版社出版)。 夏伯嘉教授回到出生地香港讲学,可用流利的英语、粤语、普通话交流。他也懂德语、法语、西班… 阅读更多 »夏伯嘉:写得有意思,是对所有历史学家的挑战

徐泓:新清史論爭

「新清史」論爭之興起:何、羅論戰 過去一般人對清朝的評價,並無好評,一方面受清末革命宣傳反滿的影響,一方面受討論近代中國衰落的關鍵在於明清的海禁閉關及文字獄等論述的影響。何先生此論一出,讀者咸以為其評價公正,每為清史研究者與教師所引用,大大地改變清代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然而近年來,受人類學家的族群理論、帝國主義理論及邊緣和區域視角的影響,西方史學界開始批判歐洲中心論,而有中國中心觀的出現,他們進一… 阅读更多 »徐泓:新清史論爭

专访中研院张彬村教授

張彬村教授是 1976 年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1983 年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 8 月,進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原名為三民主義研究所,1987 年改名為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4 年 7 月改為現名)擔任副研究員,1990 年 7 月升任研究員迄今。曾於臺灣大學經濟系和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經濟史課程。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與臺灣海洋史以及明清經濟史。 求… 阅读更多 »专访中研院张彬村教授

王汎森:大学“太紧张”产不出独创性学问

建设世界一流、追逐大学排名,这似乎是亚洲大学都无法免俗的一场游戏。台湾高校过去20年来,迈出的教改步伐不小。相对于大陆院校,台湾地区一些高校的学术和科研已跻身亚洲领先水平。但成天围着欧美高校设定的指挥棒转,做出了符合世界级水准的学问却无法解答本土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构成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困扰和挑战。 台湾高校走过的路、积累的经验,甚至在办学进程中遭遇的曲折、遇到的问题,能给大陆高校哪些借鉴和… 阅读更多 »王汎森:大学“太紧张”产不出独创性学问

论傅衣凌的史学道路

傅衣凌先生是老一代学者中具有开拓性的史学大师。他重视对农村、商人、手工业的研究,提倡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学,最早研究明清时代的簿记、碑刻、方志、地契、族谱等民间文献,从而使中国传统史学别开生面。他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许多观点,至今尚在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总结。 一、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史 傅先生所说的社会学方法,是指受人类学影响的社会调查。他认为研究历史学,不能光坐在书斋里,而是要走出书斋进行社会… 阅读更多 »论傅衣凌的史学道路

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

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 周 武 [摘 要] 韩书瑞(Susan Naquin)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任、历史系教授,是当代美国中国学界个性鲜明的代表性学者,在清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她的著作《千禧年之乱:1813 年的八卦教起义》、《山东叛乱:1774 年的王伦起义》、 《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等在学术界均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次访谈是在普林斯顿大学韩教授的办公室进行的,持续近… 阅读更多 »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

在方志中阅读中国——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习近平同志曾说:“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今天,我们能从历史上留下来的旧方志里读到些什么?旧方志里的所记所载,有多少能为今人所借鉴?让我们来听听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的解读。 了解… 阅读更多 »在方志中阅读中国——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

近代中国大学史学教授群像

 本文所谓近代中国大学史学教授,主要是指民国以来,特别是五四以后,直至1948—1949年度结束,亦即1949年7月暑假之前,曾经在下列75所大学或独立学院担任过史学教授的人员。这7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政治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中正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阅读更多 »近代中国大学史学教授群像

南炳文:历史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核心提示】历史研究者既要甘于坐冷板凳,又必须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绝对不只是“书斋里的学问”。 南炳文,1942年1月生,河北省广宗县人。196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前身)、南开大学历史系和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现为南开大… 阅读更多 »南炳文:历史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学术不端:“何伟亚事件”和“亚伯拉罕案件”

1998第一期《历史研究》刊载了葛剑雄、曹树基的长篇书评《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对杨子慧主编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学界引起了颇大震撼。这种批评是否必要?是否公平?是否“过激”?学界人士议论纷纷,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学术的国际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若把上述争论放到国际学坛中去看,会看到什么问题?本文讲述了发生于美国史坛的两件学术公案,并与《中国历代人口统… 阅读更多 »学术不端:“何伟亚事件”和“亚伯拉罕案件”

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 阅读更多 »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中心与边缘·分歧与认同·离散与聚合

中心与边缘·分歧与认同·离散与聚合 葛兆光 如果我们能把各个国家之间政治(以及政府)的彼此区隔(这也是一种联系)和文化(以及移民)的超越国境(这更是一种联系)视为坐标的纵横交叉线,把一个政治上的“东亚”和文化上的“东亚”,编织成交错的花纹,是否也可以书写一个比较丰满的,不再拘泥于中国空间或王朝政治的“东亚背景下的中国史”? 李焯然教授寄来他即将出版的《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广西师大出… 阅读更多 »中心与边缘·分歧与认同·离散与聚合

罗志田:君子之学与王者之学

20世纪中外都是多事之秋,有太多不令人乐观的现象,这曾使我怀疑史学是否具备“资治”的功能。实际上,《资治通鉴》出来以后,中国历史似也不比以前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的史学研究太让人失望,不能使政治得到“应有的”借鉴)。 后来读书稍进,乃有所悟:中国史学的基本主旨就是“守先待后”,这不仅是一种守护的责任,也帮助我们因应任何可能面临的问题。《易经》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通过“知古”,… 阅读更多 »罗志田:君子之学与王者之学

张伟然:文学中的地理意象

此文刊载于《读书》2014年第10期,今转发于此。据原稿揭出,格式稍有不同。 张伟然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固有的概念。《文心雕龙·神思》篇有曰:“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自此“意象”便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思维工具。可是如同其他理论术语一样,古人对它往往不加界定,以致对它内涵的理解很不统一。鉴于此,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为它给出了一个定义:“… 阅读更多 »张伟然:文学中的地理意象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书《洪业传》后

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洪业这个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为人熟知的名字,曾经一度渐渐淡去。但是,假如我们关注到现代学术史上这样一批学者,治春秋战国的齐思和,治汉史的瞿同祖,治魏晋南北史的周一良、王伊同,治唐史的杜洽,治宋史的聂崇岐,治辽史的冯家升,治元史的翁独健,治明清史的杜联喆,治清史的王钟翰,以及考古的郑德坤,治佛教的陈观胜,治历史地理的侯仁之、谭其骧,治方志的朱士嘉,治海上交通的张天泽,治制度史的邓嗣禹… 阅读更多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书《洪业传》后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葛剑雄)

除了个别杰出人物外,民国学术总体上远没有超越清朝。而今天的总体学术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民国时期。 在社会上出现“民国(小学)教材热”时,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民国时的大师会编小学教材?”我告诉他,那时编教材不需要哪个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只要有出版社出就行,而出版社对编者是按印数付版税的。所以编教材的版税收入一般远高于学术著作,如果能编出一种印数高、通用时间长的教材,编者等于开发了稳定的财源,何乐而不为… 阅读更多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葛剑雄)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记忆的转向”

【编 者 按】西方史学理论自19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发生范式转换的过程。大约从本世纪初开始,西方史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旨在调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所谓后-后现代主义阶段。史学理论家已经在盘点后现代主义的后果:哪些方面仅是昙花一现,哪些方面具有永久的价值。“历史记忆”(也许还有“历史叙事”)就是此类具有持久意义的论题。它既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性追求多元性的必然结果,也因其排斥语言的经验在场性而… 阅读更多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记忆的转向”

陈春声:学术评价与人文学者的职业生涯

【内容提要】三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研究的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真正可以在学术史上留下痕迹的思想发明似乎并未如预期般地同步增长,其更本质的理由在于学术从业者本身。在人文学科的各个学术领域中,出身77、78级者并未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或有更突出的贡献;在下一辈人文学者眼中,许多出身77、78级的所谓“大牌学者”,已渐渐被视为学术发展的绊脚石。经过加权的论著数量和写作的规范性成为评价研究水准的不二法门… 阅读更多 »陈春声:学术评价与人文学者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