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洋史

《漢學研究通訊》第163期

【《漢學研究通訊》第163期】   研究綜述(Summary of Research) 新世紀以來北美唐宋文學專著漢譯現狀與趨勢研究  ⊙周睿(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魏圓元(西南大學文學院碩士生) 漢學人物(Scholars of Chinese Studies)  漢學學人專訪—郭安瑞教授 ⊙吳曉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博士) 研究機構(Rese… 阅读更多 »《漢學研究通訊》第163期

滨下武志:从校订版《历代宝案》发现全球视野中的琉球

主讲丨滨下武志 整理丨吴孟儒 2022年4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线上讲座“从琉球《历代宝案》校订版看琉球/冲绳研究的新课题”,由滨下武志教授主讲,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张志云教授主持兼与谈人。 滨下先生透过《历代宝案》的文献记载描绘了一幅15到19世纪东亚海域周边国家贸易关系网络的画卷,并为三十多年整理《历代宝案》的事业划下第一阶段的句点。 滨下先生以六点概要开启演说:第一,《历代宝案》是…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从校订版《历代宝案》发现全球视野中的琉球

【边疆时空】黄纯艳​ | 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 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黄纯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宋史及中国经济史,出版专著《宋代财政史》《宋代朝贡体系研究》《宋代海外贸易》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空前发展的时期,其关键原因之一是海洋政策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不论从军事防御,还是经济贸… 阅读更多 »【边疆时空】黄纯艳​ | 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新书 | The First British Trade Expedition to China: Captain Weddell and the Courteen Fleet in Asia and Late Ming Canton

Nicholas D. Jackson ISBN : 978-988-8754-10-6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May 2022 216 pages, 6″ x 9″, 1 b&w illus. and 4 maps 图书简介 In The First British Trade Expedition to China, Nicholas D. Jacks… 阅读更多 »新书 | The First British Trade Expedition to China: Captain Weddell and the Courteen Fleet in Asia and Late Ming Canton

刘璐璐 :持续深化明清海防兵船史研究

2021/11/25 7:24: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4日 浏览次数:18713 明清时期,因海上威胁远甚前代,朝廷不得不采取大规模防御措施。可以说,自明代始,海上防御体系真正形成。除却沿海地带所设的陆上防御建置外,在水域上通常主要依靠兵船的巡哨、盘查、追剿、海战来实现日常与战时的防御或控制。近年来,学界对兵船的专门研究渐热,尤其对广东船式、福建船式的研究取得一些优秀成果… 阅读更多 »刘璐璐 :持续深化明清海防兵船史研究

林广志:澳门学——历史阐述与现实关怀

澳門學(2022年第1期)|編者的話 1986年11月,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召開座談會,提出了建立“澳門學”的倡議;隨後,東亞大學澳門研究所、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等機構,分別於1989年、1994年、2000年舉辦了澳門學學術研討會,主要討論澳門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及其意義等問題。 2010年4月,澳門大學、澳門基金會、澳門歐洲研究學會以及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澳門學者同盟等機構聯合舉辦“… 阅读更多 »林广志:澳门学——历史阐述与现实关怀

图书 | 青岛明清海防遗存调查研究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定价: 52.70元 ISBN: 9787567013087 目录 第一章 青岛的海防地理与地名之起源 第一节 青岛的海防地理形势 第二节 “青岛”地名之起源 第三节 青岛建置以来区域范围之变迁 第二章 明代以前青岛地区的海疆沿革与海洋活动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海洋文明曙光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海疆开发与早期海洋文化发展 第三节… 阅读更多 »图书 | 青岛明清海防遗存调查研究

新书 | 上海市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

基本信息: 作者: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6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567123663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包括海防遗址在内的“大型线形文物”设立专项研究,对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修建的明代以防倭为主要目的、清代以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为目的的明清海防工程开展了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广… 阅读更多 »新书 | 上海市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

张侃 | “闽揽”与明中后期入澳闽商的“污名化”现象——以《盟水斋存牍》若干案例为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摘要:葡萄牙人在1557年居留澳门之后,带来了中西贸易的新突破。闽商利用澳票制度入澳经营,成为葡萄牙人的商业伙伴。闽商的商业行为既有合法正当的经济活动,也有“违禁走私”等越轨之举。后者触及地方政府和官绅的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官方文献由此以“闽奸”“闽揽”等指称闽商群体,产生了“污名化”现象。《盟水斋存牍》的相关案例显示,闽商“污名化”原因大略可总结为:一是广东地方官… 阅读更多 »张侃 | “闽揽”与明中后期入澳闽商的“污名化”现象——以《盟水斋存牍》若干案例为中心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全80册)

编 著 者: 王云,李泉 定价 ¥56000.00 责任编辑: 陈卓 ISBN 978-7-5013-5367-5 出版时间: 2014-06-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4-06-30 印次 Y1 规格: 精装,大16开, 丛 书 名: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928.42 图书简介 京杭运河历来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十分可观,但有关运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则相对滞后。有基于此… 阅读更多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全80册)

庞乃明 | 守常、适变与开新:丘濬海洋观的多重面相

摘要:作为生长海滨的明代名臣,丘濬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和管理海洋等方面提出许多引人注目的 观点主张。在丘濬看来,大海位于地之边缘,与天相接,体量巨大,且暗藏凶险;对大海要心存敬畏,祭海或临 祭、或望祀,遵循先河后海、以海附陆的原则,体现“天子宅中以临四海”的要义。丘濬认为,海外亦有世界人居,其人物异常、俗尚和美、民物繁富有超出想象之上者;但又强调加强海防,抵御倭寇侵扰,与海外各… 阅读更多 »庞乃明 | 守常、适变与开新:丘濬海洋观的多重面相

钱江教授:打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细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大家访谈·海上丝路”系列访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南方都市报共同策划推出。本期嘉宾为钱江教授。钱江,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曾先后在厦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任教,现为香港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南海史地平台特聘研究员、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中国海交史研究会… 阅读更多 »钱江教授:打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细节

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新动态|近代海外中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摘 要: 晚清以降,国外官方和民间机构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进行名目繁多的实地调查和情报收集, 由此产生出大量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状况的多语种外文调查文献。其中,日本大阪三大工商 情报机构有关近代中国及“海上丝路”沿线系列调查,持续时间长,涵盖空间广,涉及内容多,形成了卷帙浩繁的 日文原始档案、结集期刊和专题著作。惜乎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海外中国文献尚未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 对其进… 阅读更多 »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新动态|近代海外中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王煜焜 | “正使”抑或“伪使”:16世纪中期的遣明使、倭寇与明、日通交的侧面考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 编者按 明代统治者利用朝贡体制,维持着国际秩序。通过贸易往来,给予朝贡国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安全稳定,憧憬着“万国来朝”的盛况。但明朝随着实力的衰弱,不得以下降了朝贡使节的待遇,致使朝贡使节与地方官员产生摩擦。明朝就曾多次,因日本使团违反入贡规定,而拒绝接纳。《“正使”抑或“伪使”:16世纪中期的遣明使、倭寇与明、日通交的侧面考察》一文便通过中日文献的互参,分析了日本入贡被拒… 阅读更多 »王煜焜 | “正使”抑或“伪使”:16世纪中期的遣明使、倭寇与明、日通交的侧面考察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初编)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初编上下) 海丝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 作 者:陈彬强,陈冬珑 编 定 价:188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页 数:75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1579404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海丝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之一,也是中国2020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一项文献基础性工作。本书分为正史类、… 阅读更多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初编)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第1-3辑)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第一辑) 作者: 周宁 / 鲁西奇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9 定价: 5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 ISBN: 9787561566688 内容简介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献,有关大航海时代之前的,主要为汉文文献;大航海时代之后的,主要为西文文献,侧重于欧洲与东南亚。本文献汇刊主要影印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外文历… 阅读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第1-3辑)

新书 | 林登州遗集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林登州遗集 编著者:(明)林弼 撰 《漳州文库》編委会 整理 定价:64.00 元 ISBN:978-7-5013-6863-1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林登州遗集》计有诗七卷,文十六卷,收入的诗文,当为统编林弼《梅雪斋文集》《使安南集》及《续集》等诗文,依文体分门别类汇辑而成。 宋濂曾为林弼《使安南集》作序,称其… 阅读更多 »新书 | 林登州遗集

白云翔:汉代中韩交流的最新实物例证——韩国庆山阳地里汉镜及相关问题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不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发达,而且中外交流也空前高涨。伴随着汉王朝开启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脚步,汉朝物产也随之向世界各地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成为汉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物质载体[1]。     在此过程中,铜镜作为汉朝的物产之一也随之大规模向域外传播,成为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使者”。韩国庆山市阳地里墓群汉代铜镜的出土,作为韩国境内… 阅读更多 »白云翔:汉代中韩交流的最新实物例证——韩国庆山阳地里汉镜及相关问题

图书 | 李孝聪等:《中国古代舆图调查与研究》

作者: 李孝聪 / 汪前进 / 成一农 / 孙靖国 / 席会东 / 王耀 / 覃影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页数: 583 定价: 380.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7070511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古代舆图数量众多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可以从更加形象直观的角度以图证史,以图补史,以图明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 阅读更多 »图书 | 李孝聪等:《中国古代舆图调查与研究》

奇山所城三谱书

同治版所城《张氏谱书》 安氏家谱首页 □彭守业 修谱是中国文化传统。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犹如木本水源,且三位一体,承载着华夏灿烂之文明。国盛修志,族旺修谱。谱书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透过谱书,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还可以看到变幻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发扬传统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后代、促进社会和谐,更是延续人文、传承文化的德… 阅读更多 »奇山所城三谱书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海丰镇向你诉说曾经的鼎盛

栏目:〖地标解码〗〖文化观察〗 平台:渤海湾文化地标 作者:枣娃娃 黄骅出海口(地处九河下梢) 一方水土的涵养,聚集了比较密集的人口,生产力和文明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此地,一定有着悠远而厚重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 娃娃最近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越深掘越有感触:觉得历史和文化如同人类至宇宙的能量,没有发掘,不等于零。 黄骅这座滨海港城,倒退20年,脑海里闪烁最多的词还是“大洼”“盐碱地”,倒退5… 阅读更多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海丰镇向你诉说曾经的鼎盛

海丰镇遗址:宋金“海上丝路”北起点?

海丰镇,作为古代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码头,曾经煊赫一时。时境变迁,今天它只是河北省黄骅市的一个村名,鲜于出现在公众视线当中。然而,近日一则关于“海丰镇遗址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始点”的消息,再次将这个沉寂了多年的名字,推向前台。 海丰镇曾有怎样的繁盛,又为何隐退于历史舞台?这里曾经记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煊赫不再的昔日东亚大港 发现于1… 阅读更多 »海丰镇遗址:宋金“海上丝路”北起点?

2021年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考古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2022年1月16日,由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主办,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考古研究工作汇报会”在水下中心会议室召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汇报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严格控制会议现场人数,相关市、县(市、区)文博单位通过网络视频形式参会。会议现场特邀专家有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波院长和济南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李铭院长。山东省文化和旅游… 阅读更多 »2021年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考古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天津考古又有新发现:大规模唐代文化遗存在军粮城出土

内容提要:军粮城遗址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示范镇一期北部(原刘台新村),是土地整理项目考古勘探工作中发现的,遗址北部和东部临近袁家河,主体部分分布在原刘台村西南一个台地上,遗址区大部分被取土破坏,整体地势呈中北部高周围低。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报市文物局批准、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执照后,2021年4月至今,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东丽区文化旅游与体育局的协助下对军… 阅读更多 »天津考古又有新发现:大规模唐代文化遗存在军粮城出土

纪要|【文研论坛151】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对话

2021年11月28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151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对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庆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孙键作引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伯重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前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 阅读更多 »纪要|【文研论坛151】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对话

郑永常:《瞬间千年:东亚海域周边史论》出版

  作者:鄭永常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時間:2021-12 頁數:760 裝幀:精裝 定價:NT$760元 ISBN:9789573293972       内容簡介:     東洋文庫研究部部長、濱下武志教授推薦     一本強調轉換視角的專著:翻轉迄今為止以陸地為中心的東亞歷史,改從海洋的角度來從事歷史研究。在以… 阅读更多 »郑永常:《瞬间千年:东亚海域周边史论》出版

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东亚海域沉船发现古代货币及相关问题思考

   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 ——东亚海域沉船发现古代货币及相关问题思考 一、贸易之海:东亚海域交流与古代沉船 考古发现显示,东亚地区海洋文明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史前人类利用海洋、改造自然的能力虽然非常有限,海洋是不易逾越的障碍,然而智慧的人类不断发明创造,航海活动的能力逐步提高,经验也逐渐增加,掌握航海技术,从制造船只,到利用天文洋流,跨越海洋。7,000年… 阅读更多 »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东亚海域沉船发现古代货币及相关问题思考

张晓东《隋唐海上力量与东亚周边关系》出版

書名:隋唐海上力量與東亞周邊關係 ISBN:9865183129 作者:張曉東 出版社: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3 裝幀:精裝 頁數:172   內容提要: 東北亞地區在歷史上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開展和平友好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往來,但也發生過軍事衝突與戰爭。歷史表明,海上力量有助於在動盪時期改變和維持東北亞地區地緣政治的平衡,在和平時期也可充當維護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手段。朝… 阅读更多 »张晓东《隋唐海上力量与东亚周边关系》出版

许檀︱乾隆一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摘要】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二,刘河的淤塞使北洋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其三,运河航运能力不足,越来越多的… 阅读更多 »许檀︱乾隆一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张小敏||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史学月刊”微信公众号。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是人类文明融通的重要场所和见证者。正是在不同海洋间的穿越,世界历史的全球化书写才得以实现。1911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定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相连的水域,覆盖着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远洋航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波利尼西亚人在那时开始穿越太平洋的… 阅读更多 »张小敏||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挖掘海外交通史研究“富矿”

◇本报记者  张清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09月第6日,第A02版。 2021年7月,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的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以及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杰出范例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的高度肯定。从覆盖大半个地球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地理大发… 阅读更多 »挖掘海外交通史研究“富矿”

关于印发《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位理事、监事、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成员单位、战略合作伙伴单位: 为推进海洋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会编制了《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2021年9月1日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 阅读更多 »关于印发《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中国海洋大学《中华海洋文明》课程

关于开设《中华海洋文明》课程的通知 各位同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深厚海洋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家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海洋文化发展的蓝色浪潮正在涌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优秀基因,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于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 阅读更多 »中国海洋大学《中华海洋文明》课程

明宋应昌《全海图注•广东沿海图》研究

[作者简介] 汤开建(1949—),湖南长沙人,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澳门史,中西交通史;周孝雷(1988—),山东济南人,澳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天主教史。 [提 要]《全海图注》是明代海防史上一部重要的海防地图,图中所隐含的许多资料信息,为现今传世文献不载。其中的“广东沿海图”记录了明代中叶从正德末到万历初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几件海上事件及学术疑案,如葡萄牙人来华贸易的“番船澳… 阅读更多 »明宋应昌《全海图注•广东沿海图》研究

林旭鸣、刘璐璐: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

2020年,海内外学者以中文发表、出版的海洋史论著(含研究生学位论文),共约428篇(部),研究内容涵盖了海洋政策与海防、海洋权益与开发、海洋人群与海洋社会、海洋贸易与物品、海洋文化与信仰、海洋史料等问题,研究空间超越传统的中国海域、东亚海域,远及南太平洋、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海域,均取得可喜成果。本文择要加以介绍,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海洋政策与海防研究 … 阅读更多 »林旭鸣、刘璐璐: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

近代海关档案开发方法和途径

近代海关档案开发方法和途径 许茵   海关是国家设在口岸的管理进出国境货物、人员、运输工具、征收关税并办理有关事务的行政机关[1]p.1。中国近代海关实行的是外籍税务司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中国海关成为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和英国控制下的各国共管的国际官厅,海关除从事本身业务外,其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而庞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海关档案的认识不断加深,进一步整合开发海关档案… 阅读更多 »近代海关档案开发方法和途径

新书 ‖ 中国海域史

张海鹏总 主编 总论卷  王宏斌 著 渤海卷  朱亚非  刘大可 主编 黄海卷  党明德  曲金良 主编 东海卷  谢必震  吴巍巍 主编 南海卷  李金明  主编 ISBN/978-7-5325-9756-7 定价:880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12月 01 内容介绍 《中国海域史》是目前学界第一部从… 阅读更多 »新书 ‖ 中国海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