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外汉学

魏斐德:明清更替:十七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直到最近,满族人在1615到1684年之间对中国的征服,才被置于更广泛的十七世纪危机——一场与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国内人口变动和明(1368-1644年)王朝行政体系衰败相关的危机——的背景下。尽管满清王朝(1644-1911年)引导中国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更快,但传统史家仍认为,帝国的重建是以对明后期发展的破坏为代价的,而这种发展原本可能会帮助中国人在两个世纪后抵御西方和日… 阅读更多 »魏斐德:明清更替:十七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学人访谈 | 专访滨下武志教授

訪談人: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撰寫人:袁經緯(台湾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濱下武志教授,日本知名漢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曾在一橋大學經濟學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龍谷大學、靜岡縣立大學等校任教,先後前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康乃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訪問、客座。2006 年福岡亞洲文化獎得主,2017 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 阅读更多 »学人访谈 | 专访滨下武志教授

李孝迁 | 民国时期中西交通史译著述评

民国史坛积极建设中西交通史学科之时,亟须外人成果。欧美、日本学者从事中西交通史领域研究,比国内学者早近半个世纪,成绩卓著。若言整体研究水准,中外有高低之别,中国学者不仅落后于西人,且不及日人。贺昌群指出:“日本学术界对于中国正统史事之研究,吾人当可上下其是非得失,相与周旋。至于西域、南海、考古美术之史的研究,则吾人相去远矣。”?译欧美、日本汉学者的佳作成为沟通中外学术之要途。张维华认为大量翻译介绍… 阅读更多 »李孝迁 | 民国时期中西交通史译著述评

上海书评︱卜正民谈《哈佛中国史》

早在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之前,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著作中译本,如《纵乐的困惑》《维梅尔的帽子》《杀千刀》《秩序的沦陷》等,就已得到国内读书界的关注和好评。这位英俊的汉学家被誉为北美最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之一,在采访时,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例如,他会采撷一般不为人所关注的怪力乱神的内容,纳入自己撰写的《哈佛中国史·元明卷》,以便勾起西方读者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明朝… 阅读更多 »上海书评︱卜正民谈《哈佛中国史》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包弼德(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学术》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 众所周知,历史自己不会讲述。我们阐释过去,说它意味着什么,这样做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目的。所幸过去就是过去,我们对它做什么,它都不会反对,就像将来的人如何阐释我们,我们也无法反对。我们也知道自己的阐释时微时巨地变化着,而阐释中的变化与阐释者所处的思想(intellectual)世界是相关的。如果说… 阅读更多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修订本出版(附再版序、中译再版后记)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版。 【感谢刘宁教授提供再版序与中译本再版后记】 再版序 包弼德 某些学问始终是国际性的,科学即是如此,在人文领域也有类似的例子。我写作《斯文》,主要是面对英文学术读者,但在中国有更多的人对它感兴趣。何以如此?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学者更喜欢不受哲学、文学、社会和政治等学科的束缚,而当今的美国学者则更愿意在学科之间严其畛域。… 阅读更多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修订本出版(附再版序、中译再版后记)

安乐博、萧婷 | Beyond the Silk Roads: New Discourses on China’s Role in 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

Beyond the Silk Roads: New Discourses on China’s Role in 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 Edited by Robert J. Antony 安樂博, Guangzhou University Angela Schottenhammer 蕭婷, Universität Salzburg 2017 Harrassowi… 阅读更多 »安乐博、萧婷 | Beyond the Silk Roads: New Discourses on China’s Role in 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

卫思韩纪念文集Early Modern East Asia: War, Commer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国际知名历史学者John E. Wills, Jr. (1936-2017,卫思韩),曾任教于南加州大学,师承“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先生。他通中、日、荷、德、法、葡、西等多种语言,研究领域含括海洋史、海洋史、交流史、全球史等,尤以明清史、荷兰、葡萄牙殖民史著称。 Early Modern East Asia: War, Commerce and Cultural … 阅读更多 »卫思韩纪念文集Early Modern East Asia: War, Commer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科研报账太难?这53个国外资助基金等你申请!

由于小编是资深青椒,想出国做田野却苦于单位财务报账无门,只能打老外的主意。今天看到Wenner-Gren基金会整理了这份资助机构清单,觉得对像我一样需要资源的年轻朋友应该有帮助,故转发于此。由于微信没法粘贴每个基金机构的链接,具体信息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Below are lists of grant-making organizations providing funding and/o… 阅读更多 »科研报账太难?这53个国外资助基金等你申请!

“中国西班牙档案”数据库网站

«中国西班牙档案»是一个开放的数字化资料库。它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关于中国与西班牙之间交流往来和相互影响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所有资料内容全按照国际标准被收集整理,并以资料本身的历史意义和资料的特殊性为收录宗旨。«中国西班牙档案»中还分主题加入了虚拟路线图和收藏集,支持在线互动的图片和地图、历史事件表、以及书目索引。这些内容从整体上优化读者和研究者对中西关系中的历史事件、发… 阅读更多 »“中国西班牙档案”数据库网站

日本各大学图书馆古籍电子资料库导航

日本の大学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一覧 (2009/3) (鈴木良徳作成) (ときざね そういちのホームページ)(2010/8 更新)   図書館名 番号 種類 名称   1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附属図書館 1 貴重書 古医書コレクション   2 貴重書 古醫書目録   3 貴重書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史・記念誌   2 大阪市立大学学術情報総合センター 1 &… 阅读更多 »日本各大学图书馆古籍电子资料库导航

周锡瑞:“第三代”中国研究者的历史视野——从费正清、列文森到周锡瑞

● 周锡瑞 周翔 引言 作为美国的“第三代”中国研究者,在周锡瑞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科范式转向的痕迹——1960年代以来从制度和上层精英的历史转向考察更广泛的群体和社会变迁;也可以窥见他自身的方法与偏好——将考察压缩于某个焦点的努力,以及由地方史进而构建出一个整体性理解的抱负。“我确信关于中国社会的宽泛的一般性描述不如细致的地方化研究。中国的地理、经济、社会结构、地方文化是如此多元,不可能概括在… 阅读更多 »周锡瑞:“第三代”中国研究者的历史视野——从费正清、列文森到周锡瑞

葛兆光:西洋学者如何书写“帝制中国”?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主编的“哈佛帝制中国史书系”(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2013)共六卷,是由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负责秦汉、南北朝、隋唐三卷)、库恩(Dieter Kuhn,负责宋代卷)、卜正民(负责元明卷)、罗威廉(William T. Rowe,负责清代卷)等… 阅读更多 »葛兆光:西洋学者如何书写“帝制中国”?

李欧梵忆费正清与史华慈

费正清教授   到哈佛念中国近代史,主要的目的就是跟随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我当年亦有此想,但很快就发现自已的兴趣更接近思想史,所以后来拜史华慈教授为业师,然而在考博士口试时仍请费教授主考我的中国近代史,以示对他的尊重,其实我并没有选修他太多的课,大多是旁听。   费教授是当年美国汉学界的“太上皇”,此乃举世公认,我们学生私下也常用他中间的名字—King为绰号。他为哈… 阅读更多 »李欧梵忆费正清与史华慈

魏斐德:我们这一代汉学家

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 问:我想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众所周知战后一代美国学者对中国研究影响至巨,而您又怎么样看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答:的确,就中国研究而言,紧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出现的一代,其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其中许多人曾经在美国服役,并因此学习中文和日文,我自己的老师列文森就是如此。他在海军做过负责日文翻译方面的军官,而这代人中的精华退役后大都去哈佛读书,师从当时年富力强的费正… 阅读更多 »魏斐德:我们这一代汉学家

中国史被日本人叫东洋史?

11月3日下午,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宋史专家王瑞来先生在上海师大文苑楼708室开讲,题为“20世纪以来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与宋史研究”。讲座由上海师大古籍研究所汤勤福教授主持。汤教授笑着说,从满满一堂的听众来看,这是上师大近期最受欢迎的一次讲座。 稍作介绍后,王先生就进入正题。他说,这是他第三次讲这个题目,此前分别在杭州师大和西北大学讲过。下文所述,大体是讲座要义。 讲座现场。左为汤勤… 阅读更多 »中国史被日本人叫东洋史?

王超文:理解历史泉州及其视角 ——读《世界货舱:公元1000-1400年的海上泉州》

主题为“宋元时期泉州地区的海上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会议,1997年在荷兰莱顿举行,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十一位参会者,包括美国宾汉顿大学历史 学教授贾志扬(John W. Chaffee)、美国尤西纽斯学院教授休·克拉克(Hugh R. Clark)、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约翰·盖(John Guy)、芝加哥大学田野博物馆的美籍华裔陶瓷专家何翠媚(Ho Chuimei)、加拿大英属哥伦… 阅读更多 »王超文:理解历史泉州及其视角 ——读《世界货舱:公元1000-1400年的海上泉州》

海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经典书单整理

国内学者部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杨奎松:《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 阅读更多 »海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经典书单整理

普塔克 :“亚洲海峡历史”导言

【编者谨按】随着海洋史研究的不断拓展,诸如港口、湾区、岛屿等海洋地理单元相继进入海洋史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一新趋势。2010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首席汉学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顾问普塔克教授在中心主办的“史学前沿论坛”上提出,应该尝试从“海峡的视角”探究亚洲海峡区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发展轨迹,寻求构建海峡作为人类文明交流的“海洋通道”的功能与作用的历史解释和理论模式。毫… 阅读更多 »普塔克 :“亚洲海峡历史”导言

黎志刚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黎志刚(Chi-Kong Lai),原籍中国香港,1982年在香港新亚研究所(New Asia Research Institute)取得硕士学位。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中国第一间公司与政府:轮船招商局中的官僚、商人及其资源分配》(China’s First Modern Corpor… 阅读更多 »黎志刚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黄宗智 【内容提要】本文先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回顾了美国战后三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进而把那些研究置于近三百年来西方关于中国的思考的大框架之中来分析。目的是要证明中西方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是怎样主宰了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们所提出和没有提出的问题,怎样塑造了他们对问题的解答,有时候甚至促使他们违反现有的经验证据。本文论证,在一个现代的中国,中西的相互渗透,包括对西方的选择性重新理解和对两者的调和,而… 阅读更多 »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赵雄 | 英国外交部档案及其与清代中国有关档案概述

 赵雄 | 英国外交部档案及其与清代中国有关档案概述 英国外交部(ForeignOffice)成立于1782年,是当时负责管理英国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政府主管部门,1968年并入外交与联邦事务部 (Foreign and Common wealth Affairs)。英国外交部档案(包含少量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档案)现存英国公共档案馆 (Public Record Office),共计1113个档案系… 阅读更多 »赵雄 | 英国外交部档案及其与清代中国有关档案概述

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

1、阿理嗣(Aalst, Jules A. van 1858-  比利时人): 《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1884,海关) 2、安部健夫(1903-1959,日本人): 《西回纥史的研究》(1955) 《中国人的天下观--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试论》(1956) 《清史研究》(1971) 3、雅裨理(又名雅稗理。Abeel, David 1804-1846,美国人): 《1830-18… 阅读更多 »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

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

朱政惠 在国内开始清史编纂的时候,我不禁想起美国的著名学者柯文(Paul A. Cohen)教授,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实际上也是著名的清史专家。他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是他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y Writting on the Recent China Past)。笔者是通过忻平教… 阅读更多 »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

英国的清史研究资源(朱政惠)

2005年7月,我有幸应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刘陶陶教授的邀请访问英国,以主要的时间,考察了解在英国的与我国清史有关的资料及其研究状况。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走访了英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学术机构和研究单位。我的印象是,英国关于中国的清史研究资料很丰富,许多资料值得我们专门的发掘和研究。 英国国家档案馆是英国国家重要档案的所在地,在伦敦… 阅读更多 »英国的清史研究资源(朱政惠)

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文/王笛)

晚期中华帝国是一个“停滞”的社会,这在西方和中国都是十分流行的观点。黑格尔的“一个无历史的文明”,马克思的“密闭在棺材里的木乃伊”,以及中国史家的“闭关自守”,无一不是这种认识的反映(注:还包括像孟德斯鸠、密尔等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一个无历史的文明”(a civilization without a history),意思是指中国总是王朝兴替、周而复始,没有进步。)。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阅读更多 »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文/王笛)

陈正宏:琉球故地访书记

琉球王国王城首里城遗址城门之一——守礼门 五年前在日本做访问研究时,有一次和著名汉学家坂出祥伸教授闲聊,谈起东亚汉籍里各种特殊而有趣的版本,坂出先生忽然说: “你应该去冲绳,看看琉球本。” “冲绳?那很远啊。” “坐飞机去。”坂出先生笑着说。看着我迷茫的样子,又加了一句:“琉球本,纸张很特别的。” 虽然当时直到回国,我都没有机会实践坂出先生的建议,但“琉球本”这一名称,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今年… 阅读更多 »陈正宏:琉球故地访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