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华书局

李小林 | 2019年明史研究述评

2019年明史研究述评 李小林 作者简介:李小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章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3期。   2019年明史领域不同专题的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国内外有关明史研究的学术专著也陆续出版。同时,明史研究学者在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研究重点的基础上,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范式的创新,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得到深化,并日趋成为明史研究的热点。无疑,这些学术活动的相继开展和研究… 阅读更多 »李小林 | 2019年明史研究述评

杜立晖 | 哈佛藏黄册的重要价值

作者:杜立晖《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1日 14版)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若干典籍因种种原因流失海外,其中不乏善本和精品之作。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即是闻名于世的收藏我国域外汉籍的重要机构。长期工作于此的学者沈津最先发现了该馆所藏的汉籍精品之一,即公文纸印本《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直音篇》(以下简称《韵学集成》等)以及公文纸抄本《明文记类》和《观象玩占》(《书林物语》,上海辞书出版社… 阅读更多 »杜立晖 | 哈佛藏黄册的重要价值

明成化时期海洋走私贸易研究——基于条例考察

摘 要:明成化时期是社会转折的重要节点。明代实行朝贡贸易制度, 仅在永乐至宣德年间组织过郑和下西洋活动。但海洋走私贸易至少从宣德年间开始一直和朝贡贸易相伴随, 到成化年间愈演愈烈, 沿海民众赴外洋“接买番货”, 将之运到内地售卖;朝贡使臣夹带私货进入中国交易, 购置大量丝织品外销。成化年间在天顺八年出台禁止走私“条例”的基础上又推出新“条例”, 对走私贸易惩处比《大明律》严厉, 但始终无法阻止走私… 阅读更多 »明成化时期海洋走私贸易研究——基于条例考察

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底草部分抄本存世考

摘 要:辽宁省档案馆保存了一部《明太祖实录》稿部份抄本,不少学者认定其为建文初修《明太祖实录》抄本,此说有误。建文时期,朱棣很早就被废为“燕庶人”,抄本称其为“燕王”,恰恰证明其不可能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实录》。抄本记事日期、每日记事条目、内容与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完全对应,仅语言风格略有差异,二者承袭关系明显,据此可以推断,抄本是现存唯一的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底草部分抄本。 关键词:《明实录》… 阅读更多 »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底草部分抄本存世考

论晚清省财政的形成及其限度——以浙江为例的考察

作者简介:徐杨,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浙江 杭州 330110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沪)2019年第20199期 第158-170页 内容提要: 在咸同之前,清代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省财政”。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直省有了“省财政”的雏形。但这种实践层面上的“省财政”并没有制度合法性,直至清室覆灭,名实相符的“省财政”体制都未曾建立。而浙江的个案表明,省财政的自主性极为有限,大部份外销款项在性质… 阅读更多 »论晚清省财政的形成及其限度——以浙江为例的考察

彭勇:明代卫所的辖区属性及其管理权

深圳大鹏所城平面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嘉靖《清苑县志》(影印天一阁藏本)关于大宁都司与府县的关系记载。图片由作者提供 湖南新田骆氏锦衣卫家族宗谱。图片由作者提供 山东蓬莱解宋营古城遗址(明百户所)。图片由作者提供 【争鸣与商榷】 近年来,明代卫所制度的研究不断深入,成为明清史研究的新热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对卫所属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卫所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单纯的军事组织,还兼具行政管理的职责。具… 阅读更多 »彭勇:明代卫所的辖区属性及其管理权

文献整理与传记写作相得益彰:黄宇和有关叶名琛新书两种出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终身讲座教授黄宇和院士长期研究两次鸦片战争、近现代国际关系等,主要相关著作有Yeh Ming-ch’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Anglo-Chinese Relations, 1839-1860、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 阅读更多 »文献整理与传记写作相得益彰:黄宇和有关叶名琛新书两种出版

刘小庸丨唤醒沉船——黑石号上的海洋贸易

内容摘要:公元8世纪起,亚洲商业贸易已经非常活跃,海陆与陆路的贸易往来彼此交迭互补,东西多国不断的循环交流所发生交往关系的人和物成为传播媒介,也是彼此认知观念变革的重要来源与渠道。在被熟知的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引导下的以西方为主体的全球贸易体系形成以前,是由印度洋体系联系着大陆之间的海上贸易,随公元9世纪穆斯林商圈的扩张,印度洋贸易迅速繁荣,各地的物资在这个复杂的海洋贸易体系中流通,进而转至欧… 阅读更多 »刘小庸丨唤醒沉船——黑石号上的海洋贸易

19世纪60-70年代澳门出洋华工航行途中死亡率研究

 [摘  要]:关于19世纪中后期从澳门出洋的苦力(华工)航行途中平均死亡率,目前至少有49.99%(至古巴、秘鲁和旧金山的平均情况)、36.84%(至古巴)、35.18%(至秘鲁)、35%(至古巴和秘鲁的平均情况)、15.21%(至古巴)和10.74%(至秘鲁)等诸多说法。歧说并见,令人莫衷一是。然而根据澳门辅政司署、葡萄牙驻哈瓦那总领事馆和间葡萄牙驻秘鲁总领事馆的相关文件,大致可以推定1863… 阅读更多 »19世纪60-70年代澳门出洋华工航行途中死亡率研究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参考书目

  来源:歌阳   明清史研习入门 课程号:02132400 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 基本目的 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 阅读更多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参考书目

王若磊|2019阅读记忆: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作者:王若磊,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与国家治理理论。若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欢迎关注公众号“雅理读书”(yalipub)   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Reading 2019 转眼21世纪就过了20年,第三个十年的第一场大雪都已经化了。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而言,这二十… 阅读更多 »王若磊|2019阅读记忆: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李庆 | 晚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规模及历史走向

晚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规模及历史走向——基于“货物税”(almojarifazgo)文献的数据分析 内容提要 :16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海上贸易迅速兴起,中菲航线随之成为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伴随交易额的递增,马尼拉当局在1581年开始向中国商船征收一定比例的“货物税”(almojarifazgo)。虽几经变革,但直到明代终结,货物税制度仍得到有效施行。因而通过对勘分析… 阅读更多 »李庆 | 晚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规模及历史走向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韩祥 内容提要:当前对晚清财政规模的研究,大多或是直接转引史料数据、或是将史料数据简单分类汇总,极少对既有史料数据及其统计方法进行细致的校核,故在此问题上自清末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若将一些基础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如计量单位混杂、重复统计、统计区域缺漏、数据呈报滞后等问题),则可以对晚清的财政规模估算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正。在现有史料条件下,相对可靠地重新估算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财政规模,具… 阅读更多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1860 年 10 月初,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大肆劫掠了圆明园内文物书画、珠宝玉器。随后,英国代表额尔金又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①,将俘获的英法战俘在圆明园内虐待致死为口实,野蛮地命英军于10 月 18 日、19 两日,将北京西北郊的五园三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 额尔金的这一说法,是为了证明英军焚毁圆明园是师出有名的合理行为。按此逻辑,英法被俘者是否在圆明园内受虐致死,即成为评判中外是非的… 阅读更多 »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陈为忠 |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226007 摘    要:19世纪60年代烟台、青岛、威海和龙口等港口先后开埠通商, 口岸贸易使腹地工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由此引发了山东省经济格局的调整, 即经济轴心由沿运河纵向分布变为沿港口和铁路的横向布局。而且由于腹地与非腹地、腹地内部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导致了省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格局对当代… 阅读更多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徐秀丽丨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欢迎点击上方“经济社会史评论”关注我们- >>>>  专稿 编辑部推荐语       在史学领域,中国近代史是比较敏感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领域,鸦片战争的研究就曾引起最高层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及其所办杂志是这个领域的核心。本文作者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中文版和英文版主编,她利用自己所处的学术优势,疏理了1949年以来7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脉络… 阅读更多 »徐秀丽丨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李国强 | 新中国海疆史研究60年

发布日期:2012-10-19    作者:李国强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海疆史研究始终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进程当中。随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繁荣,我国大陆学术界在海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学术成果大量问世,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层面、研究的深度、研究的广度以及史料的挖掘、整理、利用等,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阅读更多 »李国强 | 新中国海疆史研究60年

滨岛敦俊 | 农村社会——研究笔记

沈中琦译,载《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5-179页;(原文发表于《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汲古书院1997年10月出版) 一、绪 言 日本的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从西嵨定生的江南棉业研究、藤井宏的徽州商人研究开始,始终关注的是农民以及农村社会。人口的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宏观上看,财富主要来自于农民的家庭劳动,包括历史上存在的农民家庭经营中不可缺少的手工业部分,而国家… 阅读更多 »滨岛敦俊 | 农村社会——研究笔记

李华瑞 | “唐宋变革论”对国内宋史研究的影响

编者按:唐宋变革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这组笔谈主要从宋史研究的角度展开,首先是基于日本史学界唐宋变革论的核心观点是“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其落脚点在宋朝;其次是近十几年国內唐史学者对此关注较多,而从宋史研究的角度考虑的还比较少。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能引起更多的唐宋吏研究者对唐宋变革论范式意义的思考。 作者简介:李华瑞,1958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改革开放前“唐宋变革论”对国内… 阅读更多 »李华瑞 | “唐宋变革论”对国内宋史研究的影响

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引言 关于明代后期东南沿海地区以“倭寇”或“海盗”等一系列事件为中心的长时间的地方动乱,以及清代初年在同一地区实行的严厉的“迁海”措施,已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在以往的论著中,抗击“倭乱”和实行“迁海”基本上是作为明、清两个王朝的政治军事行动,被分别描述和讨论的。作者以为,如果把研究的视角从朝廷的军事措施转移到地方社会具体的历史场景,那么,就有理由把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方社会的动乱与“转型”视为… 阅读更多 »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谢贵安:《明实录》研究述要

《明实录》是有明一代最系统、最基本的史料。明代史料论原始自然首推明代档案,它是明朝中央及地方政权在行使统治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类别的文件。明代档案文件分为二十种:“凡上所下有十:一诏、二诰、三制、四敕、五册文、六谕、七书、八符、九令、十檄;凡下所上亦有十:一题、二奏启、三表笺、四讲章、五书状、六文册、七揭帖、八会议、九露布、十译。”[i] 它们是编纂《明实录》主要依据的原始资料。然而,由于明末战… 阅读更多 »谢贵安:《明实录》研究述要

汪晶石:近四十年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 中国与朝鲜是古代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长久以来中外学者对于两国关系的研究笔耕不辍,同时也成果斐然。朝鲜与清的贸易关系是双方关系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史料欠缺、各国对此问题关注程度不够等原因,就此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近四十年来,学界对于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的研究大多为着眼于两国关系、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宏观研究,而对于诸如很多在两国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两国贸易中出现的多种贸… 阅读更多 »汪晶石:近四十年朝鲜与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

朝贡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来源:凤凰历史 作者:朱荫贵 提要: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滨下教授的代表作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该书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和朝贡… 阅读更多 »朝贡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趁微盘还没被封死,分享一下电子书收藏吧(转)

帖最后由 公爵兰 于 2016-5-11 23:34 编辑 最后疯狂一把,大家有什么好资源分享一下,就算这次堵死,自己想要的没存下来,也留个念想。我先来: A部 1. ‘文、艺、美学相关’http://vdisk.weibo.com/lc/2oLCHhNUZpUFqxU2W8 密码:Y027 2. ‘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http://vdisk.weibo.c… 阅读更多 »趁微盘还没被封死,分享一下电子书收藏吧(转)

李大龙:新时代边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作者简介】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博士生导师。 【文章刊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1.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实施,以及边疆问题的凸显,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边疆安全等诸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广泛关注,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随着民族学、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社会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积极参与中国边疆研究,中国边疆研究在呈现繁荣的… 阅读更多 »李大龙:新时代边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全1000册)总目录

简介 本书为2015年出版的《民国文献类编》的续编,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要出版成果。全书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育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地理卷、医药卫生卷、科学技术卷共十卷,每类下分若干子类,收录文献近3000种,成书1000册,另总目1册,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影印文献。所收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11—1949年,文献类型以图书为主,包括平装、线装,兼收手稿、档案等,有铅印本… 阅读更多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全1000册)总目录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全1000册)出版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全一〇〇〇册,总目一册) 编著者: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编 定价:¥280,000.00 ISBN:978-7-5013-6420-6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所属分类:民国-其他 简介 本书为2015年出版的《民国文献类编》的续编,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要出版成果。全书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 阅读更多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全1000册)出版

吴景平 | 关于中华民国史对象与体系的思考 ——从民国档案史料的刊行谈起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史学月刊”微信公众号。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得益于学术环境和条件的极大改善,中华民国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问世的各种论著难以胜数;另一方面,史料工作成绩斐然,尤其是档案史料的开放刊行,成为整体意义上民国史研究的先行部分、支撑部分。 笔者从事中华民国史的教学研究和相关档案史料收集整理工作多年,目睹了… 阅读更多 »吴景平 | 关于中华民国史对象与体系的思考 ——从民国档案史料的刊行谈起

黄纯艳:宋代海洋知识的传播与海洋意象的构建

   内容提要:宋代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开启了航海活动和海洋知识积累的新时代。宋人通过海商群体、航海使节和僧侣、历代典籍等途径获得海洋知识,其中海商群体是第一手海洋知识的主要来源。海洋知识通过口耳相传、航海使节和僧侣、礼宾机构及沿边官员的记录等方式传播,使宋人构建出动态、险恶、奇异而充满财富和商机的海洋意象,反映了宋人敬畏海洋、生财取利、华夷有别的海洋观念。宋人对东海和南海地区诸国地理方位已有基本确… 阅读更多 »黄纯艳:宋代海洋知识的传播与海洋意象的构建

晚清一位英国女士在山东的奇妙见闻

1881年,英国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随丈夫韦廉臣从烟台出发开始了前往北京的长途旅行。到达潍县时,接受了当地一位贵妇人的邀请,前往其家中做客。在《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Old highways in China)一书中,韦廉臣夫人记录了这次做客的经历,描述了她眼中山东一个女性家族的境况,细腻而真诚。 在当地一个富裕家庭做客 在此之前,我曾经游历过潍县,在城墙环绕着的县城里,结… 阅读更多 »晚清一位英国女士在山东的奇妙见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葛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林》2016,(05),197-213+222 摘 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回顾60余年的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经历了从单纯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史向近代化史、政治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等多元研究的转变过程,并达到相当的学术高度。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中存在… 阅读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伦敦会特藏简介

黄韫瑜 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是国家级的图书馆,负有保存本国文献的重任,同时也非常重视非英语出版物的收藏,其中中文馆藏就有26万余册,为南半球之冠。中文藏书中有一批特藏书籍,是19世纪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下称伦敦会)来华传教士所出版及收藏的中文书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包括一批… 阅读更多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伦敦会特藏简介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原文出处】《学术月刊》(沪)2010年7期第130~140页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传统史学多将其置于王朝更迭的解释框架中加以叙述,也有一些学者纠缠于明清两朝孰优孰劣、并进而对易代的得失进行判断。近三十年来,海外学者多超越易代历史本身,将跨越此时期的晚明盛清视为“帝制晚期”或“早期现代”,但易于忽略易代本身对这一历史转型期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易代史的历史叙述,或始自清… 阅读更多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郝雨凡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活动的扩张时期。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反映出美国在东亚政治扩张、商业拓殖以及中美关系的轨迹和趋向。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立,缘于美国东亚商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内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以及澳门特殊的地理优势;驻澳门领事的撤销,也是缘于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澳门经济的衰落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驻澳门领事“设”与“… 阅读更多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文史哲类电子书,免费分享(4)

  汉语文字学概要_许威汉上海大学0202一版一刷.djvu 汉语方言学_李如龙高等教育0104一版一刷.pdf 汉语成语词典新世纪版_中共中央党校0201一版一刷.pdf 汉语音韵学基础修订本_陈复华中国人民大学0303一版二刷.djvu 汉语汉字答问_刘又辛商务9905一版二刷.pdf 语文丛谈_王力国民图书民3302初版.djvu 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指南_上海辞书0107一版一刷.p… 阅读更多 »文史哲类电子书,免费分享(4)

传统校勘流程向数字化平台迁移的初步探索——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的修订为例

傳統校勘流程向數字化平臺遷移的初步探索 ——以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的修訂爲例 鳳凰出版社 吳葆勤 一、引論 校勘是一門傳統學問,有書籍的傳播,就有校勘的應用。1934年,陳垣先生在《元典章校補釋例》中,將校勘方法概括爲對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種,承用至今。四種方法中,胡適先生認爲,“用善本對校是校勘學的靈魂”(見《校勘學方法論》)。對校法,就是廣搜同書别本,擇其善者,以他本校之。對校可以發現錯… 阅读更多 »传统校勘流程向数字化平台迁移的初步探索——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的修订为例

何炳棣著作集(五种)| 荐书

一位赤心爱国的游子 一位才大如海的学者 一位励志奋斗的偶像 一套传世的不朽之作 “何炳棣著作集”目前出版五种——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1368—1953》 《中国会馆史论》 《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 作者简介 何炳棣,1917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金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19… 阅读更多 »何炳棣著作集(五种)| 荐书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

张雪慧,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63~70頁 摘要:本文利用中外历史学、语言文学、考古学等数据、特别是以往不太为人注意的原始材料,考查论述元代中国同高丽经过海、陆交通进行的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贸易往来,种类丰富的进出口商品,及商业活动对双方社会风习和民众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元丽民间商人的交往更生动的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关键词:元 高丽 贸易… 阅读更多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

明代登辽海道的兴废与辽东边疆经略

陈晓珊 辽东是明代北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区,其治乱形势直接关系到明王朝的兴衰。由于位置偏在东北一隅,明代辽东与内地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两条道路进行。一条是 经山海关与辽西走廊的陆路,另一条则是经渤海海峡,从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莱州到达辽东半岛的海路。洪武初年,明军从登莱地区渡海北上,击败残元势力,将 辽东地方纳入明朝治下,而当时辽东驻军所需的粮食、布匹等后勤物资,也都要通过登辽之间的海路转运获得。… 阅读更多 »明代登辽海道的兴废与辽东边疆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