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鸦片

近代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主要利益

刘淑敏 胡赤军   人们知道,近代中英贸易与鸦片贸易密切相关,从18世纪7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华输出鸦片,到1917年根据中英协议停止鸦片输华为止,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达140多年。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同时也使英国取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究竟是什么动机驱使英国鸦片商人、政府不顾廉耻,无视道德而用暴力推动这种众目昭彰的毒品倾销呢?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 阅读更多 »近代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主要利益

庄国土 | 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作者简介:庄国土,1952年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教授。 19世纪前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时期。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为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当这种贸易结构能保持平衡时,西人仍然获得巨额利润,传统的贸易方式仍可维持。由于白银短缺和中国政府厉行鸦片查禁,传统的中西贸易结构难以为继。西人随即诉诸武力,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 阅读更多 »庄国土 | 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译文 | 美国商人与对华鸦片贸易(1800-1840)(下):伶仃时代

导读 本文结尾对林则徐成功机会的反思令人唏嘘,因为任何伟大的动机与巧妙的手段都无法抵消硬实力的巨大差距。一百多年后,中国终于实现了对毒品贸易与外国侵略的强力打击,本文让我们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 杰奎琳·唐斯(Jacques M. Downs),历史学教授 圣·弗朗西斯学院(St. Francis College),比迪福德(Biddeford),缅因 《商业史评论》(The Business Hi… 阅读更多 »译文 | 美国商人与对华鸦片贸易(1800-1840)(下):伶仃时代

海洋史、经贸史 | 全球商品(Global Commodities):大宗商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交换、贸易情况

引言:全球贸易的历史镜鉴与当代挑战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中美贸易战、供应链重组与地缘经济竞争正重塑世界商品贸易的格局。从18世纪的茶叶鸦片博弈到21世纪的科技产业壁垒,贸易冲突的本质始终围绕核心商品的控制权与价值链话语权展开。英国国家档案馆的东印度公司档案揭示了大英帝国如何通过棉花与鸦片撬开中国市场;而今日美国对半导体与清洁能源技术的出口管制,则延续了历史上“商品即权力”的逻辑。 Global… 阅读更多 »海洋史、经贸史 | 全球商品(Global Commodities):大宗商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交换、贸易情况

尖锐选题!鸦片/军火/人贩与走私 |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人文学术社创建于2020年底,主要分享历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及学术资讯。目前已有近10万订阅者。欢迎出版/图书机构新书合作,也欢迎学者授权论文、著作发布。(微信:jamelin7,请注明来意) 通过大量历史档案,揭示殖民时期东南亚地下经济的隐秘真相, 看走私者如何与殖民者斗智斗勇。 从边境变迁的独特视角,探索现代国家的形成历程, 解读东南亚的现状与未来。 … 阅读更多 »尖锐选题!鸦片/军火/人贩与走私 |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

林则徐主张中国自产鸦片吗?(完整版)

用心荐华 2020-12-03 03:14  2020年疫中,感于时事,重读鸦片战争历史,不期竟有很多新知新得,忍不住要重拾旧好,陆续写来。现时欧陆疫情第二波大兴,恰逢秋假,今天举家放弃了去西西里度假的航班(主要因为航空公司取消了回程航班),自10月初以来反常的阴雨连绵未见好转,宅家中且为之。 此前一篇《当年英国政府如何抹黑林则徐禁烟》(写于春季疫情高峰时节),其中说到,在1840年4月英国议会下… 阅读更多 »林则徐主张中国自产鸦片吗?(完整版)

黄运 | 自东徂西:章遹骏赴英办理禁烟与民国初年中英民间禁毒外交的尝试

自东徂西:章遹骏赴英办理禁烟与民国初年中英民间禁毒外交的尝试 内容摘要  民国初年,全国禁烟联合会会长章遹骏一行三人赴英办理禁烟,试图通过游说英国政客和向英国公众演说等活动,终止《中英禁烟条件》并移去沪上印土,其愿望最终落空。这主要因为英国外交部既面临印度事务部和英国鸦片商的压力,又希望用禁烟作为与中国交涉其他事务的筹码,并且章遹骏一行是民间而非官方代表,因此未接受章遹骏的请求… 阅读更多 »黄运 | 自东徂西:章遹骏赴英办理禁烟与民国初年中英民间禁毒外交的尝试

专题研究 | 黄运:近代民间禁毒组织的国际参与:以中华国民拒毒会与国际联盟的交流为中心

近代民间禁毒组织的国际参与: 以中华国民拒毒会与国际联盟的交流为中心 黄运 摘要:作为近代重要的民间禁毒组织,中华国民拒毒会在国内发动禁毒运动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禁毒事业,主要表现为与国联的持续交流。大体而论,二者的交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1924—1925年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前后。中华国民拒毒会因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的召开而成立,与国联在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期间有所交流,但是中华国民拒毒会因为对日内… 阅读更多 »专题研究 | 黄运:近代民间禁毒组织的国际参与:以中华国民拒毒会与国际联盟的交流为中心

陈国栋评《遥远的海岸:中国海上边疆的殖民遭遇》

▲ 书名:《遥远的海岸:中国海上边疆的殖民遭遇》(Distant Shores: Colonial Encounters on China’s Maritime Frontier) 作者:梅丽莎·麦考利(Melissa Macauley) 出版社: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页数:376 ISBN:9780691214887 熟悉明朝嘉靖(1522—1566)后期至… 阅读更多 »陈国栋评《遥远的海岸:中国海上边疆的殖民遭遇》

The Trans-Asian Pathways of ‘Oriental Products’: Naviga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arcotics between Turkey, China, and Japan, 1918–1938

Published online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April 2021 DANIEL-JOSEPH MACARTHUR-SEAL Abstract Patterns of opium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hifted immensel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twentieth cen… 阅读更多 »The Trans-Asian Pathways of ‘Oriental Products’: Naviga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arcotics between Turkey, China, and Japan, 1918–1938

肖红松 郭晓辉:中国禁毒史研究的多重视角

作者:肖红松 郭晓辉 来源:“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 虎门销烟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英商罪恶的鸦片贸易密切相关。事实上,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百余年间,鸦片烟毒问题一直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魏宏运先生曾指出,作为社会毒瘤的鸦片烈性毒品“戕害人民健康,破坏了国计民生,更腐蚀了政治肌体”,故而历届政府多颁禁令… 阅读更多 »肖红松 郭晓辉:中国禁毒史研究的多重视角

刘成虎 | 伪满洲国鸦片专卖:巨大规模的国家贩毒

点击上方“独立精神”可订阅哦! 本文第一作者刘成虎副教授 摘要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制造的伪满洲国,是此后日本发动一系列扩大侵略战争的桥头堡和发源地,也是众多大规模殖民、奴化政策的实验场,在鸦片政策上也是如此。伪满洲国的财政制度乃至鸦片专卖制,都是在日本大藏省派出官僚的指挥和参与下制定的。整个伪满洲国的制度体系都采用了日本的模式。在统治区内大肆收购民间鸦片甚至强制掠夺,冒险到华北、西北各地以及国外采购… 阅读更多 »刘成虎 | 伪满洲国鸦片专卖:巨大规模的国家贩毒

仲伟民:在全球史视野下观察19世纪的中国

仲伟民:如何在全球史体系中讲述前现代中国史    读过他的金瓶梅,何妨一读他的水浒传 作者: 仲伟民 出版社: 中华书局副标题: 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出版年: 2021-11页数: 381装帧: 精装ISBN: 9787101152449 再版后记 此书初版于2010年,不久书店告罄… 阅读更多 »仲伟民:在全球史视野下观察19世纪的中国

底野迦的再现:康熙年间宫廷西药德里鸦噶初探

来源:《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 作者:刘世珣 [摘要]清宫西药德里鸦噶是外来语满文音译药名,为底野迦的同音异译。历代本草书与方书将底野迦形塑成“主百病”的万能灵药。惟底野迦一词在清初已不见于官方典籍与民间医书,及至康熙年间,始以德里鸦噶的译名再现于史籍之中。然而,在康熙朝清宫医案的论述中,德里鸦噶已不再是万能灵药,其中有不少因该药无效而更改药方或停止服用的案例。本文旨在探讨德里鸦噶在清初的再现… 阅读更多 »底野迦的再现:康熙年间宫廷西药德里鸦噶初探

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海上丝路勃兴

内容提要:本文以“大宋史”为视野,将宋代社会放在亚洲政治格局和民族格局发生诸多变动的共时性结构中来理解,并从两宋经济格局的跃迁性变化中探寻海上丝路在宋代勃兴的深层次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北方民族的兴起和立国,遮断了中原特别是南宋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使陆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另一方面,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旗帜下实现了统一,阿拉伯商人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从国内环境来说,进入… 阅读更多 »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海上丝路勃兴

全球贸易与帝国崛起:茶叶、瓷器和罂粟花如何塑造历史?

Editor’s Note 茶叶、瓷器、白银、黄麻、鸦片、牛肉,你可能觉得以上这些物品听起来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今天的这个书单中,它们却被赋予了一个共同的属性:打造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在一个时代下的历史。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茶叶在过往300余年中的贸易中如何塑造了现代消费社会? 作为曾经最为欧洲贵族所青睐的艺术品,瓷器从艺术奢侈品到家居必需品的变迁如何映照出不同时代… 阅读更多 »全球贸易与帝国崛起:茶叶、瓷器和罂粟花如何塑造历史?

王天根 | 《不列颠图书馆藏近代中英关系珍稀史料研究》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页数:229 丛书名: 近代珍稀史料研究丛书 ISBN:9787566417558 内容简介 《不列颠图书馆藏近代中英关系珍稀史料研究/近代珍稀史料研究丛书》的内容涉及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之间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等多个方面的交往。具体包括鸦片战争期间反映中英关系的外交照会、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廷上谕、知县与皇帝或军机处来往文书、报刊的… 阅读更多 »王天根 | 《不列颠图书馆藏近代中英关系珍稀史料研究》

蓝诗玲谈鸦片战争:在英国这场战争被大多数人遗忘

2015-08-29 02:30:10  编辑:戴玉玺 蓝诗玲所著《鸦片战争》的英文版封面,都带有华丽色彩。她特别强调中国学者茅海建所著《天朝的崩溃》一书对自己的启发。两本书对照看,会看到鸦片战争的另一面,一个沉浸在繁华与喧嚣之中的噩梦,追求经济利益的现代英国与古老的中华帝国,以激烈的方式,一同卷入幻梦的漩涡。 蓝诗玲(Julia Lovell),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 阅读更多 »蓝诗玲谈鸦片战争:在英国这场战争被大多数人遗忘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文献珍稀性及其历史书写

作者简介: 王天根 (1971-) , 男, 安徽芜湖人,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刊:《安徽史学》2019,(01),5-9 文献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文献探讨不仅仅涉及内容分析, 文献的形态及其传播显然也是学界要关注的重点。就历史与现实关系而言, 当下媒介化语境中的文献传播有全球化语境中学术探索中的时代性, 近代中国流转到海外文献的珍稀性及其历史书写尤其值得重视。 不列颠图书馆为… 阅读更多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文献珍稀性及其历史书写

朝贡的名实与朝贡之外的东亚*——分类框架、案例举隅与研究建议

万晓 【摘要】 史学界提出的朝贡体系论近年间受到国际关系学者的质疑与批判,争论的焦点在于朝贡之“名”与“实”的差距,但超越朝贡体系论尚有许多基础工作亟待完成。为回答“朝贡关系的本质为何,其特征与机制是什么;古代东亚是否存在其他国际关系类型,它们的本质、特征与机制又是什么”等问题,本文以“等级”作为朝贡关系的核心原则,同时涵盖“名”与“实”,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厘清朝贡关系的物质与观念特征,将其… 阅读更多 »朝贡的名实与朝贡之外的东亚*——分类框架、案例举隅与研究建议

国外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历史考察——英国部分

【内容提要】英国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在早期多为纪实性作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无论是人员、机构、资料或出版物都有很大进展。《中国季刊》至今仍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英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至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人物、华工、香港史、中国科技文化史等方面。 【英文摘要】In its early stages (prior to … 阅读更多 »国外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历史考察——英国部分

李长莉 | 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范式之转换

作者简介:李长莉 (1958—) , 女, 河北辛集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文章原刊:《河北学刊》2018年第2期。 摘要: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复兴30年来, 相继出现了“现代化”、“本土现代性”、“社会与国家”、“社会治理”等四类影响较大的研究范式, 推动着学科不断走向新的广度、高度与深度。但作为以研究本土经验为主旨的学科, 尚缺乏有… 阅读更多 »李长莉 | 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范式之转换

【边疆时空】仲伟民 郝鑫 | 再审琦善:历史学、法学与证据科学

仲伟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专著有《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宋神宗》等。 郝鑫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毕业,免试推荐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现在硕转博,仍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专业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 摘要:学者一般多认为历史学、法学在本质上是证据科学,这似乎是一种无须证明的朴素认知。然而就历… 阅读更多 »【边疆时空】仲伟民 郝鑫 | 再审琦善:历史学、法学与证据科学

刘增合 |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作者: 刘增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刘芳 出版时间: 2017-06-01 ISBN: 978-7-5203-0656-0 字数: 358千字 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被称为“千年变局”,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制度和环境都逐步发生变化,巨变、缓变与不变交织一体。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始自“思想与观念”,继之“舆论与社群”,终于“制度与体制”,主旨在于瞩目晚清思… 阅读更多 »刘增合 |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鸦片战争后清宫粤海关税收报告》面世

2019年12月,由叶农、黄素芳整理、点校、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鸦片战争后清宫粤海关税收报告》面世,全书共242页,前有《导言》与《整理点校说明》。粤海关始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鸦片战争之后,1858年,英、法等国通过《天津条约》迫使中国设立海关税务司制度(洋关,新关),任用外国人为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从而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海关行政。本档案集,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鸦片战… 阅读更多 »《鸦片战争后清宫粤海关税收报告》面世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汇编》(全44册)出版

作者:  宫楚涵, 俞冰主编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  9787507754339 出版时间:  2018-05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辟的由东海、南海海域通向东南亚、中东等等地区的贸易通道。传统中国虽然以农耕文明为主体,但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很早就进入古人的视野,海事活动也零星的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汉书.地理志»就记录了西汉的黄门… 阅读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汇编》(全44册)出版

周育民:《上海年鉴(1852)》编译说明

《上海年鉴(1852)》,周育民 编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6月 1850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北华捷报》。1851年,北华捷报社刊印了《上海年鉴(1852)》。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年鉴,也是已知中国内地的第一本年鉴。《上海年鉴(1852)》内容丰富,极具史料价值,为当时外侨了解上海提供了权威的指南,它的诞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海年鉴(1852)》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翻译整理出… 阅读更多 »周育民:《上海年鉴(1852)》编译说明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韩祥 内容提要:当前对晚清财政规模的研究,大多或是直接转引史料数据、或是将史料数据简单分类汇总,极少对既有史料数据及其统计方法进行细致的校核,故在此问题上自清末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若将一些基础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如计量单位混杂、重复统计、统计区域缺漏、数据呈报滞后等问题),则可以对晚清的财政规模估算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正。在现有史料条件下,相对可靠地重新估算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财政规模,具… 阅读更多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陈为忠 |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226007 摘    要:19世纪60年代烟台、青岛、威海和龙口等港口先后开埠通商, 口岸贸易使腹地工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由此引发了山东省经济格局的调整, 即经济轴心由沿运河纵向分布变为沿港口和铁路的横向布局。而且由于腹地与非腹地、腹地内部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导致了省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格局对当代… 阅读更多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江湄:怎样认识10至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摘要:从唐王朝名义上统一的最终结束,到元世祖再次统一,10至13世纪是中国再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一个完整的历史周期。从元朝直至今日,对于10至13世纪发生的中华世界的分裂、重组与再造,始终存在着多元立场、多种角度的叙事和建构,存在着牵动现实情感和思想分歧的争论。对这些观点和叙述框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检讨,以充分面对和理解中国历史的”叙述之难”,以及这种”叙述之难&#… 阅读更多 »江湄:怎样认识10至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