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疆

方堃 | 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疆是一个国家范畴的地理概念。历史时期海疆的形成与发展既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更与古代先民认识和利用海洋的进程相伴。因此,中国海疆史演绎的主题包括不同时期的陆、海关系和海洋与人的关系;而海疆史研究最关切的是沿海、腹地与近海空间范围内人的生存环境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在现代疆域管辖和海洋制度建立前,中国海疆并非指“海洋疆域”。历史时期的海疆空间经历了从海岸线构成“海界”,演化扩大为范围界限… 阅读更多 »方堃 | 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明代山东海疆卫所城市的选址与历史结局——兼论该类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摘 要:明代洪武末年创设的19座山东海疆卫所城市,大大改变了区域内城市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宏观尺度来看,海岸地理形态及海口布局、明初半岛东部的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城市选址的两大因素。就微观尺度而言,选址特征有二:城址多位于小型半岛、岬角之上,襟海以控制海湾,枕山以居高临下;在城市用水方面,卫城与所城存在优劣之别,卫城多优于所城。时至20世纪中期,19座卫所城市全部退出“城市”序列。对明代山东海疆卫… 阅读更多 »明代山东海疆卫所城市的选址与历史结局——兼论该类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陈彩云 | 政治歧视与文化互动:元代漕粮海运体制中的族际关系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作者简介 陈彩云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边疆研究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元史、江南文化史,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古文献整理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五项。 ▲ ▲ 摘要:元初建立起中国史… 阅读更多 »陈彩云 | 政治歧视与文化互动:元代漕粮海运体制中的族际关系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全5卷)出版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全五卷) 作者: 龚胜生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出版年: 2019-9 定价: 1280 ISBN: 9787533337957 前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的价值》,最终要由使用者来评判,但这里,本人仍要在此对其做一个自我评价。我认为,本《汇编》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本《汇编》出版的价值 第一,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中国疫灾史料,汗… 阅读更多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全5卷)出版

书单 | 刘迎胜《从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古代中国与亚非海域》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从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古代中国与亚非海域 ◎论述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 ◎从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讲述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展望了丝绸之路的未来与一带一路。 内容简介  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在15世纪葡萄牙等欧洲殖民者东来以前,是古代中国海洋活动的主要地域。刘迎胜著的《从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古代中国与亚非海域》汇集作者… 阅读更多 »书单 | 刘迎胜《从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古代中国与亚非海域》

《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书目汇览

《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书目汇览 《海疆文献初编:沿海形势及海防》第一辑     9000      17           2011.03               9787513004374 《海疆文献初编:沿海形势及海防》第二辑     9800      19           2011.04               9787513004596 《海疆文献初编:沿海形势及海防》第… 阅读更多 »《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书目汇览

杨国桢 | 中华海洋文明的时代划分

海洋文明的演进即人类拓展海洋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历史进程, 可划为区域海洋时代、全球海洋时代、立体海洋时代。区域海洋时代萌芽于远古, 成长在古代,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主要在欧亚大陆, 大陆文明占据优势, 海洋文明的发展空间是区域性的。全球海洋时代萌芽于古代的大航海, 从近代早期“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现在, 海洋发展推动西欧的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 实现社会和文明的转型, 海洋文明的发展空间是全球性的。立… 阅读更多 »杨国桢 | 中华海洋文明的时代划分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中山大学历史系 中国·厦门 2019年3月29日至4月1日 会议日程 3月30日(星期六)上午会议地点:科艺中心二楼音乐厅  第一节 开幕式(8:30—9:10) 主持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 一、厦门大学领导致词 二、嘉宾讲话 陈春声(中山大学教授、校党委书记)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王… 阅读更多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新书丨水下考古(第一辑)

《水下考古》(第一辑)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办 简体横排 定价:228.00元       《水下考古》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面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性辑刊,本书为其第一辑。收录学术论文15篇,其中既有水下考古发掘的工作报告,也有沉船遗址的专项研究,还有古地图尤其是航海图的深入研究,此外还有从科技考古方面进行古船研究的。可以说,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反映了… 阅读更多 »新书丨水下考古(第一辑)

李大龙:新时代边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作者简介】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博士生导师。 【文章刊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1.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实施,以及边疆问题的凸显,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边疆安全等诸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广泛关注,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随着民族学、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社会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积极参与中国边疆研究,中国边疆研究在呈现繁荣的… 阅读更多 »李大龙:新时代边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葛兆光:在“一国史”与“东亚史”之间 ——以13—16世纪东亚三个历史事件为例

提要 这篇文章选择13~16世纪发生在东北亚的三个历史事件,也就是“蒙古袭来”(1274,1281)、“应永之役”(1419)和“壬辰丁酉之役”(1592,1597),来讨论国别史与东亚史之间的差异。本文指出,如果仅仅站在一国历史的立场、角度和视野来观看发生在东亚的历史,会出现“死角”或“盲点”。因为,只有一个圆心(国家)的历史叙述,会使得历史有中心有边缘,中心虽然清晰,但边缘常常含糊甚至舍弃。其… 阅读更多 »葛兆光:在“一国史”与“东亚史”之间 ——以13—16世纪东亚三个历史事件为例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牛庄(营口)研究

作者简介: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中外关系史。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牛庄是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而1861年英国却以营口假牛庄之名开埠,从此营口变为国际条约体系中的牛庄。开埠后,牛庄(营口)在多国贸易的拉动下,一跃成为整个东北唯一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也变成了近代东… 阅读更多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牛庄(营口)研究

元朝海疆经略的经验与教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17日第657期 作者:姚建根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肇建的大一统王朝,其疆域最大时,“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过汉唐而成为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南越海表”一语,揭示出蒙古族这个跨马引弓的草原民族与海洋结下的不解之缘。从军事层面探讨元朝对海疆经略的得失,或许可以令人有所感悟。   多管齐下经略海疆   元朝对海疆的军事经略,可从三… 阅读更多 »元朝海疆经略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