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禁

朱子彦:元明时期的海运与海禁

作者简介丨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第1期。 摘 要:为了解决南粮北调问题,元明时期开辟了海上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海运。海运对沿海城市发展及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两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与天津就是在海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海运还促使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航海技术、造船业的进步。元明时期的海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元朝是新兴的横跨欧… 阅读更多 »朱子彦:元明时期的海运与海禁

陈尚胜 | 东亚贸易体系形成与封贡体制衰落——以唐后期登州港为中心

东亚贸易体系形成与封贡体制衰落——以唐后期登州港为中心 陈尚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朝贡体系”论是当今海外学术界诠释古代中国对于东亚贸易体系所起关键作用的一种理论。东亚贸易体系最初形成, 滥觞于安史之乱后淄青镇节度使的经济利益驱动, 由于他握有唐朝对新罗和渤海国交往的涉外权利, 以登州港为中心, 地跨唐朝与新罗、渤海两国间的走私贸易开始出现;在淄青镇李氏割据势力被平定后, 张保皋所主导… 阅读更多 »陈尚胜 | 东亚贸易体系形成与封贡体制衰落——以唐后期登州港为中心

王晴佳:海洋史如何成为世界史?

“太平洋论坛”是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建系95周年暨汪熙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讲座,本文整理自2020年10月20日太平洋论坛第2期“海洋史和当代史学思潮”,主讲嘉宾王晴佳为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两位与谈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旭鹏研究员和中国海洋大学庞中英教授。 王晴佳教授 非常荣幸得到复旦大学历史系太平洋论坛的邀请,与大家交流当代史学的动向,以海洋史的兴起作为一个视角来谈一谈。… 阅读更多 »王晴佳:海洋史如何成为世界史?

海洋亚洲:海洋文明的21世纪书写记忆 ——上海大学海洋亚洲国际研讨会综述

海洋亚洲:海洋文明的21世纪书写记忆 ——上海大学海洋亚洲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9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戴勇斌 出席海洋亚洲国际会议的中外专家学者合影 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供图   2019年3月1—2日,海洋亚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特聘海外高水平专家萧婷(Angela Schottenhammer)教授发起,上海大学高等研究院协同经济学… 阅读更多 »海洋亚洲:海洋文明的21世纪书写记忆 ——上海大学海洋亚洲国际研讨会综述

国家、社区与广东省镇压海盗的行动,1809—1810

[美] Robet J. Antony 罗伯特·安东尼 著 梁敏玲 译 在19世纪的前十年,一场空前海盗狂潮使广东省被灾颇深。其时,5万余名海盗坐着成百上千艘船,大肆掠劫着沿海的船只与城镇。在广东地区1500里曲折的海岸线上,一些势力较大的海盗已经结成松散的联盟。他们的头目也颇有才能,如郑一、乌石二、郭婆带,以及稍后的张保(见地图1)。这些海盗有效地挑战了清政府的权威,亦使得该地区合法的商业活动中… 阅读更多 »国家、社区与广东省镇压海盗的行动,1809—1810

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

按:2014年8月,小稿初定。2017年9月,在韩国访学期间,又做了进一步修订。从动笔到现在,一眨眼四年多过去了。最初,原计划只是写一两页的背景介绍,没想到随着思考的深入,感觉越来越有料,越好玩。拉拉扯扯,也就成了如今的模样。 一提倭寇,都会想到明代嘉靖大倭患,进而自觉不自觉讨论海禁与倭寇的关系。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谓汗牛充栋,不少经济史学家甚至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讨论二者的关联。本人学力不… 阅读更多 »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

近代日本文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上海外滩一瞥:日本人眼中的“魔都”   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东瀛文人·印象中国”系列图书,收入一批著名日本作家于20世纪初访华的游记,包括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谷崎润一郎《秦淮之夜》、内藤湖南《禹域鸿爪》、佐藤春夫《南方纪行》、村松梢风《中国色彩》五种。这些一百年前的日人在华见闻重现于眼前,让人看到一衣带水邻邦的中国观之变迁,也以外来的、世界性的眼光,展现出一个令今人颇为陌生的近… 阅读更多 »近代日本文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李伯重: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商”与”盗”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16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前,印度洋海域和东亚海域的海上贸易中,不仅没有一种大家都遵循的贸易规则,没有安全保障机制和仲裁机制,甚至也没有一种共同的商业语言。   西欧殖民者来到东亚后,对活跃在这里的华人海上贸易商业进行打压,这是不争的事实。还应当注意:贸易不同于单纯的掠夺。各国商人在东亚,除了竞争,也有相互合作的一面。   “市通则寇转… 阅读更多 »李伯重: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商”与”盗”

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引言 关于明代后期东南沿海地区以“倭寇”或“海盗”等一系列事件为中心的长时间的地方动乱,以及清代初年在同一地区实行的严厉的“迁海”措施,已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在以往的论著中,抗击“倭乱”和实行“迁海”基本上是作为明、清两个王朝的政治军事行动,被分别描述和讨论的。作者以为,如果把研究的视角从朝廷的军事措施转移到地方社会具体的历史场景,那么,就有理由把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方社会的动乱与“转型”视为… 阅读更多 »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杨国桢 | 中华海洋文明的时代划分

海洋文明的演进即人类拓展海洋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历史进程, 可划为区域海洋时代、全球海洋时代、立体海洋时代。区域海洋时代萌芽于远古, 成长在古代,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主要在欧亚大陆, 大陆文明占据优势, 海洋文明的发展空间是区域性的。全球海洋时代萌芽于古代的大航海, 从近代早期“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现在, 海洋发展推动西欧的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 实现社会和文明的转型, 海洋文明的发展空间是全球性的。立… 阅读更多 »杨国桢 | 中华海洋文明的时代划分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中山大学历史系 中国·厦门 2019年3月29日至4月1日 会议日程 3月30日(星期六)上午会议地点:科艺中心二楼音乐厅  第一节 开幕式(8:30—9:10) 主持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 一、厦门大学领导致词 二、嘉宾讲话 陈春声(中山大学教授、校党委书记)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王… 阅读更多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

跨界与本土:澳门商业史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作者简介: 张世慧,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毕业,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在《清史研究》、《近代史学刊》、《澳门研究》、《江汉论坛》、《华人华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导语: 澳门商业史一直是澳门史研究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近十余年来澳门商业史史研究重点逐渐由明清贸易史扩展到近现代澳门本土商业史,澳门华商史、行业史研究迅速崛起… 阅读更多 »跨界与本土:澳门商业史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葛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林》2016,(05),197-213+222 摘 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回顾60余年的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经历了从单纯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史向近代化史、政治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等多元研究的转变过程,并达到相当的学术高度。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中存在… 阅读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牛庄(营口)研究

作者简介: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中外关系史。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牛庄是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而1861年英国却以营口假牛庄之名开埠,从此营口变为国际条约体系中的牛庄。开埠后,牛庄(营口)在多国贸易的拉动下,一跃成为整个东北唯一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也变成了近代东… 阅读更多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牛庄(营口)研究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原文出处】《学术月刊》(沪)2010年7期第130~140页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传统史学多将其置于王朝更迭的解释框架中加以叙述,也有一些学者纠缠于明清两朝孰优孰劣、并进而对易代的得失进行判断。近三十年来,海外学者多超越易代历史本身,将跨越此时期的晚明盛清视为“帝制晚期”或“早期现代”,但易于忽略易代本身对这一历史转型期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易代史的历史叙述,或始自清… 阅读更多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2014)。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Book Award(韓國… 阅读更多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戚文闯:明清朝贡体系述评

原文出处:《重庆社会科学 》2016年第1期,第114—120页。 作者简介:戚文闯,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两朝都曾推行海禁政策,只保留官方性质的朝贡贸易,中外关系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建立了完备的朝贡体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也由此得以空前加强。国内外学界十分重视对古代中国朝贡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明清朝贡体系的研究… 阅读更多 »戚文闯:明清朝贡体系述评

元代的海禁及市舶司研究

元代的海禁及市舶司研究(上)邓端本 元代疆土虽然辽阔,但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也较重视。早在全国统一之前,元世祖便想方设法诱降泉州市舶司提举,阿拉伯人蒲寿庚,(蒲寿庚有丰富的市舶管理经验,本身又是大舶商,在南洋群岛一带很有威望。)元世祖想借重他的声望:开展外贸。所以通过“伯颜遣不伯、周青招泉州蒲寿庚、寿晟兄弟”。①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二月,蒲寿庚在泉州降元。元将董文炳把自己所佩的金虎符授予寿庚。金… 阅读更多 »元代的海禁及市舶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