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近代经济

【纪要】2023年“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历史地理变迁暑期学校暨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工作坊

2023年7月10-14日,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历史地理变迁暑期学校暨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此次暑期学校邀请了海内外历史经济地理、丝绸之路研究、经济史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从不同视角讲授了丝绸之路的变迁,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民族与文化,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等内容,分享从事相关研究的路径方法、技术要领及心得体会。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阅读更多 »【纪要】2023年“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历史地理变迁暑期学校暨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工作坊

【新刊速递】《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英文版序

        柏金斯 扬·路易腾·范·赞登 菲利普·霍夫曼 李伯重   编者按:李伯重先生的《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受到学界的重视。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与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商讨出版该书英文本事宜。经过专家的匿名评审,剑桥大学出版社定于2020年内出版。由于李伯重先生对中文版的译稿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增补,因… 阅读更多 »【新刊速递】《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英文版序

长江学者 | 朱英:研究近代中国制度变迁史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研究近代中国制度变迁史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朱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原文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4期,注释从略     迄至目前,对近代中国制度史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不少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要注意若干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史研究历来注重职官制度,老一辈学者将职官制度、历史地理、目录学和年代学视为治史之钥… 阅读更多 »长江学者 | 朱英:研究近代中国制度变迁史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论晚清省财政的形成及其限度——以浙江为例的考察

作者简介:徐杨,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浙江 杭州 330110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沪)2019年第20199期 第158-170页 内容提要: 在咸同之前,清代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省财政”。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直省有了“省财政”的雏形。但这种实践层面上的“省财政”并没有制度合法性,直至清室覆灭,名实相符的“省财政”体制都未曾建立。而浙江的个案表明,省财政的自主性极为有限,大部份外销款项在性质… 阅读更多 »论晚清省财政的形成及其限度——以浙江为例的考察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49—2019)》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49-2019》是《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修订版,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之一。   书稿对当代中国关于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细梳理,展示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作者不仅对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分类,还对重要成果进行了点评,并对近代经济史领域里出现的众多学派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还对未来的发展… 阅读更多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49—2019)》出版发行

刘增合 |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作者: 刘增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刘芳 出版时间: 2017-06-01 ISBN: 978-7-5203-0656-0 字数: 358千字 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被称为“千年变局”,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制度和环境都逐步发生变化,巨变、缓变与不变交织一体。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始自“思想与观念”,继之“舆论与社群”,终于“制度与体制”,主旨在于瞩目晚清思… 阅读更多 »刘增合 |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王若磊|2019阅读记忆: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作者:王若磊,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与国家治理理论。若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欢迎关注公众号“雅理读书”(yalipub)   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Reading 2019 转眼21世纪就过了20年,第三个十年的第一场大雪都已经化了。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而言,这二十… 阅读更多 »王若磊|2019阅读记忆:大分流与中国历史模式

滨下武志、舒小昀 | 从“陆地亚洲”转向“海洋亚洲”:关于“海洋与亚洲地域圈”的讨论

文章发表于《南国学术》2015年第4期第4—15页 滨下武志,1974年在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获硕士学位;1979—2006年任教于一桥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龙谷大学;2006年受聘为中山大学全职教授;2008—2017年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2017年6月至今任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舒小昀 | 从“陆地亚洲”转向“海洋亚洲”:关于“海洋与亚洲地域圈”的讨论

朝贡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来源:凤凰历史 作者:朱荫贵 提要: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滨下教授的代表作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该书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和朝贡… 阅读更多 »朝贡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回顾

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都在对以往四十年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2018 年的近代史学界欣欣向荣,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学界关注的研究论著,本文将从政治史研究、社会经济史研究和思想文化史研究三方面对2018 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进行回顾。 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研究关注的基础性内容,2018 年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晚清政治史、中共革命史、民… 阅读更多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葛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林》2016,(05),197-213+222 摘 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回顾60余年的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经历了从单纯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史向近代化史、政治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等多元研究的转变过程,并达到相当的学术高度。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中存在… 阅读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China and Europe in Historical Change–Talking with Professor Wang Guobin 原编者按:王国斌系尔湾加州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他关于中国与欧洲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系列见解突破了长期盛行的各种欧洲中心主义研究框架,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他本人因… 阅读更多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郝雨凡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活动的扩张时期。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反映出美国在东亚政治扩张、商业拓殖以及中美关系的轨迹和趋向。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立,缘于美国东亚商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内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以及澳门特殊的地理优势;驻澳门领事的撤销,也是缘于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澳门经济的衰落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驻澳门领事“设”与“… 阅读更多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李伯重:量化史学中的比较研究

(讲者:李伯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本文为李伯重教授2014年7月4日于清华大学演讲整理稿件,整理:邓哲远、王凡帆。) 不同的社会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这些共性和差异,都只用通过比较才能清楚地看到。因此,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知道各个社会的异同。由于这个原因,比较是史学(特别是现代史学)的基础。 李伯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比较史学… 阅读更多 »李伯重:量化史学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