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芝 | 二十世纪各国蒙元史研究汇总
本世纪(20世纪)初期,涌现了一批卓越的蒙元史研究的带头人,本世纪中叶许多有成就的蒙元史专家多出于他们门下。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东方学各学科析分愈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更加专门化。但由于蒙元史涉及的民族甚多,地域甚广,因而又具有多学科的特点。一方面,汉学、蒙古学、藏学、伊朗学以及欧洲中世纪史的专家都有不少与蒙古史有关的著述;另一方面,优秀的蒙元史专家也多兼通数门语言和若干学科的知识。 法 国 东… 阅读更多 »陈得芝 | 二十世纪各国蒙元史研究汇总
本世纪(20世纪)初期,涌现了一批卓越的蒙元史研究的带头人,本世纪中叶许多有成就的蒙元史专家多出于他们门下。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东方学各学科析分愈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更加专门化。但由于蒙元史涉及的民族甚多,地域甚广,因而又具有多学科的特点。一方面,汉学、蒙古学、藏学、伊朗学以及欧洲中世纪史的专家都有不少与蒙古史有关的著述;另一方面,优秀的蒙元史专家也多兼通数门语言和若干学科的知识。 法 国 东… 阅读更多 »陈得芝 | 二十世纪各国蒙元史研究汇总
第二届山东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生论坛,兹拟于2019年4月“第三届壬辰战争研究(国际)工作坊:壬辰战争与日本、朝鲜、明朝三国经济”召开期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同期举办。本论坛旨在为各高校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利用海内外名师莅临山大参会的契机予以指导,以期共同推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现公开面向各高校中外关系史、明清史、东亚史等领域的硕士、博士征集论文,欢迎相关专业方向研究生撰… 阅读更多 »研究生系列论坛 | “全球史视野下的壬辰战争” 第二届山东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生论坛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印度英语作家,阿米塔夫·高希在中国或许并不像萨曼·拉什迪那样声名显赫,但在国际文学界他早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其创作数量可谓丰硕,包括《理性环》《阴影线》《在古老的土地上:一次抵达12世纪的埃及之旅》《在柬埔寨起舞》《加尔各答染色体》《玻璃宫殿》《饿潮》等诸多作品。其创作题材跨越亚、欧、非、美四大洲,涵盖埃及、印度、柬埔寨及欧美等国,体现出高希作为人类学博士的学者背景。此外,他还多次摘得… 阅读更多 »鸦片、航船与印度
[提要]中国学术论文近年来出现“井喷现象”。与之相伴的是“学术垃圾”的飞速增加。所谓“学术垃圾”,就是没有价值和有不良作用的作品。无论何种“学术垃圾”,都是公害。“学术垃圾”问题由来已久。客观来说,比起改革开放之前,今天情况已有重大改善。“学术垃圾”的产生,一个关键是学者缺乏创新精神。必须大力宣导学术创新。史学中的创新,包括史料、方法的创新。学者要努力创新而不再制造“垃圾”,就应牢记:“勿以恶小而…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学术创新:根治“学术垃圾”痼疾之方——以历史研究为中心
1881年,英国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随丈夫韦廉臣从烟台出发开始了前往北京的长途旅行。到达潍县时,接受了当地一位贵妇人的邀请,前往其家中做客。在《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Old highways in China)一书中,韦廉臣夫人记录了这次做客的经历,描述了她眼中山东一个女性家族的境况,细腻而真诚。 在当地一个富裕家庭做客 在此之前,我曾经游历过潍县,在城墙环绕着的县城里,结… 阅读更多 »晚清一位英国女士在山东的奇妙见闻
2018年11月24至25日,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的 “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三位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北京大学历史系李伯重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孙来臣教授先后致辞。 本次研讨会分七场进行讨论,分别为“全球视… 阅读更多 »“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的“中古中国文献·历史与民族”学术讨论会于2018年10月13日到14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台湾中研院、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十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吴玉贵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授致辞,并期待本次学术讨论会能从具体问题和个案来透视中古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邢义田教授作题为《再论“中… 阅读更多 »“中古中国文献·历史与民族”学术研讨会综述
1 目录 001 读《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感言/金国平 001 蜈蚣船和葡萄牙人 016 明代澳门与东南亚的贸易 047 1640—1667年间澳门与望加锡之贸易 065 澳门经济与人口的变迁——发展过程研究 085 澳门的奴隶买卖和黑人 094 《澳门记略》中的鸟类记载 120 澳门:中国面向拉丁世界的窗口 133 一部现代版的“澳门实录”——《澳门编年史》序 138 … 阅读更多 »新书|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互联网时代,因史料的异常丰富,微观史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史家一旦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不能自拔,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因此史家需要有大情怀。 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1期;作者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摘自《史学史研究》2018年第3期 文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改革开放40年来则是其发展的又一高潮,并且… 阅读更多 »赵梅春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日益受到西方社会科学的强烈影响,改变了自身解释的格局。但随着史学研究越来越趋于规范化,盲目遵循西方理论引导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中西概念之间的渗透交融始终处于纠葛状态,相关知识的辨析与讨论呈现两极对立的态势。 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1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原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的若干沉思》 自… 阅读更多 »杨念群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的若干沉思
《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美]王国斌、罗森塔尔著,周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58.00元 二十年前,一批在美国加州不同大学中讲授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中年学者先后出版了几本专著,对当时国际经济史坛的主流理论和观点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并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些学者后来被称为“加州学派”,他们的新见解集中体现在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中,因此“大…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加州学派”学者的新创获——《大分流之外》序
2016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燕京学堂主办的北大文研讲座(19)“测绘于浩淼之上——明时代的航行与全球舆图学”在北京大学二体 B102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评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主持,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持人陆扬教授首先介绍了卜正民教授的学术… 阅读更多 »卜正民:测绘于浩淼之上 ——明时代的航行与全球舆图学
《地輿縱覽: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中文古地圖》 謝國興、陳宗仁 主編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版次 / 初版 ISBN(精) 9789860579390 精裝 1800元 內文頁數 / 251 內容簡介: 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甚多中文古地圖。2014年10月國立故宮博物院林天仁教授獲邀前往法國國家圖書館,對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舊圖進行調查整理,初步整理了清冊,… 阅读更多 »新刊《地舆纵览: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
提要 这篇文章选择13~16世纪发生在东北亚的三个历史事件,也就是“蒙古袭来”(1274,1281)、“应永之役”(1419)和“壬辰丁酉之役”(1592,1597),来讨论国别史与东亚史之间的差异。本文指出,如果仅仅站在一国历史的立场、角度和视野来观看发生在东亚的历史,会出现“死角”或“盲点”。因为,只有一个圆心(国家)的历史叙述,会使得历史有中心有边缘,中心虽然清晰,但边缘常常含糊甚至舍弃。其… 阅读更多 »葛兆光:在“一国史”与“东亚史”之间 ——以13—16世纪东亚三个历史事件为例
张保卿 杭侃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18-12-18 2016年度,宋辽金元明清时期考古遗址的多样性和研究内涵的丰富性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度刊布的考古学专刊、专著、考古发掘简报和论文约560部(篇),数量是2015年度的2倍多。 一 城市考古 城市考古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度,学界除对都城和地方城市进行了持续发掘和研究之外,还对村镇、码头… 阅读更多 »2016年宋辽金元明清时期考古
一、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中国航海博物馆 二、举办时间:7月23日-31日 三、研习地点:中国·上海·闵行 四、项目及承办院系简介 2019年暑期学校拟讨论的主题为“海洋史中的东亚国际关系”,将以19至20世纪东亚海域的贸易、移民、造船、航海技术和海洋争端为中心,以交叉学科视角介绍相关研究议题以及史料概况。通过此,加深对亚洲海洋世界和欧洲海洋世界异同的认… 阅读更多 »2019年“海洋史中的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暑期学校招生启事
《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将于2019年10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举办第八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主题为“问道于器——中国近代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变迁”。本次论坛将通过征文方式遴选与会学者,欢迎赐稿!参会稿件,将择优在《近代史研究》发表。 一、会议主题:“问道于器——中国近代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被迫面临的千年变局,从对坚船利炮之类“器”的畏惧和模仿开始。由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工具、传… 阅读更多 »征文启事 | 第八期“中国近代史论坛”征文启事
陈华新 香港是我国近代新闻报刊的发祥地,鸦片战争期间,英人便开始在香港创办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香港公报》(Hongkong Gaje-tte)。1842年3月17日,又创办《华友西报》(The Friend of China),《香港公报》也并入《华友西报》,主笔有马礼逊、华德、卡尔、德伦等。1858年,德伦以诽谤香港辅政司布烈治之罪下狱,该报停刊数月。1860… 阅读更多 »近代香港报刊述略
China: British records China and the West [microform]: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rchive from 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Nanjing Microfilm 11931 151 reels Printed guide: Firestone Mic… 阅读更多 »近代中国相关的西方史料(Microfilm)指南
データベース一覧でタグ「英国議会資料」が付けられているもの HCPP: 18th Century House of Commons Parliamentary Papers online edition サイトのURL: http://reo.nii.ac.jp/hss/ 学外からご利用の場合は、MyLibraryにログインし「EZProxyログイン」をクリックしてから、下記URLからアクセスして… 阅读更多 »英国议会文件数据库
【作者简介】曹航,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潘玉民,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实践,评析了近年来档案学界对流失海外档案征集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今后开展流失海外档案征集工作的建议。 【关 键 词】流失海外/档案/征集/思考 【作 者】曹航/潘玉民 来源:《档案》(兰州)2010年3期 我国是一个… 阅读更多 »我国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现状与思考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王朝,当时所产生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至使我国大量的档案文献散失世界各地。多年来,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都曾为这些文化瑰宝的回归而奔走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就战争期间掠夺的文化遗产归还问题发出倡议。我们企盼,这些散失在海外的中华文化遗产能及早“完璧归赵”。在此,我们仅将已经收集到的日本、美国、英国有关明清… 阅读更多 »境外中国明清档案文献目录一瞥
一、 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流落异国他乡。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该园文源阁所藏典籍自此悉失;1900年,八国联… 阅读更多 »李宏为 |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Books from the extended shelves: East India Company: Abstract of general orders & regulations in force in the Honourable East-India Company’s army on the Bengal Establishment, completed to … 阅读更多 »Online Books by East India Company
葛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林》2016,(05),197-213+222 摘 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回顾60余年的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经历了从单纯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史向近代化史、政治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等多元研究的转变过程,并达到相当的学术高度。国内鸦片战争史研究中存在… 阅读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黄韫瑜 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是国家级的图书馆,负有保存本国文献的重任,同时也非常重视非英语出版物的收藏,其中中文馆藏就有26万余册,为南半球之冠。中文藏书中有一批特藏书籍,是19世纪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下称伦敦会)来华传教士所出版及收藏的中文书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包括一批… 阅读更多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伦敦会特藏简介
House of Commons Journal The House of Commons Journal is the corrected, archive edition of Votes and Proceedings, the formal record of House of Commons business for a given day. This page includes edi… 阅读更多 »The House of Commons Journal (1835-2014)
作者简介: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赵欣,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中外关系史。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牛庄是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而1861年英国却以营口假牛庄之名开埠,从此营口变为国际条约体系中的牛庄。开埠后,牛庄(营口)在多国贸易的拉动下,一跃成为整个东北唯一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也变成了近代东… 阅读更多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东北首个约开口岸牛庄(营口)研究
【原文出处】《学术月刊》(沪)2010年7期第130~140页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传统史学多将其置于王朝更迭的解释框架中加以叙述,也有一些学者纠缠于明清两朝孰优孰劣、并进而对易代的得失进行判断。近三十年来,海外学者多超越易代历史本身,将跨越此时期的晚明盛清视为“帝制晚期”或“早期现代”,但易于忽略易代本身对这一历史转型期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易代史的历史叙述,或始自清… 阅读更多 »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政治史的中衰和复兴是其中的重要线索之一。世纪之初的西方史学仍是兰克学派的一统天下,政治史的中心位置几乎无可动摇。20年代末,年鉴学派在法国兴起,社会史逐渐成为史家关注的焦点,政治史研究开始失去昔日的光环。“二战”结束之后,政治史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同时积极借鉴社会史乃至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至70、80年代,遂出现了新政治史… 阅读更多 »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韩国海域发掘的宋元陶瓷,底部印有汉字(韩联社) 韩国海域发掘的青瓷(纽西斯通讯社) 原标题:韩国海域发掘中国宋元陶瓷 底部这个字让专家兴奋 海外网12月27日电 据韩国YTN新闻27日报道,位于韩国西部的忠清南道泰安郡马岛海域发掘出113件文物,包括中国宋元时期的陶瓷、北宋钱币元丰通宝、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青瓷,以及用于停靠船舶的工具等。 报道说,此次发掘出来的墨书铭陶瓷,共有7件,推测是中国福建地… 阅读更多 »韩国海域发掘中国宋元陶瓷 底部一个字让专家兴奋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1844-1939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nd Courts Return to an address of the Honourable The House of Commons, dated 14 May 1858;– for, a “copy of any charter of… 阅读更多 »Hong Kong Studies: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1844-1939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6年度 作者: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刊行会编 出版信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内容简介 本书由日本著名中国古史研究学者谷川道雄等发起编纂,旨在及时反映日本史学界的中国史研究最新成果,促进中日史学界的交流互动。计划以每年出版一辑的形式,每辑30万字的篇幅,系统介绍前一年的日本中国史研究动态。本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选刊,共编发十篇论文,有从整体理解中国史的综论… 阅读更多 »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6-2010年度)目录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2014)。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Book Award(韓國… 阅读更多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Introduction The Parliament of the UK had 3 roles. Firstly to debate and pass legislation, secondly to scrutinise the work and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also to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the governmen… 阅读更多 »Parliamentary Papers, Proceedings and Departmental Papers : UK: Parliamentary Papers 1800-2000
河南尹整理 史地刊讯 2018先秦秦汉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2018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本篇分类整理2018年中《历史研究》(第6期暂缺)、《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第6期暂缺)、《史学月刊》、《文史》、《史林》、《史学集刊》、《中国农史》(第6期暂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期暂缺)、《古代文明》、《古今农… 阅读更多 »2018明清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作者 李红岩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12-11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这40年,不但是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40年,也不但是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40年,而且是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40年。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报选择学术文化领域变动较巨、成绩较多的若干板块,约请相关专家从个人亲历和见闻切入,回顾这些板块40年来的发展轨迹,总结其成绩,反思其得失,展望其未来。 王学典、陈思和、叶延滨、梁涛、… 阅读更多 »李红岩:中国史学四十年:样态、潜流、走向
由澳门基金会与葡萄牙教育暨科学部属下澳门科学文化中心合作出版的The Jewish Diaspora and the Perez Family Case in China, Japa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Americas (16th Century)(英文版,中译名为《犹太人离散社群及佩雷斯家庭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和拉丁美洲个案研究(16世纪)》)一书经已面世。有… 阅读更多 »《犹太人离散社群及佩雷斯家庭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和拉丁美洲个案研究(16世纪)》经已出版
上海图书馆家谱全文数据互联网公开增加至8000种(套)家谱数据资源 上海图书馆馆方2015年05月21日宣布,精选500种家谱全文率先上向互联网开放,读者将可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在线查阅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 2016年4月23日上海图书馆免费开放两千多种馆藏家谱全文数字资源 2017年2月上海图书馆免费开放增加到六千多种馆藏家谱全文数字资源 2018年元月上海图书馆家谱文献增加到8000多套(种) … 阅读更多 »家谱、族谱相关数据库
静嘉堂文库 (せいかどうぶんこ)是日本京都收藏中日文古籍的专门图书馆。创始人岩崎弥之助从明治二十五年(1892)前后开始搜集中国和日本的古籍。其子岩崎小弥太扩充了藏书。中国清末藏书家陆心源去世后,其皕宋楼所藏宋元版刻本和名人手抄本4146部 43218册于1907年为岩崎所购,运往日本,成为静嘉堂文库的基本藏书。 文库所收藏的汉籍,包含从明治40年(1907年)从中国收买的浙江湖州皕宋楼陆心源旧藏… 阅读更多 »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元版古籍PDF在线检索与阅读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China and Europe in Historical Change–Talking with Professor Wang Guobin 原编者按:王国斌系尔湾加州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他关于中国与欧洲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系列见解突破了长期盛行的各种欧洲中心主义研究框架,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他本人因… 阅读更多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一、法国学者研究丝绸之路的背景与机构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在海上丝绸之路大举开通之前,陆路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 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 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而且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阅读更多 »耿昇: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