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会议预告 | 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为庆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进一步推动海洋史学及相关问题研究,促进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学术研讨、思想碰撞的海洋史交流平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编辑部将于2018年12月8~9日在阳江海陵岛举办“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世界记忆|“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 亮相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2018年12月4日,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办的“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米罗厅开幕。 ▼ 出席开幕式的官员合影 (从左至右:土耳其国家档案总局局长乌葛·尤耐尔、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助理总干事穆兹·查楚克、捷克国家图书馆馆长马丁·科坎达… 阅读更多 »世界记忆|“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 亮相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明代折漕规模及漕粮折价确立的原则考

点击上方“独立精神”可订阅哦! 本文作者胡铁球教授 编者按 这篇考实性文章长近4万字,解决了中国经济史的很多疑难问题。微信版摘发1万余字,需要原文的读者请参见原刊。 摘要 明代漕粮改折分为永折和临时改折两种。自成化以来,历年折漕数额起伏不定,据统计,自正德十六年至天启六年年均折漕为88万石,占整个漕粮的22%,其中正德十六年至嘉靖二十五年、万历四年至二十八年为两个折漕高峰时段,年均折漕分别达110… 阅读更多 »明代折漕规模及漕粮折价确立的原则考

严泉丨全球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新论

近来年,全球化与中国史研究蔚然兴起,不少国外学者尝试以全球化视角审视中国明清史与近代史,与传统的革命史、现代化史研究模式相比较,全球化史观无疑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英国学者蓝诗玲(Julia Lovell)的《鸦片战争》(刘悦斌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版),作为第一本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文著作,对战争背景的分析视野比同类著作更加宽阔,特别关注其中的全球化因素。 关于鸦片贸易是19世纪上半叶中国出… 阅读更多 »严泉丨全球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新论

黄修志: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本文发表于《古代文明》2018年第2期,第95-106页。作者黄修志,鲁东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经作者授权同意,鉴于字数限制(原文19000余字),本号只贴出“结语”部分,请以纸本刊物为准。全文pdf,可访问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E_6Bu8Z4qBZ09VwwQ2XUQ,密码: aybi 若发现文中错误或有批评指正意见,请… 阅读更多 »黄修志: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宮崎市定:亚洲对欧洲近代化的贡献

图/ 欧洲人绘制的亚洲地图 导读 本文选自《亚洲史概说》第6章“最近世文化的东渐”(后浪出版集团2017年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作为他者的“亚洲”对欧洲近代化的意义,但最终拥有更为悠久的文化却停滞于近世史阶段的亚洲,终究无力抵挡来自欧洲的重压。 转自世界历史放映室公众号 1 西班牙、葡萄牙海上称霸的意义 从近世到最近世,将二者加以区分的两大事件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这同时也是欧洲拉开与… 阅读更多 »宮崎市定:亚洲对欧洲近代化的贡献

【学人介绍】马大正:默默治史一甲子 唱响学术三部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马大正,1938年9月生于上海,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4年任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7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历任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始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唐代、清代边疆史研究。当前主要从事中国边疆治理、中国边疆研究史以及中国边… 阅读更多 »【学人介绍】马大正:默默治史一甲子 唱响学术三部曲

清代关税的长期表现

点击上方“独立精神”可订阅哦! 本文作者倪玉平教授 摘要 清代关税按特定比例征之于货物或船只,征收涵盖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清代关税的征收饱受政治、军事因素的影响。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关税征收量较为平稳。此后,因西方势力的介入,洋关迅速崛起,并整体带动关税飞速增长。利用人口和物价指数对关税量进行修正,并未完全改变这一增长趋势。清代关税的变化,成为引领中国传统财政体制由农业型财政向工商业型财政转变的关键… 阅读更多 »清代关税的长期表现

[日]松尾恒一 ‖ 明清时期中国东海、南海的海盗活动和记忆:兼与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宗教史迹印证

,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明清时期中国东海、南海的海盗活动和记忆 ——兼与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宗教史迹印证 [日] 松尾恒一 [作者简介]松尾恒一,1985年毕业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1995年在国学院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任职于国学院大学文学部、大仓山精神文化研究所,2010年起担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总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千叶大学大学院客… 阅读更多 »[日]松尾恒一 ‖ 明清时期中国东海、南海的海盗活动和记忆:兼与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宗教史迹印证

万明 ‖ 十五世纪印度洋国际体系的建构:以明代“下西洋”亲历者记述为线索

,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十五世纪印度洋国际体系的建构 ——以明代“下西洋”亲历者记述为线索 万 明 [作者简介]万明,1988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被聘为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中外关… 阅读更多 »万明 ‖ 十五世纪印度洋国际体系的建构:以明代“下西洋”亲历者记述为线索

孙卫国‖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摘要:清官修《明史》历经90余年,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明史稿》及张廷玉主持修纂的殿本《明史》,是不同撰修阶段最为重要的明史书。对于万历朝鲜之役人物传记的历史书写,万斯同颇为重视,王鸿绪不够重视,张廷玉则加以否定和抹杀。在张廷玉的《明史》中,《神宗本纪》奠定否定朝鲜之役的基调;东征朝鲜明将领的入传,或因家族,或因播州之役,或因辽东事变,几乎无人是因朝鲜之役入传的;《朝鲜传》对于相关人物与战役,… 阅读更多 »孙卫国‖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读史识 | 刘永华:地域之外的社会:明代役法与一个跨地域网络的兴衰

瑶湖读史 读大历史 关注 Copyright ©  本文原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5期,第117-128页,感谢作者授权瑶湖读史推送此文。 作者刘永华,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推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予以删除。因微信体例所限,注释从略,如需引用,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 地域之外的社会: 明代役法与一… 阅读更多 »读史识 | 刘永华:地域之外的社会:明代役法与一个跨地域网络的兴衰

学术印记 | 中国古代史研究40年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哲学社会科学也取得长足发展。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光明理论推出“学术印记”专题,梳理各学术领域的突出成就,总结学科建设的不凡历程,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今天,明理君与您共同回顾40年间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40项进展,欢迎留言讨论。 “又踏层峰望眼开” ——史学理论深化发… 阅读更多 »学术印记 | 中国古代史研究40年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

【内容提要】“倭寇”问题,是影响明代官方对日本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洪武时期基于重构东亚封贡体制及宣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需要,明太祖朱元璋在最初的对日诏书中,采取了将“倭寇 与“日本相关联的督促策略。随着双方交涉的逐渐展开,尤其是永乐至正德年间,明朝与日本“封贡”关系的日渐确立,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基本采取了“倭寇”与“日本”两分的看法。虽然嘉靖初年的“宁波争贡”事件及后来“大倭寇”的兴起,对明代官方“… 阅读更多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

蒋孟引和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作者:宋逸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学海》2017年第4期。 【摘要】蒋孟引出版于1965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推崇,同时也不免争议。该书系由根据作者1939年英文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原著英文版一直未受到学界关注。对蒋著中文版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在学术观点上有所差异。英文版的原创性更加明显,基于丰富的史料和论证,剖析了战争起因在于中英利益冲突和中西文明… 阅读更多 »蒋孟引和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论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其具体分布

【内容提要】太平天国在14年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然而,在国内,这些档案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幸而,在国外还有大量的太平天国档案得以保存。文章在前贤的基础上对流失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进行整合汇总,将收藏在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调查清楚,为将来追索这些太平天国档案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分布/编纂 太平天国(1851~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 阅读更多 »论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其具体分布

林满红 | 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6年)

来源:《国家航海》(沪)2016年第2016第16辑期 作者:林满红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利用清末海关出版品、英国领事商务报告、清朝的官方文献及文集和地方志等资料重构1858年至1906年的鸦片税制。本文研究了鸦片税课征沿革、种类、性质及与各级政府间的关系,也研究了鸦片税在晚清全国与各地财政中的地位,及其在平衡区间财政盈亏中所发挥的作用。文中还利用进口鸦片价格需求弹性指出,鸦片上税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对… 阅读更多 »林满红 | 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6年)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烟毒泛滥异常深重,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十年来,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关于禁毒政策与禁毒运动、禁毒运动经验教训、鸦片贸易与走私、日本毒化中国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中国近代鸦片烟毒泛滥成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因而研究近代鸦片烟毒问题,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近代中国真… 阅读更多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

仲伟民 | 19世纪中国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摘要:罂粟早在唐代就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种植,19世纪以前是作为花卉和药物使用。中国种植罂粟且作为加工毒品的原料,大约在19世纪初期,19世纪30年代后种植渐广,种植范围也逐渐由西南边疆扩大到内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表面上仍然执行禁烟措施,但因为内外交困的形势,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力不从心。实际上,清政府在默许鸦片走私合法化的同时,也采取了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不少官员主张以自… 阅读更多 »仲伟民 | 19世纪中国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法国所藏有关清史档案介绍

作者:葛夫平 文章来源:《清史译丛》第五辑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 中法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3世纪中叶两国即开始接触,此后法国政府曾多次遣使来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大陆掀起一股“东方热”,法国耶稣会士纷至沓来,尤以白晋等人最为著称,他们在宣教之余,亦留心搜集有关中国的各种资料,并带回法国。法国由此收藏了大量有关17、18世纪中国的文献。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 阅读更多 »法国所藏有关清史档案介绍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李宏为 一、 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流落异国他乡。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该园文源… 阅读更多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Gale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GALENew!

  检索入口:http://infotrac.galegroup.com/itweb/wuhan?db=DDRS    数据库简介: Gale公司出版的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在线提供100,000份档案资料,超过600,000页美国政府以前的解密档案。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历史、外交、新闻业、对外和本… 阅读更多 »Gale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GALENew!

熊秋良、李玉 | 美国驻华领事馆关于中国共产党 及红军的观察

提要:美国驻华领事馆报告作为美国对华观察的全方位纪录,蕴藏着大量关于中共和红军的信息。因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领事馆有关中共和红军的报告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但也不乏许多纪实的报道和客观的认识。对美国驻华领事馆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无疑有助于拓宽中共党史和苏区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熊秋良,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玉,男,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文章原刊:《苏区研究》20… 阅读更多 »熊秋良、李玉 | 美国驻华领事馆关于中国共产党 及红军的观察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郝雨凡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活动的扩张时期。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反映出美国在东亚政治扩张、商业拓殖以及中美关系的轨迹和趋向。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立,缘于美国东亚商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内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以及澳门特殊的地理优势;驻澳门领事的撤销,也是缘于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澳门经济的衰落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驻澳门领事“设”与“… 阅读更多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驻澳门领事的“设”与“撤”

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在中国公开出版 部分涉及中美关系

目前已整理出版的中美关系相关档案(部分): 中美往来照会集(1846-1931)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 美国驻中国广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790-1906) 中国驻美国公使馆致美国国务院备忘录(1868-1906) 美国驻中国安东领事馆领事报告(1904-1906) 美国驻中国重庆领事馆领事报告(1896-1906) 美国驻中国南京领事馆领事报告(1902-1906) 美国驻中… 阅读更多 »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在中国公开出版 部分涉及中美关系

李大龙、朱尖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作者简介: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摘要:鸿胪井刻石是唐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学界一般认为,刻石铭文所记“鸿胪卿崔忻”和史书所记“郎将崔訢”为一人,“宣劳”与“册封”是同一次出使的行为。文章指出了鸿胪井刻石解读存在的诸多疑点,结合使者出使时间、出使对象、身份和使命等方面的探讨,提出:“鸿胪卿崔忻”和“郎将崔訢”是两次不同… 阅读更多 »李大龙、朱尖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李伯重:从历史中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

李伯重,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系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为李伯重教授为《剑桥中国经济史》中文版所做的序言。  史学家们常说“每一代人都要重写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斯塔夫里阿诺斯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的解… 阅读更多 »李伯重:从历史中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

英国访书便览

英国访书便览 A Guide to the Catalogues of pre-1900 Chinese and Japanese Books in the United Kingdom (郑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00190) 英国收藏的汉文古籍主要集中在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包括英国圣书公会藏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地。早期汉籍书目… 阅读更多 »英国访书便览

纪要 |【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文研讲座99 2018年10月16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九十九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1报告厅内举行,主题为“‘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清华大学历史系侯旭东教授主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正军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评议。 侯旭东教授 讲座伊始,侯旭东教授首先指出制度研究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历史学逐渐形成了制度史这一学术分支。但是,“制度”… 阅读更多 »纪要 |【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冯建勇 厉声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简介:冯建勇 厉声,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文章原刊《人文杂志》2018年第10期。注释删除,如需查看请阅原刊。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无论是在学科构筑、学术前沿方面,还是在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和重大理论问题上,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对中国边疆学学科构筑、马克思主义国家与边疆理论、“从边疆观中国”研究范式、中… 阅读更多 »冯建勇 厉声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闫波桥)2018年11月6日晚,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教二101室,作了一场以“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北师大“古今世界,天下大观——主要发达国家国情系列讲座”的第十二讲,标志着历史学院2018年“国际文化月”正式拉开帷幕。讲座由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形势与政策”小组共同主办。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担任讲…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在北师大演讲:“全球化视角下的近代东亚与日本”

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著

因为管理员终于克服了长达数月日以继夜的懒惰,本公众号现已恢复运营。近期内容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for Ming Studies)主办之《明史研究》杂志(Ming Studies)刊文一览;2,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着一览;3,新出版明史著作/论文评介。 ——老胡 ——————… 阅读更多 »非常见西文杂志/出版社所刊明史研究主题论著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

撰文:朱瑪瓏 袁經緯麒麟评论公众号:kirinreview 濱下武志教授,日本知名漢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曾在一橋大學經濟學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龍谷大學、靜岡縣立大學等校任教,先後前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康乃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訪問、客座。2006 年福岡亞洲文化獎得主,2017 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歷史院士。代表著作有《中国近代経… 阅读更多 »滨下武志:我的求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