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稀见方志丛刊”出版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翔实可信的历史资料,不但为我们研究各地的历史、地理、物产资源、风土人情、自然灾害等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材料;而且其间蕴藏着许多史书不曾记载的重要史料。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我国现存方志多达八千二百余种,十余万卷,几乎占中国古籍的二十分之一。虽然有《中国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等大型方志丛刊的编纂出版,但或年代较早或编例所限,长期… 阅读更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稀见方志丛刊”出版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翔实可信的历史资料,不但为我们研究各地的历史、地理、物产资源、风土人情、自然灾害等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材料;而且其间蕴藏着许多史书不曾记载的重要史料。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我国现存方志多达八千二百余种,十余万卷,几乎占中国古籍的二十分之一。虽然有《中国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等大型方志丛刊的编纂出版,但或年代较早或编例所限,长期… 阅读更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稀见方志丛刊”出版概述
作者分系: 魏志江,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行政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东亚国际关系史与欧亚丝绸之路区域史等; 郑洁西,宁波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 中外关系史等。 关键词: 8 至 14 世纪; 中日海域; 北路; 南岛路; 大洋路; 航路交涉 内容提要 中日海域交涉史的研究是东亚海域史研究的重要领域。8至14世纪,中日海域交涉网络大体经历了北路、南岛路和大洋路的变迁。其中宋元时代… 阅读更多 »8至14世纪中日海域航路考
以下资源来自“楞个想”:http://m.sohu.com/media/594109 合集 名家 商务印书馆西方汉译名著系列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iLYL08 密码:gwtj 北大通识教育十五讲系列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ismWBm 密码:3fya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 链接:http://pan.baidu.com/s/1dEU… 阅读更多 »“楞个想”百度网盘电子书分享
9月2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历史文化学院召集国内专家,举行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出土新莽度量衡铜器座谈会。之前6月初,山东大学考古队在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8件有铭文的精美青铜器。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新莽王朝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制造的度量衡器,也是首次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此类铜器,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 邾国故城遗址概况 邾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周… 阅读更多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发现一批新莽王朝度量衡铜器
王学典 黎澍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怀念、研究他的文章不断刊布于世, 《黎澍十年祭》在他十年忌辰之际出版,此前还有《黎澍之路》在香港印出,说明他仍活在人们心中。黎澍生前以勇于提携奖掖青年、大胆扶植“新生力量”著称于世,笔者曾有幸蒙受过他的点化和指导,还与他有过文字上的往还。因此,当我1997 年夏初接到《黎澍学记》(《十年祭》一书最初预定名为《学记》) 组稿人的约稿信后,确曾动心… 阅读更多 »王学典:我所认识的黎澍先生【山下出泉·怀人集系列】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 阅读更多 »施爱东:学术圈为何不再是“圣洁的土地”?
内容提要:内藤湖南发现唐宋之间的中国史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史学风尚由推崇客观精神转为注重主体意识,并由此引发了史书编纂由崇尚赅博到注重深识、史文义法由崇尚骈文到注重古文、史料处理由崇尚照录到注重别裁、史学批评由左道末流到蔚然成风、史书注疏由忠实原著到借题发挥等一系列变化。伴随史学精神的变迁,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呈现多元化、学理化、体制化的特点。唐初史馆实行的众人分纂法造成了“传统史法”弱化,“一家著述… 阅读更多 »内藤湖南“唐宋史学变革”说阐微
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具有划阶段意义的社会变革,至迟在上世纪50、60年代之交,已基本成为我国学界的共识。多年来围绕这一论题争议颇多,涉及变革的属性、程度以及起始、路标等诸多问题,因而形成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多种唐宋变革论。但从总体上否定唐宋变革论的研究者极少。近期唐宋变革论似乎遇到颠覆性质疑。有鉴于此,草成本文,谈些感想。 一、从是对还是错说起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唐宋变革论又各式各样,只怕… 阅读更多 »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仅以言必称内藤及会通论等为例
近年来,我社致力于外文文献的整理开发与出版,目前已影印出版外文文献20余种约300册(不含东京审判系列文献)。具体如下: 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全十册) (英)哲玛森(R. A. Jamieson )主编 精装16开 6000元 2016年4月出版 《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1871年由中国海关总署在上海出版,上海江海关医务官哲玛森(R. A.Jamies… 阅读更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近现代中国学外文文献影印系列”概述
按:据@陆浑戎整理而来。 北京大学 100门,历史、文学、考古、艺术等为主,不分类,不分先后。感谢各Up主,欢迎补正。 1、【社会学概论】65集,卢晖临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488163/ 2、【夏文化探索】6集,李伯谦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564182/ 3、【灾难考古学】3集,夏正楷主讲… 阅读更多 »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武大、南开、北师大人文社科公开课集!!!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书目 新 书 推 荐 书 名 册 数 定 价 时间 民国新闻期刊汇编 60册 30000元 2012 稿本顨斋奏稿不分卷 6册 3000元 2012 申大人奏稿八卷 4册 2000元 2012 稿本先都御史公奏议 6册 3000元 2012 清抄本曾国藩奏稿四种 12册 6000元 2012 李文襄公奏议 3册 1500元 2012 述本堂奏议 4册 2000元 20… 阅读更多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书目
论斤吃安眠药 最讨厌看历史剧 顾诚 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1957年9月,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留系任教,此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其学风极其严谨,富有朴学精神。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 不知不觉间,顾诚先生辞世已整整8年了。在学术圈外,鲜有人再提起这位史学大… 阅读更多 »顾诚:一位大师的坚持与遗憾
编 著 者 王余光主编 范凡等选辑 定价 ¥13000.00 责任编辑 张慧霞 ISBN 978-7-5013-5324-8 出版时间 2014-04-01 版次 B1 图书简介 本書由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知名学者王余光主編,收録清末民國時期的各類圖書館史料一六〇種,包括圖書館法規、圖書館協會、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事業、各圖書館館史五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圖書館概況、指南、章程、計劃書、館務報告、… 阅读更多 »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全二十二册)
书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全五十册) 作者:李森 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图书简介 民国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批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培养了众多各行各业的人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一书收录民国时期近50所高校的校史资料,是研究民国时期高校校史、高等教育史、学术史等必不可少的史料。 目录 总目录 第一册 北京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秘书处庶务组… 阅读更多 »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全五十册)》出版
“燕王扫北”、“山西洪洞大槐树”等传说故事,一直为史学界所关注。近年来,受后现代史学理论以及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启发,学者们对这类传说的研究,已经从关注人口迁移的动态过程,逐步转移到关注移民主体生命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与文化问题,通过梳理民间故事的记载文本、流传地域、传播中的诸多演变,探讨人们如何记忆历史、如何选择记忆、如何创造记忆等问题。传颂人群对自我意识的萌发、自我身份的寻找与认同,逐渐成为学界密切… 阅读更多 »口述与文献双重视野下“燕王扫北”的记忆构建 ——兼论华北区域史研究中旗人群体的“整体缺失”
“张金光老师今早病故了!”当我2013年9月2日下午得知这一消息时,正伏案赶写一个东西,但放下电话后,却再也一个字写不下去了,张老师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第二天,我和老同事陈尚胜教授偕赵凯球先生往张府吊唁。在那张效果很不好、几乎失容的遗像前,我们鞠躬和张老师永别。贫寒的家境,悲伤的亲属,使我站在遗像前的那一刻感到极度的压抑和悲怆。那一刻,多么想放声一哭,为上苍和命运对作为史学天… 阅读更多 »王学典教授: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痛悼张金光先生
人物简介 他是江苏人,但是从学生时代起,他就来到了大西北,在大西北扎根工作了一辈子。他从事历史文献学、史学史、民族史、边疆史地教学与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他就是兰州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汪受宽先生。 来到大西北,服务大西北 问:汪先生:这次我到兰州来参加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历史的理论、观念与叙事”学术研讨会,一报到就看到了您赠给参会者的三部专著。当然这只是您的学术成果的一小部分。您在兰州大学工… 阅读更多 »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充分发挥史学经世功能 ——汪受宽教授访谈录
«中国西班牙档案»是一个开放的数字化资料库。它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关于中国与西班牙之间交流往来和相互影响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所有资料内容全按照国际标准被收集整理,并以资料本身的历史意义和资料的特殊性为收录宗旨。«中国西班牙档案»中还分主题加入了虚拟路线图和收藏集,支持在线互动的图片和地图、历史事件表、以及书目索引。这些内容从整体上优化读者和研究者对中西关系中的历史事件、发… 阅读更多 »“中国西班牙档案”数据库网站
作者: 李少军 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李少军 等译 出版年: 2016-6 页数: 3392 定价: 80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ISBN: 9787509784853 内容简介: 领事报告是近代来华日本人搜集的信息与情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所选译的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主要出自《通商汇编》《通商报告》《官报》《通商汇纂》,内容包括反映清… 阅读更多 »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编译(六卷本)出版
《明代史籍汇刊》 屈万里主编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民国五十八至五十六年(1969-70) 第一辑 1 明纪史阙不分卷 明 张岱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14 2 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一卷 明 大岳山人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15(1) 革朝遗忠录二卷 附录一卷 明 郁衮 撰 嘉靖四年序高廪校刊本 FB.160.115(2) 3 謇斋琐缀录八卷 明 尹直 撰 国立… 阅读更多 »《明代史籍汇刊》详细目录
编辑推荐 此书是澳门学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金国平对有关澳门学领域研究的成果,选题独特,立论坚实有据,史料运用自如。全书发掘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外文资料,也发现了部分罕见的汉语史料,在深厚的史料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澳门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名人推荐 金国平在澳门学领域耕耘三十载不懈,成就很大,当为这一学科的代表性学者。该书行文独特,理论扎实有据,所发掘的中外文资料罕见。可谓是难点解难,疑点释疑。 ——普… 阅读更多 »金国平:《澳门学:探颐与汇知》新书出版
Academic Research on Ancient Korean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作 者:李宗勋 作者简介:李宗勋,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吉林 延吉 133002 内容提要:古朝鲜为东北亚强盛一时的古代国家,其势力范围包括今中国辽东半岛的东部与今朝鲜半岛的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研究古朝鲜历史的主要国家是朝鲜、中国和韩国。探明古朝鲜… 阅读更多 »近二十年来中外学界对古朝鲜的研究与课题
【内容提要】 自古以来,中国同朝鲜半岛国家就有着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广泛的文化交流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在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国鼎峙时期,是史学的发生与建立时期;在统一新罗时代,是史学的发展时期;到了高丽王朝,开设了史馆,设置了完备的史官,建立了修史制度,编修了大量的多种体裁的史书,标志着史学已进入了繁荣时期。至今尚保存的不少历史巨著名作,说明朝、… 阅读更多 »朝鲜、韩国古代史学略述
[英] 方德万(Hans Van De Ven)著 / 姚永超、蔡维屏 译《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 近代中国海关始于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期间,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赢得政权后未几结束。一个世纪中,它的身影不仅出现在中国的内陆腹地,还出现在远在西北的乌鲁木齐,甚至是西南的喜马拉雅山。 无论沿海,还是内陆,海关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唯一一个未有中断且势力几乎可… 阅读更多 »方德万:《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中译本(附目录)
元末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将领中,有两位后来成为著名水师统帅,即张赫与吴祯,逝后分别葬于南京南郊的雨花区西善桥街道小刘村与东郊的板仓街3号新世界花园小区内,其中吴祯墓2006年还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史料数次提到,张赫与吴祯率水师抗击倭寇之事。杨国桢先生与刘璐璐新近有专文讨论这次追击倭寇的海战,但未详释“琉球大洋”的地望。本文拟就张赫与吴祯所至之“琉球大洋”为切入点,着重讨论明清中国与琉… 阅读更多 »从明航海侯张赫与靖海侯吴祯的琉球大洋之战看明清与琉球王国的海上分界 ——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东界的历史依据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餐盘》,装饰以荷兰船弗雷堡号,并写有1756年年款。 广州是历史上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也因此一度汇集起了众多中西航海家和商人。而在远渡重洋来华的西方商人中,一批大型国立贸易集团“东印度公司”令人瞩目。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先抢占统治地位,随后是18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客户,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当时为了庆祝一些活动或荣耀家族定制了大量瓷器。 中国是… 阅读更多 »18世纪的广州瓷器和东印度公司
2017-08-06 邱永志 陈志宏 稷下书斋 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期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方面,台湾学者林满红论著银线:19 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便是其中最… 阅读更多 »白银经济波动下的多维世界 ——读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新浪财经讯 8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经济史学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纪念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的一次重要的纪念活动,是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次重要的学术论坛,同时也是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系列活动的“纪念名家大师”系列首场重大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 阅读更多 »吴承明汪敬虞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举行
一、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状况和变迁 茶叶与生丝是中国传统的两大出口商品。西方国家开辟中国茶叶的海外贸易,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初叶。据说,1517年第一艘葡萄牙的船只到达中国之后,其海员最先将中国茶叶带回本国。到了1588年,葡萄牙的这一项活动,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十七世纪初叶,继葡萄牙人之后入侵东方的荷兰人,也开始将中国茶叶带回本国。具体年代,有的说在1602年,有的说在1610年。… 阅读更多 »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
《史地》稿约 《史地》是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的著名学术刊物。杂志在柳诒徵、竺可桢等前辈的主持下,以南高师史地学会师生为骨干,秉持“共阐前古之积绪,而期今后之精进”的精神,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促进跨学科、跨世代、跨区域之史地综合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形成了当时著名的南高史地学派,走出了缪凤林、陈训慈、张其昀、向达、胡焕庸、郑鹤声、刘掞黎等一批杰出的学者。 今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复刊《… 阅读更多 »稿约 |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史地》面向全世界征稿
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的疾病及其历史书写 作者:闵凡祥(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自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新史学运动的发展,西方医学史的书写范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向,由传统的科学技术史范式转向社会文化史范式,所叙述与书写的重点从原来对伟大医生及其伟大发现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疾病与健康社会文化意义的探讨与叙述。 在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类个体因疾病所经受的身体疼痛与其他不适,虽从本质上说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 阅读更多 »光明日报连发三篇医疗史文章!闵凡祥、李化成、张勇安三位老师介绍医疗史前沿理论动态!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内外许多人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当然各人的目的可能不尽相同。在国外,英国退役军官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其所著《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中提出,郑和船队进行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的观点得到许多不明真相者的响应,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就… 阅读更多 »龚缨晏:《天下全舆总图》与郑和船队
编者按 关于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争论,季羡林先生作为丛书总编纂,却不曾公开参与论战。该文系杜泽逊先生回忆其与季先生交往始末,主要围绕《存目丛书》编纂一事,文中提及季先生对邓广铭先生等反对文章的意见,亦引述周一良、黄永年两位先生的看法。此外,该文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文。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溘然长逝,一颗学术巨星陨落了。作为曾在季先生身边从事过学术工作的后生晚辈,我感到很悲痛。《齐鲁晚报》、… 阅读更多 »杜泽逊:怀念季羡林先生 ——兼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编纂
作者: 韦庆远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出版年: 2017-5 页数: 850 定价: 1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40052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不同于前人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实录、政书等官方出版品外,引用的私人笔记、文集、书信达150余种,以明代为主的地方志达65种。因此能深入… 阅读更多 »韦庆远 | 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再版)
7月9~10日,第十三个中国航海日(7月11日)前夕,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岩鑫博士与秘书长葛洋一行来到故地浙江宁波,应邀参加了第九届“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及相关活动。 本次“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主办方邀请到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及专家学者,围绕“海丝视野下的中国近代航船与贸易”,展开深层次的学术和文化交流。 <第九届“行舟致远”… 阅读更多 »行舟志远,海丝再响新驼铃——记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第十三个中国航海日宁波、舟山行
您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大家吗? 您想向吴承明、汪敬虞两位老先生的百年诞辰致敬吗? 您想参与这次经济史学界名家云集的盛会吗? 机会来了! 2017年8月4-5日(周五、周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将在国谊宾馆(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经济所目前办公所在地)举办“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中… 阅读更多 »预告 | 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
本文源自2016年第4期《清史研究》,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目录 ☑ 一、引言 ☑ 二、量化历史研究方法 ☑ 三、历史研究能够量化吗? ☑ 四、量化历史研究不只是“用数据说话” ☑ 五、量化史学带来新认知 ☑ 六、结束语 【摘要】近六十年来量化历史研究拓展并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使历史研究向科学靠近。不管… 阅读更多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陈志武/文 许多朋友对金融有兴趣,是因为这行当赚钱多,是一门具体的手艺、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饭碗,而且如果你做的好,还真的能够改变社会、改进许多人的生活。当然,话是这么说,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觉得不踏实甚至感到内疚,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一碰到金融危机、看到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和个人,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金… 阅读更多 »陈志武:我们为什么需要金融
中华民国统计史 2002-06-17 14:01:31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中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政府统计,有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计,推行西方国家的统计组织,依据西方统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统计工作,但因各自为政,统计数字不全不确,留下的历史遗产很贫乏。其他方面,一般在西方统计理论的影响下,进行了一些统计工… 阅读更多 »中华民国统计史
台北 学海出版社 民国五十九至六十一年(1970-72) 1 中国历代食货志正编 学海出版社编辑部编著 FB.362.90-91 2 中国厘金史 罗玉东撰 FB.372.24-25 3 中国关税史料 江恒源编 FB.372.28-29 4 关税文牍辑要 陈海超编 FB.372.27 5 中华民国第一时期临时政府财政部事类辑要 沈式荀编 FB.372.26 6 中国钱庄概要 潘君豪撰 FB.371.… 阅读更多 »《中国财经资料汇编》(台湾)
民国时期经济统计资料续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郑成林 定价:¥18,000.00 ISBN:978-7-5013-6118-2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正16开 所属分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国时期经济统计资料汇编》的续编。民国时期,中国的统计体制逐步建立,官方、民间都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编印完成卷帙浩繁的各类经济统计资料,涉及经济发展与变迁的方…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经济统计资料续编(全三十册)》出版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严中平先生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组编辑、出版了一套《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这套《丛刊》包括八种资料: 第一种:《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严中平等编,1955年出版。 第二种:《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1840—1895》,孙毓棠编,1957年出版; … 阅读更多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