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别集丛刊》第一辑(全100册)目录
《明别集丛刊》第一辑目录内容简介:《明别集丛刊》是第一部明代作家传世作品总集。《丛刊》从明代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相当影响或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的个人诗文集中,遴选出约一千八百种明人诗文集汇编出版。从收集范围看,《丛刊》选目占现存全部明代作者及其别集的三分之二强,基本涵盖了明代重要作者的重要别集。《丛刊》共分五辑,每辑一百册。《丛刊.第一辑》(100册》共收明人别集463种。《丛刊… 阅读更多 »《明别集丛刊》第一辑(全100册)目录
《明别集丛刊》第一辑目录内容简介:《明别集丛刊》是第一部明代作家传世作品总集。《丛刊》从明代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相当影响或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的个人诗文集中,遴选出约一千八百种明人诗文集汇编出版。从收集范围看,《丛刊》选目占现存全部明代作者及其别集的三分之二强,基本涵盖了明代重要作者的重要别集。《丛刊》共分五辑,每辑一百册。《丛刊.第一辑》(100册》共收明人别集463种。《丛刊… 阅读更多 »《明别集丛刊》第一辑(全100册)目录
2017年3月10日,“华大古史论坛·学术沙龙(第一期)”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序幕。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合作创办,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将陆续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就古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重大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培育学术团队,增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品味,扩大学术影响。著名学者李伯重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作客第一期学… 阅读更多 »李伯重:为什么是江南?——古代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1650年前后十几年年间,社会动荡出现在世界许多地方,遍及欧、亚、美几大洲。在1635—1666年间,世界各地共发生大规模叛乱与革命49次,其中欧洲27次,美洲7次,亚洲和非洲共15次,其中包括了中国的李自成起义。若说明朝灭亡是因为阶级斗争和清朝入侵,但当时欧洲暴动那么多,很多国家也都被入侵,这些原因并非明朝独有的。一定有些共同的原因… 阅读更多 »李伯重: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海洋史沙龍會場素描── 傳承與發展:日本近年的海洋史研究概況 陳昀秀整理 今年第二次的海洋史沙龍,很高興能邀請到劉序楓老師來為我們介紹日本近年海洋史研究的概況。 劉老師是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畢業於日本九州大學,是中村質教授的學生,而中村教授和曹永和老師算是同輩,與臺北帝國大學有學術系譜上的關係,故劉老師實為介紹日本海洋史研究發展概況的最佳人選。在演講後的討論時段, 劉老師提到… 阅读更多 »传承与发展:日本近年的海洋史研究概况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全六百册) 编著者:陈红彦 谢冬荣 萨仁高娃 定价:¥360,000.00 ISBN:978-7-5013-6029-1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精装 开本:正16开 所属分类:影印-文学艺术 ~ 内容介绍 ~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收录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一千三百三十九种诗文集文献,其中稿钞本文献五百三十六部,刻本六百八十二部,活字本十九部。这些诗文集的作者上起明末清初… 阅读更多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 (全600册)详细目录
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前一直用国图和CADAL的。 最赞的是国图,完全公开访问。据河边前辈称国图的来自当年从全国征集的缩微期刊,因而只要有的品种,卷期都比较全。惜乎这事后来没有持续下去,所以国图民国期刊品种不算多,目前网站上提供4351种期刊。 相比之下,CADAL的民国期刊更为逊色。据2006年9月的检索结果,当时有民国期刊3802种,且卷期极为不全。看CADAL二期计划新增14万期(CADAL… 阅读更多 »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四种
学者们使用远程“多光谱”成像技术对绘于1619-1624年间的雪尔登地图(Selden Map)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该图可能是由旅居苏门答腊西北端亚齐(Aceh)的福建人或伊斯兰人绘制而成。该研究由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牵头,由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科学部共同合作完成。@Mexitle Sotiria Kogou, Sarah Neate, Clare Coveney, Amanda Miles, … 阅读更多 »The origins of the Selden map of Chin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painting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using a holistic approach
【编者按】 20世纪初日本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至今仍有着巨大影响。不过这是向前看,跟中唐以前的历史形态相比较得出的认识,并不涉及宋代以后的社会转型。王瑞来先生的宋元变革论,则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经南宋历元,由明入清,追寻中国走入今天的轨迹,宋元变革论会给出回答。 宋元变革论的形成经纬 2005年,受邀参加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在考虑提交论文时,我决定写元代对科举的停废,给人们对20世纪的最… 阅读更多 »宋元变革:追寻中国走入近代的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一辑 (全一百册,总目三册) 编著者:“满铁剪报丛刊”编委会 定价:¥96,000.00 ISBN:978-7-5013-5875-5 出版时间:2016-10 所属分类:民国-抗战及对日战犯审判文献 ~ 内容介绍 ~ “满铁剪报”是日本情报机构“满铁”调查部集数百人的力量、持续近30年(1918—1945)而未间断的专题剪报,选用近170份中、西、… 阅读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一辑 (全一百册,总目三册)
2017-02-15 天健文史社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牛津大学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主要致力于清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地方史、华北乡村、宗教和革命经验,并且有兴趣从一个地方视角去探讨中国、法国、意大利之间的跨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制造共和国民:中国的政治仪式与象征,1911—1929》等。 历史… 阅读更多 »沈艾娣 | 关于如何阅读当代史档案的一些想法
前 言 一 缘起 有人说,在中国史学之中,善恶分明,好坏了然。对于鸦片史而言,这一评价大抵适用。 1876年,英国学者特纳(F.S.Tuoner)首开近代亚洲鸦片贸易研究之先河。此后137年间,学界研究成果虽不可谓汗牛充栋,亦可说硕果累累。不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略有差异。国外学者更注重鸦片贸易的现实影响,而或多或少地忽视鸦片的毒品属性及其对受害国造成的伤痛。国内学者更注重总结禁毒失败的原因和… 阅读更多 »连东:学术史中的鸦片经济
应东京大学、京都日文研和岛根县立大学的邀请,我校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九人于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历访日本,并先后与三方共同举办了三场内容不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深入,别开生面。 东京大学以“前近代的东亚思想——近代化的前提与现代的可能性”… 阅读更多 »东北师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应邀访问日本
丁荷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亚洲研究所宗教与全球化研究组主任, 莱佛士人文学科讲座教授)与新加坡学者许源泰博士合作调查全新加坡的华族庙宇网络。经过四年的田野调查。丁教授和许博士不但确认了多达八百余座的新加坡华族庙宇位置(包括容纳三百余个庙宇单位的六十八座联合庙),以及近百个与华族庙宇有密切关系的宗乡会馆、商业与文化组织等,也发掘了数以千计没被记录的华文石碑、匾额、楹联等百年文物。由于数量… 阅读更多 »丁荷生、许源泰《新加坡华文铭刻汇编:1819—1911》背景介绍
罗编《农学丛书》他种目次 萧文立 农学丛刻 四册二十三种,丁酉年印成农书,都二十三种。 ■第一册 一农学论 香山张寿浯著。 二浏阳土产表 浏阳秀宗鋆撰,谭嗣同叙。 三东国凿井法 建德胡璋述。 四蚕桑答问及续编 《答问》如皋朱祖容编辑,《续编》如皋朱祖容原本,吴县蒋斧重编。 ■第二册 五樗茧谱 遵义郑珍纂,独山莫友芝注。 六山东… 阅读更多 »罗编《农学丛书》他种目次
子部 农家类 目录丛刻之属 农学丛书 上海农学会 辑并译 光绪 上海农学会等 石印 82册p351左 国会 610.8-N888 第一集第一册 农书三卷 宋 陈旉 撰农学初阶一卷 英国 黑球华来思 撰 淸 吴治俭 译 第一集第二册 农学初级一卷 英国 旦尔恒理 撰 英国 秀耀春 口译 淸 范熙庸 笔述农学入门三卷 稻垣乙丙 撰 古城贞吉 译 山本正义 译 第一集第三册 土壤学 池田政吉… 阅读更多 »《农学丛书》详细目录
众所周知,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文化典籍作为载体的交流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是用有形的文字来沟通和交流彼此文明的,因此其作用也是可想而知的。 中日两国文献典籍的交流,尤其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东传扶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规模大、领域广,这在全球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亦是极为罕见的。 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文献典籍的交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两国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的… 阅读更多 »略述清代中日文献典籍交流
2016-02-04 蒋竹山 天健文史社 小编推荐:内含许多主题的参考书目,可帮助对此专题感兴趣的同学迅速找到阅读方向。 第一講 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趨勢[英]彼得˙伯克,《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英]彼得˙伯克,《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周兵,《新文化史:歷史學的「文化轉向」》,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 阅读更多 »蒋竹山:新文化史课纲
方 汉 奇 最近,从集报界朋友范光永处看到了一份他刚刚搜集到的明代邸报。这是不久前他以 2800元的高价,从北京潘家园的旧书商手中购得的,而后者则是从山西方面的藏家中寻觅出来的。这份邸报出版于明熹宗天启年间,是迄今为止,第一次被发现的明代邸报的原件,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出版时间最早的古代邸报原件。 这份邸报长宽约 37 ×13厘米,是一个长条形… 阅读更多 »记新发现的明代邸报
开国少将高存信,1914年5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其父高崇民。1933年中学毕业,考入黄埔军校,编入十期炮科,1936年毕业后,到东北炮六旅任观察排长。1937年1月,高存信来到陕北,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任军事教员。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受到大会表彰,被任命为抗大行政干部政治队队长。1940年10月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45年2月,晋察冀军区组建炮兵干部训练队,高存信任队长。1945年10月… 阅读更多 »开国少将高存信:出身黄埔的炮兵副司令
国际知名历史学者John E. Wills, Jr. (1936-2017,卫思韩)于2017年1月13日不幸过世。卫教授曾任教于南加州大学,师承“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先生。他通中、日、荷、德、法、葡、西等多种语言,研究领域含括海洋史、海洋史、交流史、全球史等,尤以明清史、荷兰、葡萄牙殖民史著称。 John E. Wills, Jr., a longtime le… 阅读更多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卫思韩教授逝世
2017-02-03 陈怀宇 文史哲杂志 作者 | 陈怀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学院与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载 | 《文史哲》2017年第1期,41-70页 (本文为节选 | 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摘 要 1948—1972年西欧中国学家们组织了每年一度的学术会议,轮流在欧洲各个城市举行, 发表论文交流学… 阅读更多 »陈怀宇:国际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以1956年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讨论为中心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和香港、澳门这两个自由港的存在,为晚清时期鸦片走私进入内地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围绕着鸦片这棵巨大的摇钱树,走私与缉私成为了各方较量的一个竞技场。中外走私商利用港澳的特殊环境与外国领事裁判权,和香港政府、广东腐败官员相互勾结,组织起庞大的走私网络并配以先进武器,进行猖獗的走私活动而牟取暴利。为打击鸦片走私,海关和广东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加强缉私船武器配备、建立沿岸… 阅读更多 »1858–1911年珠三角地区鸦片走私与缉私
【内容摘要】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近代经济史上的“GDP”研究似有升温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有碍于更加真实地认识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和进行跨国家、跨社会的比较。主要的问题在于,认识和估算的思路进入了误区,偏离了“GDP”的规范定义。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中的具体方法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运用计量模型推导“GDP”,对于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和基础性数据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宜把“GDP… 阅读更多 »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之误区
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 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主编 仲伟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曾经担任《中国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编审、总编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 仲伟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史中GDP的估算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起了热烈讨论。关于国民所得、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核算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三… 阅读更多 »仲伟民: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
来源:《国家航海》2012年3期 作者:黄纯艳 古代亚洲存在着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贸易体系这是学界的共识。滨下武志认为这个贸易体系是以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圈,是15、16世纪以来,随着对中国朝贡贸易及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及民间贸易的发展,形成的亚洲多边贸易网,是以中国海外印度为两个轴心,以东南亚为媒介的亚洲区域市场。①Janet Abu-Lughod指… 阅读更多 »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
日本の大学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一覧 (2009/3) (鈴木良徳作成) (ときざね そういちのホームページ)(2010/8 更新) 図書館名 番号 種類 名称 1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附属図書館 1 貴重書 古医書コレクション 2 貴重書 古醫書目録 3 貴重書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史・記念誌 2 大阪市立大学学術情報総合センター 1 &… 阅读更多 »日本各大学图书馆古籍电子资料库导航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16年第20162期 作者:莫世祥 港澳苦力贸易与英葡论争 莫世祥 内容提要:香港开埠初期,一度成为苦力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但在秉持人道主义、废奴主义理念的英国朝野人士的反对下,港英政府开始对苦力贸易实行严格管控,使从香港出洋的华工人数逐年递减。澳门的苦力贸易早于香港,在暴利驱使下,澳葡政府对苦力贸易采取包庇纵容态度,促成这一行业在澳门日益兴盛,并且一度引领当地经济… 阅读更多 »港澳苦力贸易与英葡论争
MHDB《近代春秋TIS系統》功能改版及資料新增 MHDB資料庫群組的《近代春秋TIS系統》日前進行改版, 史料新增:《譚延闓日記》 時間起迄:1895-1930 內容包含22年日記,約250萬字。譚延闓為清末民初重要的政治家,歷經清末自辦鐵路運動、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國民政府北伐等各項重要事件,其日記可做為民國初年歷史之重要佐證。 中日史事日誌(1912~1927) 時間起迄:1912-192… 阅读更多 »台湾MHDB《近代春秋TIS系统》功能改版及资料新增
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黎志刚 林曦 2016年8月27-28日,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东亚秩序之理念与实践”、“朝贡(藩属)体系与近代亚洲”、“抗日战争期间的边疆与周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学者40余人参加… 阅读更多 »第三届“东亚秩序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孙靖国: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本文原刊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6期 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一批具有阶段成果意义的论著出版,在若干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上形成热点。兹就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与研究新进展作一述评。 一、历史地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古代地理文献整理工作成果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古地图的搜集与整理。华林甫《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图… 阅读更多 »孙靖国 | 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详细描述:(注意:由于历史原因,卷12脱失)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是湮没已久、不为世人所知的明代彩绘本草,是我国国内现存古代彩绘本草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传世典籍。集中呈现了明宫廷画师的艺术创作,本草炮制工笔写实,人物风俗表现细腻,历四百余年彩绘艳丽如新,堪称我国彩色本草图谱的珍宝。 全书为手工绘制,图文并茂,黄绫书封,高320毫米,宽210毫米,共14卷。全书分金石、草、木、人、兽… 阅读更多 »孤本奇缘:追忆《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坎坷经历
【编者按】20世纪初日本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至今仍有着巨大影响。不过这是向前看,跟中唐以前的历史形态相比较得出的认识,并不涉及宋代以后的社会转型。王瑞来先生的宋元变革论,则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经南宋历元,由明入清,追寻中国走入今天的轨迹,宋元变革论会给出回答。 宋元变革论的形成经纬 2005年,受邀参加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在考虑提交论文时,我决定写元代对科举的停废,给人们对20世纪的最终… 阅读更多 »宋元变革:追寻中国走入近代的轨迹 王瑞来
曹树基:陈世松先生擅长讲故事写历史 ——读陈世松《明初胶东半岛川滇移民由来考》 文章来源:酒城新报 更新日期:2016-12-08 15:22:15 陈世松先生是讲故事的高手,正好与我的不擅故事形成鲜明对比。20年前,我在写作《中国移民史》时,主要以数量分析的方法,揭示明清两代中国移民的主要方向与数量。几年以后,陈世松先生在其大著《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中,另辟蹊径,给学界一部丰富多彩、… 阅读更多 »曹树基:陈世松先生擅长讲故事写历史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新中国建立后,在历史学的舞台上长期活跃着德州籍的五位大师。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考证、记录、评价中外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取得了历史学研究的辉… 阅读更多 »新中国史学界五位德州籍大师
文 | 王柯 1932年秋天,以数篇研究朱熹哲学思想的论文修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白寿彝(1909~2000)回到了故乡开封城里,初衷大约是在离家不远的“国立河南大学”谋一教职。到35年回到北京之前,一直生活于开封的白寿彝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彻底放弃“写出一本超过前人的(中国)哲学史”的梦想,开始集中精力研究“中国… 阅读更多 »史学泰斗白寿彝的故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写《鸦片战争》这本书的起因和一些基本观点。 每个历史学家、学者在开始写一本书之前,都要很努力地看前辈是如何写这个题目的,要不然很容易重复别人所写的内容。所以我动笔之前看了大量的英文和中文资料,尤其是英国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是怎么看这场战争的,也看过不少华人学者写鸦片战争的资料,尤其是20世纪的华人学者。 首先,我想谈谈英国学者或者英语世界的学者怎么写鸦片战争。我看了大量… 阅读更多 »《色戒》英译者、汉学家蓝诗玲:我为什么写鸦片战争?
第二届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论坛在山大召开 2017年1月8日至9日,第二届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主办,以“全球史:为何做、怎么做、做什么?”为主题。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爱荷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东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团结香港基金会中华学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 阅读更多 »“第二届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论坛”相关新闻
作者: Michael Szonyi (Editor)出版社: Wiley-Blackwell出版年: 2017-2-6页数: 480定价: USD 195.00装帧: HardcoverISBN: 9781118624609 目录 · · · · · · Notes on ContributorsAcknowledgements1. IntroductionMichael Szony… 阅读更多 »宋怡明(Michael Szonyi)主编 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 (本文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著《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人民出版社,2016年,注释从略。)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pdf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942年5月至6月间,日本北支经济调查所的福田喜次在日军占领下的山西五台山进行调查,希望借此研究五台山寺领… 阅读更多 »韩朝建《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绪论及结语
2017-01-14 罗志田、张洪彬 学术月刊 ● 罗志田,男,1952年生,四川乐山人,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思想史和外交史。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 阅读更多 »访谈 | 罗志田: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2015年09月06日 09:5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李金铮 内容提要: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①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结构… 阅读更多 »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王笛《茶馆》之方法论
2016年12月15日 09:46 来源:《全球史评论》 作者:张旭鹏 内容提要: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史学叙事,大历史深深根植于西方人对普遍历史的追求中。从古希腊时代到20世纪上半叶之前,普遍史大致经历了政治的、宗教的和理性的三种形态。2010年,大历史的奠基人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当前的大历史是对古代普遍史传统的回归,但它是一种新形式的普遍史,可以被称作科学的普遍史。本文从西方普遍史的传统入手… 阅读更多 »西方普遍史传统与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