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经典书单整理

国内学者部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杨奎松:《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 阅读更多 »海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经典书单整理

绳锯木断重构宋代四万进士档案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全书五卷,包括《隋唐五代登科总录》《两宋登科总录》《辽西夏金元登科总录》《明代登科总录》《清代登科总录》,拟收录自隋唐至清末进士等登科人12万左右,总字数约3750万。目前,《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第一份硕果——《宋代登科总录》已出版,全书14册,1000万字,重构了宋代4 万多进士档案,是迄今为止关于宋代登科人物最大的数据库。 宋代三百多年,共举行了118榜科举考试,各种科目登… 阅读更多 »绳锯木断重构宋代四万进士档案

访谈︱陈侃理:中国古代灾异论能够制约皇权吗?

澎湃新闻记者 钱冠宇 实习生 许棉植 2016-05-21 14:22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所谓灾异,即自然和社会的灾害和异常,古人认为其中包含着上天对人事的预兆或者谴告。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直到近代科学主义兴起后,仍然隐藏在国民的“集体无意识”里。 中国传统的灾异论最早可以上溯至什么时候?汉代董仲舒确立的儒家灾异说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又如何… 阅读更多 »访谈︱陈侃理:中国古代灾异论能够制约皇权吗?

林满红:旧海关资料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海关资料是每一个年份都有的长时间序列资料,可帮助研究者较精确地了解较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变迁。美国哈佛大学所藏中国旧海关史料的公布与及时利用,相信会带来协助了解世界与近代中国关系的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中国旧海关资料之汇编,肇因于外国人接掌中国海关,之前并没有经常性汇编、出版的海关资料。外国人之所以接掌中国海关,起因是1853年小刀会之乱骚扰、破坏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上海的海关,使得该… 阅读更多 »林满红:旧海关资料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蔡香玉 | 广州十三行法语文献略述

广州十三行法语文献略述 十三行时期(1684——1842),曾有一批以法语为母语、或者是能够熟练使用法语的商人群体在广州口岸活动。前者主要是法国人,随法国东印度公司而来,个别商人来自瑞士,后者则来自荷兰、德意志等法国周边国家或地区。而目前十三行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广州大学城所在地的番禺区小谷围岛,在当时的西方文献中被称为法国人岛,主要即因该岛曾是法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水手的居停游冶之所。这些商人群体留… 阅读更多 »蔡香玉 | 广州十三行法语文献略述

明初辽东战争与卫所设置

【编辑说明:李新峰教授《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载《明史研究论丛》第11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微信版截取了部分内容,并删去全部注释,征引请以原发表版本为准。】 一、明初辽东史地的两种研究视野 辽东是明代东北亚的枢纽地带,又是明朝的重要边镇与明清易代的关键地区,一向是明代外交、军事史研究的热点领域。洪武初年,明军占领辽东、设置都司卫所,《明太祖实录》与明中期方志对此记载格外详… 阅读更多 »明初辽东战争与卫所设置

吴松弟:旧海关文献可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百科全书”式的资料

日期:2016-07-22 07:26:49 作者:文汇报记者 刘力源 复旦大学教授吴松弟 旧海关文献中的《中国音乐》,用画来表现民间舞蹈,用音符及宫商角徴羽来表现旋律。 发明用罗马字母标注汉语发音系统的英国人威妥玛编写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威妥玛曾任上海海关第一任外国税务司。 19世纪末厦门城市图 丝绸报告中所绘的清代织布机 文汇报记者 刘力源 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在… 阅读更多 »吴松弟:旧海关文献可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百科全书”式的资料

20世纪世界历史学的傲慢与偏见:西方/欧洲中心论

2012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的“2012年世界史论坛——世界历史与世界现实”学术年会主题之一:“20世纪的世界历史学:重大学术争鸣”选题宏大深沉,令我多日思绪起伏。想中国思国际,20世纪国内外一切重大学术争鸣似乎大都源于“西方/欧洲中心论”这个自19世纪黑格尔“崛起西方、停滞东方和无史民族”之说定调之后形成的主流史学理论体系。 整个20世纪,“西方/欧洲中心论”称霸世界历史学… 阅读更多 »20世纪世界历史学的傲慢与偏见:西方/欧洲中心论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澎湃新闻记者 黄晓峰 钱冠宇 2015-06-14 08:38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它的统治究竟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很难回答,但同样又很难回避的问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长期研究元史,他认为,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大统一、专制的强化、制度的断裂、经济的波动这四方面来看。 北京大学历史系系主任… 阅读更多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罗新:我们面对的全部史料都是遗忘竞争的结果

我们面对的全部史料都是遗忘竞争的结果 罗新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2015年3月7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遗忘造就历史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短篇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Funes, the Memorious),写一个名叫富内斯普通人,因为从马上摔下来,从此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记忆能力,凡是他见过的、读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都不再忘记。用富内斯自己的话说,他一个人的记忆… 阅读更多 »罗新:我们面对的全部史料都是遗忘竞争的结果

【会议速递】第四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顺利举行

7月12-13日,第四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东旭学术报告厅及三个分会场顺利举行。年会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共同筹办,多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及史学家,包括哈佛大学的Peter Bol、Eric Chaney教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Kris Mitchener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龚启圣、刘光临教授、南开大学的陈志强教授、澳门大学的茅海建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马德… 阅读更多 »【会议速递】第四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顺利举行

威廉·麦克尼尔在回忆录中如何评价《西方的兴起》?

威廉·麦克尼尔(1917-2016) 异乎寻常的盛誉让我难为情 汤因比的影响及其身后悠久的学术传统引导我选择独立的文明作为世界历史图景的主要行为体。另一方面,我摒弃了年轻时无比重视的周期范式,反而着重强调周围文明和民族之间因互动与交流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创新性影响,尤其秉承我在雷德菲尔德和其他人类学家那里习得的,特别关注的技术转移。这是我与汤因比的主要分歧所在;在伦敦我们喝着咖啡交流却未深刻探讨这一问… 阅读更多 »威廉·麦克尼尔在回忆录中如何评价《西方的兴起》?

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逝世:他是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

据芝加哥大学官方网站消息,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于7月8日逝世,享年98岁。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麦克尼尔一生笔耕不辍,出版了二十余部作品。1963年,他投入了十年心血的《西方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 阅读更多 »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逝世:他是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

王仙明:回忆山大历史系诸先生(全文)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老人家的“南巡讲话”,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一年秋,我从乡下来到山东大学历史系读书。   山大向以“文史见长”。历史系历史上“八马同槽”的盛景、八大教授治学的逸事,我所亲炙的诸先生时有提及。不过,我入学时,商品经济大潮涌动,拜金主义大行其道,人文学科风雨飘摇;“文学的没落”、“… 阅读更多 »王仙明:回忆山大历史系诸先生(全文)

李玉尚 | 被遗忘的海疆:中国海洋环境史研究

【核心提示】 中国海洋历史的深入研究,使原先边疆与帝国核心区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多少纠正了过去多以“大陆”为中心的史学研究思路,从而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 海洋是联系各国、各地区间的孔道,由此产生海上交通、贸易、海港、移民与区域开发、国际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一百多年来,上述对象一直都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但仍“远未解决海洋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也缺乏社会思想的震撼力,甚至没有改变史学工作者以陆地农… 阅读更多 »李玉尚 | 被遗忘的海疆:中国海洋环境史研究

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2016-04-13 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 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手开展了“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连续第二年举行这一评选。最终评出的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是: 1、世界学术文化重心东… 阅读更多 »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河世凤 | 近年来韩国海洋史研究概况

近年来“海洋”在韩国成了关键词之一。2008年出版的朱京哲著《大航海时代》达600页之厚,却销售了 14000本之多,这本书被三星经济研究所选定为”2009年大韩民国CEO假期必读书”之一而倍受关注。2008年《韩民族日报》开辟并连载了以“文明与大海”专栏,同年《世界日报》也开辟并连载了以“掌控大海”为主题的纪事。2009年《釜山日报》连载了 “海洋城市与海洋文明的故事”。2009年,… 阅读更多 »河世凤 | 近年来韩国海洋史研究概况

书讯 | 《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

刘强著:《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始于15世纪的大航海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并将已有的区域性贸易圈重新整合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全球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带来了全球性的商业革命,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正是肇始于此。17世纪正是全球商业革命的黄金时期,而1625-1683年活跃于东亚和东南亚的郑氏集团是这场商业革命的重要… 阅读更多 »书讯 | 《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

回归传统:浅谈数字化时代的史料处理与运用

文|陈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载《史学月刊》2015年第1期,注释从略。 过去30年,注定会被未来的史学史所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的,不仅仅是思想解放带来的学术繁荣,还包括电脑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研究手段的更新。30年间,古代历史典籍的载体大多已经由纸质书本转换为电脑可识别的文字符号,新一代学者对电脑写作和网络查询早已驾轻就熟,数字化检索已成为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阅读更多 »回归传统:浅谈数字化时代的史料处理与运用

许光秋 | 国外海洋史研究状况

海洋史是研究人类在海上活动的历史。虽然地方史、国别史、民族史也研究地方、民族、国家的海上活动,但是海洋史着重于从全球方面的视觉来观察、分析、研究人类的海洋活动,着重于人类与全球的主要海上通道,与各大海,以及与各大洋的相互关系。目前海洋史的研究范围相当广,包括航海、海上航道、捕鱼业、捕鲸业、国际海洋法、海军史、造船史、海上航行史、船只设计、海上探险、海洋探索、海底考古、海上贸易、海上灾难、海上灯塔、… 阅读更多 »许光秋 | 国外海洋史研究状况

青椒工资哪家强?猫叔给您讲经验!

编者按:周日了,小编决定歪下楼,搞点猛料跟大家参考。多谢秃尾巴猫的经验传授,也欢迎大家留言介绍情况,为正在找工作和以后要找工作的朋友们提供参考。 (作者:秃尾巴猫) 春天来了,豪猪们都蠢蠢欲动~啊不对,是又到了博士生毕业季。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日子啊。不幸延期的朋友还要继续为论文而奋斗,能够毕业的朋友们则踏上了四处外出面试求职的征程。于是猫叔最近的电话也就多了起来,师弟师妹们纷纷来电咨询就(工)… 阅读更多 »青椒工资哪家强?猫叔给您讲经验!

学术,“近亲繁殖”还是“远缘杂交”?

邓晖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8日   05 版) CFP   35岁的刘刚又一次和职称晋升擦肩而过。一气之下,他选择了辞职。   硕士一毕业,他就进入北京市一家数得着的教育研究机构工作。可8年间,他以优异成绩攻下了博士学位,发表了不少高质量论文,甚至还有了译著,职称却纹丝不动——助理研究员。起初他也很疑惑,直到这一次,领导无意间的一句“要选自己人”让他恍然大悟,… 阅读更多 »学术,“近亲繁殖”还是“远缘杂交”?

《元史论丛》(第1-14辑)目录

按:《元史论丛》第1-10辑目录网上已有,第11-14辑目录,重新补入。 原整理者按:由中国元史研究会主办的《元史论丛》,是大陆元史研究的权威刊物。从1982年创刊至今,一直采取以书带刊的方式出版发行。90年代后出版补贴之风盛行之后,《元史论丛》被短视的中华书局所抛弃,最终流落到地方出版社,艰难维持。前后虽只有8辑,出版社却更换了3家,很难收集完整。 日前我曾请张帆先生帮忙为象牙塔整理《元史论丛》… 阅读更多 »《元史论丛》(第1-14辑)目录

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中外经济关系中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最早的国际贸易学科在中国产生到现在,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大体上来看,关于中国近代贸易的研究可以以194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近代对外贸易研究,是运用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民生主义理论来进行研究的,其中不乏一些奠基性的著作,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著作,有的直到今天仍没有能超出其… 阅读更多 »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研究综述》

杨联陞: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作者按: 关于此题我曾在日本西京及德国汉堡作过讲演,随时补充用例,内容不尽相同。可增之例如周法高先生对《论语》三世、五世、十世,十当作七之说,我认为妥善。近见毛子水先生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以为五年、十年,我觉得如果改为五年七年则与数年更近,但三五之例多而五七之例少,仍须待证,又《隋书》“食货志”:“淮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应依“通典”作“淮北有大市,自余小市十余所”方妥,我已在白乐… 阅读更多 »杨联陞: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许檀: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 内容提要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二,刘河的淤塞使北洋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 阅读更多 »许檀: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目录

三万册古籍的乡愁——《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出版 杜羽 原北平图书馆藏《永乐大典》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均为资料图片)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北海公园西侧这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是国家图书馆前身北平图书馆的旧址,如今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所在地。70多年前,为躲避日军劫掠,3万余册珍贵善本古籍从这里辗转寄存海外。   70多年后,在这个院子的临琼楼内,1000册大书错落码放,… 阅读更多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目录

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编者按:在《大明会典》中,有“钱法”“钞法”,惟不见“银法”。原本并非法定货币的白银,为何在后来迅速成为主币,而成明代“朝野率皆用银”?学者万明通过十几年大量的实证研究,考察学界研究的缺环,试图接近这一现象的历史真实。白银的货币化起于大量民间交易,从赋役折银开始方才自上而下开展。白银货币的扩展与膨胀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并最终使得张居正的财政体系改革水到渠成。这是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 阅读更多 »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孟彦弘 | 我的无趣的大学生活

题记: 说起我的大学生活,实在无趣之极。既没有像有的同学那样,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也没有像大多数男生那样,可以在篮球场或足球场上一展风采,更没有参加过社会活动。我的大学生活,实在是太苍白、太无趣了。所以,在毕业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只能挖空心思,从这一大堆无趣中努力找一星半点自己觉得还算是有趣的事。至于专业的选择,完全是误打误撞,谈不上“选择”,万幸的是,还算喜欢。我这个年纪、这个资历,本无资格写这类… 阅读更多 »孟彦弘 | 我的无趣的大学生活

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年8月21—24日,由中国明史学会和湖南宁远九嶷山舜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牛津大学以及香港、台湾、日本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30余人与会,交流讨论学术论文125篇,涉及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社会、思想与文化等领域;另有关于… 阅读更多 »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15)

2015年7月8-9日,由中国明史学会、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省安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安龙县举行,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4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67篇,学者们围绕南明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展开讨论。此次会议,是海内外学术界第一次就南明史举办的高规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对南明时代… 阅读更多 »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15)

文本解读、史料批评与价值重构——评《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

郭常英,作者为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 原文载《史学月刊》2016年第2期,注释从略。 慈善行为是一种道德操守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慈善事业则关系到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历来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学界关于中国慈善事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内容涉及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慈善思想、教会慈善事业、晚清义赈、慈善组织与救… 阅读更多 »文本解读、史料批评与价值重构——评《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

“宋元交替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6-02-26 来源:海交史研究 2015 年第 2 期 作者:肖彩雅 浏览:220次 2015 年 11 月 26—27 日,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史地与文化研究平台、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联合主办,阳江市南宋文化遗存研究会承办的 “宋元交替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召开。来自国内、港澳地区及阳江本地百余位专家学者参… 阅读更多 »“宋元交替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综述

民国海关杂志《关声》介绍

——记旧海关职工群众团体创办进步刊物始末 “声音”一词,在自然科学中解释为“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如果用社会状况、历史背景或人的思想情绪进行诠释,含义则更为宽泛和深刻,其中蕴涵着人类的情感,可能有愤怒和怨恨,也可能有兴奋和豪迈。我们所知道的《关声》这一刊物名称,在当初是一种“中性包装”,但深沉含蓄、寓意隽永。它伴随着由洋人把持实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海关发展进程,… 阅读更多 »民国海关杂志《关声》介绍

《学人》第1-15辑总目录

(陈平原、王守常、汪晖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刊行) 第一辑(1991年11月/1996年9月重印) 学术史研究笔谈 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 王守常:学术史研究刍议 钱文忠:又一代人的学术史研究 靳大成: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与激进主义反传统的学术神话 刘 东:不通家法 葛兆光:思想史与学术史 梁治平:学术史研究门外谈 雷 颐:关于现代学术传统 陈燕谷:历史研究与话语分析 蒋 寅:学术史研究与学术规范化 许… 阅读更多 »《学人》第1-15辑总目录

金元皇权及对明朝的影响

2016-03-14 张帆 附上张帆教授的三篇论文PDF全文版:《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百度云:http://pan.baidu.com/s/1dEkR5Wd,密码:6wj1   元明历史关系专号之二 【编辑说明:张帆教授《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原载《学人》第十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微信版对原文进… 阅读更多 »金元皇权及对明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