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博士论文简介】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1644—1911)

作者:胡岳峰

伴随“白银时代”降临,清代中国并未径直走上货币完全白银化,乃至实质确立银本位币制的道路,而是形成了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将海外白银流入及其产生的影响视为“银线”,则传统中国长期使用的铜钱,及因使用铜钱所产生的问题便堪称“钱线”。银钱并行下,“银线”与“钱线”纠缠,产生银钱比价波动问题。本文依照银钱比价分区数据整理与分析、比价形成和波动原因探寻、比价波动影响、官与民对波动的应对这一逻辑顺序,对该问题展开系统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比对了钱价、银价、银钱比价的概念,厘清了时人对此的理解和表达。并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为一“双轨-多轨”价格体系,该体系涉及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两大方面。官方比价包括铸本、各种例价、奏销、官卖钱文比价等;市场比价亦有批发、零售兑价和习俗约定比价之分。
数据研究方面。本文在对比、分析相关学者收集整理数据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央官方档案记录为核心,综合前人数据,配补志书、日记笔记文集、报刊、民间文书等资料,给出了分省比价数据采集、格式化、验证、整合的方案流程,构建了十八直省长时段比价序列。研究结论为以咸丰三年(1853)为界,此前银钱比价波动总体呈底部较宽的U型态势分布,此后为一向右后方倾斜的W型态势。有清一代共有6次较明显的银贵钱贱,5次较明显的银贱钱贵阶段。分析分省数据图可知,有清一代始终存在一个全国性的货币市场。所谓比价地区差异,只是在一致的全国总变动态势下,不同地区间有基数或平均数高低、波幅大小、贵贱转变发生迟速的细小差别。
比价形成和波动原因探寻方面。本文首先关注货币制度、经济结构因素的影响,认为清政府在对银钱货币的管理上既有路径依赖,又有制度创新,为一演化博弈过程。银钱比价形成及波动的本质在于银与钱的各自价值变动。银价变动与白银供需数量、银货流通速度、白银货币化程度、国家财税及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钱价变动与铜铸币供需数量、币材来源及配搭、铸币金属价格变动、小额货币使用习惯密切相关。而所有相关因素,又当被嵌入特定的经济结构、财税体制、货币制度、货币行用结构中做出解释。因影响比价的因素繁多,故本文提出“路径积分”概念,并以价格形成网络图和“市场过程”理论描述不同类型的比价关系及银钱市价形成机制。认为银钱价值对比背后,体现的是货币国家化、非国家化历史实践的拉锯,以及政府管控与自由市场力量的博弈。
比价波动影响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比价波动对政府财政收支核销、民众生活、商贸活动开展的影响,总结了其中的规律。在财政收支方面,本文强调需重视官定例价与市场时价的纠缠,了解支收使用何种货币、以何类型比价办理奏销、收支过程为何,才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在民众生活及商贸往来上,本文强调币值变动的结果并非“中性”,研究者需进入议价协商、兑换、记账的货币行使过程及相应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中理解问题。
官与民对比价波动的应对方面。本文提出官方有将货币币值甚至物价变动纳入财税政策制定考量范围,并通过变更、修订货币使用及折算标准来规避损失。民间亦非一味被动承受比价波动的负面影响,而是采取了诸如约定协议价、变更支付货币种类、修订账目等方式应对。由此产生各地“乱中有序”的货币使用、会计核算规则,尽可能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本文认为,银钱比价波动研究背后所聚焦和回应的,乃是中西方货币制度、金融体系的“大分流”问题。清代银钱并用货币体系形成,是中国在货币领域应对17世纪普遍危机的结果。额银货和小额铜币并用从货币角度推动了清前中期经济秩序的重建和市场复苏、繁荣。但伴随经济活动的活跃,以银钱比价波动为代表的货币系统内在运行矛盾被不断放大。清中后期,银钱比价波动又通过金银比价而与对外贸易乃至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联结,中国因故被更深地卷入世界体系。我们对中西间货币经济发展“大分流”成因的追寻,需考虑明清社会应对历次内外危机的反应,及其影响传导的历史过程。

本文为博士学位论文简介,2021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通过答辩,指导老师为刘昶教授。作者现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系方式:rabjohannes@163.com。


(博士论文简介投稿请直接发送到我刊编辑部邮箱 jjsbjb@126.com,投稿将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择期刊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史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