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张广达:《世界文明与历史思惟》课程大纲(2016年秋季)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r / Semester 105學年度第1學期 Fall Semester, 2016
開課單位 Course Department
課程名稱 Course Name (中 Ch.)世界文明與歷史思惟 (英 Eng.)World Civilizations and Historical Thinking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張廣達 ZHANG GUANG-DA
職稱 Title 講座教授 Professor
選課人數 Number Registered 41人
學分數 No. of Credits 3.0
修別 Type of Credit 群修 Partially Required
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s)
上課時間 / 教室 Session / Location 三78E / 研究250101 wed16-19 / 250101
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博雅書院的人文通識課程,自99學年度開設以來,因博雅書院課程結構調整而停授2年,於本學期重新開設這門課程。
  通識教育自古以來為中西方所重視。中世紀的歐洲大學有博雅教育傳統,輔助學生追求真、善、美;中國古代講究六藝,旨在培養通才之士。既然大學學科專業化與職業訓練的教育傾向,有助於學生培養特定的人力資本,而歷史知識在台灣社會亦非地位取得的重要資源,歷史通識教育扮演的角色便在於:(1) 展示人類文明積澱的成果,提供跨學科對話的平台;(2) 依循現代人的價值關聯,勾勒出「人類從哪裡來」的大致輪廓,期許學生在更大的歷史框架中自我定位。本課程以「軸心時期」的全球史框架為起點,以西方文明的發展為軸線,並且在課程時數的限制之下,採取「詳近略遠」的課程安排策略。課程重點並不在於鉅細靡遺的歷史敘事,而是由授課老師帶領學生廣泛地遊歷該時代直至今日仍具參照意義的歷史過程與思想觀點,提供同學日後在自己的專業上處理具體課題時,能夠參考與古今比較的線索。
  世界史課程在中學課程與大學均有開授,因而課程的重點放在培養同學的歷史思惟。本課程不打算提供專業歷史課程具備的史料蒐尋、甄別與專題報告書寫的訓練。歷史學的學術積累在講授的過程中以「延伸閱讀」的形式,鼓勵學生在課餘時涉獵。本課程也不擬重複中學時期的歷史知識,只在必要的時候將遭到割裂的史實整合在具體的框架當中,例如:在中學時期學到關於伊斯蘭文明、拜占庭帝國與西歐的互動關係,其實可以放在「一個內海,三種文明」的框架中理解──當時的「歐洲」仍只是地理名詞,沒有實質的內涵,正是在這三個文明的互動過程中才導致了「歐洲」概念的形成──透過整合史實的示範,鼓勵同學能夠在時間與空間的脈絡理解歷史事件。除此之外,本課程也留意經典閱讀,在重要的主題均設有作業輔助同學釐清論證的線索,在這個基礎上鼓勵同學思考歷史與當代的關係。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本課程依課名分為兩大主題:「世界文明」與「歷史思惟」,這兩者之間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課程安排上先引介「軸心時代」的歷史框架,為整個學期所介紹的歷史發展定性,接著以西方文明的發展為軸線,依時序介紹重要的歷史過程,不過相較於往年,這學期的課程採取「詳盡略遠」的課程安排策略,縮減部分主題的篇幅,包含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唐宋變革論、李約瑟問題等,著重講授兩次大戰以來,值得當代人借鑑的發展。在「世界文明」的部分之外,也留意於歷史思惟的養成,在前述「軸心時期」的主題,為加強學生印象而安排多次作業,請他們思考與評價軸心時期的歷史意義;在「啟蒙運動」的主題,也請同學詳細閱讀康德與傅柯關於這個主題的著作。基本上,歷史思惟的養成須以世界文明的相關知識為基礎,思考世界文明又須借助歷史思惟以發揚其意義,將此二線鎔鑄於課堂中,便是本學期課程的目標與旨趣所在。
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
此項目呈現以下兩個數據:
每周課堂教學時數: 3 小時
每周預習/複習時數: 9 小時
評分標準 /成績相關規定 Course requirements/Grading standards
評分方式分成四個部分:出席分數30%、思考題24%、小作業23%、期末考23%。這門課程是博雅課程的必修課程,為了不中斷學生聽講或令學生分神,在這個學期一共只進行3次點名,以紙本簽到的方式。思考題共有6次,目的在於敦促學生閱讀文本、複習課程內容。小作業共有2次,要求學生進行比較複雜與進階的報告書寫。
每週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請詳述每週課程內容/授課方式與學生預習內容/學習活動/課後作業】
第一講 課程導論
 1.1 關於通識課程
 1.2 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係
 1.3 從「軸心時代」(「樞紐突破」或「超越的時代(the age of transcendence)」)
談起
 閱讀書目
雅斯貝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頁3-35。(緒論、第一章 軸心期、第二章 世界歷史綱要)
第二講 經歷「軸心時期」的文明
 2.1 中國
 2.2 印度
 2.3 希臘城邦 希臘化時代
 2.4 早期文明古國的傳承及其與北方遊牧族群的互動
 閱讀書目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代序:中國軸心突破及其歷史過程 台北:聯經公司,2014,頁1-70。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
張灝,〈世界人文傳統中的軸心時代〉,《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2004,頁1-26。
第三講 十二世紀之前的地中海世界:相繼環繞一個内海的羅馬、拜占庭、伊斯蘭三種文明
3.1 羅馬宰制的地中海
3.2 接續羅馬帝國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3.3 日爾曼蠻族的南下 民族大遷徙
 3.4 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
3.5 伊斯蘭文明
 閱讀書目
威廉‧麥克尼爾著,劉景輝、林佩蓮譯,《歐洲歷史的塑造》,臺北:時報文化,2007,第三章〈公元900 年之前的歐洲〉,頁96-135;第四章〈公元900 年至1500 年的歐洲〉,頁138-158。
第四講 繼地中海而興起的歐洲
 4.1 十一世紀以來歐洲經濟、社會與政治的發展
 4.2 歐洲的封建制度
 4.3 民族王朝(national monarchies)的相繼出現
4.4 十字軍東征 突厥、蒙古的先後西進
 閲讀書目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000-1800年》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000 to 18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17章〈遊牧帝國與歐亞大陸的融合〉,頁5-30;第19章〈日益增強的歐洲影響力〉,頁63-96。
第五講 歐洲變革時代來臨的前夕
 5.1 地中海近代城市的興起
 5.2 新航路的發現
 5.3 全球貿易的開端
 閱讀書目
羅伯特‧馬克斯著,夏繼果譯《現代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頁61-91(第二章)、頁93-128(第三章)。
第六講 西方變革時代的來臨
 6.1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在意大利
 6.2 “天才的世紀”(the century of genius)之來臨
 6.3 地中海文明之走向西歐文明
 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An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第一章〈偉大的傳統及其衰落〉,頁1-27。
懐德海 (A. N. Whitehead)著,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第一章〈近代科學的起源」〉,頁2-28;第三章〈「天才的世紀」〉,頁56-79。
何丙郁,《海納百川:科技發源與交流史》,臺北:聯經,1994,頁127-140〈第十二章「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發展」〉、頁141-152〈第十三章 「文藝復興與近代科學的開端」〉
第七講 十六世紀開始的宗教改革 十七世紀開始的西方啓蒙運動
 7.1  宗教改革的歷史意義
 7.2 十七世紀末開始的啟蒙運動:「哲人(philosophes)」世界的出現 人文主

 7.3 歐洲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和專制王權(absolute monarchy)系譜
7.4 啓蒙運動獨立時期的美国
 7.5 法國革命
 閱讀書目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梁永安譯,《啓蒙運動:一個詮釋》(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臺北:立緒文化,2008),上卷《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頁24-42、下卷《自由的科學》(The Enlightenment: The Science of Freedom),頁28-36。
第八講 康德(和福科)的原著〈什麼是啟蒙?〉
(導讀、課堂討論)
 閱讀書目
康德著,李明輝譯,〈答「何謂啓蒙」之問題〉(1784 年9 月30 日),收入李明輝譯注,《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2002,頁25-35。
傅柯著,薛興國譯,〈論何謂啓蒙〉,《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88,頁13-35。
第九講 十八、十九世紀的科學發展和十八世紀開始的產業革命
 9.1 科學導致的新的認知
 9.2 “李約瑟問題” 中國傳統科技與近代科學有何區別? 如何科學地比較文明的發展史?
9.3 十八世紀開始的產業革命 工業社會的產生
 閱讀書目
懐德海(A. N. Whitehead)著,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年,第四章〈十八世纪〉,頁82-92;第六章〈十九世纪〉,頁142-150。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 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750年至今》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29章〈工業社會的產生〉,頁49-80。
托比‧胡弗(Toby E. Huff)著,周程、於霞譯,《近代科學為什麼誕生在西方》(The Rise of Early Modern Science)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一章〈科學的比較研究〉中的有關李約瑟的一節,頁30-36。
第十講 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
10.1 大西洋世界的革命与民族国家
10.2 歐洲的近代殖民主義
10.3 歐洲帝國主義的瘋狂擴張 新的帝國列強的崛起
 閱讀書目
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著,黃中憲譯,《帖木兒之後》,新北:野人文化,2013新版,第五章,頁243-257,第六章,頁298-357。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e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新版,〈導論〉之〈概念與定義〉,頁40-43。
里亞‧格林斐爾德(Liah Greenfeld)著,王春華等譯,《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上海:三聯書店,2010,〈導言〉,頁1-31。
第十一講 東亞的變革
11.1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11.2 中國的危機與革命
11.3 日本的“脫亞入歐” 明治維新
 閱讀書目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 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000-1800年》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000 to 18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26章〈東亞的傳統與變革〉,頁325-355。
羅威廉(William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7月,〈導言〉,頁8-18;〈結論〉,頁294-297。
第十二講 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變異(肅毓講授)
 12.1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體系的研究
 12.2 一個半世紀以來對馬克思主義興衰的研究(Leszek Kolakovsky) 從另一
角度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批判 (Karl Polanyi) 皮凱提(Thomas Piketty)
的新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12.3 有沒有「大分流」?
 閱讀書目
安東尼‧吉登斯 (A. Giddens)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新橋譯叢》5,臺北:遠流,1989,頁47-71、213-388。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史建雲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頁1-11(中文版序言)、頁1-31(引言)。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臺北:聯經,1991,第1章,頁1-35。
 參考書目
馬克斯‧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橋譯叢》45,臺北:遠流,2007。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2004。
第十三講 自然科學影響下十九世紀人文學科的發展
 13.1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
13.2 自然科學影響下的進化論
13.3 孔德的實證主義
13.4 十九世紀末興起的懷疑主義思潮
 閲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第9章 「進步的觀念:黑格爾、孔德、馬克思」,頁284-314、第10章「達爾文與維多利亞時代的信仰危機」,頁315-353。
諾伯特‧愛里亞斯(Nobert Elias)著,鄭義愷譯,《什麼是社會學》,新北:群學出版社,2008,第1章「社會學-孔德所設定的問題」,頁29-52。
第十四講 两次世界大戰(豐兆講授)
14.1 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世界的變化
 14.2 冷戰階段的結束
14.3 科技的發達與社會的變遷
 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第1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頁509-543。
東尼‧賈德(Tony Judt)著,黃中憲譯,《戰後歐洲六十年》,臺北:左岸文化,2012,頁253-291。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吳莉君譯,《霍布斯邦看21 世紀》,臺北:麥田出版,2008。
第十五講 近代資本社會的發展及其反思(肅毓講授)
15.1 從資主主義理論中的世界到近代資本與資本化的社會
15.2 分配不均的趨勢與現象
15.3 近代資本社會的特徵:債與負債
15.4 資本主義的重新反思
 閱讀書目
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著,詹文碩、陳以禮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新北:遠足文化,2014,第7章,頁237-270、第10章,334-371。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著,羅育興、林曉欽譯,《債的歷史》,臺北:商周出版,2013,第11章,頁354-410、第12章,頁436-443。
 參考書目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著,湯淑君等譯,《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臺北:商周出版,2014。
第十六講 二戰結束後的當代思想潮流(豐兆講授)
16-1 「不確定性」的思想氛圍
16-2 「大眾化」的時代
16-3 全球化與傳統的斷裂
 閱讀書目: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生活在後傳統社會中〉,《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72-138。
霍布斯邦,〈未來的擔憂〉、〈科學:社會功能與改變世界〉、〈知識分子:角色、功能與矛盾〉,《斷裂的年代》(臺北:麥田出版,2015),頁186-260。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等著,李猛、李康譯,〈反思社會學的論題〉、〈反思社會學的實踐〉,《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107-320、321-376。
第十七週 課程總結與綜合討論
第十八週 呈交作業
授課教師Office Hours、地點
張廣達
研究101教室
教學助理基本資料 Teaching assistant tasks
楊肅毓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六年級
江豐兆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三年級
指定/參考書目 Textbook & references (為維護智慧財產權,請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1.雅斯貝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頁3-35。(緒論、第一章 軸心期、第二章 世界歷史綱要)
2.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代序:中國軸心突破及其歷史過程 台北:聯經公司,2014,頁1-70。
3.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
4.張灝,〈世界人文傳統中的軸心時代〉,《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2004,頁1-26。
5.威廉‧麥克尼爾著,劉景輝、林佩蓮譯,《歐洲歷史的塑造》,臺北:時報文化,2007,第三章〈公元900 年之前的歐洲〉,頁96-135;第四章〈公元900 年至1500 年的歐洲〉,頁138-158。
6.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000-1800年》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000 to 18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17章〈遊牧帝國與歐亞大陸的融合〉,頁5-30;第19章〈日益增強的歐洲影響力〉,頁63-96。
7.羅伯特‧馬克斯著,夏繼果譯《現代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頁61-91(第二章)、頁93-128(第三章)。
8.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An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第一章〈偉大的傳統及其衰落〉,頁1-27。
9.懐德海 (A. N. Whitehead)著,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第一章〈近代科學的起源」〉,頁2-28;第三章〈「天才的世紀」〉,頁56-79。
10.何丙郁,《海納百川:科技發源與交流史》,臺北:聯經,1994,頁127-140〈第十二章「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發展」〉、頁141-152〈第十三章 「文藝復興與近代科學的開端」〉
11.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梁永安譯,《啓蒙運動:一個詮釋》(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臺北:立緒文化,2008),上卷《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頁24-42、下卷《自由的科學》(The Enlightenment: The Science of Freedom),頁28-36。
12.康德著,李明輝譯,〈答「何謂啓蒙」之問題〉(1784 年9 月30 日),收入李明輝譯注,《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2002,頁25-35。
13.傅柯著,薛興國譯,〈論何謂啓蒙〉,《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88,頁13-35。
14.懐德海(A. N. Whitehead)著,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年,第四章〈十八世纪〉,頁82-92;第六章〈十九世纪〉,頁142-150。
15.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 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750年至今》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29章〈工業社會的產生〉,頁49-80。
16.托比‧胡弗(Toby E. Huff)著,周程、於霞譯,《近代科學為什麼誕生在西方》(The Rise of Early Modern Science)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一章〈科學的比較研究〉中的有關李約瑟的一節,頁30-36。
17.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著,黃中憲譯,《帖木兒之後》,新北:野人文化,2013新版,第五章,頁243-257,第六章,頁298-357。
18.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e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新版,〈導論〉之〈概念與定義〉,頁40-43。
19.里亞‧格林斐爾德(Liah Greenfeld)著,王春華等譯,《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上海:三聯書店,2010,〈導言〉,頁1-31。
20.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赫伯特·齊格勒(Herbert Ziegler)著,魏風蓮譯, 《新全球史 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000-1800年》第五版 (Traditions & Encounters, Fifth Edi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from 1000 to 18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26章〈東亞的傳統與變革〉,頁325-355。
21.羅威廉(William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7月,〈導言〉,頁8-18;〈結論〉,頁294-297。
22.馬克斯‧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橋譯叢》45,臺北:遠流,2007。
23.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2004。
24.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第9章 「進步的觀念:黑格爾、孔德、馬克思」,頁284-314、第10章「達爾文與維多利亞時代的信仰危機」,頁315-353。
25.諾伯特‧愛里亞斯(Nobert Elias)著,鄭義愷譯,《什麼是社會學》,新北:群學出版社,2008,第1章「社會學-孔德所設定的問題」,頁29-52。
26.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第1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頁509-543。
27.東尼‧賈德(Tony Judt)著,黃中憲譯,《戰後歐洲六十年》,臺北:左岸文化,2012,頁253-291。
28.艾瑞克‧霍布斯邦著,吳莉君譯,《霍布斯邦看21 世紀》,臺北:麥田出版,2008。
29.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著,詹文碩、陳以禮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新北:遠足文化,2014,第7章,頁237-270、第10章,334-371。
30.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著,羅育興、林曉欽譯,《債的歷史》,臺北:商周出版,2013,第11章,頁354-410、第12章,頁436-443。
31.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生活在後傳統社會中〉,《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72-138。
32.霍布斯邦,〈未來的擔憂〉、〈科學:社會功能與改變世界〉、〈知識分子:角色、功能與矛盾〉,《斷裂的年代》(臺北:麥田出版,2015),頁186-260。
33.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等著,李猛、李康譯,〈反思社會學的論題〉、〈反思社會學的實踐〉,《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107-320、321-376。

来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211917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