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吴政纬《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

從漢城到燕京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作者: 吳政緯
出版社:台北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7/07/03
語言:繁體中文 ; 平裝 / 282頁
ISBN:9789863264323
定價:350元

作者簡介
吳政緯
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說書 Speaking of Books」編輯委員。著有《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以及學術論文〈寓思明於志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等作品。

內容簡介
【一部東亞交流史的縮影,一個探索世界的故事】
一個生於十六到十八世紀之間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甚麼樣子?要徒步多遠,才能離開朝鮮?越過邊境,直至盡頭,是北極或南極嗎?
明清時期,「朝鮮使節團」按例連年組織三百人左右的盛大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使中國。這趟行程長達一千兩百公里,使節團沿著鴨綠江,要走四十天至六十天不等,才能穿過山海關,來到北京。
越過高山與深河,他們親歷中國,看見了什麼?
以朝鮮的「他者」視角,跳脫「中國」思維,從世界史的格局呈現16-18世紀對於東亞的另類觀察──「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人氣作家吳政緯,藉由珍貴的古地圖以及使臣日記,帶你看見不一樣的東亞!
1592年,一場波及中日韓三國的世界大戰「壬辰之戰」,就在朝鮮半島開打!豐臣秀吉揮兵朝鮮,朝鮮國王連夜逃走,使者急向中國求救,當時的大明王朝,救,還是不救?!
這是十六世界的東亞,當時的朝鮮身為明朝的藩屬,每年派遣朝天使(後稱「燕行使」)出使中國。本書以這場驚動天下的「壬辰之戰」揭開序幕,帶出這群罕為人知的「朝鮮使者」的故事。
這群使者中,有人成功說動明朝官員出兵援救自己的國家,如鄭崑壽;有人在戰爭中被俘虜,流亡日本,淪為人質,最後終於逃出生天,如魯認與姜沆;也有因語言不通,只能與中國人透過筆談交流,卻從中培養出至死不渝的跨國友誼的,如洪大容與金在行。在他們眼中,明朝並非積弱不振,反而是援救朝鮮免於日本攻佔的強盛國家,中華文化以及「中國製造」的布疋、貨物與商品更是備受推崇,每逢朝鮮使節團出訪中國,都是一趟滿載而歸的商貿交流。
然而隨著清人入關,明清鼎革,孺慕大明的朝鮮人在心態上該如何自處?他們怎麼面對大時代的崩裂?又該如何看待大清帝國的存在?朝鮮的世界觀,至此產生了劇烈的改變!他們先是熱衷於撰寫明朝歷史,甚至放棄仕途,為明朝守節;然而終究遺忘了明朝,並逐漸走向今日的韓國主體認同,這段艱難的轉折,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明清時期的朝鮮使者每次出使都留下許多觀察紀錄,作者由兩幅韓國人繪製的古地圖說起,從這些史料中,再現一個又一個真實生動的故事;並且更進一步,探索朝鮮人心底的中國與天下究竟有多遠有多大,為讀者描繪出一幅朝鮮的思想地圖。

目錄
【推薦序】使節與叛將,宗師與君王──《從漢城到燕京》之前的朝鮮歷史故事/陳韋聿
導言
第一章 從義州到北京:絡繹於途的求救信
被遺忘的功臣
求救請兵的藝術
一五九二,北京
壬辰之後,使者絡繹不絕
站在請兵陳奏使的背後
第二章 在戰爭結束後開始:魯認與姜沆的故事
丁酉再亂
忍耐與等待
天借順風,便到中華
奇策
在南原的另一個人:姜沆
好事空憑千里夢
巾車返鄉
戰爭少了點甚麼?
那一年,我們站在一起
第三章 皇明中華的尾聲:最後的「朝天使們」
朝天‧朝天官
國防線上
學術話題
最後朝天
線性描述的末世預言
第四章 清朝滅亡的隱喻:一棵等待盛開的枯木
從「朝天」到「燕行」
大明衣冠
在沒有中國的地方尋找中國
孝宗北伐
尋根:萬曆皇帝與思明
從荒涼到繁華
第五章 燕行即世界:十八世紀的「中國襲來」
被遺忘的「使者」
富貴險中求
中國製造
第一壯觀
消失的清單
禁紋,禁奢,禁中國貨物
北學中國
第六章 朝鮮人的「中國史難題」:中華?朝鮮?
一副眼鏡
願見天下奇士
天涯知己
因友情而起的論戰
思明時代
歷史知識
朝鮮的歷史教育:童蒙讀物
朝鮮轉向內在
眷眷明朝
結語

【同場加映】那些年,東亞其實很熱鬧……
使者徹夜未眠:申維瀚在日本的文學苦惱
沒有共識的共識:藏在外交辭令裡的戰爭
後記
主要登場人物
徵引書目

 

書訊: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033

相關連結:
新刊 吳政緯《眷眷明朝: 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
http://blog.sina.com.tw/maritime/article.php?pbgid=156732&entryid=64899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