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 北京 中国书店 1992
1 宛署杂记 二十卷 (明)沈榜纂 明万历中刊本 FB.203:06.1(1)
上海县志 十二卷 首一卷 (清)李文耀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本 FB.203:06.1(2)
重修崇明县志 十四卷 (清)朱衣点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1(3)
青浦县志 八卷 (明)卓钿修 明万历中刊本 FB.203:06.1(4)
2 高邑县志 三卷 (清)薛所本、刘瑜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 FB.203:06.2(1)
保定府祁州深泽县志 十卷 首一卷 (清)许来音纂修 清康熙十四年(1675)刊本 FB.203:06.2(2)
文安县志 四卷 (清)崔启元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2(3)
保定府志 四十卷 (明)贾淇、章时鸾修 明隆庆五年(1571)刊万历二十五年(1607)增修本 FB.203:06.2(4)
唐县新志 十八卷 (清)王政修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刊本 FB.203:06.2(5)
3 河间府志 十五卷 (明)杜应芳修 明万历中刊本 FB.203:06.3(1)
纂修景州志 四卷 (清)张一魁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3(2)
续补景州志 四卷 (清)张鸣珂纂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本 FB.203:06.3(3)
大名府志 十卷 (明)李辂修 明正统十年(1445)刊本 FB.203:06.3(4)
魏县志 四卷 首一卷 (清)李尚斌修 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3(5)
平乡县志 六卷 (清)赵弼修 清康熙中刊增修本 FB.203:06.3(6)
4 山西通志 三十卷 (明)李维桢纂修 明万历中修崇祯二年(1629)刊本 FB.203:06.4(1)
天镇县志 八卷 (清)胡元朗纂修 清乾隆四年(1739)刊本 FB.203:06.4(2)
五台县志 八卷 首一卷 (清)周三进纂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刊本 FB.203:06.4(3)
太谷县志 六卷 (清)高继允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 FB.203:06.4(4)
5 长子县志 六卷 (清)郭守邦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增修刊本 FB.203:06.5(1)
长子县志 二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纪在谱、黄立世纂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本 FB.203:06.5(2)
屯留县志 四卷 (清)屠直纂修 清康熙十四年(1675)刊本 FB.203:06.5(3)
临汾县志 八卷 (清)徐三俊纂修 清雍正八年(1730)刊本 FB.203:06.5(4)
翼城县志 二十九卷 (清)李居颐纂修 清乾隆二年(1737)刊本 FB.203:06.5(5)
6 平阳府志 三十六卷 (清)刘[户攵(上)木]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6(1)
大宁县志 八卷 (清)杜棠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本 FB.203:06.6(2)
7 赵城县志 二十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李升阶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 FB.203:06.7(1)
鼎修霍州志 十卷 (清)黄复生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7(2)
绛县志 五卷 艺文一卷 (清)赵士弘修 清顺治中刊增修本 FB.203:06.7(3)
河津县志 十二卷 (清)沈千鉴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刊本 FB.203:06.7(4)
夏县志 四卷 (清)蒋起龙纂修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刊本 FB.203:06.7(5)
荣河县志 二卷 (明)宋纲纂 明嘉靖十七年(1538)刊本 FB.203:06.7(6)
临晋县志 十卷 首一卷 (清)齐以治修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刊本 FB.203:06.7(7)
8 雩阝县志 十二卷 (清)康如琏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8(1)
雩阝县重续志 五卷 (清)鲁一佐纂修 清雍正中刊增修本 FB.203:06.8(2)
重修郃阳县志 七卷 (明)叶梦熊纂 清顺治六年(1649)刊顺治十年(1653)增修本 FB.203:06.8(3)
宝鸡县志 十卷 首一卷 (清)许起凤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刊本 FB.203:06.8(4)
武功县志 四卷 (明)康海纂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许国秀刊本 FB.203:06.8(5)
武功县後志 四卷 (清)沈华修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刊本 FB.203:06.8(6)
鄜州志 八卷 (清)顾耿臣修 清康熙五年(1666)刊本 FB.203:06.8(7)
9 临洮府志 二十六卷 (明)荆州俊修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增修本 FB.203:06.9(1)
庆阳府志 二十卷首1卷 (明)梁明翰修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刊增修本 FB.203:06.9(2)
合水县志 二卷 (清)陶奕曾纂修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刊本 FB.203:06.9(3)
两当县志 四卷 拾遗一卷 (清)秦武域纂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刊增修本 FB.203:06.9(4)
两当县新志 十二卷 首一卷 (清)德俊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增修本 FB.203:06.9(5)
曹州志 二十卷 (清)佟企圣修 清康熙十三年(1674)刊後印本 FB.203:06.9(6)
临清州志 四卷 (清)于睿明修 清康熙十三年(1674)刊本 FB.203:06.9(7)
10 应天府志 三十二卷 (明)王宗伊、程嗣功修 明万历五年(1577)刊增修本 FB.203:06.10(1)
江宁县志 十四卷 (清)佟世燕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10(2)
11 江宁新志 二十刘卷 (清)袁枚纂修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刊本 FB.203:06.11(1)
上元县志 二十四卷 (清)唐开陶纂修 清康熙六十年(1721)刊本 FB.203:06.11(2)
长洲县志 十四卷 (明)张德夫修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刊本 FB.203:06.11(3)
长洲县艺文志 十卷 (明)张凤翼等纂修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刊本 FB.203:06.11(3a)
12 高淳县志 二十五卷 (清)李斯仑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12(1)
武进县志 十四卷 首一卷 (清)王祖肃、杨宜仑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 FB.203:06.12(2)
江都县志 二十三卷 (明)张宁修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本 FB.203:06.12(3)
13 扬州府志 二十七卷 首一卷 (清)雷应元纂修 清康熙三年(1664)刊本 FB.203:06.13(1)
仪徵县志 十二卷 (清)胡崇伦修 清康熙七年(1668)刊本 [NOTE] FB.203:06.13(2)
新修靖江县志 八卷 (明)王叔果修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修隆庆四年(1570)刊本 FB.203:06.13(3)
14 靖江县志 十八卷 (清)郑重修 清康熙八年(1669)刊本 FB.203:06.14(1)
沛志 二十五卷 (明)罗士学修 抄本 FB.203:06.14(2)
邳州志 九卷 (清)孙居氵是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刊本 FB.203:06.14(3)
临安县志 十卷 (清)陆文焕纂修 清康熙十四年(1675)刊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修本 FB.203:06.14(4)
杭州府昌化县志 十卷 (清)谢廷玑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修抄本 FB.203:06.14(5)
建德县志 九卷 (清)戚延裔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本 FB.203:06.14(6)
15 新修寿昌县志 十二卷 (清)曾华盖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15(1)
嘉兴府志 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袁国梓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本 FB.203:06.15(2)
16 平湖县志 十卷 (清)高国楹修 清乾隆十年(1745)刊本 FB.203:06.16(1)
安吉州志 十六卷 首一卷 (清)刘蓟植等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本 FB.203:06.16(2)
乌程县志 十二卷 (明)刘沂春修 明崇祯十一年(1638)刊本 FB.203:06.16(3)
17 汤溪县志 不分卷 (明)汪文璧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17(1)
武义县志 五卷 (明)林有年修 明正德十五年(1520)刊嘉靖三年(1524)补刊增修奔 FB.203:06.17(2)
永康县志 十卷 (清)徐同伦修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刊本 FB.203:06.17(3)
义乌县志 二十卷 (明)周士英纂修 明崇祯十三年(1640)刊本 FB.203:06.17(4)
开化县志 十卷 (明)朱朝藩修 明崇祯四年(1631)刊本 FB.203:06.17(5)
18 温州府志 十八卷 首一卷 (明)汤日昭修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本 FB.203:06.18(1)
永嘉县志 九卷 (明)程文著修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增修本 FB.203:06.18(2)
瑞安县志 十卷 (明)刘畿修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刊本 FB.203:06.18(3)
平阳县志 十二卷 (清)金以[迥-辶]修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FB.203:06.18(4)
19 丽水县志 十四卷 (清)张铣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本 FB.203:06.19(1)
宣平县志 十卷 (清)侯杲修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刊本 FB.203:06.19(2)
遂昌县志 十二卷 (清)王毳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 FB.203:06.19(3)
遂昌县志 十二卷 首一卷 (清)朱煌修 清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FB.203:06.19(4)
龙泉县志 十卷 (清)徐可先修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刊本 FB.203:06.19(5)
20 合肥县志 二十四卷 首一卷 (清)赵良墅修 清雍正八年(1730)刊本 FB.203:06.20(1)
和州志 十七卷 (明)易鸾纂修 明嘉靖七年(1528)刊本 FB.203:06.20(2)
庐江县志 十六卷 (清)吴宾彦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刊本 FB.203:06.20(3)
望江县志 九卷 (明)罗希益修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後修本 FB.203:06.20(4)
安庆府望江县志 十五卷 (清)刘天维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後修本 FB.203:06.20(5)
21 重修六安州志 八卷 (明)李懋栓纂修 明万历十二年(1585)刊本 FB.203:06.21(1)
舒城县志 三十二卷 (清)陈守仁修 清雍正九年(1731)刊本 FB.203:06.21(2)
霍山县志 八卷 末一卷 (清)甘山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刊本 FB.203:06.21(3)
怀远县志 八卷 (清)唐暄纂修 清雍正二年(1724)刊本 FB.203:06.21(4)
22 滁阳志 十三卷 (明)戴瑞卿修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FB.203:06.22(1)
滁州志 三十卷 (清)余国朴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本 FB.203:06.22(2)
滁州续志 二卷 (清)王赐魁等纂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本 FB.203:06.22(3)
重修太平府志 十二卷 (明)林钺修 明嘉靖九年(1530)刊本 FB.203:06.22(4)
23 当涂县志 三十二卷 (清)祝元敏修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康熙四十六年(1707)增修本 FB.203:06.23(1)
广德州志 三十卷 (清)李国相纂修 清乾隆四年(1739)刊本 FB.203:06.23(2)
宁国府志 二十卷 首一卷 (明)陈俊修 明万历五年(1577)刊本 FB.203:06.23(3)
24 宣城县志 三十二卷 (清)陈受培修 清嘉庆十三年(1808)刊本 FB.203:06.24(1)
建德县志 十卷 (清)高寅修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 FB.203:06.24(2)
25 新修南昌府志 三十卷 (明)范涞修 明万历十六年(1588)刊本 FB.203:06.25(1)
新建县志 三十卷 末一卷 (清)杨周宪纂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本 FB.203:06.25(2)
26 浮梁县志 九卷 首一卷 (清)王临元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本 ON ORDER
瑞昌县志 八卷 (清)郝之芳修 清雍正四年(1726)刊本 ON ORDER
湖口县志 十八卷 首一卷 (清)宋庚等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本 ON ORDER
万载县志 十六卷 首一卷 (清)常维桢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ON ORDER
27 高安县志 十卷 (清)张文旦修 清康熙十年(1671)刊本 ON ORDER
新昌县志 二十五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杨文峰等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刊增修本 ON ORDER
28 新喻县志 十四卷 (清)符执桓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本 FB.203:06.28(1)
丰城县志 十二卷 (清)何士锦修 清康熙三年(1664)刊本 FB.203:06.28(2)
广信郡志 二十卷 (清)孙世昌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28(3)
29 金谿县志 十三卷 (清)王有年纂修 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本 FB.203:06.29(1)
东乡县志 八卷 (清)沈士秀修 清康熙四年(1665)刊本 FB.203:06.29(2)
南城县志 十二卷 (清)曹养恒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康熙十九年(1680)补刊本 FB.203:06.29(3)
江西新城县志 十四卷 首一卷 (清)方懋禄、李珥修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刊本 FB.203:06.29(4)
30 吉安府志 三十六卷 (明)余之祯修 明万历十三年(1585)刊本 FB.203:06.30(1)
雩都县志 十四卷 (清)李祐之修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 FB.203:06.30(2)
瑞金县志 十卷 (清)朱维高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 FB.203:06.30(3)
续修瑞金县志 十一卷 (清)郭一毫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刊本 FB.203:06.30(4)
31 南安府大庾县志 二十卷 首一卷 (清)余光璧纂修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刊本 FB.203:06.31(1)
南康县志 十六卷 (清)申毓来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刊本 FB.203:06.31(2)
上犹县志 十卷 (清)章振萼纂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本 FB.203:06.31(3)
建阳县志 八卷 (明)魏时应修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FB.203:06.31(4)
浦城县志 十二卷 (明)李葆贞修 清顺治八年(1651)刊本 FB.203:06.31(5)
32 福州府志 七十六卷 (明)喻政修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FB.203:06.32(1)
崇安县志 八卷 (清)管声骏纂修 清康熙九年(1670)刊本 FB.203:06.32(2)
33 福宁州志 十卷 (明)史起钦修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刊本 FB.203:06.33(1)
寿宁待志 二卷 (明)冯梦龙纂修 明崇祯十年(1637)刊本 FB.203:06.33(2)
福清县志续略 十八卷 (明释)如一纂 日本宽文七年(1667)刊本 FB.203:06.33(3)
海澄县志 二十卷 (明)梁兆阳修 明崇祯六年(1633)刊本 FB.203:06.33(4)
宁洋县志 九卷 (清)萧亮修 清康熙元年(1662)刊南明永历二十九年(1675)增修本 FB.203:06.33(5)
归化县志 十卷 附一卷 (明)周宪章纂修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刊万历四十二年(1614)增修本 FB.203:06.33(6)
沙县志 十卷 (明)叶联芳纂修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刊本 FB.203:06.33(7)
永安县志 九卷 (明)苏民望修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本 FB.203:06.33(8)
龙溪县志 九卷 (明)邓一[才(上)鼎]纂修 明崇祯九年(1652)刊本 FB.203:06.33(9)
34 祥符县志 六卷 (清)张俊哲修 清顺治十八年(1661)刊本 FB.203:06.34(1)
新郑县志 五卷 (清)冯嗣京修 清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 FB.203:06.34(2)
新郑县志 四卷 续一卷 (清)朱廷献修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增修本 FB.203:06.34(3)
卫辉府志 十六卷 (明)侯大节纂修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本 FB.203:06.34(4)
阳武县志 八卷 (清)安如泰修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刊本 FB.203:06.34(5)
濮州志 六卷 (明)李先芳纂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本 FB.203:06.34(6)
濮州续志 二卷 (清)郅玠修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刊本 FB.203:06.34(7)
35 鹿邑县志 十卷 首一卷 (清)吕士鵕纂修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刊本 FB.203:06.35(1)
汝阳县志 十卷 (清)纪国珍修 清顺治十七年(1660)刊本 FB.203:06.35(2)
邓州志 二十卷 (清)陈良玉纂修 清顺治十六年(1659)刊本 FB.203:06.35(3)
重修伊阳县志 四卷 (清)李章[土育]纂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FB.203:06.35(4)
重修嘉鱼县志 八卷 (清)汪云铭修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刊本 FB.203:06.35(5)
36 汉阳县志 三十二卷 (清)刘嗣孔修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刊本 FB.203:06.36(1)
湖广郧阳府志 四十二卷 (清)刘作霖、杨廷耀纂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本 FB.203:06.36(2)
郧阳府志补 一卷 (清)江闓纂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本 FB.203:06.36(2a)
襄阳府志 五十一卷 (明)吴道迩纂修 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 FB.203:06.36(3)
37 长沙府志 六卷 (明)孙存、潘镒修 明嘉靖十二年(1533)刊本 FB.203:06.37(1)
长沙府志 二十卷 (清)苏佳纂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 FB.203:06.37(2)
38 岳州府志 二十八卷 (清)李遇时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 FB.203:06.38(1)
临湘县志 八卷 (清)杨敬儒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38(2)
湘阴县志 二卷 (明)张灯纂修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刊嘉靖四十四年(1565)增修後印本 FB.203:06.38(3)
茶陵州志 二十三卷 首一卷 (清)赵国宣纂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刊本 FB.203:06.38(4)
宜章县志 二十四卷 首一卷 (清)陈永图修 清嘉庆中刊本 FB.203:06.38(5)
39 永州府志 二十四卷 末一卷 (清)刘道著修 清康熙九年(1670)刊本 FB.203:06.39(1)
宝庆府志 五卷 (明)陆柬纂修 明隆庆元年(1567)刊本 FB.203:06.39(2)
邵阳县志 十六卷 首一卷 (清)张起鵾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本 FB.203:06.39(3)
40 武冈州志 三十卷 首一卷 (清)许绍宗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FB.203:06.40(1)
沅州府志 五十卷 首一卷 (清)瑭珠修 清乾隆中刊本 FB.203:06.40(2)
麻阳县志 十卷 (清)黄志璋纂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 FB.203:06.40(3)
乾州志 四卷 (清)王玮纂修 清乾隆中刊本 FB.203:06.40(4)
41 永定卫志 四卷 (清)潘义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本 FB.203:06.41(1)
龙山县志 十六卷 首一卷 (清)缴继祖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本 FB.203:06.41(2)
龙阳县志 八卷 (清)张在田修 清嘉庆十九年(1814)刊本 FB.203:06.41(3)
安乡县志 十二卷 (清)王基巩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1(4)
42-43 广东通志 七十二卷 (明)陈大科、戴耀修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FB.203:06.42-43
44 新修翁源县志 七卷 (清)孙可训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4(1)
乳源县志 八卷 (清)张洗易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4(2)
河源县志 八卷 (清)王驹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4(3)
兴宁县志 六卷 (明)刘熙祚修 明崇祯十年(1637)刊本 FB.203:06.44(4)
兴宁县志 八卷 首一卷 (清)王纶部纂修 清康熙二十年(1682)刊本 FB.203:06.44(5)
潮州府志 八卷 (明)郭春震纂修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刊本 FB.203:06.44(6)
潮州府志 十二卷 (清)吴颖纂修 清顺治十八年(1661)刊本 FB.203:06.44(7)
45 揭阳县志 八卷 (清)陈树芝纂修 清雍正九年(1731)刊本 FB.203:06.45(1)
南海县志 十七卷 (清)郭尔[户巳]、胡云客修 清康熙三十年(1691)刊本 FB.203:06.45(2)
顺德县志 十六卷 (清)陈志仪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本 FB.203:06.45(3)
46 新会县志 十八卷 首一卷 (清)贾雒英修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刊本 FB.203:06.46(1)
琼山县志 十卷 (清)王贽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6(2)
高州府志 十卷 (清)蒋应泰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6(3)
阳春县志 十八卷 (清)康善述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6(4)
47 雷州府志 十卷 (清)吴盛藻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7(1)
肇庆府志 三十二卷 (清)史树骏修 康熙中刊本 FB.203:06.47(2)
罗定州志 十卷 (清)刘元禄纂修 清康熙中刊本 FB.203:06.47(3)
48 南宁府志 十一卷 (明)方瑜纂修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刊万历崇祯增修本 FB.203:06.48(1)
宾州志 十四卷 (明)郭篚纂修 明万历中刊本 FB.203:06.48(2)
广西太平府志 三卷 (明)甘东阳纂 明万历三年(1575)刊本 FB.203:06.48(3)
养利州志 不分卷 (清)汪溶日纂修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 FB.203:06.48(4)
全州志 八卷 (清)黄志璋纂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本 FB.203:06.48(5)
灵山县志 十二卷 (清)盛熙祚纂修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刊本 FB.203:06.48(6)
49 廉州府志 十四卷 (明)张国经纂修 明崇祯十年(1637)刊本 FB.203:06.49(1)
廉州府志 十四卷 (清)徐成栋纂修 清康熙六十年(1721)刊本 FB.203:06.49(2)
西林县志 不分卷 (清)王维准撰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刊本 FB.203:06.49(3)
公余偶吟 一卷 (清)王维准撰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刊本 FB.203:06.49(3a)
50 四川叙州府志 二十九卷 (清)何源浚修 清康熙中本 FB.203:06.50(1)
合州志 八卷 (明)刘芳声修 明万历中刊本 FB.203:06.50(2)
重庆府涪州志 四卷 (清)董维祺修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刊本 FB.203:06.50(3)
余庆县志 八卷 (清)蒋深纂修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FB.203:06.50(4)
《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前言
中国古籍于今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当首推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的文献特征是,以一地一志为基本单位。组成年鉴式的累积记载,橫则连成区域以至全国,构成一幅幅断代的资料记载面,弥补了国史记载时间与空间之所不能、所不足。一种一部固然各有其独立的文献价值,更大的功能则在由它的群体所构成的广阔、全面而丰富的资料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历史资料汇编。如:《方志物产》、《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中国天象记录总表》和《中国天文史料汇编》,这些资料汇编无一不是组织大量人力,通查现藏中国地方志而完成的。
自中国地方志的文献价值被学术界广泛重视起来之后,无论国内外,收藏者莫不极力求全、求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原书尚可以直接购置的,己是极少数,可遇而不可求,近年更濒于绝迹,只有靠复制手段求其化身。
根据近年各方面提供的资料,中国地方志现传世者,国内外约有八千余种,其中近半属于稀见。基于多种原因,使用这部分方志有很多不便,复制它,更受种种制约,是以出版家复印选种多从缓考虑。
稀见方志绝大多数纂修时间较早,虽有流传较广之后志,但稀见志并非只具版本价值,资料也未都汇入后志。一县一州一府之志,有因袭前志成份,但不都是单纯的套引与增补。
在地方志修纂中,由于时代不同,前志曾因时因事着眼的,后志因时过境迁,往往略去。如明代颇重视乡兵,地方军备甚具规模,明清之间所修志于此多有较详记载。康熙刻本《纂修景州志· 兵马》中列库藏军器:『大炮八位、大佛郎机十个、小炮二位、小佛郎机十个、三眼铳一百十五杆、单眼铳二十二杆、挨牌二十面、长枪二十三杆、铙钩二十杆、斩马刀三十三口、腰刀四十口、弓四十张、撒袋四十条、铁箭五十五把』,『隆庆四年奉例新造预备神器:中炮二十位、神枪四百杆、铁子四百三十丸、铅子一万一千丸、火药五十斤、火绳八十条、长枪四十杆、国朝西洋炮四尊、明光炮六十三尊、竹节炮四尊、花瓶炮七尊、三眼枪四十一杆』。乾隆十年刻本《景州志·兵防》只载:『旧志所载年久无存。雍正十一年知州郑方坤奉例清查,止存不堪用大炮七尊、小炮二尊』《纂修景州志》尚详载明代马政之弊,后因马价纳入一条鞭法,州县不复养马、解马,乾隆以后志皆不载。
明万历年间,采矿甚兴,但因宦官督办,管理不善,滋弊甚多。康熙刻本《唐县新志·赋役志》中列『矿害』一目,详述扰民情状,『民间富者贫于供,贫者亡于役。山中百里之内林木竭,烟火绝』且列载各矿洞开闭年代及矿工人数。康熙刻本《夏县志》即只言曾有矿洞,不提『银』字,且删前志记载,所余不及二百字。
灾害记载大抵也是近详远略。雍正八年刻本《临汾县志·祥异》载崇祯十四年灾情为『十四年春大饥,自十三年大饥到处木皮草根剥掘既尽复食人,至有父子、夫妇、兄弟相食者。至是年春,斗米麦自八九钱至一两二钱、一两五六钱者。黄昏人不敢行。油斤银一钱八九分,猪肉亦如之。麦方秀即捣食,麦熟饱食。得病黄肿而死者甚多,有委麦于野无人收者。』又,『(康熙)五十九年大旱无禾,六十年大旱无麦。自五十九年三月至六十年六月凡十五阅月不雨,赤地千里,草根树叶俱尽,饿莩盈路……斗米直银八九钱不等。是岁六月十五日始雨,赤地千里,下种时己中伏,乃大有。秋,民渐以苏。』乾隆志则只载:『(崇祯)十四年春大饥。自十三年大饥人相食』,『(康熙)五十九年大旱无禾,六十年大旱无麦。』
传记与诗文之收录,每因地方家族势力之消长,主纂人取舍角度各异,有详有略。乾隆刻本《赵城县志·艺文》收杂著三篇、碑五篇、记三十二篇、传十二篇、序七篇、赋八篇、诗一百六十五首。道光刻本则只收碑记诸文三十篇,另辑入论祭文五十一篇。
各部志书又往往有独特的记载。康熙十二年刻本《鼎修霍州志·坊市》记城中街巷:『东西大街广一丈五尺,长五百步,南北大街广二丈五尺;南中街,自东城至儒林坊长四百步;南北小街,自南城至北街口长四百五十步;东西小街,自太清观至南边街,长四百步;南边街,自察院至澄清坊,长三百五十步;北边街,自关帝庙至大街口,长九十步;夜叉街,自东城至西街。居民多塞在东西街之南』。后志则不载。乾隆刻本《长子县志·兵防》中录及清初安置郑芝龙降兵始末几后裔生活状况。明万历至清乾隆间刻印的方册大藏,号称《径山藏》或《嘉兴藏》,其缘起、规模、章程、制度、经历,鲜见记载。康熙刻本《嘉兴府志》中却有徐善《楞严寺经坊总论》,对此有较为全面详细的记述,后志则把它删去。康熙元年刻、南明永历二十九年增修本《宁洋县志》,记载了康熙十四年台湾郑经部乘三藩之乱进占闽南地区并委官设治之情况,也是目前仅见的一部有关南明政权的县志。
有些志书,并非完全应付功令,纂人以个人著作自视,或述政见民情,或呈文思,或寄情怀,就更具不可取代的话值。
明万历刻本沈榜纂《宛署杂记》,叙事后多有论,论多出于京县维持局面之苦衷,政令弊端,缕缕可见。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清陶奕增纂《合水县志》记此间贫苦,『其家常所食多杂粮,若粟麦,乃贵重之物。早米粥、午面饼,即有力之家。次者两粥,一稀一稠,甚至有日一哺而不可得者。虽不再食,不饥矣。伤哉,贫也』『乡村自庙宇而外,有房屋者十之二,甚且神亦窑居』。『土炕并无席,旁止一锅,犹待炊焉』。即便宴会,『从无异味,羊豕且不能兼,或益以鸡而鸭亦不可得。宾皆八人共为一席,其肴或七或九。有曰芦花饼者,人各八枚即为至厚,余止肉菜、汤饭、蒸饼、芦饼而已。又有以片肉加蒸饼人各数枚者,客食饼,而以蒿箸穿其肉而归以遗老亲或幼子,曰「今日赴席来也」』。
清康熙刻本清周三进纂修《五台县志》,《乡村》一目用文学写法组成一篇二千四百多字的『游记』,不只记载地名,且对地形地貌、古迹、建筑和风景进行描述,生动可读,可供后世比较、考证。『窦村镇为一乡交易之所,自县至此四十里。出镇之北门三里至西营村,村西裴家岗,东过娥河为东营。循问北上,五里则阎家寨。东望层峦翠霭,长松郁郁,一带林光隐见楼台者,古竹林寺也;榆柳阴森,朱门掩映,宝幢扬风珠光欲露者,佛光寺也。寺有智远墓,传为后汉高祖陵,然碑碣莫存,代远无徵。又谓为唐之僧名智远者墓,寺记为唐鄂国公尉迟敬德监修,则云为僧墓者近是』。『
團城村、下庄、上庄,群山拱秀,一山前掩,上建梵宇,松林茂密,楼阁参差,宛若翠屏。清泉右泻,引以灌圃,故其地蔬菜丰洁,果实甘繁也』,『四维皆山,惟中窊下,潦水无归,注于茹村之西,湛然一溪,冬厚不涸,周方四里余,芦菰蒲菱,遍满泽畔,鸿雁鸳鹭,喧啄唼呷之声书夜不绝,令人有江湖之想』。
日本宽文刻本清釋如一纂《福清县志续略》则是著者寄情之作。『噫,愿兹用世典常何与方外!第予生缘有在未可遽忘』。如一俗姓林,福清人,原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书记僧,清顺治十一年随隐元隆琦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壁宗』。晚年为小仓广寿山福聚寺住持,怀有强烈的故国乡思,『借邑志以寄厥衷,意在韵弦之外』。十七世纪中叶隐元东渡,对日本文化也产生过重丈影响。如一写的匾额,对联现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而汉籍中留有这次中日文化交流记载的,只有这部地方志了。
稀见方志刻本年代一般较早,不少是第一代方志、现传世最早方志或不同体系的始修志。从校勘和版本角度讲,原志当然优于因袭志。
近年方志目录出现不少,但著录颇有不确。如:既列『(康熙)四川敍州府志二十九卷』,又列『(康熙)四川敍州府志宜宾县六卷』、『(康熙)富顺县志六卷』,『(康熙)隆昌县志二卷』、『(康熙)南溪县志二卷』、『(康熙)敍永厅志二卷』、『(康熙)长宁县志二卷』、『(康熙)兴文县志一卷』、『(康熙)建武志一卷』、『(康熙)珙县志一卷』、『(康熙)高县志一卷』、『(康熙)四川敍州志庆符县二卷』、『(康熙)筠县志不分卷』。是一种方志总目与子目同列,化成十三种。『(永历)宁洋县志九卷』乃是『[康熙]宁洋县志八卷』的增修本。『[康熙]望江县志十二卷』和『[康熙]望江县志十五卷』也非二书,原是一志。日本宽文刻本,清釋如一纂《福清县志续略》,竟著录为『明嘉靖二十六年刻本明釋如一纂』。等等。澄清这些,非展示原书或其化身不可。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中国地方志比较系统,品种也较多,是院内外读者使用这类文献必至之所。在长期的文献服务工作中,深切感到有继续使其完整之必要。因此对任何方面组织的复制,都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也认为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才能使此善举更趋完满。因而选编出二百种稀见品,辑成《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由中国书店影印出版,使这分己濒临佚亡的方志得到化身。
有用,谢谢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