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20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评述

20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评述
作者:于运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2期
在大量的官私文献中,存留有许多灾害史料,其中也不乏海洋灾害史料。丰富的史料为海洋灾害史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就中国海洋灾害史的研究现状来说,情形却不容乐观。当前,中国海洋灾害史的研究无论是在海洋史学或灾害史学的建设中,都是十分薄弱的一环。以历史学为本位的海洋灾害史研究成果更是寥若晨星,在当前海洋灾害史研究中唱主角的大多是海洋学界或科技史学界的学者,这也使得海洋灾害史研究成了海洋学研究或灾害学研究的附庸。本文在充分发掘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学界零星、分散成果的总结,梳理出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的概貌,希望能有助于看清前行的方向,以利于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灾害史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和阶段。
一、海洋灾害史料的整理
中国海洋灾害的史料广泛分布于正史、沿海地方志、各类档案、笔记小说及碑刻、沉船等文献或实物资料中。因而,海洋灾害史料的整理是一浩繁的过程。1978年印行的《中国古代潮汐资料汇编·潮灾》(以下简称《潮灾》)油印稿,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海潮灾害史料,此稿分地区并按时间顺序分列了中国沿海的潮汐灾害史料,该资料虽总体上较为简略,但有些材料属实地调查所得,弥足珍贵。陆人骥编著的《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在《潮灾》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浙江及苏南的方志材料,还收入了如《钦州地区历史自然灾害文献记载摘编及台风暴潮实地调查记录》中的潮灾史料及调查材料。该书按时间顺序,将同一地区的史料编排在一起,不同文献的记录附于其后,以资比较。作者还对部分史料进行了考证和辨误。长期以来,此书为海洋灾害研究者广为引用。但其不足之处是有些地区的资料相对较弱。此外,晚清民国部分较为粗略,大量的报刊、档案材料没能收入。宋正海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其“海洋表”是在《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简编,增加了些笔记小说中的材料,以时间为序列出,有利于统计分析,但仍然不够全面。宋正海等主编《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年表》的海洋灾害部分是以上书为蓝本,择其要者列出。此外,沿海各省也整理了辖区内的海洋灾害史料。
在入海河流的灾害史研究中,也有涉及海洋灾害研究的,如河北省旱涝预报课题组编《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编写组的《淮河水利简史》。其中尤应称道的是,20世纪80年代起,水力水电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将海潮灾害的相关档案材料特别标出,为研究者提供了极为详细、便利的档案史料。
二、灾害学本位的海洋灾害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海洋灾害史料整理工作的陆续完成,加之“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计划的启动,海洋灾害的研究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
虽然在海洋灾害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中有历史学者的参与,但就海洋灾害研究的总体而言,诸多领域均是自然科学学者们开拓并唱主角。他们利用整理好的灾害史料,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探寻海洋灾害发生的总体规律。有关海洋灾害史的总体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古代海洋灾害概况的描述及规律性的总结上。
在海洋灾害史的专项研究中,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海潮灾害的研究,这也与前期潮灾史料的系统整理相关联。而潮灾按其爆发原因大致可分为风暴潮和海啸两类。
风暴潮研究。风暴潮灾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因而也是学者着力最多的领域。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台风、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它是造成沿海潮灾的最常见的原因。我国海岸带跨越几大气候带,是风暴潮灾多发的国家。
早期风暴潮研究的成果侧重于规律性的探讨及概况描述两方面。高建国《中国潮灾近五百年活动图像的研究》通过对潮灾史料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近五百年风暴潮发生的总体规律。陆人骥、宋正海《中国古代的海啸灾害》对中国古代的海啸灾害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文中的海啸主要是指风暴海啸,即今天学界通用的风暴潮灾,总结了风暴潮危害性的七个方面:溺人、毁房、决海塘、沉舟船、卤死庄稼、没盐业、次生灾害;论述了古代人们对风暴潮海啸成灾及预报的认知。高建国《历史灾害资料在当前减灾工作中大有作为:以1862年珠江三角洲的风暴潮为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及理论测算指出,1862年7月27日珠江三角洲特大风暴潮潮位可能高达7.6—8.5米,远远超过应用15年观测资料外推的1000年一遇的2.86—5.11米潮位,证明历史灾害资料在当前减灾工作中可发挥重大作用。
在风暴潮的地域研究上,郑锡 煌《北方海域的历史风暴潮灾》着重探讨了长江口以北海域历史时期的风暴潮灾,对北方海域风暴潮灾特点、发生规律进行了重点讨论。李平日等《珠江地区风暴潮沉积研究》,在“历史上风暴潮”一章列举了珠江地区历史上较大的风暴潮灾,探讨了风暴潮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性。
在古代风暴潮的整体研究方面,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第四章《海洋与自然灾害》分潮灾概况、滨海长城、海塘与潮闸、海洋风暴及其预报、海洋自然异常现象几个小节概述了中国古代的海洋灾害(特别是风暴潮灾)。宋正海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第四编第十五章“风暴潮”,对中国古代的海洋灾害用100年及20年的频次表列出,探讨了风暴潮灾的分级标准、成因与规律,还重点讨论了重大潮灾的发生规律。宋正海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群发期》,总结了中国古代对台风和风暴潮的综合预报经验。
海啸研究。现在海洋灾害学界通常所说的海啸,是指地震及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海啸是指海上风暴来临时大海发出的啸声,与学界现在通行的称谓有所差异。学者们在判定中国古代的海啸发生是以时下观念为准,即文献中出现“地震、海溢”的记录就断定为海啸或疑似海啸,根据一些海水异常状况如一日三潮等现象推论为海啸。中国古代海潮灾害的文字记录较为简略,这给海啸的判定带来很大困难,加之学界对中国海啸发生状况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古代海啸判定的争论及资料的收集整理上。
李善邦《中国地震》论述了中国古代的地震海啸灾害,并收集了中国古代文献记录的十多次海啸灾害。宋正海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一书中专门设有“地震—海啸”年表,收录的例子较《中国地震》略多。
古代海啸的另一类研究是对海啸多发区域的探讨,如李灼华《苏沪浙沿海地区的海啸》为在江浙沿海建核电站进行可行性研究,概述了 该区历史上潮灾发生的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尤其关注地震海啸的发生情况。
我国虽然是海啸少发的国度,但因为海啸的巨大危害性,所以相关的理论研究很多,其中也间或涉及古代海啸的事项。如杨华庭《海啸及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论及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于今台湾高雄的大海啸,认为此次海啸共造成约5万人死亡,是中国最大的海啸灾害。
此处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在根据我们现在的“海洋灾害知识”去界定某一灾种时,必须谨慎从事。应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献的海洋灾害记录,分清历史场景及文献记录习惯,切不可断章取义,只取一面之词。
三、 历史学本位的海洋灾害史研究
四、
五、 虽然有关海洋灾害的资料较为丰富,但长期以来,因为海洋观念的缺乏,海洋灾害史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历史学界的重视。民国时期的灾害研究没有海洋灾害专项研究,只在论及沿海水灾之时偶有涉及潮灾。20世纪90年代起,当灾害史的研究在历史学界迅速兴起,各类灾害史丛书及著作纷纷面世时,有关海洋灾害史的研究事项也引起学者的关注。综观历史学界的海洋灾害史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关漂风难船的海难研究。海难是各类海洋灾害因子给人们海洋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灾害性后果,主要表现为对海洋社会经济生产及生活工具——船舶的破坏及人员的伤亡上。海难的成因有多种,从海洋灾害的角度看,飓风、海雾、礁石、浅滩、海冰等均会引发海难。在帆船时代,飓风是引发海难的最常见原因,它引发的海难即文献中所称的漂风难船(当然很多时候是沉入海底变为沉船了)。
国内的海难史研究首先是从有关琉球的漂风难民问题起步的,大多在中外关系史的框架下,以琉球为中心讨论明清时期中琉之间的朝贡贸易及邦交关系。这是因为有关琉球的研究资料较为系统、完整。此外,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大陆、台湾、冲绳三地轮办)的定期召开及历代宝案、中琉关系档案等档案史料的整理出版,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杨桂丽《清代中琉之间的航海漂风难民问题》详尽论述了清代中琉之间的漂风难民问题及相互救援活动,并附有详细的清代中琉之间的漂风难船年表,是有关清代中琉之间漂风难民问题最为全面的研究。
有关清代台湾地方官府对琉球漂风难民的救助研究方面:张先清、谢必震《清代台湾与琉球关系考》考察了清代琉球船遭风漂至台湾的情况。杨彦杰《台湾历史上的琉球难民遭风案》收集了清朝因遭风漂往台湾的64起琉球难民事件,并论述了台湾地方官府对琉球难民的救助和抚恤,揭示了清代处理涉外事件时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
在南中国海的海难研究方面,孙宏年《清代中越海难互助及其影响略论(1644—1885)》考察了清代中越海难互助事件,认为救助是人民之间的自发行为,反映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由于两国政府的介入,加强了两国之间宗藩关系及和平友好关系。
近来从海难及海事史的视角去探讨清代的漂风难民问题的有,徐恭生《清代海上漂风难民拯济制度的建立和演变》主要探讨清代对漂风难民的救济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海洋灾害与沿海社会经济的研究。陈春声《“八二风灾”所见之民国初年潮汕侨乡——以樟林为例》利用樟林赈灾委员会编的灾后纪实资料——《樟林风灾特刊》,描述了1922年8月2日(农历六月初十)台风风暴潮给潮汕地区沿海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以樟林为例,着重分析了灾后地方社会如何应灾、减灾、赈灾,揭示了各乡村社会内部各群体在救灾中发挥的不同功用(宗族、士绅、商人、华侨)。通过此次樟林的风灾,透视出侨乡的特色及华侨在灾后地方社会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吴松弟《1166年的温州大海啸和沿海平原的再开发》,以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八月温州沿海大风海溢为中心,从灾后重建、移民的视角入手,着重论述此次海啸对温州沿海社会的影响及灾后移民重建的历史过程。吴文虽然主要关注灾后的移民过程及经济开发,但这种讨论重大海洋灾害后经济重建的研究思路值得借鉴,历史时期重大的海洋灾害不胜枚举,如能将大灾与具体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微观的研究,应是深化当前海洋灾害史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虽然吴晗先生在《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辑录有许多中国渔船及商船漂风到朝鲜半岛的事例,但长时期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足够重视。日本学者较早关注中朝之间的漂风难船问题并将其运用到中国沿海的航海商贸研究中。国内学者许檀在有关清代沿海贸易及北方海洋经济的研究中,吸收了松浦章的漂风难船研究成果,制作了“山东沿海南北贸易商船示例”、“清代前期东北沿海南北往来贸易商船示例”两表,部分展现了清代北方沿海贸易的历史场景。此外,许檀《清代前期的山海关与东北沿海港口》、《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也引用了相关难船资料来分析沿海贸易。
海洋史学的海洋灾害研究。在杨国桢先生倡导的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海洋灾害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他更是主张从中国海洋史学的视角与方法去考察中国海洋灾害的事项,即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海洋灾害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这主要反映在其主编的“海洋中国”及“海洋中国与世界”两套丛书中。杨国桢《闽在海中》之经济篇,从各类文献中收集了清代80余条闽地商贾在黄渤海地区的漂风难船案例,从侧面展现了清代福建海商在北洋地区的商贸概况,有助于重新认识清代福建海洋社会经济活动圈的全貌和中国南北海洋经济交流的运作。杨国桢《东溟水土》“东海台风巨浪与帆船海难”一节,综合利用各类史料及海内外的研究成果,详细考察了历史上东海海域发生的帆船海难及其对海洋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指出因为海难的时常发生而使得海洋渔业经济、海洋航海贸易经济的风险和机会成本具有不确定性,这一方面造就了海上社会群体的悲情意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他们冒险进取的海洋精神。在“海岸带农业”一章,将海洋灾害作为海洋环境的重要因子,讨论了海洋灾害对海岸带农业的影响。吴春明《环中国海沉船》收集了环中国海海域大量沉船的实例,通过对海洋沉船的海洋社会经济分析,揭示了沉船背后的中国海帆船技术、航路网络及船货经济等海洋社会经济内涵。王荣国《海洋神灵》也从海洋神灵信仰的视角,审视了海洋灾害的影响。
台湾地区学者相关研究。1960年,曹永和对清代台湾的水灾与风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虽然他没有以海洋灾害分类,但详尽胪列了有清一代台湾地区的风灾及水灾情况,并分为灾害成因、灾害损失、灾害之影响、救灾政策与善后重建四大部分,详细论述了清代台湾的风灾与水灾概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的自然及社会因素、灾害对台湾社会的影响,讨论了官府及民间的灾害救助和应对。
台湾地区学者有关海洋灾害的研究集中于海难史的研究方面。有关海难的早期研究,也是以琉球为中心,在中琉关系的视角下讨论漂风难民问题。如吴幅员《清代台湾所遇琉球遭风难民事件》、徐玉虎《清乾隆朝琉球难夷风漂至台湾案件之辑释》等。徐玉虎《历代宝案所见清宣宗朝琉球对中朝海难事件之处理》根据历代宝案,考察了清道光朝琉球对中朝海难事件的处理情况。
近年来,以汤熙勇、刘序枫及日本学者松浦章共同主持的海难研究计划最为引人注目,其初期成果体现在《近世环中国海的海难资料集成:以中国、日本、朝鲜、琉球为中心》中。它搜集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及琉球各地影印出版或未刊的抄本等共70余种,按地区分为四大类:中国史料、朝鲜史料、琉球史料、日本史料,各史料再依其内容分册。在此资料的基础上,他们也展开了海难救助的专项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汤熙勇《明代中国救助外国籍难船及漂流民的方法》论述了明朝救助外籍难船的态度、漂流到中国之外国籍难船的数量、外籍漂流民的调查、外籍漂流民的照顾、外籍漂流民的遣返等问题;《清代台湾的外籍船难与救助》、《清顺治至乾隆时期中国救助朝鲜海难船及漂流民的方法》则分别考察了清代台湾对外籍难船的救助及清顺治至乾隆朝对朝鲜难船的救助办法。刘序枫《清代中国对外国遭风难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以朝鲜、琉球、日本难民为例》、《试论清朝对日本海难难民的救助与遣返制度之形成》、《清代环中国海域的海难事件研究——以清日两国间对难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为中心(1644—1861)》,主要考察了清代中、日、朝之间对海难难民的救助与遣返制度。
在当前海洋史料多为“碎片”的情况下,海难史资料的充分发掘与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汤熙勇等人的海难研究计划,不仅为环中国海的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而且他们有关中、日、朝之间海难救助制度的研究,也深化了原来以事件为中心的海难史研究模式,为探讨亚太地区各国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素材,这也是今后海难史深层次与多样性研究有待充分发掘的领域。同时,海洋灾害研究与海难史的研究有相互交叉的领域,借助海难史的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也可深化海洋灾害史及海洋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四、不足之处与前景展望
就海洋灾害史研究的总体情况 而言,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盲点及薄弱环节,许多研究领域亟待加强。
(一)海洋灾害史料的整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海洋灾害史料的整理为海洋灾害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当前的海洋灾害史料多集中于潮灾方面,海洋灾害其他方面的史料没能充分发掘,这也影响了对此类灾项的深入研究。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史料整理中太强的目的性,导致了强拉硬扯之弊,有的还割裂了史料本身的完整性。再者,有时为了贪多求全,也忽略了对史料的必要考证,使得史料本身的严谨性大打折扣。
(二)海洋灾害的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有待提高。历史学界有关海洋灾害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其他海洋灾害的专项研究只有零星涉及。目前,如海难、沉船这类深入的海洋灾害专项研究还比较缺乏,除了自然科学工作者探讨较多的风暴潮、海啸外,历史时期沿海风沙、海岸侵蚀、海冰、海雾等海洋灾项的研究相对较少或几乎空白。今后应大力加强中国海洋灾害史的专项研究及个案研究。
在海洋灾害史的总体研究方面,除了自然科学对灾害规律性及危害性的探讨外,目前尚无从历史学的本位出发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成果。还应从海洋史学的视角,去深入讨论海洋灾害与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考察国家与社会在应对海洋灾害时扮演的不同角色,审视海洋灾害对海洋文化、海洋民俗的影响,总结海洋社会减灾、防灾的历史经验。
(三)应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海洋灾害史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相互交流合作,形成集体的合力,才能将其做大做强。在研究方法上,应进行“科际整合”,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性和特性相结合,各取所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