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卜正民:测绘于浩淼之上 ——明时代的航行与全球舆图学

1.jpg

2016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燕京学堂主办的北大文研讲座(19)“测绘于浩淼之上——明时代的航行与全球舆图学”在北京大学二体 B102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评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主持,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持人陆扬教授首先介绍了卜正民教授的学术历程,他是世界中国史研究范围内最多产,学术著作最受到重视的教授之一。近期,卜正民教授的研究由明代社会的历史转向为从全球史的关系角度考察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今天的讲座正是基于这种学术转向。

卜正民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陆上看海”。卜正民教授指出,海上的活动,特别是海上的经济活动对世界史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东亚的历史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下,海洋往往处于人类的认知之外。以《朝鲜供奉图》为例,在这幅图中,陆地是很清晰的,而海洋是不清楚的。而中国有海岸地图的传统,这些传统在16世纪非常发达,卜正民教授列举了《筹海图编》、《全海图注》等,但是这些地图是往往是行政性的地图,而不是地理的地图。

第二个部分是“从海反观大陆”。卜正民教授提出,14世纪到15世纪,欧洲航海家开始发展测绘技术,其结果为“波多兰海图”(Portolan Chart),这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最古老的一个地图。这幅地图的创举在于,沿着海岸有地名和海港,从海上点发展为线状网络,以大圈(Great circle)定位。卜正民教授指出,人们无法在陆地上画这种地图,应该是在船上的某点,通过精确的数学角度测绘出地上的固定点的。

2.jpg

主讲人卜正民教授

第三个部分是“绘制地图曲面”。卜正民教授指出,《全球地图》(1507)在这个进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利用了截断心形投影法绘图,其中有“经线”也有“纬线”,基本上没有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展示世界的形象,但是他尝试将曲面的世界放在平面图纸上。有趣的是,中国的《山海舆地全图》(1606-1609)中南美洲的形象和《全球地图》非常相似。此后,《海洋图》(1516)利用了圆柱投影的方式展示海洋形态,这个地图对于航海家而言,就相当有用了。随后,欧洲的绘图者对地图进行了很多探索,但都指向曲面地球的尝试。以上提及的都是从欧洲的传统,但是中国也有从海看陆的传统——卜正民教授列举了1621年《武备志》中《郑和航海图》的复制件,他指出世界上所有的航海文化都有这样的传统,可是这样的地图非常罕见。

在第四部分“海上看陆”中,卜正民教授主要介绍了他研究的重点,即塞尔登地图(the Selden Map)。这是一幅17世纪的地图,藏于牛津博得利图书馆。这个地图被卜正民教授定位为太“现代性”的地图:把现代的地图和这幅地图叠加,可以发现这幅地图已经相当精确。中国的部分似乎是地图上最正常的地方,绘图的基础可能来自《余象斗》(1599)。塞尔登地图比同时期的欧洲人画的东亚地图好很多,但是到了1649年,这个技术就已经被欧洲超越。卜正民教授指出,其背后的问题可能是政治:清朝代替明朝,所有明朝的地图都要损毁,所以这种地图在中国本土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第五个部分是“大合流”。卜正民教授指出:一般的波多兰地图上面具有罗盘和尺度,塞尔登地图上也有一个罗盘和尺度。但是他们绘图的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两者完全没有联系,而为什么这两个要素都实际存在呢?这在表面上看是借用了欧洲的技术,但是技术的内容完全不同。所以与其说两者是个大合流,不如说是一个小合流,这代表着两种不同地图思想的汇聚,是海上工作者的小型碰撞和汇流。

李孝聪教授对卜正民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卜正民教授的讲座不是关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而是一场与地图、历史和科技均有紧密联系的报告,卜正民教授通过一个历史学家的感悟和思辨来做他的研究,这背后的很多研究思路需要对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有非常娴熟的认识,因为最后的合流涉及全球性的研究。卜正民教授对中国和西方史料的考索是卓有创建的,他把人物、材料再次嵌入当时的地理空间和时间中,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第三,卜正民教授现在所从事的地图科学史的解读,是一个热门,很多人都在做。但他最重要的一点是抛弃了现代人看地图的范式,慢慢体会当时的绘图师的感受和立场,重拾当时人对地图的编码方式。

3.jpg

卜正民教授(左)与李孝聪教授(右)

在卜正民教授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后,主持人陆扬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卜正民教授今天的讲座中的思路非常新颖,开启了一种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两位学者的对谈也非常有深度,这样的对话是真正有启发意义的。

原网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