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晚清一位英国女士在山东的奇妙见闻

1881年,英国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随丈夫韦廉臣从烟台出发开始了前往北京的长途旅行。到达潍县时,接受了当地一位贵妇人的邀请,前往其家中做客。在《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Old highways in China)一书中,韦廉臣夫人记录了这次做客的经历,描述了她眼中山东一个女性家族的境况,细腻而真诚。

在当地一个富裕家庭做客

在此之前,我曾经游历过潍县,在城墙环绕着的县城里,结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朋友。因此,在我到达潍县之后的那个晚上,我派了一个随从将我的名片送到一个朋友的家中,通知她我已经来到了这里。不久,这名随从就回来了,并且给我带回了一封书信。这是那家的女主人写给我的,她请求我原谅,因为身体原因,她没有能亲自来欢迎我的到来,并且因为家中有人生病,让家里乱作一团。她诚挚地邀请我,是否能在第二天来她的家中作客,如果我能莅临寒舍,她们将万分高兴。

潍县白浪河沙滩大集

第二天一大早,由一匹漂亮的骡子拉着的小马车就来到了旅店的院子里,这是来专门接我去那户人家作客的。随车而来的,还有一位这家女主人的随身女仆。这名女仆有45岁左右,非常精明能干。她告诉我,她家的女主人担心我忍受不了马车的颠簸,还派了她私人的轿子前来,由一个扈从在前方开路。之后询问我是喜欢坐马车,还是喜欢坐轿子。我选择了坐马车。于是,那位扈从从马车前面拿出一个长条凳安稳的放到轮子旁,我就踩着长条凳,方便地登上了这辆小马车,坐在了马车的前面。

在中国,这种小型的马车是一种比较私密的个人交通工具,前面的座位因为视野开阔,是主人或者尊贵的客人的位置。那名女仆自然只能坐在马车的后面。整个马车是蓬起来的,在车棚的中间位置,开有一个窗户,窗户上镶着玻璃,玻璃后面还有窗帘。在我们上车的时候,马车发出轻微的吱吱嘎嘎的声响,待坐稳之后,车夫很夸张地拽着骡子的缰绳,大声吆喝着骡子往前驶去。县城的街道是用石条铺就的,马车走在上面,在经过这些石条的接缝处的时候,必然会有震动颠簸的感觉,这怎么能让人舒服呢?不过,坐在马车上走马观花地环视两旁的店铺,以及街上的各色人等,也是一种比较惬意舒适的享受。

晚清时期街头上的马车

在街上遇到的人群,对我们都非常的有礼貌,这自然不仅是对我这个外国妇女,更可能是因为这辆马车主人家庭的社会地位,在这座县城中非常地显赫。依照当地人的说法,在她家门口竖立的旗杆,是县城中最高的。根据中国社会的传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如何(当然是指男性),并不单纯取决于他的钱袋是否足够饱满,甚至可以说最主要不取决于他是否有多富有,而在于因为他的某种特别的功德和成绩,被允许在他家的大门前竖立一对旗杆,这一对旗杆越高,显示其社会地位和影响越大,这种旗杆表面刷着红漆,有点像帆船的桅杆。

在乘车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这户人家,这户人家紧邻城墙,就在县城东城门的边上。在大门的前面,竖立着两根旗杆,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在下面分别用四块黑色的花岗岩石条固定。能在自家的大门口竖立这么一对旗杆,是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代表着光宗耀祖、荣耀门庭。这对旗杆有大约60英尺(约18米)高,在它们的上端,还有一块呈十字形的装饰板,表面刷着在中华帝国非常流行的红色油漆。

在我们的马车在大门前面停稳之后,有一大群人围拢过来欢迎我的到来,很明显这是专门组织的欢迎队伍,他们分列在大门前面的两旁,簇拥着我进入大门来到院子里。之后,那名扈从指挥着欢迎人群退出院子,并重新将大门关闭。陪同我前来的那位女仆,对于因为没有能经过书房,而是直接到女眷们居住的内宅,一直在给我道歉,按照规矩,应该是在书房中会见客人。她解释说,自从府中的老爷去世之后,老太太就把书房锁了起来,因为在书房中保存有许多珍贵值钱的字画和艺术品,她担心有人会偷走它们。现在,在书房中还停着一副棺材,里面放着老爷的某个弟弟的遗体,等着下葬已经有21年了,因为在这个家族中,老爷弟弟的这一支家庭成员,还没有筹措出能够足够风光地给他下葬的费用。

这个家庭的妇女们

内院的大门已经完全敞开,在门口的台阶正中,站着这家的女主人,也就是已经过世的这座府宅的老爷的遗孀。她单独站在大门的中间,府中的其他所有女眷分列两侧。在她的左侧,站立着府中的儿媳妇们、她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女仆人。在她的右侧,则站立着她已经出嫁的女儿们、其他府中的女眷,以及一些女仆人。这是一个很壮观的场面,我估计,现场大概有超过50名的女性。

老照片中的晚清女子

见面之后,我和她们都采用中国的礼仪,与她们相互作揖行礼致意,这种作揖的方式是两手相握,放在身体的一边,然后稍稍再一欠身,这是中国女性常用的一种礼仪。之后,女主人向我表达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亲热地拉着我的手,一起上台阶进入了内院的大门。门口的两排女眷们,也依次先左后右,在我们的身后鱼贯进入内院。在进门的时候,我和女主人再次郑重地互致了感谢和问候。

进入内院之后,两侧的女眷也不再像刚才那么拘束,因为其中的许多人之前已经认识,于是纷纷主动上前向我表达问候。女主人的大儿媳妇,大约有40岁的样子,模样俊俏,向我表达了希望能成为我的好朋友的强烈愿望。女主人的大女儿,大概也已经45岁了,同样也希望能成为我的好朋友。她们态度真挚强烈,还和我拥抱,并轻轻拍着我的肩膀以示亲热。这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可能对我这个外国女性,她们没有什么拘束,比较开放自由。她们都表示,能再次见到我,让她们非常的高兴,高兴之余还在那儿抱怨:“为什么相隔这么长时间你才来?”

清代妇女,图片自《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她们也向我表露了她们的悲哀,就是这个家中的老爷已经去世了,而他的大孙子也去世了,老夫人的两个女儿也去世了,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她们是多么希望能得到我对她们的安慰呀!她们还告诉我,老太太的二儿子现在也是疾病缠身,恐怕已经病入膏肓,来日不多了。“您能否去他的房间探视一下他,安慰安慰他呢?我们已经告诉他你要来。”我告诉她们,我当然乐意去探视和安慰他,我们边说边走向老夫人的卧室。

这间卧室的一半被一块丝质的帷幔隔开,丝质的帷幔上布满了精美的图案,底色是金色的,上面用红色的丝线绣着花朵,四周是用淡绿色的丝绸条装饰。在帷幔的前面,有一个供人休息的低矮的床榻,上面铺着厚厚的红色的毛垫子。在矮榻的前面,有一个黄铜质地的精致的木炭盆,上面正燃烧着通红的木炭。

我坐在床榻上,首先将自己的双手烤暖,之后,她们递给我一根银色的细管子,原来这是一个水烟袋,细细的银管子连着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从细银管中抽烟,通过水的过滤,烟气就会得到部分的净化。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这时就有仆人端上茶来,茶杯也是非常的精致,放在一样精致的银盘之中。特别的是,作为茶托的那件做工精美的银盘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这更方便用手拿取。喝茶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果脯蜜饯可以取食,最特别的是一种用产自西伯利亚的名叫山荆子的果实做成的蜜饯,晶莹剔透,味道极其鲜美。女眷们告诉我,每年她们都要从北京买回来许多这样的干果蜜饯。

我们边喝茶,边轻松地聊天,感慨这些年来的各种变化。在我们的谈话中提到,一位她们称之为“大三娘”的妇女的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她还是坚持没有把她的女儿许配给一个抽鸦片的瘾君子。还有我的女儿是如何出嫁的,她什么时候会来看望我等等,这样的闲话。

老照片中的晚清妇女

和一位中国老夫人共进晚餐

就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晚餐也准备好了。正式用餐的,只有我和老夫人两个人。虽然晚餐所准备的食物数量,足够三四十个女性吃的,并且也有三四十名女性就坐在饭厅的周围,在那里相互低声交头接耳和嬉戏打闹。但现在,只有我和老夫人两人在那儿吃东西。

放在矮榻上的几案充当饭桌,差不多也就一英尺(约0.3米)高,矮榻上铺有用华丽丝缎做成的垫子,几案就直接放在垫子上。老夫人的大儿媳妇坐在她的身边服侍她吃东西,而她的大女儿则坐在我的身旁,给我盛饭夹菜。还有几个女仆站立在桌子四周,负责将放在桌子上的菜品往几案上传送,同时将几案上的菜品撤下。还有一位女眷,我猜想可能是老太太的侄女,她的任务是在晚餐开始的时候,从一个精致的瓷罐中,用汤勺将美味的调料分到每个人的小瓷碟中。还有一位女眷则是负责给我和老太太的酒杯中倒酒。大儿媳给我们分了一块用小麦面粉做成的薄饼,这种饼子真是太薄了,就像纸一样薄,她们称之为煎饼。

老太太的大女儿还给我们铺好了餐巾,餐巾是用漂亮的丝绸裁剪而成的,呈方形,其大小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相差无几。铺在我面前的那块餐巾是淡淡的橄榄绿色的,上面还有花卉图案,最突出的就是几朵粉色的玫瑰花。餐巾的表面是丝绸,在其背面则衬有一层淡淡的粉红色的锦缎。餐巾的一角折叠起来,在上面还缝上了一段丝绳,其用处在于可以用这段丝绳将餐巾方便地系在胸前。

坐在我身边的老夫人的大女儿灵巧地帮我将这块餐巾打开,围在我的胸前,把那段丝绳系在了我的上衣外套最高处的那颗纽扣上。餐巾折叠起来的那个角,正好就在我的胸口,与其相对的那个角垂在胸前,另外两个角则护在我的肘部位置。这样,餐巾几乎就护住了我全部的前胸。老太太的餐巾和我的佩戴方法也完全一样,只是她的餐巾正面颜色是蓝色的,背面的颜色则是金色的。这户家庭的女人们真是煞费苦心地奢靡享受,就连一个简单的餐巾也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让它们各具特点。

在我们被侍奉得将餐巾系好之后,晚餐才算正式开始了。可以看出,每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可以说色香味俱全。一道一道的精美菜肴连续不断,我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菜肴的品种有鸡肉、猪肉、鱼、蔬菜、鸡蛋,还有各种用许多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食材炖在一起的烩菜,海参、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雪白的大馒头、味道极其美妙的火腿片,味道鲜美、做工精致的各种甜点。此外,还有一小盆味道鲜美的汤,虽稍有点酸,但香味浓烈。

我在感慨:这样丰盛的晚餐,应该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享用呀!如果中国人能把花在做饭和吃饭上的这些精巧的心思、功夫,以及礼仪用在别的方面,那中国人将是世界上最举止高雅、彬彬有礼的民族了。用来盛放菜肴的各种容器,简直就是精美的工艺品。

在晚宴即将结束的时候,仆人端上来两个非常精致的水盆,这是一种被称之为“漆器”的中国传统工艺品,里面盛着热水,还有一条小毛巾。老夫人将一个水盆中的毛巾亲自拧干之后递给我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在漂亮的餐巾上擦手了。在我和老夫人用餐的过程中,屋子里大概有40名年轻的女眷和仆人在旁边伺候。不时地,老夫人还会挑一些小的食物给几个在屋子里玩耍的幼小的孩子,这些小孩子张开他们的小嘴,等着老夫人喂食的样子,像极了鸟巢中等待鸟妈妈喂食的雏鸟。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英]伊莎贝拉·韦廉臣 著 刘惠琴 陈海涛 译注,简体横排,32开 平装,4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韦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韦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本书中,作者从西方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记录大量沿途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笔墨间洋溢着初次接触异域风土时的好奇和喜悦。同时,因为作者的女性的身份,使得她可以深度接触中国的女性,得以见识并记录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生活的原态,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

作者简介

伊莎贝拉·韦廉臣,近代著名入华传教士韦廉臣先生的夫人,1863年来华,协助其夫从事传教活动并多次在中国旅行。作者以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力,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刘惠琴,历史学博士,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出版有《北朝儒学研究》《传教士与开埠烟台》等著作。

陈海涛,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著有《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等著作,译有《烟台往事》《图说烟台》《芝罘学校》等译作。

目录

译者序言

作者序言

第一章

中国古道—历史与现实—中国女性—我们的交通工具—子—从烟台出发—我们的同伴

第二章

第一天的晚上—一个老朋友和他的家庭—真诚而热情的欢迎—官员的巧取豪夺—艾山的风景—艾山的传说

第三章

崎岖不平的山路—丰富的水源—莲花池—温泉村的村民—女浴池见闻—一件差点酿成悲剧的意外

第四章

住宿的第一家旅店—黄县印象—途经白马镇—黄山馆—中国农民和他们的生活—肥沃富饶的田野—美好的田园生活

第五章

抵达莱州府—淘气的孩子们—拥挤的旅店—精美的石雕—与一名当地人的交谈—一座美丽的石桥

第六章

沙河镇印象—草辫生产—偶遇的一次葬礼—晚上的祭奠仪式—壮观的送葬队伍

第七章

乡村集市上的小贩和顾客—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纺线在家庭中的作用—途经寒亭—旅店中的见闻—潍县印象—韦廉臣的故事

第八章

在当地一个富裕家庭做客—这个家庭的妇女们—和一位中国老夫人共进晚餐—老夫人奢侈、精美、华丽的家庭

第九章

为一位女性新修的牌坊—在一个小村庄的见闻—昌乐印象—修建房屋的奇特方法—清闲的星期天—当地的基督教徒—麻绳生产

第十章

青州府—糟糕的旅店—令人恐怖的故事—弓箭手—大街上的见闻—硕大的烧水壶—蚕茧加工—满城

第十一章

中国新娘—一个回娘家的新媳妇—中国人的婚姻—姻缘天定的观念—月下老人的故事

第十二章

婚礼习俗—送亲与迎亲—婚礼中的繁文缛节—可怜的新娘—上门女婿—不可扼杀的天性

第十三章

热闹的庙会—一座黑店—中国的传统戏剧—长山县印象—遭遇人群围观—一个年轻的母亲—女衙役—丝绸生产

第十四章

长山县郊外的风光—邹平县—城市中的市场—当地女性前来拜访—一位友好的女性—火葬的习俗—路遇一辆灵车—归葬祖坟的观念

第十五章

章丘—买卖煤炭—糟糕的路况—上一次来济南府的经历—科举考试—游览大明湖—放河灯—千万不能客死他乡—参观清真寺—穆斯林妇女

第十六章

济南的庙会—中国的当铺—泉城印象—再次拜访清真寺—济南的两个传教士家庭

第十七章

和当地妇女的交谈—前往一个家庭做客—母亲对女儿的惩罚—参观东岳庙—登泰山—泰山的尼姑庵—坐化的道士—孔子的家乡曲阜—来自衍圣公的邀请—参观孔庙、孔林

第十八章

孟子的故乡邹县—孟子庙—孟母的故事—中国母亲的榜样—孟子庙的石碑—孟子墓

第十九章

中国的悲伤—黄河渡口—美好的田园生活—挂有风帆的独轮车—遭遇大旱—在龙王庙祈雨

第二十章

中国的墓地—驿传制度—基督教在山东的发展—电报线路—黄河涯—大运河畔的商贸中心—中国城市中的地痞—中国版的《人生七阶》—一个诚实的中国人

第二十一章

路遇官府邮差—景州印象—一座中国石桥—愚昧的迷信—申家林—赌博习俗—一队特殊的客人

第二十二章

直隶省遭遇的一次灾荒—一个悲惨的故事—一条义犬的故事—河间府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莲花落《王大娘探病》—麻家坞—市场上的娱乐项目—运河上的货船

第二十三章

大清河—河岸边的散步—白沟店—围观我们的人群—涿州印象—东太后大丧—一座精美的石桥—当地人防狼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

我们的“活地图”—与中国官员的交流—往返于古道上的驼队—抵达北京城—北京城的街道和城墙—满族女性—缠足的痛苦

第二十五章

北京概貌—紫禁城—大清帝国的中央机构—铁路—电报线路—前往通州—溺婴—在运河乘船—到达天津—大沽炮台—回到烟台

后记

图版目录

图1 中国乡间的牛车

图2 子和驼队

图3 中国官员

图4 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前往市场

图5 中国城市的城门

图6 送葬的队伍

图7 清代妇女

图8 中国市场上的弹唱者

图9 中国的传统乐器

图10 中国的新娘和新郎

图11 迎亲的队伍

图12 装煤的煤升

图13 济南府的中国寺庙

图14 中国城市中的市场

图15 中国的传统戏剧

图16 挂有风帆的独轮车

图17 中国的大炮

图18 中国的一座佛塔

图19 中国的官吏

图20 中国的士兵和他们的帐篷

图21 中国的轻便马车

图22 莲花落《王大娘探病》的乐谱

图23 中国商人

图24 大清河上的船工

图25 中国当铺的标志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原网址

译者序言

(节选)

在130多年前,有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女士,陪伴着她的丈夫,在烟台生活数年,又因为一次特殊的机缘,伴随着她的丈夫,乘坐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軕子,经历了一次从烟台途经潍县、淄博、济南、泰山、曲阜、德州、沧州、天津,最后抵达北京的游历。这位女士就是伊莎贝拉。伊莎贝拉以西方人的独特视野,将自己的这次游历见闻,用朴实清新的文笔记录下来出版发行,取名为《中国古道》。近日,《中国古道———1881年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的中文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使得那些1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社会风情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烟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现在还远远没有得到各界充分的认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烟台这座中国北方滨海小城,有许多对中国近代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长期居留,这不会是巧合。遗憾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烟台当地却不曾被人所知,比如说苏格兰人韦廉臣(1829-1890)。韦廉臣出生于苏格兰,1855年来华,3年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国修养。1863年,韦廉臣再次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定居烟台,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翻译等工作,不但为烟台近代教育,也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1877年,韦廉臣被推选为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即益智书会)干事。在此基础上,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创办同文书会(Society for Diffusion  of  Christian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自任监办,是李提摩太的前任。同文书会后更名为广学会(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为中国介绍、翻译、出版了大量近代西方书籍,对清代末期变法改良思潮的兴起,产生过重要影响。1889年,韦廉臣又创办《万国公报》 月刊(又称《时代评论》Review of the Times),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方学术和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刊物。1890年,韦廉臣在烟台去世,享年61岁,葬于毓璜顶西侨公墓。大凡对中国近代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以上提到的这些机构和人物,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是任何一部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都必须要详述的内容。

相比于韦廉臣先生,伊莎贝拉·威廉姆斯女士虽然没有如此耀眼的光环,但她也绝非一名简单的家庭妇女,她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先生之余,作为一名西方女性,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关注中国的下层百姓生活,特别是普通女性生活。女性的特殊身份,可以让她进得了大家闺秀的闺房,又可以自由与村姑农妇拉家常。在伊莎贝拉在中国生活的几十年间,她曾有过四次的游历,根据她自己的介绍:“第一次长途旅行发生在1873年的秋天,我们从烟台出发,一路途经潍县、济南府、泰安府,以及孔子的故乡曲阜、孟子的故乡邹城,然后经蒙阴县、青州府返回;第二次长途旅行发生在1875年,也是从烟台出发,途经潍县,到达济南府,然后返回;第三次长途旅行发生在1881年,也是从烟台出发,最后抵达北京,这次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正是在本书中将要给读者汇报的主要内容;第四次的长途旅行发生在1882年,是在山东省的东部地区,也就是胶东半岛地区的一次旅行。”在她的《中国古道》这部游记中,伊莎贝拉用独特的角度、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经历、细致的描述,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在时代交替的历史大视野之下,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提供了大量鲜活、具体、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特别是对于中国女性缠足这一陋习所表现出的那种同情和悲悯,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在近代西方人所撰写的大量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描述作品中,以女性视野观察分析中国现实的著作并不是很多。

此外,在上个世纪之交,因为各种缘由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对这片广袤陌生的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神往,自然会有让他们将这些兴奋和新奇留于纸端的冲动。但对于绝大多数此类记录而言,是表面的、浅显的、概述化的,只有史实的陈述,缺乏心灵的思考,最大价值在于给现在的我们提供了大量之前未知的史实资料,丰富了我们对烟台开埠历史的知识性的认识,更像是一部说明文或记叙文,仰或是一部资料汇编。而伊莎贝拉的《中国古道》,则是用细腻的文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世纪交替、时代巨变时期社会生活、风俗风情的工笔画,是一篇抒情文和一首散文诗。比如在作者从潍县前往青州的途中,路上偶遇一位骑着毛驴回娘家的新媳妇,也就是两人在路上相错而过这么几秒钟的眼神注视,作者不吝笔墨,足足对其描述了4页纸!如同采用了绘画中的超写实技法,将新媳妇的那种又矜持又活泼、又娇羞又开朗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甚至扑面而来。在作者到达潍县的时候,接受了当地一位贵妇人的邀请前往其家中做客,受到了热情接待。作者对这个家庭奢华的环境、陈设、布置、饮食等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详细描述,这种叙事风格,不禁让人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到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对大观园的壮观和贵族生活的奢华所描述的那段精彩文字。作为一名西方女性,她的观察和描述不一定准确,但足够细腻;不一定客观,但绝对真诚。

在100多年的历史沧桑和大浪淘沙中,很多民情风俗我们都已经有些陌生了,甚至是完全遗忘了,但在作者白描式的记录中,那些精彩穿越了时空,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同根同源,所以感受才能如此亲热。礼失而求诸于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这并非个案。比如作者对早已在胶东消失了的一种交通工具———軕子的描述,俨然就是一份軕子制作的说明书,根据它的指导,完全可以做到将这种交通工具再现在我们面前。在莱州的沙河镇,作者目睹了一场葬礼,她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了整个葬礼场面的过程,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观摩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还有作者对中国民间婚俗的描述,虽然并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她力所能及的认知范围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深化了我们对民俗风情的理解。特别是在她进入直隶之后,对流行于这一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莲花落的细致观察,难能可贵地记录了她听到的《王大娘探病》这首莲花落的唱词。《王大娘探病》是一首非常流行的莲花落,100多年前流行,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流行。作者所记录的唱词,和今天所流行的唱词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记录的唱词更加朴实、更加民间、更加原生态,现在流行的唱词,具有明显历史雕饰的痕迹。这不就是一个民间文艺发展必由之路的鲜活样本吗?更为珍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将一段莲花落的旋律,用西方的五线谱记录了下来,这恐怕是最早用五线谱记录的中国民间曲调,也一定是研究中国近代民间音乐发展历程非常珍贵的资料。

当然,伊莎贝拉·韦廉臣夫人并不是一名汉学家,她对所遇到的中国社会问题虽有真诚的思考,但并不精准深入;虽有认真的分析,但并不客观真实。同时,这本书也仅仅是她在游历过程中对所见所闻的简单记录,而并非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题论著。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所受到的时代局限和思想局限,对某些问题的态度观点和指导思想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不管怎么说,100多年后的今天,拨开历史的尘封,重新审视中国发生巨变的那个时代,伊莎贝拉·威廉姆斯女士留给我们的记录,至少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为进一步挖掘、探讨、认识和分析,甚至重新审视、评价那段历史,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和参考。                    

原网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