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历 史地理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建设的探讨,大致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 法、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与对历史时期各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及其规律研究相比,近1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要薄弱 得多,虽然很多学者在自己的著作和论文中对有关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但是就此进行专门总结的理论著作和论文很少。就目前所见公开出版和发 表的论著而言,专门讨论历史地理学理论的专著仅有英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翻译的《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① 和林頫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② 以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充实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③,而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只有60余篇。下面从学术总结和学科发展的思考、学科属性和分支学科的讨 论、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索3个方面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 学术总结和学科发展的思考
对20世纪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21世纪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进行思考,是世纪之交历史地理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到研究者的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华林甫等出版的专著外,葛剑雄、葛全胜、侯甬坚等也先后发表了多篇见解颇为深刻的论文④。
华 林甫的著作无疑是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成果最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本书资料取舍上至清末,下迄2003年年底,作者分“关于学科性质与理论的讨 论”、“学科基本建设的成就”、“学人、学派与学界现状”、“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历程”、“历史政治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人口地理研 究”、“历史聚落地理研究”、“历史交通与军事地理研究”、“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11个部分对研究时段内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 主要成果和进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叙述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作者认为“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完全可能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最先进、具有鲜明中国特 色、为人类作出独特贡献的学科”,而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则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地理学如何为现实服务,二是如何提高历史地理研究的水平。
华 林甫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未来发展的认识源于其在2002年与葛剑雄合作发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一文,据本书501页注释,主要是葛剑雄的思 想。在葛剑雄单独发表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论文中,作者再次强调了历史地理学如何为现实服务和提高研究水平的问题,并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 发展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 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中国历史地理学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可望对人类 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将使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葛 全胜等则主要围绕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若干进展进行了回顾,提出了21世纪中国 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他们认为,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 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 了丰硕成果,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提出,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 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分析历史上人地交互作用的时空特征为核心,以探寻当今地理学历史渊源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以文献 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以编制500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的发展新 思路,并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可以做出具有重大显示度的贡献。
侯 甬坚的《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主要从学科组织系统、学界动态反应、学术研究功能等方面对1978-2008年这30年间历史地 理学的研究进展、研究特点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取得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归属地理学共识后,作为学科两大基本骨架之一的历史自然地理在 1970-1980年代呈现出一种兴盛局面;自从1990年代初倡导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以来,其研究盛况一直延续至今,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反而呈式微之 势,这在较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研究对象固有的自然和人文性质的差别;就研究本身的动力因素而言,学者们自觉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努力和对历史地理学学术价值的不 懈追求,构成了两种相互交织而又风格别具的治学理念;环境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史)、GIS技术、环境史等学科或研究思潮的接续浸润,推动着 历史地理学科朝着多样化和纵深发展;借鉴国内外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经验,我国历史地理学界面临着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合的高难度任务,还需要讨论历史环 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范式。
二 学科属性和分支学科的讨论
历史地理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论。虽然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但仍有不同的补充意见。
2001 年,孙天胜等发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⑤ 一文,对历史地理学在现存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认为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任务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头上是有欠思量的,应该称之为“地理历史 学”,即从历史角度或时间维度研究地理环境,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历史地理学”应该回归于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 学的分支学科。
针 对上文观点,侯甬坚于2007年发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的述评》⑥ 一文进行了详细评析,认为该文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正名”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述评》一文是一篇内容相当丰富的学术论文,其研究目的当然不 仅仅是对孙文的观点进行辨析,作者在过去学术界理论文章习惯采用的学理推导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当下学术动态的考察,通过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特性、近年学术界研 究动向、“泛历史地理化”的分支学科建立方式的详细考察,提出了历史地理学定义的增改意见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复原研究历史时 期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过程,同时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在这一地理舞台上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跨专业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努力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
随 着环境史研究的不断升温,关于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景爱⑦、朱士光⑧、王琳⑨、侯甬坚⑩ 等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宝建、雷洪德也翻译介绍了英国牛津大学地理学院迈克尔·威廉斯的相关论述(11)。学者们一致认为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的区别,是属性和研究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的两门学科。对于二者之间的不同,侯甬坚在其论文中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认为前者归属地理 学,重在地理变迁研究,后者归属历史学,取法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重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前者把人类活动作为驱动因子,后者把人类看成环境的一部分; 前者以区域研究为主,后者以事件过程为主;两者名称、来历、研究侧重虽有不同,于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或者表述为自然环境)之间探索真谛的研究旨趣却愈加 接近,相互借鉴之处甚多。有关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之间关系问题的讨论,使得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更加清晰。
关 于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的讨论,近10年来先后有学者提出了“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文学地理”、“历史美术地理”、“历史商业地理”、“历史货币地 理”、“历史乡村地理”、“历史哲学地理”等新的分支学科名称,并就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12)。这些新的分支学科概念的提 出大都是基于作者对自己所熟悉的研究领域所作的长期思考,虽然有简单的机械复制或“泛历史地理化”之嫌,但对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深入仍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
三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近 10年来有关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问题的专门讨论最突出的成果当推英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翻译的《地理学与历史学—— 跨越楚河汉界》。本书2003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部全面研究地理学与历史学两门学科相互关系的著作”,作者首先分析了历史学 者有关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关系的观点,以及地理学者有关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关系的见解,接着依次论述了区位地理学与历史学、环境地理学与历史学、景观地理 学与历史学、区域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有关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作者认为“历史学研究正在越来越地理 学化,因为历史学者不断地将地理学观念结合到他们对其所研究的往日的阐释之中。同时,当代地理学正在越来越历史学化:对往日的地理研究正在被再次确认。在 历史学者与历史地理学者之间以及当代地理学者与历史地理学者之间,今天所具有的思想碰撞,比以往相当长时期内的思想碰撞要多得多”,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结 合的更新,“会成为‘新的开端’,拓宽历史学者的地理视野与深化地理学者的历史认识”(13)。本书甫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中译本出版之前,即 有多位学者发表书评予以介绍(14)。受阿兰·贝克思想的影响,结合近年来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动向,王社教发表了《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一 文,认为:“近年来,许多历史地理研究者开始涉足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一些研究主题给予历史地理学 的解释,而一些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涉足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试图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阐释相关的研究主 题。历史地理学已经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已成为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诸问题的方法论。其原因即在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问题,认识问题的角 度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表述问题的方法是人地关系在时空二维上的发展过程,这三点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15)
近 10年来从学科角度专门讨论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论文主要有鲁西奇的《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16)、葛全胜等人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与 “集成研究”》(17)、满志敏的《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18) 和《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19) 等。人地关系问题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对于具体的研究思路一直缺乏深入的思考和阐述,鲁西奇的论文首先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 “或然论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行了检讨,并对地理学“区域”观念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阐释,最后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作者指出:“研究人地关系涉及很多学科, 在历史地理学领域也有多种研究角度,总结概括历史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目前还不成熟。”葛全胜等则着重分析了“集成研究”对于历史地理学今后发展 的意义。满志敏的两篇论文结合具体实践,对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介绍,其意义超出了以往仅仅是强调历史 地理信息系统对历史地理学研究作用的论述,为今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数据化处理指明了路径。
上述论文之外,王均、邓辉、毛曦、蓝勇、吴宏岐、安介生、介永强、张伟然、朱圣钟、杨煜达、朱士光等(20) 对历史地理信息化、区域历史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宗教地理、历史边疆地理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总体来看,近10年来有关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专门著作和论文虽然很少,但取得的进展还是很大的,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21世纪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肯定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价值,明确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今后发展的方向。
  2、对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人地关系”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对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定位,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概念,进一步明确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
  3、对GIS等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精度进一步加强,开阔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提高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水平。
成 一农曾对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领域以及分支学科的逐渐增多提出批评,认为“如果仅仅是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大,而不在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那么历史地理学的 研究将会裹足不前,甚至会影响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地位”(21)。然而,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创新又何尝容易,或许历史地理学理论探讨本身就不是历史地理学研究 的主要内容,正如曾担任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主编的阿兰·贝克所说:“我们不希望强调历史地理学科的性质只有一种观点——我们不希望变成教条。我们既认 识到历史地理学科的差异性,也认识到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焦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我们不希望用《历史地理学杂志》来确定任何一种长期的关 于历史地理学科的观点。”(22) 历史地理学这个综合、交叉学科的特点,使其并不能被一种固定的理论所僵化,而需要一种开放、融合的学科视野去接触、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思维、实证研究,这 或许本身就是历史地理学这个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地理学或许更应突出其开放的研究视野、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探讨人地关系时空演变的方法论 意义,而非用一种固定的学科理论去约束,这是历史地理学的价值所在。
(本文写作过程中,程森博士贡献了自己的观点,谨致谢忱。)
注释:
 ① [英]阿兰·R.H.贝克著,阚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② 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济南)山东教育出版集团,2009年。
   ④ 主要有华林甫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第3期,第43-49页)和《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华东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16-128页),葛剑雄、华林甫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历史研究》,2002 年第3期,第145-165页),葛剑雄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第31-39页),葛全胜、何凡能、郑 景云、满志敏、方修琦的《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3期,第374-384页),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 敏、方修琦的《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第5-14页),侯甬坚的《1978-2008:历史地理 学研究的学术评论》(《史学月刊》,2009年第4期,第5-23页)等。
  ⑤ 孙天胜、曹诗图、陈国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人文地理》,2001年第5期,第80-83页。
  ⑥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的述评》,《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历史地理理论、秦汉历史地理专号),2007年,第32-74页。下文简称《述评》。
  ⑦ 景爱:《环境史续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辑,第152-158页。
  ⑧ 朱士光:《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之管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2-15页。
  ⑨ 王琳:《紧张与亲密: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⑩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学科之异同辨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26-131页。
  (11) [英]迈克尔·威廉斯著,马宝建、雷洪德译:《环境史与历史地理的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辑,第8-24页。
   (12) 《历史地理》编辑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工作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 382页;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振忠:《历史文学地理的构想及实践》,《文汇读书周报》,2005 年4月8日;何鑫:《论建立美术地理之下的历史美术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辑,第15-20页;张萍:《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 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王社教: 《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71-77页;蒋有亮:《历史地理学刍议及构建历史哲学地理的 设想》,《理论界》,2009年第11期,第80-82页。参见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
 (13) [英]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36页。
   (14) 谢湜:《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新写法——阿兰·贝克新著〈跨越地理学与历史学的鸿沟〉述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第146-154页; 段伟:《简评阿兰·贝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架起跨越鸿沟的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第155-159页。
  (15) 王社教:《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35-39页。
  (16) 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第36-46页。
  (17)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中国历史地理学与“集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2-26页。
  (18) 满志敏:《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2页。
  (19) 满志敏:《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辑,第5-11页。
   (20) 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学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第131-136页;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 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17-123页;邓辉:《论克利福德· 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辑,第145-153页;邓辉:《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经和纬》,《史学月 刊》,2004年第4期,第5-7页;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88-94 页;蓝勇:《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第87-90页;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 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56-63页;吴宏岐、王洪瑞:《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89-94页;安介生:《略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学》,《历史地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第281页;介永强:《历史宗教地理学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95-98页;张伟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的核心问题》,《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第99-100页;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第127-131页;杨煜达:《历史边疆地理:学科发展与现实关怀》,《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第154-157页;朱士光:《中国历史城市地 理学理论建设刍议》,《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08-312页。
  (21) 成一农:《200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10期,第22页。
  (22) 阙维民:《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原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第5-40页。
作者介绍:
王社教,冯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
王社教:
1988 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专攻历史地理学,199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并留校工作,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副主编、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开发与 环境变迁、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诸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有专著(包括参与编撰)《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 究》、《汉长安城》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专著《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先后获第二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二等奖和陕 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汉长安城》获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获西安市委和市政府奖励。2002年入选教育 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来源: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