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河老人石南面沉没
经远舰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海域。2014年夏,水下考古队依据资料线索与磁力仪物探数据在该处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很可能为中日甲午海战时沉没的经远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庄河铁质沉船遗址开展专项调查工作。
调查前期,考古队运用多波束声呐获取海底残存舰体影像,按其形状与结构推断为经远舰水线处的防护装甲铁甲堡,并初步判定为倒扣状态。随后在遗址右侧抽沙,发现呈倒置状态的排污水管口,由此确认整舰为上下倒扣的埋藏状态。经过科学分析,工作目标确定为寻找右舷舰铭牌上,并用差分GPS精准定位,连续抽沙20多天后,在泥下5.5米深处找到“經遠”字样的舰铭牌,由此确证庄河铁质沉船即是北洋海军在甲午黄海海战一役中沉没的经远舰。
正在抽沙作业的水下考古工作船
在这之前,对于经远舰的沉没地点众说纷纭,有在大鹿岛、黑岛、海洋岛之说。“此次随着‘經遠’铭牌的发现,最终确证其沉没在庄河老人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舰在虾老石东八里许’基本吻合,平息了其沉没地的争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说。
保存状况好于致远舰
经考古确认,经远舰体残骸总长80米,宽12米,泥下最大埋深6.4米。沉没的经远舰在上世纪80年代曾遭到严重盗掘,船体已经被人为破坏,底部构件损毁尤其严重,但是由于舰体翻扣,底舱上面的生活舱室、舱室甲板及甲板上的武器装备幸免被盗。整体而言,经远舰大约3米高的生活舱室、2米高的甲板舷墙,总计5米以上的舰体得以幸存。而2013年至2016年进行了将近3年水下考古工作的致远舰,原来应该有8米高、71米长的舰体,只保留了2.5米高度以及61米的长度,而且其穹甲板以上船体部位荡然无存。
之后,考古人员又对沉舰其他重要部位进行局部发掘,陆续发现并确认了艏柱、锚链、舷窗、登舰舷梯、排煤渣口等部位,并收获一批重要沉舰文物。该次水下考古调查共提取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种类丰富,包括锅炉、斜桁、舷窗、舱门、外壳列板、肋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毛瑟步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武器装备;锉刀、扳手、旋柄、冲子等修理工具;鞋子、皮带、烟袋等个人物品。
铁甲堡水下三维声呐成像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遗址中发现53毫米长的格鲁森炮弹、120毫米长的炮弹引信等,都在经远舰的出厂档案中没有发现,推断应该为甲午海战爆发前为加强艉部火力而紧急添置的武器。
还原激烈海战的细节
此次发现的“經遠”舰铭牌,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北洋海军舰铭牌。周春水介绍,舰铭牌能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需要满足3个条件:第一,经远舰是右边迎敌,此块左舷舰铭牌在激烈的战火中很幸运没有被炮弹击毁;第二,如果战舰的沉没方式为正沉,位于高处的铭牌会直接暴露在海水里,由于海蛆啃食以及海水浸泡等原因,舰铭牌会很快腐烂,而经远舰的沉没状态为倒扣,舰铭牌被深埋在泥土中,所以才得以保存;第三,战舰在翻扣时,一般舰船的铭牌很容易被泥土刮掉,而经远舰为内凹的舷墙设计,铭牌所在位置正好在凹处,舰、牌未曾分离。“本次考古调查也首次明确了北洋海军舰铭牌的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它用木头制作,表面髹金,而不是原先猜测的铜质;用铆钉固定,而不是焊接。”周春水说。
此外,根据整个沉舰的残存情况、埋藏状态、遗物分布等诸多信息,可以还原激烈海战的一些细节。比如沉舰艏部发现了许多击发过的毛瑟步枪子弹。在经远舰的海战时代,战舰主要是通过发射火炮和鱼雷来进行攻击,步枪作为陆地近战武器,为什么出现在战舰内?周春水介绍,这说明发生了近距离战斗。从历史资料看,海战之初,当日军“比睿”舰从北洋战舰阵列中穿过时,林永升曾下令进行接舷战,号召所有的士兵登上甲板进行战斗,可以想象当时海战的惨烈、将士们的英勇。再如遗址还发现了一些殉爆的炮弹。“如果炮弹是打出去的,弹壳应该是完好无损的,但是考古人员发现的一些从内炸开的炮弹壳,说明是因为战舰着火,周边高温,致使炮弹自爆,这与史料所载北洋军舰中弹起火相符。”周春水说。
专家认为,甲午海战是木质风帆战舰被蒸汽机装甲战舰取代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其交战模式、舰体结构、火力配备等一直是后世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同时,甲午海战也是中日近代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政治格局。本次水下考古调查是近年来有关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图文转自:《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2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