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辽东半岛考古研究的新成果——读《于家砣头墓地》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的发掘报告《于家砣头墓地》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0世纪70年代,旅顺博物馆等单位发掘了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的于家砣头墓地,发现一座埋葬习俗甚为特殊的积石冢。近年来,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翠敏研究员克服种种困难,最大限度地利用留下来的发掘资料,并不厌其烦地采访当年的发掘者。同时,结合考古学的新进展,尽可能地引入科技考古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终于把这一批珍贵的发掘资料完整地呈现给学术界,实在是做了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地处东北亚南端的辽东半岛,宛如一把长矛呈东北-西南方向刺向渤海和黄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和环境均十分独特,长期以来与大海南岸的胶东半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使辽东半岛南部与其北侧的大陆地区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

  距今7000年-6000年之间,辽东半岛南部为小珠山下层文化,文化内涵和特征与北部大陆的东西两侧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同属于东北亚地区的筒形罐文化系统。进入距今6000年之后,即小珠山中层文化阶段,由于横渡渤海的海路交通得以开通,来自“海南”胶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辽东半岛南部的大陆及两侧海岛地区。小珠山中层文化中的盆形鼎、觚形杯、壶、豆、盉、尊及各种彩陶纹样和图案,绝大多数是“海南”的舶来品。这些新的文化因素成组的到来,应该是伴随着人员的迁徙,从而逐渐地改变着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史前文化的文化性质,使之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小区。就是在文化面貌上既不同于北部辽河和鸭绿江流域,也不同胶东半岛。如果不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依照正常的文化发展和演变,是不可能在地处天涯海角的一个小区域内出现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距今4500年-35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上述情况愈演愈烈,“海南”的龙山人和岳石人成群结队地迁徙到辽东半岛,带来了他们发明的黑陶和白陶及彩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辽东半岛的当地文化。由于大量外来文化因素的出现,特别是埋葬在山脊上的积石冢群,出土的陶器绝大多数为龙山式。而到时代更晚的岳石文化时期,岳石文化因素继续在辽东半岛南部占据主导地位。所以,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的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已经成为海岱系文化一个新的分布区。

  由于岳石文化中已经出现刀、镞、锥、环等小件青铜器,而且其年代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若,故一般认为岳石文化已经进入了早期青铜时代。之后的辽东半岛南部地区,产生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即双砣子三期文化。从文化面貌和特征来看,其与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系统有一定联系,但差距也极为明显。例如,积石墓的埋葬方式,在辽东半岛产生大汶口文化末期到龙山文化早期阶段,老铁山、将军山、四平山、东大山等是其代表。到双砣子三期,这种埋葬方式有所变化,即由较高的山脊转移到海边较低的小丘陵或台地之上,而于家砣头墓地即属于这一情况。从“石椁或石棺、积石”的埋葬特点来看,他们之间应该存在着传承关系。但从出土遗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上,双砣子三期文化与之前的岳石文化明显不同,也不同于胶东半岛地区岳石文化的后裔——珍珠门文化。所以说在辽东半岛南部延续了1000余年的海岱系文化传统到这一时期大概是中断了,进而开启了一个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新时期。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遗址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数量很多,文化遗存也比较丰富。如双砣子、大嘴子、单砣子、岗上等。这些遗址的发现多以房址居多,墓葬较少,于家砣头墓地发掘的50余座积石墓,墓葬成排分布,布局清晰,是目前较为全面、完整地揭露的双砣子三期文化墓地。这一发现对于廓清辽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源流,研究双砣子三期文化多人丛葬的埋葬制度和习俗、组织结构等社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批极为重要的考古资料。更为重要的是,于家砣头墓地出土了一批弦纹壶,为探讨曲刃青铜短剑文化源头提供了实物资料。于家砣头墓地发掘资料的全面公布和发表,必将推动辽东半岛甚至东北亚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互动关系研究的深入。

  应该特别提出来的是,1977年对于家砣头墓地的发掘,迄今已逾40年。这期间考古机构几经变更,办公场所搬来搬去,管理人员的更替和变动等,为资料的查找和了解发掘情况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困难。同类情况在我国考古学界也并不是个例。《于家砣头墓地》的编撰出版,也为抓紧有限的时间,早日整理完成诸多目前尚躺在库房里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发掘资料带了一个好头,值得有同类情况的同行效仿和学习。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栾丰实

责编:韩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