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范式的应用:基于经济史研究的分析》
新书推介
经济史既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也是历史学中专门史下的三级学科,具有跨学科的交叉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有增加的趋势。本书主题讨论经济史中经济学范式的应用,兼论制度变迁理论与案例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统计,分析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展望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前景;然后以新经济史学为例,梳理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发展历程;最后就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案例研究。本书有助于史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学者之间加深对彼此方法论的理解,为在经济史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著作汇集了作者2001年以来在经济学和史学两个领域内的部分论文,曾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文史哲》、《经济学动态》等杂志上。
书名:经济学范式的应用:基于经济史研究的分析
作者:孙圣民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书号:978-7-5201-4350-9
关键词:经济史 经济学范式 制度变迁
作者简介
孙圣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史学博士后。国家公派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
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季刊)、《文史哲》、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Economics of Transitio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内容简介
本研究考察国内和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的应用,以诺斯开创的新经济史学为例,分析其成果制度变迁理论,并尝试案例研究。文中“经济学”一词主要指“新古典经济学”。
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文献统计,分析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现状与问题。主要通过考察国内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的现状。发现经济学和史学界运用经济理论与定量方法已经十分广泛,并未影响史学家延续考据的传统。两个学科间运用经济学范式也存在结构性差异。经济学范式在经济学家的经济史研究中占据了主导,但在史学界的运用相对滞后。这源于史学范式下对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家工作和史学家学习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上的困惑。通过分析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优劣,回应上述困惑。提倡两种范式相互尊重,史学界可以从基本概念、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等具体层面,借鉴经济学范式。并注意处理好史与论、史与法、新旧知识、思想和工具的关系。经济学界和史学界通力合作,建设中国经济史数据库,共同推进国内经济史发展。
第三章“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展望:沟通、合作与机遇”。以经济学界的新经济史学为例,探讨促进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学科发展。认为新经济史学的学科定义应是开放的,涵盖经济理论、经济史和定量分析方法等内容。史学和经济学界学者要开展合作,应讲求理论观点兼容并包、相互补充。培养新经济史学的学术梯队,对推进国内新经济史学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新经济史学的精髓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历史性。
第四、五、六章以新经济史学为例,梳理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发展历程。还分析了新经济史学的学科内容、学科地位及作用,以及新经济史学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将新经济史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方面,即新经济史学的萌芽及在历史科学中的发展,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的新经济史学,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新经济史学。指出新经济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其主要特征是可以促进经济理论和经济史料的互动发展。这些特征在新经济史学发展的三个方面表现形式各不同。在过去五十年中,新经济史学的研究范式经历了冲突和裂变,实现了从史学范式为主向为经济学范式为主的转变,并孕育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第七章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以诺斯、埃西姆格鲁和马克思为例。分别以诺斯、埃西姆格鲁和马克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范式。本章从理论前提、方法论、基本假设和具体内容等角度对三种范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埃西姆格鲁为代表的新政治经济学派,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做出了综合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新经济史学的努力。从理论体系和观点上表现出向马克思主义史学靠拢的迹象,从分析方法和视角上兼备新制度经济史学的特长。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史研究中,运用计量分析的定量研究,和运用博弈论等工具的逻辑推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我们在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中借鉴。
第八章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理论:以诺斯和哈耶克为例。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变迁中一个重要因素。本章认为诺斯和哈耶克意识形态观点有综合的可能,并对制度变迁视角下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探讨不同观点的异同。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都研究道德和伦理。两者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基本假设的“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意识性和自发秩序,意识形态的作用权重,不同的基本方法论等。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借鉴,两者相似处有:理论出发点上均重视“文化”和“学习”的作用,基本假设上对“有限理性”认识的趋同,具体方法论都注意博弈论的运用,哲学基础均是自由主义的世界观,一致认为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系统稳定与变迁的重要因素,得出了正式制度变迁应在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的结论。
第九章“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本章尝试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的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结论认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作为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结构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对经济人的分析中去。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到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所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第十章“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研究的两个视角:实证分析与模型研究”。本章总结制度变迁研究两个视角的共同特点,并对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分析工具、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制度变迁理论的两个发展方向,即一方面,利用大量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寻找制度和经济绩效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论证制度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这个命题,为制度变迁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可以称之为制度的实证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博弈论等分析工具,模型化制度和经济绩效的作用机理,数理化制度变迁理论,较好地阐释已有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称之为模型化制度及其变迁研究。
第十一章“井田制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的应用”。本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利用诺斯和托马斯的庄园制兴衰理论模型,分析井田制度兴起的初始条件及其特征,探讨了导致井田制度最终衰落的影响因素。将井田制与西欧庄园制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两种制度衰落后中国和西欧历史的不同发展,以此寻找庄园制兴衰理论模型的不足,并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认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和契约理论,基本可以解释井田制度兴衰的整个过程,但其部分观点,即人口压力和通货膨胀因素促使契约向自由化方向转变,在解释中国井田制衰落时是不成功的;诺斯的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分析中国井田制兴衰的历史时,要做部分修正。
第十二章“工农业关系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再考察”。研究发现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在处理工农业关系上存在失误。以农业支持重工业和工业化战略未必错误,问题在于实施这种战略的方式方法。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用人民公社体制来调节工农业关系,这种制度安排并不是加速工业化积累的必要条件,还损害了农业生产效率。对工农业生产而言都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是政治失灵的表现。政治失灵引发的代价是: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各损失了1/3的潜在收益,工业部门损失了多则8%少则2%的潜在农业剩余支持。损失的社会剩余总量,至少是同时期转移给工业的农业剩余量的两倍。政治失灵的代价远大于推进工业化战略的成本。本章还揭示了改革之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带动整体经济增量改革的逻辑。
第十三章“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本章尝试将游说和权力分配,引入到中国农村1978年前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模型化分析中,利用新旧制度下生产收益差额的函数表达式,刻画制度变迁成败及地区差异性的临界条件,揭示制度变迁中游说、权力分配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存在游说和制度转换成本时,制度创新发生和持续下去的条件,受农村干部的合法收益、制度转换成本和农民的收益折现率等变量的影响。在既定权力分配格局下,贫困农民和农村干部组成的制度创新团体,可以通过赎买实现其地方性政策在全国层面的制度化认可,此制度变迁路径是农民、农村干部和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从而说明由不同内容的地方性政策合并形成的中央制度是有效率的。游说、权力分配可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并使其表现出不同的变迁结果和地区间的差异性。
第十四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增长的再考察:来自面板工具变量法的证据”。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增长。但近来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学者强调这一过程中,集体化时期积累的灌溉设施和机械化发挥的积极作用。本章尝试处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的内生性,并利用初始固定资产与天气滞后的外生变化来识别因果关系。通过使用1970-1987 年的省际面板,在改进灌溉、机械化、天气与制度变迁等关键数据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中国农业增长有显著正效应。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的应用
第一章 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现状:基于文献统计分析
一 经济史论文发表数量和时间趋势的动态考察:史学界的重视与经济学界的冷落
二 经济理论和定量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的使用:作为分析工具被运用
三 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情况:考据传统与开放程度
四 论文作者个体特征:各自研究范式主导下的不同学术生命周期
五 论文著者署名情况:经济学界强调合作与合作的多样性
六 研究主题:话题导向、时空范畴和学科类目的差异性
七 学科内和学科间论文引用率:史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更强
八 小结
第二章 对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思考:基于现状的分析
一 经济史在经济学界的衰落和兴起:客观原因与主观因素
二 史学界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的滞后:史学范式主导下对经济学范式的困惑
三 对史学界困惑的回应: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优劣
四 推进国内经济史发展的可行路径:相互尊重、借鉴与合作
五 小结
第三章 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展望:沟通、合作与机遇
一 加强学科间沟通,把握交叉学科研究的特征
二 呼吁史学和经济学界学者通力合作
三 抓住发展的机遇,吸引学界关注和参与
四 小结
第二部分 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经济史学的萌芽及在历史科学中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
一 新经济史学的萌芽及研究主题的变迁
二 作为历史科学分支的新经济史学的基本特征、学科定位、范式冲突和发展前景
三 小结
第五章 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的新经济史学: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 新经济史学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结合
二 中国学界的反应
三 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的新经济史学的学科地位、范式冲突与分裂
四 小结
第六章 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新经济史学: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 走向认知科学等跨学科发展的道路
二 综合经济学和史学研究范式创新新经济史学
三 回归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发展新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制度分析
四 回归新经济史学定量研究的传统进行实证分析
五 新经济史学的发展前景、学科定位与意义
六 小结
第三部分 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理论成果:制度变迁思想
第七章 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以诺斯、埃西姆格鲁和马克思为例
一 诺斯和埃西姆格鲁制度变迁理论
二 诺斯、埃西姆格鲁和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 小结
第八章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以诺斯和哈耶克为例
一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内涵
二 诺斯、哈耶克“有限理性”基本假设的对比分析
三 诺斯意识形态理论、哈耶克道德进化论具体内容的对比分析
四 诺斯意识形态理论、哈耶克道德进化论基本方法论的对比分析
五 小结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一 有限理性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的分析
二 基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的分析
三 对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的分析
四 小结
第十章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研究的两个视角:实证分析与模型研究
一 寻找制度和经济绩效间相关性的证据:制度实证分析
二 分析和模型化制度和经济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化制度及其变迁
三 小结
第四部分 应用制度变迁理论的经济史案例研究
第十一章 井田制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的应用
一 诺斯理论模型对井田制兴衰的应用分析
二 井田制与庄园制衰落后的结果差异和原因分析
三 小结
第十二章 工农业关系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再考察
一 计划经济时期发展战略得失的争论
二 中国大陆1952~1978年工农业关系的描述:一个制度及其变迁的视角
三 工农业关系制度变迁的博弈论模型
四 反历史事实假设下的实证分析
五 小结
六 本章附录
第十三章 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评述
三 1978年前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一个描述
四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
五 相关实证分析
六 小结
七 本章附录
第十四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增长的再考察:来自面板工具变量法的证据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数据
四 实证策略与结果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