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一块墓志讲述的“望海埚之战”

文/阎海  孙平

在近代以前,中日之间曾爆发过多次战事,同大规模的战争相比,明永乐十七年(1419)发生在辽东的“望海埚之战”只能算一场战斗,并且不是国与国之间交战,而是明朝边防军与日本海盗之间的战斗,但此战对于明代辽东地区的稳定具有深远影响,是明代辽东重要的历史事件。

关于 “望海埚之战”的历史记载十分有限,与“望海埚之战”有关的文物资料则更为少见,辽宁盖州出土的明威将军徐瑞墓志中提到了其先祖徐能在望海埚阵亡之事,虽是只言片语,但是却给后人了解那次著名战役留下了宝贵资料。

明威将军徐瑞墓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于辽宁盖州城东北(具体地点不详),收藏于盖州市文物管理处。2016年12月,因布展需要被营口市博物馆借调展出,现陈列于营口市博物馆“营口古代文明展”展厅内。徐瑞墓志志盖和志石一合,青石质,长方形,志盖、志石均长60厘米,宽43厘米,志盖阴刻楷书“皇明诰封明威将军承安徐公墓志铭”,志石阴刻小字楷书铭文31行,满行27字,共710字。志盖、志石四边均阴刻一周卷云纹图案,镌刻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今年值“望海埚之战”601周年,笔者将该墓志中涉及到抗倭与望海埚之战的内容作以介绍,以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徐家始祖永乐年间调防金州

该墓志的主人徐瑞,是明代盖州卫世袭武官,据墓志记载,其始祖徐英“原籍复州”,明洪武初年从军编入军籍。明朝建立之初,辽南地区尚处于残元势力刘益控制之中,洪武三年(1370),刘益“以金、复、海、盖等地归顺”,明朝在得利赢城(今瓦房店得利寺山城)设置辽东卫,次年,马云、叶旺率明军渡海来到辽南,“总辖辽东诸卫兵马,修治城池,以镇边疆”。徐英从军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朱元璋为保证兵员,同时也为解决军人复原的生计问题,实行了军人世袭的制度,军人从民户中独立出来单列为军户,世代从军。徐英从军后,其家族也就成为军户,世代以从军为业。

徐英最初隶属复州卫左千户所,后改隶盖州卫,永乐年间调防金州“备倭”。徐英之子徐能承袭其父从军,以其父徐英的军功而授予“试百户”,后在“花儿山之战”(此战未见文献记载,有待继续研究)中立功而升为实授百户。不久后,徐能参加了望海埚之战,“□□□望海埚□战亡”(“埚”清晰可见,“望海”两字模糊不清,但根据时间地点,带“埚”字的抗倭之战只有望海埚)。

徐能的长子徐鑑因徐能阵亡之功而被授予正千户的军职,并封赠武德将军的武官散阶。从此,徐家从最初的普通军户,逐渐步入中级武官行列,至第六代即墓主人徐瑞时,已经官至盖州卫指挥佥事,封明威将军,正四品,其家族也成为明代中后期盖州地区较为著名的一个大家族。根据文献记载,望海埚一战“自辰至酉,擒戮尽绝”,鏖战十个小时,战斗相当激烈,以当时金州明军的人数及战斗力,与倭寇相比并无多大优势,明军的伤亡也一定不小,徐能在望海埚阵亡一事,正说明了此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徐家二世祖望海埚阵亡

从徐氏家族的发迹史可以看出,二世祖徐能在望海埚阵亡,可谓是一个转折点,他的牺牲使徐氏家族一下进入“将军”级别。目前对于“望海埚之战”中明军将士的伤亡情况尚未查到具体人数,但通过徐瑞墓志,可以看到明朝政府对于阵亡将士的封赠还是比较优厚的,阵亡将士的承袭者至少是官升一级。

徐能的后代虽然是靠着祖上的流血牺牲的军功而入仕的,但他们也绝非无能之辈,以徐瑞为例,虽然墓志残缺较多,无法窥其全貌,从识别出的只言片语可知,他秉性醇厚,十分廉洁,镇守两座城堡未出过差池,被提拔为“司盖牟屯政”“司海州卫屯政”,也就是“管屯”。徐瑞在管屯任上,政绩颇佳,有“善政”之誉。

徐瑞墓志虽然对“望海埚之战”并未做详细的描述,但在这只言片语之间,也透露出一些历史的细节和信息,比如徐家的始祖徐英就曾经“备倭金州”,其子徐能从军后,也在今大连地区驻防,而且在花儿山立过战功,升任百户之职,随后又参加了望海埚之战并阵亡。由此可知,参加望海埚之战的明军不只是金州卫的官兵,还包括从盖州卫抽调的部分官兵,而且早在望海埚战斗之前就已经在金州、复州一带驻防“备倭”了。

又比如墓志中提到的徐能在花儿山立功,花儿山位于普兰店湾北岸,汉代辽东郡的沓县就在花儿山张店村遗址,因此这里是古代交通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永乐时期倭寇屡次侵扰辽南,明军在花儿山一带与倭寇发生战斗是极有可能的。也许花儿山之战规模较小,未在文献中留下记载,徐瑞墓志则使我们了解到当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历史事件,这也正是文物考古资料补史之阙的作用所在。

(作者:阎海 营口市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原网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