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全球贸易与帝国崛起:茶叶、瓷器和罂粟花如何塑造历史?

Editor’s Note

茶叶、瓷器、白银、黄麻、鸦片、牛肉,你可能觉得以上这些物品听起来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今天的这个书单中,它们却被赋予了一个共同的属性:打造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在一个时代下的历史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茶叶在过往300余年中的贸易中如何塑造了现代消费社会?

作为曾经最为欧洲贵族所青睐的艺术品,瓷器从艺术奢侈品到家居必需品的变迁如何映照出不同时代下欧洲社会的变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被广泛消费的纤维的黄麻麻袋,如何将孟加拉三角洲的农民与动荡的全球资本捆绑在一起?

请和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见微知著的帝国时代史”书单吧!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A Thirst for Empire: How Tea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茶叶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茶叶贸易的巨大利润资助了战争和殖民;茶叶的种植为土地使用、劳工体系、市场实践和社会等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以广博且深入的历史视角审视了遍布欧洲、亚洲、北美和非洲的茶叶产业,研究了这一历史进程对我们现代消费社会的塑造。

本书作者、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Erika Rappaport指出,尽管17至20世纪茶叶帝国和大英帝国的版图有所重叠,但实际上并不等同。她认为,大英帝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在全球茶叶生产、贸易与消费中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能使其完全控制全球茶产业。茶产业是最早的殖民地产业之一,其引发的商业模式至今依然存在。这部宏大而新颖的茶叶帝国史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市场上的政治经济互动。

本书荣获2018年太平洋海岸英国研究会议最佳图书奖、美国历史学协会世界史领域Jerry Bentley奖。作者Erika Rappaport的另一部著作Shopping for Pleasure: Women in the Making of London’s West End 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Porcelain: A History from the Heart of Europe

欧洲的瓷器最初来源于唐宋时期的中国,一直以来为欧洲贵族所青睐。18世纪,萨克森王国的炼金术师首次研制出了欧洲的制瓷秘方。然而,秘方不胫而走,神圣罗马帝国疆域上的许多公国都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瓷器工厂,商人们从瓷器中大量攫取利润。随着瓷器的大量使用和价格暴跌,瓷器失去了其贵族身份和艺术价值,转而成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消费品。本书作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Suzanne L. Marchand 追溯了瓷器行业三百年来的变幻命运。她将瓷器产业链上企业家、工匠、官员、化学家、消费者和小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叙述出瓷器从艺术奢侈品到家居必需品的变迁历史,映照出不同时代下欧洲社会商业模式、艺术品位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作者Suzanne L. Marchand的另一本著作German Orientalism in the Age of Empire and Down from Olympus 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The Story of Silver: How the White Metal Shapes America and the Modern World

从十九世纪至今,白银经历了从流通货币到贵金属硬资产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抬高白银价格来重启大萧条下的美国经济。这一举措削弱了当时实行银本位的中国,而促进了日本在二战前的崛起。到了70年代,德州石油大亨Nelson Bunker Hunt为了使自己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疯狂地购入白银,却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两件事是美国乃至世界白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如今,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白银一直是抵御政治风险和通货膨胀的首选避险资产,其比黄金便宜的属性不断吸引着精明的投资者,直至最终被其奴役。本书就向读者们叙述了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白银金融史,并揭示了白银对21世纪政治经济的影响。

本书荣获《金融时报》2019年历史类最佳图书,作者William L. Silber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金融教授,他的另一著作When Washington Shut Down Wall Street 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A Local History of Global Capital: Jute and Peasant Life in the Bengal Delta

在合成纤维和集装箱出现之前,黄麻麻袋是全球贸易的首选包装材料。黄麻是世界第二大广泛消费的纤维,其用于运输国际贸易中的谷物、糖、烟草、咖啡、羊毛等货物,地位仅次于棉花。虽然麻袋在全球流通,但黄麻的种植者几乎都来源于世界上的一个小角落——孟加拉三角洲。本书作者、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历史学助理教授Tariq Omar Ali 追溯了从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至20世纪印巴分治时期黄麻种植业形成的全球联系对当地农民生活方方面面起到的改变。作者指出,当19世纪的繁荣被20世纪的债务和贫穷所取代时,当地农民的生活随着全球商品市场的动荡而重组。本书探讨了黄麻产业是如何将孟加拉三角洲的农民与动荡的全球资本捆绑在一起,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带向农民的日常生活。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Empires of Vice: The Rise of Opium Prohibition across Southeast Asia

19世纪晚期,鸦片产业是欧洲在东南亚殖民统治的一大支柱。鸦片税是英法殖民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殖民者对当地瘾君子们道德优越的象征。鸦片产业的殖民遗留一直影响着东南亚地区当今的毒品问题。基于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大量历史档案,本书作者、乔治城大学副教授Diana Kim比较了英法两国殖民者在英属缅甸、马来亚和法属印度支那施政的异同。她指出,殖民地的鸦片禁令并非完全出自对“鸦片上瘾”的道德认识,而是来源于殖民地官僚体系内部更为复杂的机制。殖民地行政官员的日常工作促使鸦片税合法化,而其中的政治经济联结又催生了鸦片改革的可能性。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Red Meat Republic: A Hoof-to-Table History of How Beef Changed America

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人们达到了一种无论贫富都会期望每餐吃上新鲜牛肉的生活水平。美国的牛肉生产已经从小规模、局部化的经营转变为全国性、高度集中的产业——牛在西部农村的大牧场养殖、在芝加哥屠宰、在大城市被消费。本书作者、圣母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Joshua Specht为人们展现了这一产业背后的历史故事:大农场主不断推进西进运动、肉类加工商为逐利而创造出工业化却极不卫生的屠宰场、纽约街头由食品引发的骚乱……本书叙述了在当时崛起的牛肉产业中谁在受益,而谁又在默默承担其沉重的代价。

 

点击“阅读原文”,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专区逛逛吧~

 

– END –

 

 相关热读文章

货币战争、化敌为友、王道模式、弱者帝国……关于世界格局变化,他们这么说

付不起学费的中产家庭、绝望而死的白人蓝领、更加公平的医保体系……你好奇的都在这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普林斯顿读书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