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 :被妖魔化的”人海战术”:中共士兵是真勇敢,还是被逼送死?
杨奎松:从政治宣传走向学术研究中的曲折 ——50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
杨奎松:研究历史的人需要理性和冷静,但更需要一颗渴求善良的心
杨奎松:战争是“次要之恶”?
杨奎松:连家乡都不爱的人能爱国吗?
余英时(外文名:Ying-shih Yu),男,1930年1月22日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潜山,曾师从钱穆、杨联升,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余英时荣获唐奖首届汉学奖。
著有:《近代文明的新趋势》,《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革命论》,《到思维之路》,《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晩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民主与两岸动向》,《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现代儒学论》,《中国知识分子论》(康正果编),《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论士衡史》(傅杰编),《朱熹的歴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未尽的才情:从顾颉刚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知识人与中国文化的价值》,《会友集—余英时序文集》,《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东汉生死观》,《汉代贸易与扩张:汉胡经济关係的研究》,《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中国文化史通释》,《人文与民主》,《情怀中国—余英时自选集》、《余英时回忆录》等。
学术成就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余先生深入探究中国历史、思想、政治与文化,以现代知识人的身份从事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工作,阐发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论述宏阔、见解深刻,学界久尊为海内外治中国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传统学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与人生实践,对此语做了最佳的现代诠释。
- 余英时先生访谈录
- 余英时:我的治学经历
- 余英时:我不是新儒家
- 余英时:我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 余英时:知人论世的历史研究
- 余英时:读书的最高阶段——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余英时:我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追索
- 余英时:国学“大师”太多了,贬值了!
- 余英时评价钱穆先生:一生为国故招魂
- 余英时丨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
- 余英时:许多人还在等待真命天子
- 余英时谈钱锺书
- 余英时:精神空虚的中国没有大师
- 余英时 史景迁:1898-198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 余英时:《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 余英时的“中国情怀”: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
- 余英时:为什么要重新解释清代思想史?
- 余英时:我们更大的使命
- 余英时:陈寅恪的“晚年心境”
- 余英时 ▏陈寅恪的「爱国主义」?
- 余英时:胡适为普世价值护航,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
- 余英时:钱钟书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的最高结晶
- 余英时:教育问题面临一个很可怕的前景
- 余英时:漂流——古今中外知识人的命运
- 余英时:红楼梦,干净从肮脏来,又回到肮脏去
- 余英时: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原声音频)
- 余英时:追忆牟宗三先生
-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 余英时: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双胞胎
- 余英时:回首辛亥革命,重建价值观念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 余英时:中国人读书还没有摆脱殖民地心态
- 余英时:有自由,文化就会自己找出一个方向
- 余英时: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 余英时:人类的悲剧
- 余英时:人生识字忧患始
- 余英时:“国学”与西学
- 余英时:所谓普世价值,中国古已有之
- 余英时|五四运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
- 余英时谈周恩来:霸才无主始怜君
- 余英时:儒家的刚毅进取精神
- 余英时:《国史大纲》发微——从内在结构到外在影响
- 余英时台湾发表演讲:中国文化与自由民主,不是尖锐对立
- 余英时:中国转一个身非常困难
- 余英时 |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 余英时: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 余英时:今古逍遥知识人
-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
- 余英时:“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
-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
- 余英时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一):守先待后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二):道问学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三):士与知识人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四):中国思想的特点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五):历史的研究
-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六):儒家与现代化
- 余英时:书中乾坤大
- 余英时: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一种通病
- 余英时:为什么陈寅恪一生没有写过通史?
- 罗志田:史学答问,兼谈历史系的本科生读什么书
- 罗志田:救救博士生
- 罗志田:文家和史家——听人说《万历十五年》有感
- 罗志田:史学答问
- 罗志田:回看七七级
- 罗志田:史学方法的示范与临摹——《名家治史》序
- 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
- 访谈 | 罗志田: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 罗志田:历史飘渺而不虚无
- 罗志田:走出中国近代史
- 罗志田:以碎立通——史学碎片化的价值
- 上海书评︱罗志田谈近代知识分子的“异化”
- 罗志田:无暇也要读书
- 罗志田|清季自上而下的立宪
- 罗志田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 罗志田:史学最需想象力
- 罗志田:民国初年尝试共和的反思
- 罗志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势转移
- 罗志田——胡适曾倾向革命,并长期向往社会主义
- 罗志田、赵妍杰:在世界历史中研究近代中国
- 罗志田 | 飞鸟之影:浅议历史研究中的以静观动
- 罗志田:北大历史系的地震
- 罗志田 | 假物得姿: 如何捕捉历史之风
- 罗志田:让思想回归历史
- 罗志田 | 守旧的趋新者:梁漱溟与民初新旧东西的缠结
- 罗志田|高考改革请多为贫寒子弟着想罗志田:浅言史学书评
- 罗志田:近于“学贯中西”取向的罗荣渠
-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
- 罗志田|学术研究能否毕其功于一役?
- 罗志田:上大学的回忆
- 罗志田:历史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参照系
- 罗志田:你为什么要读历史
- 罗志田 | 捕捉真正属于自己的史感
- 罗志田:与时代和社会相感应——纪念吴天墀先生
- 罗志田谈胡适的学术与生平
- 罗志田 | 中国近代史的再次重估罗志田 | 正统的崩坏:知识人的边缘化
- 罗志田:科研经费不应是反腐的主要对象
- 罗志田▕ 法治的一个历史选项
- 罗志田︱清华国学院的独特追求
罗志田:论“士”与知识分子的区别 - 罗志田:学术会议的仪式化
- 罗志田:行路与作文:兼及史学表述
- 罗志田: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
- 罗志田: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
- 罗志田:作为文化中心的大学
- 罗志田:校园与社会有点距离更好
媒体评价:
我当然觉得,应该有人直接介入社会和政治,大声呼吁,就像古代说的以“木铎”或近代说的以“警世钟”一样去唤醒民众、针砭时弊,但是学者采取的策略则不同,他有另外一种表达社会关怀的方式。余英时先生有一句话说,“我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但这不是说他没有兴趣,没有关怀。我自己也有一句话,就是我并不去和政治“近身肉搏”。说老实话,投身政治,要有很大的勇气,也要很大的能耐,还要社会给他较大的空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就像周一良先生说的,我们“毕竟是书生”。但是,话说回来,无论如何我总觉得,所有学术变化,学术研究,肯定与这个“时势”是离不开,我说“形势比人强”,就是说我们学者不大能够改变时势,但是时势在不断刺激我们的问题意识、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
现代中国的转型还应当讨论疆域、民族、认同和国家这些问题,现在中国如果包括这么大的疆域,包括那么多的族群的话,它是怎么从帝国转型的,它真的转型了吗?就是说,现代中国这种国家形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形态,是中国现代国家形态是特殊的,还是西方现代国家是特殊的?自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西方的民族国家或者现代国家这种形式,已经成为这个国际秩序中所谓正常的,那么,中国这种特殊的国家形态,就带来了很多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很多内外困境的来源。这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结果,所以需要历史学家去研究和说明。
这就是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意识。
葛兆光问答:
- 葛兆光 || 推荐11本书给大学生
访谈(一)葛兆光:学术、时势以及政治关怀 访谈(二)葛兆光:我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 葛兆光: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葛兆光:什么是“中国” 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思想史?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能回答哪些问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何以独一无二?
葛兆光:思想史为何在当代如此重要?
葛兆光:再谈思想史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葛兆光:学“不随术变”坚持启蒙主义立场
葛兆光谈学术规范: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葛兆光: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葛兆光:研究中国思想史要去掉脉络化,去掉熟悉化 葛兆光:“中国”意识在宋代的凸显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和减法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讲义 葛兆光:一种超越国家界线的东亚史观 葛兆光 :今天我们为什么谈论中国? 葛兆光:“明朝后无中国”——再谈17世纪以来中朝日间的相互认识 葛兆光:地虽近而心渐远:17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朝鲜、日本 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领土” 葛兆光:进入二十世纪后,“保全领土主义”成为话题 葛兆光:名实之间——有关“汉化”、“殖民”与“帝国”的争论 葛兆光:关于中国与边疆的问题,我已经在这本书里说清楚了 葛兆光:再谈历史上的中国内外
葛兆光:陈寅恪世家 葛兆光 :最是文人不自由 葛兆光:吾侪所学关天意——读《吴宓与陈寅恪》 葛兆光:预流的学问——重返学术史中看陈寅恪的意义 葛兆光:真相不明的历史, 总要有一个最后的底线 葛兆光:从“天人之际”到“内在超越”之路 葛兆光 王汎森 :寻找“执拗的低音” 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 葛兆光:历史是虚构作品吗?
葛兆光:几回林下话沧桑——我们所认识的余英时先生
葛兆光:许倬云著《说中国》解说 葛兆光:读杨联陞日记 葛兆光:杨联陞日记里的学术八卦 葛兆光:非青非红 葛兆光:黄河依旧绕青山 葛兆光:在旧传统和新时代之间 葛兆光: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葛兆光:对中国文化的最大曲解, 是刻意窄化和盲目自大 葛兆光:烧香拜祖能换来国族团结吗? 葛兆光:观音为何由男身变为女身? 葛兆光:“聊为友谊的比赛” ——从陈垣与胡适的争论说到早期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典范 葛兆光: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葛兆光: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培训学校 葛兆光:从学术的角度看,现在有百分之九十的书可不出 葛兆光:为什么坏事一般都发生在月黑风高的时候? 葛兆光:守住底线,让学术不至于崩溃到别人不相信这是学术 葛兆光:异想天开——近年来大陆新儒学的政治诉求 葛兆光:谛听余音——关于学术史、民国学术以及“国学” 葛兆光:众声喧哗,才能够很好地构成一个人文学术世界 葛兆光:从背后看历史 葛兆光:”乱花渐欲迷人眼”——从所谓“《道德经》论坛”说到大陆文化潮流 葛兆光:“戴盆安能见天?”——感叹孔子的当代好运 葛兆光:天启五年:明朝使节在朝鲜 葛兆光:城市·东亚·生活 葛兆光:有关戴震研究的学术史 葛兆光:大变动时代让我更理解中国 葛兆光谈学术规范: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葛兆光: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 葛兆光:堂子乃祀邓将军? 葛兆光:画眉深浅入时无——从日本的高考试卷说起 葛兆光:当“暹罗”改名“泰国” 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读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葛兆光谈古代东亚世界秩序 | 学术视频 葛兆光:上元观灯的意义 葛兆光:讨论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重返学术史 葛兆光:即使区隔了你我他,也挡不住生活世界的融合与交错 葛兆光 |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葛兆光关于日本现代“中国学”(或“东洋学”)的答问 是儒是释抑是道?——从古人说梦谈及思想分野 | 葛兆光 葛兆光 :道统、系谱与历史 ——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 葛兆光 “忍不住”的关怀 | 别克2017魅力人物 葛兆光:我们的教科书要如何叙述历史? 葛兆光:切勿以现代中国疆域倒推中国历史 葛兆光:谁是“中国”?哪里是“华夏”? 葛兆光 :国家与历史之间 葛兆光:全球史能做些什么 葛兆光: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葛兆光:钻他故纸,驴年去! 葛兆光:闲话茶 葛兆光:佛道异相三则(镜、印、咒) 葛兆光:唐诗之后是宋词 葛兆光:说其不可说 葛兆光:我的知青岁月 葛兆光:如何阅读一份古代的地图? 葛兆光:大清帝國也是「殖民主義」嗎? 葛兆光: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关怀很重 葛兆光:海外中国学本质上是“外国学” 葛兆光:给你安全感的“祖国”是“吾心安处” 葛兆光: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 葛兆光:读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及相关评论 葛兆光:阴晴不定的日子——1927年6月2日纪事 葛兆光:告诉你一个清醒的“中国”
转载请标注微信来源: 静嘉读书(ID:jingjiareading)
田余庆(1924年2月11日—2014年12月25日),历史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人,1924年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先后于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昆明)肄业,1950年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任北京大学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
早年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曾与金毓黻合编《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后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秦汉史与魏晋南北朝史,参加编著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获国家教委特等奖。代表作有《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
个人著作
《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1979年第2版,1983年第3版,1995年修订本,2005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增订本)。
《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991年第2版,1996年第3版,2005年第4版,2012年第5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004年重订本,2011年重订本)。
《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2011年修订本,2019年第3版)。
《师友杂忆》,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年。
编辑史料
《太平天国史料》,北京:开明书店,1950年(与金毓黻合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全书8册,负责编辑第1、2册)。
治学格言
学有所守 , 宁恨毋悔 。
学术成果
《东晋门阀政治》: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秦汉魏晋史探微》:《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存的是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近年读史之作。文章一般写在1979-1989的十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都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这两篇与《探微》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
以《探微》名书,无新鲜感,不惬人意。我原想把十年时限这一因素放到书名中去。这十年与过去大有不同,读书写作的外部条件有了改善,是非常难得的。有一位文学家以《十年蹒珊》为文章标题,吸引了我。我很想找一个类似的书名。但是琢磨许久,终于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历史学毕竟不同于文学,古史又不同于近史。古史内容缺乏现实感,本来就枯燥;而我的文章又比较浓缩,读起来难得有轻松之感。这样的书,要赋予它一个富有哲理。文采而又活泼、简练的书名,反而不伦不类,不如虽平淡却实在一点为好。我的兴趣在钩沉发隐,以《探微》名书,倒也符合实际。
收人《探微》的文章都经过修改,有的改动很大,甚至重写一过。所改动之处,或换题目,或增设文内标题,或补充订正资料,或调整充实论点。但是各文主旨概依旧说,以存其真。有几篇文章新加了简短的跋语,其内容一般是资料和论断有所增益而在修改原作时未能包含者,也有的是对原作的一些说明。由于《探微》所收某些文章原来已有了“附语”、“后记”之类,所以在编次《探微》时附加的这类文字,一律冠以“作者跋语”,以示与原有附加文字相区别。
十年来每有所思所作,总不免晚学之憾。但是自知之明和学有所守的体会却日渐增长。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在自己的一种著作付印后被问及此后写同类作品的设想,他回答说,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是东西,那就要后悔了,而后悔味道不好受。所以他强调说:“我宁恨毋悔。”对这几句话,我曾久久凝思。我知道,学科有不同,学识有高下,不能一概而言,强比前人。不过“宁恨毋悔”的论学之语有如当代《世说》,读来浓郁沁心,极堪回味,我愿以为圭臬。
《拓跋史探》: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
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拓跋珪的野蛮手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裁剪成皇帝认可的体面的国史。北魏国史大狱之兴以及北魏史学不振,根源盖出于此。
书中发表“猗卢之碑”残石版资料,亦将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执着于历史新知的获取需要学界长远积累的愿望,修订本对原书有较多改动,订正了一些使用和认知史料的不足,也有若干见解上的变动。仍然意在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奉献给同好读者,共做进一步的考索。
《师友杂忆》:《师友杂忆》是一本作者怀念已逝师友的小册子,由十篇文章组成。身为历史学家,作者在本书中缅怀的师友也都是史学界知名学者,包括翦伯赞、郑天挺、邓广铭、周一良、唐长孺、商鸿逵、逯耀东等。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这些师友的交往过程,记述了他们在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历过的磨难,特别是对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予以高度敬佩。这些文章饱含情意,留存了不少旧闻,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邓小南的父亲是唐宋辽金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然而与我们想象中顺理成章的“女承父业”不同,邓小南真正接触历史学竟是在上大学以后,而直接授业的老师,都是邓广铭先生的学生。用邓老师的话来说“我与父亲,感觉上似乎是隔着一代人。”说到为什么将宋史作为研究方向,邓老师告诉我们,主要是因为她在接触历史中发现,秦汉时段的研究史料略显不足,而明清时段则反之材料太多,过于繁杂,而同学中选择学习宋史的较少,衡量个人有限的精力之后,她最终选择了中古段的历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邓老师写的关于父亲邓广铭的文章《父亲最后的日子》,字里行间浓浓的亲情融合着两代人对于学术的至死不渝的探索,对于独立人格、品性的近乎苛刻的严格的自我要求,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震撼,一代学人的风范,在文字中得到彰显;一代大师的风采,在一个家庭中得到如此之好的传承。“女承父业”,继承的又岂止是学问,更是一种品性,一种人格。“我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说是人品上的正直磊落,以及学业上的一丝不苟,孜孜以求。”邓老师这样对我们说。
邓小南是北大历史系78级的学生,正值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在这样的大时代中,邓老师曾经在“北大荒”生活过9年,在28岁时又重新走进课堂。邓老师当年的同班同学阎步克、荣新江等,现在都是北大历史系富有名望的教授之一。回想起那样的一个时代,那样的大学生活,邓老师说:“当时我们的感觉,是赶上了‘末班车’,很希望能够把失去的时间再追回来。在‘科学的春天’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家十分珍视这种机会,心气很高。没有当时那个时代,没有这样一批杰出的同学,自然也就没有我。”平淡而真切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给予邓老师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始终珍惜着每一份前进的动力,始终抓住任何求学的机会,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也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代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之后史学发展的基础。
2008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结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邓小南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
个人著作
《官僚制》(译著),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帝国的政治体系》(译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品
《阎步克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2001年版
《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三联书店,2009年版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服周之冕》,中华书局,2009年版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官阶与服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学术成果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融会了现代社会学概念和传统政治概念,从学士和文吏的分合关系入手,阐述了中国“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及其理念基础。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对儒者起源问题提出新见,论证了“儒”与古代乐师存在着文化渊源关系,乐师和史官构成两个文化子系统,揭示出早期中华文化演进的一条重大线索;对汉末到南北朝一些重要政治文化现象进行了论述。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引入“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为考察传统官阶制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模式。通过这个新视角,作者对周代的爵命,秦汉二十等军功爵和禄秩,魏晋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勋品、将军号、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散阶进行了细密考察,将之勾勒连缀为一条演进变迁的线索,并对其性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解释。进而对整个帝国时代的官僚等级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分期模式。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
《服周之冕: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通过《周礼》六冕制度及其对历代冕制的影响,探讨服饰礼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六冕并非真实的周朝原生礼制,而是《周礼》的建构,反映的是周朝政权与神权的分配,具有“君臣通用”特点;随汉廷尊儒,中国制度史上出现了“古礼复兴运动”,其间古冕被重新采用;王朝在宗经、复古思潮促动下,重新采用占冕;同时从尊君、实用出发,立足现行品位结构而调整古冕等级;经学家对古冕的不同阐释,也引起了诸多纷争。理性化、世俗化倾向,最终导致了“服周之冕”的低落;本书大量使用形式排比与结构分析,用诙谐机智的语言,观察剖析“服饰背后的权力,学术背后的利益”。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
仇鹿鸣,1981年生于上海,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获得提前攻读硕士资格,2005年转入博士阶段学习,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3年晋升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石刻文献。
仇鹿鸣擅长从常见材料中读出新意,对石刻景观的探讨、对中古士族郡望层累构造特性的揭示等,皆在前贤积累深厚的研究领域中推出新说。博士论文《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009)。参与了二十四史修订工程《旧唐书》、新旧《五代史》三史的重新点校,其中新旧《五代史》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2015)。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社科基金和上海市晨光计划等多项课题。
个人著作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读闲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
治学感言
治学从实证入手,非考据不得为史学,思考从全局着眼,无贯通不足称学问。不追求预流的学问,让自己的学问变得预流。
学术成果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读闲书》:该书是仇鹿鸣先生近年撰写的学术随笔的结集。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围绕作者近年倾力的唐史研究,在严肃的学术著作之外一些有趣现象的探讨;二是作者读书、游学、研究、写作过程中一些经历和感触。全书虽然以闲谈的形式展开,但仍以深厚的学问功底为依托,可谓“基于学术,高于学术”。
《长安与河北之间》: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侯,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仇鹿鸣:高允与崔浩之死臆测——兼及对北魏前期政治史研究方法的一些反思
仇鹿鸣 | 从建康到洛阳—— 一个“北奔南人”对北魏的“贡献”
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史明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历史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案例库。真正的大牛,从历史中关注借鉴的是历史人物在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形势里做决断的方法与魄力,并从中学习如何洞察世界,制定规则。想想看,一个皇帝做决策需要什么知识呢?历代的大儒都需要教皇帝什么呢?
经过充分的用户调研和1000小时的打磨制作,这一次,三联中读推出“韩昇·《史记》百讲”专栏,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韩昇,以《史记》为工具,带你读懂中国历史的DNA,培养洞察力。
这个专栏的难能可贵在于,并不是为你提供一套读《史记》的标准答案,而是将韩昇老师毕生的钻研心得融入此中,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大脉络切入,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整个课程6个版块,120讲,折合文字稿40多万字,相当于一本300多页的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静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