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书出版 | 伍伶飞:《“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


《“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


著者:伍伶飞




本书介绍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于20世纪后期在中国大陆兴起,以该范式为基础的早期研究较为注重港口与陆向腹地的互动,近年来学者渐渐将视野扩展至作为“腹地”应有之义的海向腹地。灯塔是港口与海向腹地的交汇点,以灯塔串联的航运线路是区域联系的纽带,是展开海洋及海向腹地研究的基础。本书通过对以近代中国海关出版物中海务资料为核心,兼及档案、报纸、期刊的中外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讨论了在西方扩张性因素的影响和东亚内在变革性因素的推动下,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七八十年时间里,灯塔如何从中国、日本等地海岸和海岛上极少数孤立的点发展成为覆盖整个东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个看似边缘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近代东亚航运格局的演变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专家推荐

关西大学名誉教授 松浦章:

自古以来,在海上交通的发展中,灯塔作为夜间行船时的安全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古埃及尼罗河口的灯塔。此后,各地先后建设了灯塔。19世纪中期出现了使用矿物油的现代灯塔。此后,世界各地都设置了这类航路标志,灯塔对船舶航行愈发重要。

迄今为止,聚焦于灯塔的成果较少,且在东亚学界中尚无任何研究专著。本书著者综合探讨了近代东亚灯塔的资金来源、选址建设、发展进程及其实际应用。在今后灯塔研究工作中,本书将为该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指南。期待这项成果能被更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林满红:

此前大陆的“港口-腹地”研究较多关注港口与陆向腹地的关系,而海洋史研究在灯塔基础设施方面也存有推进空间。灯塔是港口、海洋和海向腹地的交汇点,以灯塔串联的航运线路是区域联系的纽带,是海洋及海向腹地的基本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灯塔研究特别是跨越国家边界的东亚灯塔研究对海洋史和“港口-腹地”范式而言,都应该具有特别的意义。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滨下武志:

基于对英、美、日、韩和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著者论证了灯塔是以保障各国船只航行安全为前提、以东西方共通的建造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海洋利用水平为目标而展开的一项国际工程。由此,本书超越以国别为单位的海洋研究,论述了灯塔视阈下的海洋利用和航路保障。

本书也深入研究了灯塔的建设工程、日常运作、资金分配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技术人才的活动情况,其特别贡献在于开发了海关船钞部的资料并加以充分利用。

著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关怀,即海岸边缘和离岸岛屿上的灯塔并不孤立,世界上所有的灯塔也对全球海洋的航路网络安全负责,由此每个灯塔被分派了一全球性的共同任务。


伍伶飞,四川峨眉山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后。现任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境外C类)。研究兴趣涉及历史经济地理、东亚海洋史和海关史,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各一项。


序言


我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大陆以东、以南的海洋是中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有着丰饶的各类海洋资源,也是世界进入中国、中国通往世界各国的主要通道。


海洋研究长期以来是历史和历史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和向大海进军步伐的加速,海洋研究有所推进。随着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尤其是记载海洋资料较多的哈佛丛刊、总署丛刊的出版,为本团队在东亚尤其是我国沿海沿江灯塔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本人有幸培养、带领的复旦大学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团队,早期从“港口—腹地”的角度研究近代经济史和经济地理,已有20年历史。以往的“港口-腹地”研究多聚焦于大陆港口与陆向腹地的关系,对陆向腹地和海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随着“港口-腹地”研究的深入和国家“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我们逐渐将海洋及海向腹地纳入研究范围。除了姚永超的沿海港口与海图的研究,王华震的宋代沿海海贼的研究之外,即将出版的伍伶飞的《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则是最新最重要的一种。此书为本人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这项以作为海上交通基础设施的灯塔而展开的研究,既是海洋史研究的组成部分,也是对“港口-腹地”研究范式的拓展。


伶飞自2012年开始参与旧海关史料整理和“港口-腹地”相关研究,我从研究应当从最基础的史料整理和考证出发,让他对旧海关史料中的年度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基础,结合萧亮林、滨下武志、杨端六和侯厚培等人所作的旧海关贸易数据摘编进行比对,发现相关摘编在数据计算、引用、表述和整理方法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随后,我组织学生对《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海关总署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等资料进行整理、撰写提要等工作,伶飞也都是积极参与者。在博士研究生初期进行的这些工作,部分撰写成文发表之后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也加深了伶飞对贸易数据、相关专题报告等旧海关史料的认识。


恰在此时,我已注意到“港口-腹地”范式进一步向海洋延伸的重要性。在整理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中国旧海关史料和海关总署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包括《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标识总册》、《海务报告》在内的一系列与灯塔紧密相关的史料。在与伶飞多次沟通之后,我们认为前述相关史料可以为灯塔研究的展开提供核心支撑,故确定了以灯塔体系形成与航运格局变迁为主题的博士论文选题。


之后的几年里,伶飞在我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的支持下,在温州、台州、宁波等沿海地区进行了考察,增加了对灯塔和海洋的感性认识,也搜集了部分资料。2013年,我制定了一个旧海关史料的翻译计划,伶飞选择了近代长江流域的船只和航运相关内容进行翻译,这项工作为他博士学位论文的航运格局变迁部分内容的展开也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2014年,在我的推荐下,伶飞至美国的中国研究重镇密歇根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当博士学位论文以“优秀”的评级通过答辩之后,他又在我与密歇根大学鲍曙明教授的协调下,至该校展开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这两段经历帮助他更好地利用了国外相关资料和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多学科结合的思维在他的书稿中也有所体现。


灯塔是港口与海洋和海向腹地的交汇点,以灯塔串联的航运线路是区域联系的纽带,是对海洋及海向腹地研究展开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概念提出的同时,港口城市前面的广阔的海洋得到了关注。毫无疑问,海洋与腹地、边疆与内陆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就此而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当前中国国力有了较大提高的基础上,腹地与海洋、内陆与边外关系的一次重大扭转,将从根本上改变百年的大格局。在这种背景下,灯塔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提出和展开,为我们近代经济地理团队的研究从内陆向海洋推进、为“港口—腹地”视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希望历史学界、历史地理学界有更多的人关心我国海洋的研究,在海洋史、海上贸易、海上交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诸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吴松弟

2021年4月15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厦大史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